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11月18日 到達成都 住 琴台路“文君樓客棧”
11月19日 到達九寨溝 住 彭豐鎮“九寨花園”
11月20日 第一日游九寨溝 住 彭豐鎮“九寨磨坊”
11月21日 第二日游九寨溝 住 九寨溝“民族樓”
11月22日 第三日游九寨溝 住 “九寨天堂”
11月23日 游黃龍 住 川主寺 “黃龍賓館”
11月24日 到達都江堰 住招待所
11月25日 游青城山後山 住 又一村
11月26日 回滬
行1) 成都——九寨溝
車票:121元,2元保險費
新南門客運站,每天早上有2班車發往九寨溝,第一輛為8:00,但2輛車幾乎同時到達,車行10多小時,晚六點多到達九寨溝。
新南門客運中心:www.xinnanmen.com, 028-80666999
九寨溝調度中心:0837-7735885,7735895(沒實際打通過)
飛機還是汽車?這是一個問題。
10個小時的車程是我一直擔心的問題。第一,我媽暈車;第二,長時間坐車的疲勞程度。
而飛機,最大的缺點是太貴了:40分鐘的行程,近千元的機票,比從上海到成都還貴。
其次,坐完飛機還得坐4小時左右的汽車才能到九寨溝,再加上check in的時間,這樣高昂的代價並不能換回多少游玩時間。第三,飛機的不准點特性會給計劃帶來很多不確定性。
所以還是硬著頭皮選擇了汽車,並為此准備了暈車藥、姜片以及2個旅行用的充氣枕頭。根據我的坐車經驗,頸部和腰部這2個懸空的部位容易疲勞。既然帶了那麼多衣服,腰部可以隨便拿件衣服填充,所以只要照顧一下脖子就可以了。後來事實證明效果還不錯
(市場上不好找,淘寶上很多,6元一個)。
車型是封閉的空調中巴,很新,車內非常干淨。因為不能開窗,一直擔心媽媽的暈車問題,但是後來的情況還不錯。
車一路經常停站,放人上廁所、買水果,廁所一律五角,特別有一個廁所的大窗口對這岷江,有人就在窗口開始拍照,蠻搞笑的。所以不必因為怕上廁所而不敢喝水。路上補充了小番茄、蘋果、柿子,前一天為車上准備的三罐八寶粥三個柚子等食物儲備是到了九寨溝游的最後一天才消耗完的。
車上的人都是游客,中途下車也不必太擔心自己的行李。
沿岷江而上,雄偉的山廣闊的水,真是有壯麗大氣的景觀!車漸行漸高,可以望到一些山頭上帶有白色,聽同事說十月就有地方下雪了,所以估計就是雪,但爸爸一方面望著,一方面懷疑著。終於,在松潘下車,乘客們去買犛牛肉串和青稞餅的時候,我跑到路邊確認了那白色是雪無疑!在往後路上,更是看到了一路雪景。
有一件奇怪的事:吹的充氣枕頭竟越來越胖,以至要放掉一些氣枕著才舒適。雖然吹口有防漏氣的功能,但想來還不至於能主動吸氣。我想來想去,大概是被脖子捂熱了,熱脹冷縮。後來老爸頓悟——氣壓低了!是啊是啊,PV=NRT,壓強小了,體積變大。突然十分佩服老爸和BS自己怎麼只想到溫度了。於是乎,我們也預料到返程的時候枕頭會不斷變扁。而且——對於令我不爽的旅行中的發胖,老爸也解釋為人也脹了起來,哈哈!
2) 九寨溝——九寨天堂——黃龍——川主寺 包車
價格: 400元
出於省錢的考慮,試圖去坐九寨溝出發的公交車去黃龍。但公交車的往返行程大概只能留下2、3小時的游玩,而且還得從“九寨溝天堂”返回九寨溝坐車。所以包不包車是我出發前一直都沒有訂下來的。
第一天游九寨溝的時候,我三點多就出溝,去車站打探。結果,聽到一個驚人的消息——由於下雪,黃龍封山了!
打電話到九網(www.jiuwong.com),那邊說還沒有收到消息,而且如果過了出票期再要退票的話,就需要傳真到黃龍景區。(這次九寨、黃龍的門票都是網上訂購。美其名曰減少現金攜帶量,其實主要是獵奇心理。其實淡季根本就沒必要訂票,到現場買票會靈活的多。網上訂票還是有不便之處的。比如我訂票的時候,開始沒有付款,再付款的時候,訂單號會改變,結果我九寨溝門票只能查詢到那張舊的未付款的訂單,怎麼也看不到新訂單。九網的工作人員卻可以看見。)
回到住處(九寨磨坊),注意到底樓的網吧,真是太好了,隨時准備退票。一邊聯系司機,司機卻說沒有封山,可以去!
