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江城武漢神秘空靈的武當(一)

作者: nmwdh

導讀我於2003年到過一次武漢,那時武漢給我的印像就很好。這次因公又於12月4日抵達江城武漢。公事辦完後正好是周末,於是又重游了江城,登上了我國的道教勝地武當山。武漢這幾天正是入冬以來最冷的幾天,氣溫在4-8度之間,天總是陰的,見不到陽光。此時雖然不是游覽武當山的最佳時節,但我們的運氣比較好,前兩天氣溫驟降,上山後的第二天又是個晴天,太陽終於出來� ...

我於2003年到過一次武漢,那時武漢給我的印像就很好。這次因公又於12月4日抵達江城武漢。公事辦完後正好是周末,於是又重游了江城,登上了我國的道教勝地武當山。武漢這幾天正是入冬以來最冷的幾天,氣溫在4-8度之間,天總是陰的,見不到陽光。此時雖然不是游覽武當山的最佳時節,但我們的運氣比較好,前兩天氣溫驟降,上山後的第二天又是個晴天,太陽終於出來了,我們欣賞到了冬日武當山絕佳的景色。看到了銀裝素裹的武當,漂亮的雪掛。一、武漢市簡介

武漢市位於長江及其支流漢江交彙處,是湖北省省會。在地理上,武漢通常是對長江、漢水彙合處的武昌、漢口、漢陽三鎮的合稱,長江以南為武昌,長江以北漢江以東為漢口、漢江以西為漢陽。武昌之名始於東漢末三國初,孫權為了與劉備奪荊州,於公元221年把都城從建業(今南京)遷至鄂縣,並更名“武昌”,取“以武治國而昌”之意;漢陽一名的來歷與漢水密切相關,古語“水北為陽,山南為陽”,古時漢陽在漢水之北,龜山之南,又因得日照多的地方也稱陽,故名漢陽;漢口在三鎮中歷史最短,而發展最快,漢口原叫江夏,因發源於陝西的漢水是當時交通便利的水道,陝西商人乘船沿漢水而下至江夏做生意,開始把江夏改稱漢口,即漢水的出口。武漢又稱“江城”,源於唐朝大詩人李白“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的千古絕句,這一稱呼也是由於長江、漢江彙合於市區中部,市區內河流、湖泊縱橫交錯,武漢的發展與長江、漢水的關系特別密切。所以沿江九大城市中,唯獨武漢享有“江城”的美名。

武漢市市區面積大約8410平方公裡。常駐人口約800萬左右。轄江岸、江漢、研口、漢陽、武昌、青山、洪山、東西湖、漢南、蔡甸、江夏、新洲、黃陂13區。盛夏炎熱,為長江流域三大火爐之一。武漢現為中國中部地區最大的城市中心,水陸交通發達,歷有“九省通衢”之稱。

武漢先秦時屬楚國地,楚人創造的燦爛的楚文化深深地影響著這個地方的人們,使武漢人的性格表現得熱情、浪漫而奔放。武漢市區內,最有代表性的景點有全國最佳風景名勝之一的黃鶴樓,國家級東湖風景區,以五百羅漢、玉佛及悠久歷史著稱的歸元禪寺,高山流水覓知音的古琴台,辛亥首義軍政府地址紅樓等。

二、交通

(一)航班

武漢天河機場位於武漢市北部,座落在武漢市黃陂區天河鎮境內。機場由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親筆題名。機場距武漢長江大橋直線距離26公裡。

由天河機場至市區民航班車只有一條線路:

天河機場→民航新村→漢口範湖→航空路站→漢陽長江廣場→武昌傅加坡汽車站,全天航班期間運行。機場航站樓國內到達廳設有機場大巴售票櫃台,價格為:至漢口15/人,至漢陽20/人,至武昌30元/人。

由市區到天河機場有兩條線路,分別為:

線路1:武昌傅加坡汽車站→武昌宏基汽車站→航空路站→漢口範湖→民航新村→天河機場,始發站運行時間:06:00-,19:00每小時一班,詳情咨詢電話:027-85818309,027-87274817。

線路2:海怡錦江大酒店→凱旋門廣場→國賓大酒店→民航新村→天河機場,始發站發車時間:05:50、07:00、11:00、13:00、14:00,詳情咨詢電話:027-85818309、027-87126666

(二)火車

乘火車來武漢的朋友,按乘坐的車次可分別抵達武漢三鎮的漢口、漢陽、武昌火車站。然後乘出租車或公共汽車可到達市區。

(三)市內交通

武漢市的公共交通系統非常發達,乘坐公共汽車和無軌電車可抵達你想去的任何地方。我在網上某個論壇上看過一篇文章,說武漢市的公交司機技術非常高,以開快車而著名,我也親自體驗過,確實不得了,具體哪一路忘了。如果你不抓住扶手,顛得你上下翻飛。作者笑稱在武漢開過公交車的司機人人都能是優秀的賽車手,能參加F1方程式大獎賽,與舒馬赫一爭高下。

