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黑瓦、白牆、紅葉的雨中約會――秋行婺源(6)

作者: 俺你他

導讀(六) 盛名之下的清華十分向往石城的晨景,可惜,摸著黑早起,不過是為了趕班車――從石城往清華方向的車,一天只有一班,6:30就發車了。我們上車的時候,天還墨墨黑,嘛也瞧不見……終於徹底滅了我四處轉轉的心思。小小的農用車裡擠了9個人(司機除外),腿都不知道是怎麼擱的;車窗壞了搖不實,風呼拉呼拉地吹進來……就這樣,我也抓緊分分秒秒打了個大瞌睡 ...

(六) 盛名之下的清華十分向往石城的晨景,可惜,摸著黑早起,不過是為了趕班車――從石城往清華方向的車,一天只有一班,6:30就發車了。我們上車的時候,天還墨墨黑,嘛也瞧不見……終於徹底滅了我四處轉轉的心思。小小的農用車裡擠了9個人(司機除外),腿都不知道是怎麼擱的;車窗壞了搖不實,風呼拉呼拉地吹進來……就這樣,我也抓緊分分秒秒打了個大瞌睡,讓周周佩服死了!

7點到了清華,很多店鋪尚未開張。在車站附近吃些早點(這裡的菜包子很好吃,油墩子是微辣的也不錯!),然後磨磨蹭蹭往彩虹橋方向走。春天來婺源的時候,也經過了清華,但並沒有買票登橋,只是在當地司機的帶領下,沿某條小路切入,遠遠拍了幾張照片――當時我們一致認為,不值得為了登橋花上20塊的門票錢,太多的景致,身入其中,還及不上遠觀!不過我們今天有大把時間需要消磨,看來總要上去坐坐了……仗著自己方向感還過得去,我自告奮勇地想帶周周、小二走我們“當年”走過的小路以便躲過門票,不過俺們小二同志――光榮的共產黨員――堅持不走歪道,要為當地旅游事業添磚加瓦,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這保鮮保的……不景仰不行啊!!!我自慚形穢地跟著我們根正苗紅的好同志來到售票處,遵紀守法地買票入場。清華彩虹橋是我們此行經過的唯一 “景點”,在婺源地區名頭不可謂不響。好處是終於享受到可以抽水的廁所了;壞處在於,我們終究開始遇到坐著大巴士呼嘯來去的旅行團。幸而是雨天吶,游客畢竟不多--可以想像春天油菜花盛開的旅游旺季,這個芝麻大的景區裡邊,必定是摩肩接踵,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在彩虹橋景區另有一處驚人發現:踩在腳下的“青石板”,居然隔三岔五的出現墓碑殘骸,近有民國年間的,遠至雍正年間的……字體各異,但都工整凝重,寄托著立碑人的哀思。我們三個一時心情沉重,同時忍不住質疑這些“青石板”的來歷:我們的文化傳統一向尊重故人,忌諱毀墓,這個景區在修築的時候,到底從何處運來了這些“材料”?一小會兒就逛完了橋裡橋外、橋上橋下……我們只好到鎮上老街再去轉轉。說實話江南小鎮都一個長相,客氣地說叫做“熟悉親切”,不客氣地說,叫做“殊無特色”(當然這裡的馬頭牆,多少還是有點特色的)。總結如下:幸而下雨、幸而下雨!陰冷、潮濕的小鎮,才值得慢慢走、細細品……



(早被拍濫了的清華彩虹橋)



(偶遇、交彙)



(門外的風情)



(小巷、過街樓)



(財源廣進)


精選遊記: 婺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