打電話到黃龍卻一直沒人接聽。
事後知道黃龍是不封山的,但是到黃龍的路確實非常難走,所以公交到時候就取消班車,由於怕游客有意見,就稱黃龍封山。
司機是網上抄的廖緒東的手機13778471059,出發前也一直以這稱呼短信和他聯系。直到坐到他車上我再稱呼他廖師傅他才讓我改口說他姓尹。原來這部車原先是他們2人開的,現在廖師傅回老家,自己辦開車公司去了。尹師傅經驗也比較老道,見識也較豐富。從九寨溝到黃龍,不論是單程還是往返都報價350元。
九寨溝到黃龍,要翻過雪寶頂,最高達到海拔4000多m。路面有雪有冰的時候要慢慢開,有時鑽入雲層可見距離很短。聽說有個南方的師傅開車,碰到雪天,一開車就打滑,完全不會駕駛了,就在路上待了一天,後來請人來代開的。總之,那種地方,雖然道路已經很不錯了,但仍然不是一般人能開的,絕對不適合一般人自駕游,呵呵。
那一路,2個字——值了!
乘飛機的時候,面對雲海,媽媽只有一個比喻——像雪山一樣!那時心中暗自得意:這次一定會讓你看到雪山的!
其實那時候想的是“九寨天堂”。在九寨天堂外信步,四周是雪山。想起高中時候做過一個夢。那時候家人一直說要到湖南張家界玩,但一直沒有去,我就在夢裡去了,夢見我眼前三面環著覆雪的青山,我居一方。對比眼前的風景,是不是就如夢境中的一樣呢?只是,在夢裡,我的位置更高些,可與雪山齊平。
在雪寶頂,我真的和雪山頂齊平!這才是我的夢境,不!已經超過了夢境!真正連做夢都沒想到啊!因為夢裡沒有雲,而眼前,有連綿的雪山,有瀑布般的雲,有明媚的陽光!尹師傅同意我下車拍照,但是陽光強烈,照片不好拍。那眼前的景色,憑我的設備和我的技術完全拍不出好照片。而且我相信有再好的設備再好的技術也不能完全反映出那樣的景像。閉上眼睛,聽著車裡的歌曲,真的懷疑自己是做夢,在夢裡做一回天上的卓瑪!
返程原來打算再回九寨溝的。其實看地圖的時候希望能到松潘,但尹師傅九寨溝——黃龍——松潘的報價要500元。但我回會九寨溝是走回頭路的時候,尹師傅建議到川主寺。
川主寺是個交通要鎮,居住著藏、羌、回、漢四個民族的人們。
3)川主寺——都江堰
票價:70元
下午四、五點到都江堰客運站。
都江堰是在阿壩至成都的線路之上的,所以無論從九寨溝出發還是從川主寺出發,都可以乘到成都。
如果從九寨溝出發呢,那裡的車票只能提前一天購買,而前一天我在天堂和黃龍,回去的話車站八成關門了,而且淡季有很多人從九寨溝撤出,所以需要托尹師傅或別人代買一下。
後來決定到川主寺,就在去黃龍的路上經過川主寺時就先把票給買了。車站還是手工出票,出了半天。川主寺到成都的車每天有三班,分別為6:30,七點多和八點多的。6:30的車型差一點。其它的是封閉的空調大巴。
我選的是7點多的車。結果那輛車居然壞了,想擠到6:30的車司機說滿了,死活不允許。只能換成8點多的車。那陣很惱:把包倒騰了好幾遍也沒找到暈車藥。我估計車沒有九寨溝的好,不知道會不會引起暈車。且這車的乘客就不像來時的那樣是純游客。還擔心老是停車拉客。後悔沒回九寨溝。
結果是那車磨嘰到九點來鐘才發車,並且看乘客不多去九黃機場繞了一圈再返回來。但好在車型和車內情況還是不錯,含著姜片老媽也沒什麼不適,而且九黃機場的海拔高,風景也是很不錯,所以完全可以原諒它瞎跑一圈了,呵呵。一路景色怡人,下午四五點才到都江堰。
4)都江堰——青城山後山
都江堰客運站到青城山後山車票10元(包括保險)
滾動發車
所謂滾動發車就是坐滿了再發車。所以我們巴巴地在車上從八點多坐到九點多。11點來鐘才到目的地。