武漢市的出租車起步價為3元,是我到過的城市中最便宜的了,1公裡以內3元,1-1.5公裡為4元,1.5-2公裡5元,2-2.33公裡6元,2.33-2.66公裡7元,2.66-3公裡8元。超過3公裡按每0.5公裡計一次價,7公裡以內每公裡1.4元。超過7公裡,每公裡2.1元(按每0.5公裡1元與1.1元交替跳)。據武漢本地人講,原來起步價是5元,改成3元是武漢市治理“麻木”(出租三輪摩托車)的結果。

三、住宿

漢口車站附近的賓館酒店都很便宜,標准間100-200元完全可以拿下。我們住在漢口火車站附近金墩路的軍安大廈賓館(三星,不知是否是掛牌三星),標准間標價318元,因是關系單位安排,實際價格是多少不清楚,我想也可以打折吧。對面就是陝西大廈。四、食

武漢的美食多多,我國的很多菜系在武漢都可以吃到,先給大家介紹武漢本地的特色小吃。蔡林記熱干面

熱干面與山西刀削面、兩廣伊府面、四川擔擔面、北方炸醬面並稱為我國五大名面。它既不同於涼面,又不同於湯面,制作的方法是先招面條基本煮熟,然後攜起來排油攤涼,吃時再在開水內滾燙幾下,瀝水,加上芝麻醬、蝦米、蔥花、醬蘿蔔丁、小麻油和醋等性料拌勻。上口時香氣撲鼻,耐嚼有味。現在武漢的大街小巷到處都有熱干面館和攤點,是武漢人早晨愛吃的早點小吃之一。蔡林記熱干面館是其中最有特點、最有名氣的一家。蔡林記熱干面館原坐落在漢口中山大道854號,面對水塔。現為連鎖經營,在武漢三鎮有多家店鋪。老通城豆皮

“老通城”是坐落在漢口中山大道大智路口一家大型酒樓的名字,以經營著名小吃三鮮豆皮馳名,有“豆皮大王”之稱。這家酒樓創辦於1929年,原在古漢口城堡大智門外,為城鄉通道,故名通城甜食店,抗日勝利後復業,改稱老通城甜食店。該店仿照湖北民間的傳統小吃豆皮,銳意改進,配合甜食應市,頗受歡迎。老通城“三鮮豆皮”的“豆”必須是脫殼綠豆;豆皮的“皮”必須是精制米漿;豆皮的餡,必須是湘產糯米;豆皮的三鮮必須是鮮肉、鮮菇和鮮筍;豆皮的形,必須是方而薄;豆皮的色,必須是金而黃;豆皮的味,必須是香而醉。難怪它一舉奪得過改革開放給“老通城”帶來新的發展。1993年它成立了湖北省第一家餐飲行業的股份制公司1993年它成立了湖北省第一家餐飲行業的股份制公司—老通城股份有限公司。南昌、深圳、湛江、荊州、鄂州、天門以及南京的“夫子廟”、北京的“九方圓”都有它的字號。

四季美湯包

“四季美”是坐落在漢口中山大道江漢路口附近的一家小吃店的店名,意為一年四季都有美食供應,如春炸春卷,夏賣冷食,秋炒毛蟹,冬打酥餅等,1927年開業,生意興隆;後有特級廚師鐘生楚等在該店制作江蘇風味武漢化的小籠湯包應市,受到顧客的好評,被譽為“湯包大王”,使該店變為主要供應小籠湯包的湯包館。他們制餡講究,選料嚴格,先將鮮豬腿肉剁成肉泥,然後拌上肉凍和其他佐料,包在薄薄的面皮裡,上籠蒸熟,肉凍成湯,肉泥鮮嫩,七個一籠,佐以姜絲醬醋,異常鮮美。為了滿足不同顧客的需要,除鮮肉湯包外,他們還應時制作蟹黃湯包、蝦仁湯包、香菇湯包、雞茸湯包和什錦湯包等。

