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抹去城市的歷史印痕
-- 關注蘇州老街巷整治的人文細節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城市也是歷史的容器。甚至城市本身也是它所承載文化和歷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這就是大漠孤煙總是和鐵血雄魂,淺斟低唱總是和小橋流水密切相連的精神邏輯,也是我們在蘇州老城區街巷整治如火如荼之際制作這篇調查的內在動因。 城市要衰老,就會有不斷的改造。城市要發展,就會有不斷的建設。我們現在要強調的是,在我們這樣一座擁有2500多年歷史的老城裡進行的改造和建設,可能需要格外的小心翼翼,因為除了生活得更加舒適美好,除了世界文化遺產之類的現世追求,我們還要給後人留下持續不斷的歷史印痕。如果有一天,後輩們問:這就是江南?而我們對此還能作出肯定的回答,這就夠了。
上面文字引自蘇州新聞網
2006年11月17日
又是下著細雨的早晨,我喜歡這樣子的天氣,有點涼涼的,又不會讓人冷得受不了,大約18度左右吧。
今天要去蘇州的老城區平江路走走,這次重游江南,就是要仔細看看姑蘇人家、水巷小橋的真實生活,我打算用雙腳走完平江路,這麼才能真正貼近它,了解它。
九點了,我們離開如家時,向櫃台詢問了代售火車票的地點,櫃台人員很客氣的告知在宮巷有一家,於是我們沿著觀前街走到玄妙觀,轉向宮巷,路旁就有一家蘇州旅行社代售火車票,買了兩張明天回上海的票,是下午一點半的,再早的車子都沒有坐票了;每張車票17元。
說實話,蘇州到上海的車票很緊張,一定要先買好,上次來蘇州時,曾到木瀆水鄉一游,回程時在蘇州火車站足足等了兩個小時之久,這次算是運氣還不錯。
首先我們到了碧鳳坊的綠揚餛飩,兩人合吃了一碗招牌餛飩,4元,一小籠湯包,4元,我上次來蘇州時沒來得及嘗這家餛飩,味道還不錯,餛飩皮頗有嚼勁。
接著我們走回玄妙觀,從東腳門逛過去,穿過一個小巷子,來到諸多網友都推薦的雞鳴八寶粥店,店的正門在洙泗巷,小小的門面,一奌也不起眼。坐下之後,點了一碗八寶粥,2元,一個肉粽,3元,也點了一個、雞頭米芡實羹,5元,老婆說真好吃,一再的稱贊,說還要來吃,又說這樣的早點,吃的非常的健康,果然次日我們又光顧了一回呢。

吃飽了,精神十足,走到觀前街東邊的街口,看見一家百年老店「陸稿薦」,門口排著長龍,上去一看,都是些醬排骨、醬肉、醬鴨什麼的,這些食品都是當地人最常吃的,但是我沒有胃可以容納了,下次再說吧。漫步平江路穿過臨頓街,來到對面的大儒巷,仿佛走進另一個世界,這裡的街道比較窄小,也比較舊,但是人來人往的。過了平江路,走進中張家巷,到了「中國昆曲博物館」,這是一棟古老的建築物,進去逛了一下,裡面有茶座,有戲台,問了問人,才知道每個星期日上午十點才有戲曲表演,還有字幕,票價10元,很適合觀光客,下次有機會再來蘇州時一定會來瞧的。 接著我們沿著倉巷往北走,這時我發現路邊有座很高的圍牆,我猜是監獄,老婆問了路旁的小店,果然就是;走著走,看到路旁有賣柿子的,我最吃軟柿了,買了兩個,2.6元,又買了6元草莓,當場洗干淨就地解決了。走到大新橋巷時,路口有三位婦女正圍著一口井洗著衣服,老婆好奇心大發,走向前和她們聊天,並學習如何自井底打水,我照了相片留作紀念。

向東就是藕園了,一路上也是小橋流水,景色怡人,但門票要25元,於是我們打退堂鼓,反正園子並不是今天的重點,也不過就是亭子,樹木,小湖罷了,難道會比拙政園,網師園,退思園好看,看多了也就不希奇,還不就是大貪官和小貪官的差別。 但平江路的景色就不同了,它真正是活的歷史啊,走回平江路,走在河旁的石板路,行人和電動車穿梭在路上,一切都不急不緩,多悠閑自在啊;我到處拍照,隨便怎麼拍,張張都是傑作,樹蔭下的石橋,河中的小船,在在都顯示這是個美麗的水鄉。走到大新橋巷口時,我就發覺了這裡也有雙橋,其實只要是兩河相會之處,就有雙橋,周莊也不過是沾了一幅畫的光彩罷了。

我們在平江路上留影
正在取景時,有三位年輕男女經過,有個男的說了:「我幫你們合拍好不好?」,另一位也說:「他可是專業的」,我也瞧見他背著一個大鏡頭的單眼照像機,想必技術是好的,我把我那個小型數字相機交給他,果然,拍了之後,張張皆美,當然了,是景色美。 相談之下,他們了解我們是來自外地的游客,就問我們為什麼來平江路,因為一般人是不會來此的,我大致上講了一下這次游玩的規劃,目的就是要看水巷小橋;他們也自報身份,原來是蘇州日報的記者,正在做一個企劃,也就是前面所引用的蘇州新聞網的那篇文章:「別抹去城市的歷史印痕」。他們所做一切的實在令人敬佩,蘇州城也正是因為有這些人,才得以保有她自已原有的特色;沒想到我們居然成了被訪問的對像,上了蘇州日報,這可是新鮮事。 平江路的巷子都有個美麗的名字,像是傳芳巷,東花橋巷,西花橋巷,大柳枝巷,丁香巷,麗姬巷,讓你有不一樣的感覺,相信每個名字後面應該有個美麗的故事。 我們走到了白塔東路,街口有一家清真牛肉館,老婆說去吃中飯吧,已是十二點,現在她是和清真牛羊肉拼上了;生意還不差,我點了一碗羊肉泡饃,7元,老婆要了一碗牛肉拉面,3元。說實話,我很想念西安「老劉家」的羊肉泡饃,只是這兒的饃換成了餅,和一小粒一小粒的饃,口感不太一樣,有機會我要回西安再吃一次。 貝老的封刀之作:蘇州博物館 吃完後,再沿平江路走了一條街,就到了東北街,向西走,這一段是步行街,有一個坐船游河的渡口,街的兩旁有很多商店,路邊都是白牆黑瓦,很有古味。蘇州博物新館到了,她是世界建築大師貝律銘老先生的封刀之作,畢竟他已九十高齡,他曾說這是「最心愛的小女兒」,這也是貝老對故鄉蘇州的一個偉大貢獻。

我是上個月電視上看到的,博物館十月份才開幕,我十一月就來了。蘇州博物館新館位於蘇州齊門路與東北街的交叉口,緊鄰太平天國忠王府。花了20元,進去欣賞了一番,不愧是大師,就是給人深刻的印像,整體設計是以現代化的材質,用黑白兩種色彩,表現出江南園林的美,也有假山、湖水,湖中水榭,竹林什麼的,但具有現代感,不同於一般的園林。由博物館可以通往忠王府,看完了貝老的作品,這邊就不看也罷。大約下午兩點離開了忠王府,也就結束了今天平江路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