返程由於趕時間,就做了私人的面包車50元。想到網上曾有人關照要問清楚是每人價格還是每車價格,車上我懷疑了半天有沒有講清楚,還好青城山人民還是淳樸的,沒有出現狀況。
5)都江堰——成都
有普通的車,也有走高速的直達車。坐了直達車,16元。50分鐘左右。
6)雙流機場——成都
往返都沒有按計劃坐機場大巴,直接打的了
雙流機場到琴台路文君樓
如果坐機場大巴,10元/人,到岷江飯店下,再打的10元。
直接打的的話據說五六十元。
出了機場後,不能很直接的看到機場大巴的上車點,倒是有很多人來拉客。有個黑車司機來,我說40元他答應了。我一合計和三人坐大巴的價格一樣就心動了。
司機一路鼓動我們參團旅游,我太實誠,堅決地把他給拒絕了,結果他半路停車說幫我們再攔出租車,自己要回去接其他客人。而出租車要50元才肯走。於是如果繼續要他走的話,他也要加價10元。我很怒,不帶這麼出爾反爾的。一通爭執,他見我變了表情,也作勢瞪起了眼睛。成都畢竟不是蠻橫之地,堅持之下他也只能開了下去,送到客棧門口,給他四十元他也沒再多吭聲。雖然最後我沒虧,但是這種黑車我是絕對不推薦了。如果換一個蠻橫一點的地方,又或者後面沒坐著雖然已是中老年,但看上去還有點塊頭的老爸,一切都會不一樣。
住1) 成都
參考“我愛皮皮寶貝”的推薦,選擇了青羊區琴台路的“文君樓客棧”
住了150元的雙人西式房。標間120,沒有了。
琴台路是一條仿古街,感覺確實不錯。文君樓有Pos機,但那天網絡有問題,沒有刷卡成功。文君樓的環境、衛生、服務都不錯,性價比挺高的。
2) 九寨溝溝口
彭豐“九寨花園”“九寨磨坊”
80元/間
去之前得知“九通賓館”已經放假了,但據說門口還是有很多住宿的地方,所以只能跑到那兒現找了。
巴士快到九寨溝的時候,早有准備的游客就陸續下車了。 比如“甲蕃古城”是片堡壘狀的羌族建築群。我弱弱地問了要下車的乘客這是什麼地方,人家介紹說是個四星級賓館。後來聽司機尹師傅說這個和“九寨天堂”都是一個集團的,那一幢幢的小樓房間比較小,價格在淡季也比較便宜。呵呵下次可以考慮。怪不得說“九寨天堂”占地面積巨大啊。
到站一下車,有很多人來拉客,我們就被一個中年婦女拉走了(覺得是挺厚道一人)。路上她勸我們打車,打車4元錢,但我初來乍到,想了解一下地形,死活要走,她也就陪我們走。
其實九寨溝溝口——有點布達拉宮風格,燈火通明——在巴士的終點站和我們所住的彭豐之間。所以我們下了車就一路往回走,路過溝口的時候還去驗證了一下現在溝口是8點以後開放,免得第二天早起白等。然後就到了“九寨花園”。“九寨花園”和“九寨磨坊”是一家的,拉客的也都是這家派去的。“九寨磨坊”有電梯,環境新一點也清潔一點。我們當晚去的時候“磨坊”已經住滿了,而且發現巴士的司機也住在這裡。有點後悔當時沒有打車,難怪走著走著一起下車的乘客都不見了。我們第二天轉到了“磨坊”。淡季很多住處都放假了。據說這是那裡最好的了,有空調,有熱水。但空調和熱水都是限時的。而且在“磨坊”的時候發現空調制熱有問題是酒店各房間的通病。所以還不如找個有電熱毯的就行了。
3) 九寨溝內
“民族樓”
30元/床,晚飯15元/人。反正計算不是很精確的,2人份和單人份差別也不大。我們三個人就報了2人的,吃飯加住宿一共90元。
本來想住著名的德尕大叔家的,游九寨的第一天打電話給德尕大叔,去踩點。按德尕大叔的引導,從諾日朗中心往則查窪溝方向上行。見到寨子後搜索到的第一個能在住宿的地方是“民族樓”。“民族樓”樓前有一片空場地,和一座白塔,底樓是小賣部。樓挺新的。
好像有2個房間可以住,每個房間有2張床,沒有電視機,沒有空調,地毯精美。小妹給我們捧來2床新的電熱毯鋪上,又提了2壺熱水,感覺實誠、友好!房間裡有臉盆可以洗腳。