小桃園煨湯

武漢市小桃園煨湯酒樓有著悠久的歷史,創辦於1946年,由於它集民間煨湯技術之精華,加上選料嚴格,精心制作,所煨之湯馨甜純美,風味獨特,湯清而不淡,汁濃而不滯,質肥而不膩,味和而不寡,比民間煨湯更勝一籌,享有楚鄉風味“煨湯專家”的美稱,曾多次接待過國家領導人和海內外嘉賓。著名電影導演謝添曾三顧小桃園品嘗後贊不絕口,即興倒書:“三鎮名湯,八卦第一”,港奧同胞也贊許“天上桃園到人間”。一九九三年被國內貿易部命名為“中華老字號”。它坐落在漢口勝利街蘭陵路口的一家小吃店的店名。該店創始於1946年,有陶、袁兩個小販在這裡搭棚設攤,經營油條、豆漿之類的小吃,後來兩家合作,經營煨湯,店名“筱陶袁”,解放後諧音化為“小桃園”,是著名的“煨湯專家”。該店經營的主要品種有瓦罐雞湯、排骨湯、蹄膀湯、八封湯、腳魚湯、牛肉湯、鴨湯等。以瓦罐雞湯最馳名,其原料為黃波孝感一帶一斤半重以上的肥嫩母雞,剁成雞塊,先入油鋸爆炒,再倒入內有沸水的瓦罐內,用旺火糧熟,小火煨透,湯鮮肉爛,原計原味,營養豐富,是老人,病人、產婦的滋補上品。八封湯和其他糧湯也都各縣特色,鮮香可口,深受食客喜愛。五芳齋湯圓

位於漢口中山大道大智路“五芳齋”本是一家酒樓,建於民國35年,以經營寧波風味湯圓而聞名,有“寧波湯圓大王”之美稱。該湯圓以黑芝麻、桂花等作芯,其味鮮美異常。五芳齋的創建和發展,歷經百余年之久。現今的五芳齋,采用現代設備與手工制作相結合方式,由過去單一的寧波湯圓小吃品種開拓到幾十種多味湯圓及速凍系列,並繼續保持選料嚴謹、傳統配料、大王主理、制作精細、口味純正、油而不膩的獨特風味,達到國家綠色食品標准。除此以外,還有武昌戶部巷的小吃(有燒梅、魚糊粉、生津小包糯米雞等)、漢口吉慶街的宵夜大排擋,美食是數不盡數啊!武漢人常說“早嘗戶部巷,夜品吉慶街”。意思是要吃早點,就上戶部巷去。要吃霄夜,就到吉慶街。武漢人把吃早飯叫做“過早”,要說吃早點,非戶部巷莫屬。戶部巷位於武昌自由路,司門口附近,就在長江邊上不遠。寬不足3米、長僅150米,有30多家鋪面,因其品種眾多、特色鮮明的漢味早點,享譽三鎮,至今有400年歷史。目前,這裡共有30多個特色早點和小吃品種,像豆皮、熱干面、糊米酒、蛋花米酒、湯包、米粑、汽水包、面窩、油條、歡喜坨、紅油牛肉粉、燒梅、糊湯粉、糯米包油條、燒餅、豆腐腦、發糕、糖糍粑、豆絲等等。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上面提到的古今名牌不倒的四季美湯包、老通城豆皮、談炎記水餃、蔡林記熱干面、老謙記的豆絲、順香居的燒梅、五芳齋湯圓、謝榮德的面窩。整個武漢市只有在戶部巷,能集中表演上述所有的武漢早點。吉慶街地處武漢鬧市區中山大道和大智路的交彙處,以池莉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生活秀》而聞名,其獨具特色的風味小吃、民間藝人的表演,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好奇的觀光客人,已成為武漢市一張獨具特色的名片。白天它是一條安靜的小街,夜晚降臨的時候,開始熱鬧起來。“吉慶街”三個鬥大的鍍金字高懸在街口的大牌坊上,裡面全部是大排檔,主要集中在長100米、寬15米的馬路兩側,經營戶有35家左右。一走進吉慶街,三四十頂鮮紅的賬篷錯落著連成一片,賬篷內透射出的燈光,把天空映成通紅的一片,一派吉祥喜慶的氣氛。你剛走近,各家的迎賓小姐或者餐廳老板就火辣辣迎上來,爭相往自家的台位拉,顯得熱鬧非凡。吉慶街菜肴集京、川、魯、粵菜系之精髓,揉豫、湘、贛、揚菜之精妙,集中體現了漢菜包羅百味、南北鹹宜的土邦特色。實際在吉慶街吃倒是次要的,最吸引各地游客的是這裡各種“藝人”的表演。演員個個都要掛牌上崗,裡面大部分絕對是敬業高手!吹、拉、彈、唱、舞面面俱到,京劇、黃梅戲、花鼓、相聲、小品、漢腔、東南風、西北調等等一應齊全,一般表演一個節目收十元錢!你不花錢也可以免費看看旁邊桌的表演,也是一種很過癮的享受!吉慶街很有生活味兒的一個地方,全在一個“鬧”字,去那裡吃,主要是享受宵夜的感覺。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各種類型的人。吉慶街是武漢平民百姓生活的一個縮影,你就坐在旁邊欣賞,就夠您品味幾個小時的了!



(天柱峰金頂)



(金頂上的銀杏樹)



(景點示意圖)



(隨處可見的指路牌)



(武當山雪景)


精選遊記: 武當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