大美雲南·農民是路上不老的風景

作者: 簡古古

導讀每次回怒江都能有完全不同的感受、感觸、是感想;感受到那裡的變化一天比一天強烈,感觸在這個巨大的江峽裡:那些依山而居的各族人民那種堅韌不拔的毅力;怒江峽谷的人居環境,完整的體現了民族融合和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風貌;那是一個典範,真正可稱得上僅存的活化石。 大保路六庫分岔口 我們從滄江口出大保高速的時候,夕陽的余輝照耀的瀾滄江五月昏黃的 ...

每次回怒江都能有完全不同的感受、感觸、是感想;感受到那裡的變化一天比一天強烈,感觸在這個巨大的江峽裡:那些依山而居的各族人民那種堅韌不拔的毅力;怒江峽谷的人居環境,完整的體現了民族融合和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風貌;那是一個典範,真正可稱得上僅存的活化石。



大保路六庫分岔口

我們從滄江口出大保高速的時候,夕陽的余輝照耀的瀾滄江五月昏黃的江面上,感覺天就要黑下來了。路口有個小店,卻在門口立了個牌子寫道:大峽門飯店!

這個地方是保山、怒江和大理的分界,再朝裡走,裡面全是觸天的大山,公路順著村寨河流一直往前,你可以嗅到荒涼的氣息,即使到了今天,那種氣息依然可以清晰可辯:偶爾在山峽裡有個水電站,水電站周圍的格局、河裡水的流量等等,在一個一個的冬天過後,都看不出有什麼變化,只是土牆上的顏色,越來越模糊了,破落了,這才提醒著你時光的流逝……

瓦窯附近以前有很好吃的黃燜雞,在此添加一個“以前”,是因為回來的時候我們折了一段路再去吃的時候,再也找不到以前吃的那家人,找到的吃了感覺一點也不好。



(瓦窯)

有的東西一旦不再,千萬勿要偏執地想要去尋找回來,是找不回來的!反而是那個在門口宰雞的姑娘,拎一大群雞來宰,一手拿刀一手抓雞,一抹又一個一抹又個,把我們看得直哆嗦!

車過瓦窯的時候,雨後的夕陽光正好照耀在瓦窯古老的瓦房上,過了村莊,在田野裡好多農民在給秧田放水,沒成規模的梯田依然銀光閃閃的在太陽光和電線杆下面充滿了生機,田邊好多枇杷,黃窩窩的結滿了樹梢……

到漕澗的時候天就搽黑了,人們把從地裡收割來的麥子全都鋪在公路上,好讓來往的車輛碾壓,我拿著相機從車窗玻璃照過去,前方一路到頭都是金黃的麥秸,還有戴草帽的農民,在弓著身子翻麥子……遠出的田野裡,依然鋪滿了金黃的麥子,只是田野非常平整,顯現不出在貴州的那種層次,而且天也快黑了!

回來的那天天氣很好,路經漕澗,出來翻曬麥子的農民更加的多,一進漕澗就是一派豐收的景像,見車來了,有的農民還趕緊跑過來把沒有碾過的麥子撥拉到車前面,我們感覺很好玩,索性悠悠的開,從高高的麥子上碾過去……有些農民麥子堆的太高了,看我們慢慢的開,他們一邊揚麥子,一邊不好意思的別過臉去,把俺們笑得……車裡正播放著“掀起你的蓋頭來”,我們開心不久,車就在前面堵上了!

一個揚麥子的農民告訴我們說:你們尾隨前面這個拖拉機走,不然要堵一天內,前面是在等加油!我們趕緊跟上,結果還是堵著。我們正著急著,見我們後面一張車上跳下來兩個小伙子,奮勇的衝到前面,擺出舵手指揮船隊的那種豪邁氣概,奮力的疏通交通……

看著他們那麼專業的手勢,把我們佩服得什麼似的,就一再的猜測他們一定是出來度假的交警了,還說要建議全省的交警在黃金周都應該疏散了出來救急。正說著,我們後面一個車冒頭就想超,那著大短褲的臨時交警指著就是一聲大喝:干什麼,有病那!我們也跟上,都問有病啊有病啊!

看來正義戰勝了邪惡,在那個時候,沒有誰賦予誰管理的權利,但是只要有人出來撐頭,俺們就會跟上,所謂勇者一呼,應者雲集內,哈哈!



(瀾滄江邊的收費站)

車到分水嶺,天就黑了下來,電話那頭催促我們的聲音一遍一遍,小五濤哥我們有好多老同學居留六庫,見我們他們每次都要好好招待招待,不接風洗塵也對不起慷慨豪邁的怒江人民嘛!

可是那晚上,經過老窩的時候我才從電話裡確切知道他們為我們定的是怒江漆油一只雞,我的超級無敵大克星!結果我自己吃飯的時候就被獨自安排到三樓遠離人群的地方,吃現炒的洋芋、豆莢喝魚湯。

吃好了出來,從樓上看出去,六庫的燈火既然還那麼輝煌,他們在間壁吵鬧喝酒聲音好大,怒江大橋上來往著大小車,向陽橋周圍都裝了路燈,不知道江水是渾是清,也不知道所有熟悉的東西陌生了多少……

等明天播放著渴望音樂的垃圾車把我們吵醒的時候,一切都會一點一點揭曉了!

(夜幕下的瀾滄江)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