廁所眾所周知的在樓外。其實農村的廁所都在外邊,這個廁所條件還是不錯的,還分男女廁所。因為受網友的提示,一路照著手機上的電筒,其實樓梯上,廁所裡都有燈的。不過我清晨再用電筒仔細搜索門口的拉繩時卻沒找到,原來是被拉斷了。
廁所不遠處有水龍頭,夜晚並不關閉,以防冰凍。
晚飯的時候,同時進餐的是一個獨自游玩九寨溝的旅游,他一路火車慢慢游玩的,稱差不多快游遍中國了。有幸分享了他一點點驚心的經歷。另一對情侶來找他聊天,他們住在德尕大叔家,原來大尕大叔的寶鏡樓就在隔壁,他們是從這家大聽到寶鏡樓的所在的。不過他們稱早知道這裡這麼熱鬧就住在這裡了,呵呵。
問大叔討了一點青稞酒嘗,黃色,甜甜的,有點米酒的味道。
飯後大叔請我們到房間裡看看。天哪,細看之下,藏樓的圖畫真是太精細美麗了!大叔是請了多名藏族畫師畫了一年的!尹師傅說九寨溝的藏民都十分富有,應該不假。可惜次日有些匆忙,不及細拍藏樓。
晚上早早洗漱完畢。木樓的隔音效果很差,可以聽到隔壁三個旅游聊得盡興。我們一家三口則掏出成都看“蜀風雅韻”贈的撲克,鑽進開著電熱毯的被窩打起了牌,其樂融融,笑聲不斷。真的覺得,在缺少電視的環境下,更容易進行人與人的交流。
當晚睡得也很好,被窩也很暖和。總體感覺住在村民家都是挺愉快的。
4) 九寨溝天堂
山景標房:780元/間
住九寨溝天堂,是我以爸媽到了有資格享受一下的時候為理由,而對奢侈的頭腦發熱。因為不但房價貴,還要增加50元的交通成本。所以不但把它作為住宿,甚至把它當作一個景點對待。第三日的九寨游只能游半日,14:00左右與尹司機彙合於九寨溝口,並出發;15:00到達天堂。
網上說司機能拿到低價房,關於這個我和尹師傅溝通過。協程660元的標間他能拿到600,780元的山景房他能拿倒720元。尹師傅說原來他們和一個領班關系很好,所以能拿到很低的房價,現在領班跳槽了,他們只能稍便宜一點。我由於一直在猶豫是否要包車,所以還是通過協程訂了房。訂的是山景房,所以位於最高層9樓。聽說是山景房也未必能看到完整的雪山,所以訂房的時候和協程強調了一要景觀好一點,二要供暖足一點。
前台都是很年輕的人。雖然不能說態度不好,但是花了好長的時間檢查定價和check in。聽說服務員會把行李送到房間,可能是我們行李不算多,沒有享受到這個待遇,甚至要求帶路,也是帶了一小段,然後說房間很好找,讓我們自己去的。和預想的有點落差。
在車上和司機的談話逼我不得不招出房間的價格(我還是有保留地說我訂的是600多的標間),這個令我不太爽,原本是不打算和爸媽透露房價的。老媽連說下次不必住這麼好的。外號鐵公雞(一毛不拔)的老爸,碰到高價住宿的時候再次表現了難得的坦然接受。並且他理解成了600元/人,當我解釋說是房間價的時候,他更是覺得合理了,哈哈。
就是懷著我自己也有點心疼的心情打開了房門,五星級的房間到底不是吹的。房間分為類似於臥室和客廳的兩部分,從臥室到客廳的分界線是向下的兩級台階。客廳部分靠床擺一張長沙發;中間一張台幾,台幾的造型是一個老式的木箱上吸一塊玻璃板,甚為有趣,雖然研究之下確定木箱是仿造的,但激發了我利用家中老箱子仿效一下的想法;對面是一張貴妃椅;靠牆就是著名的電子壁爐,觀察下確認很逼真的火焰是假的,不過它晚上成了烘干衣物的一大工具。關鍵的是貴妃椅的背後——一塊大大的玻璃,毫無遮攔地將遠處的雪山美景邀請進房間;右邊是木柵欄的陽台。
旅途中發現,老爸對風景還是很有審美觀察力的,他馬上關注起了雪山景色。那天是大晴天,天上白雲朵朵,投影在偉岸的山上……我們立即到陽台對著景,加人物連連哢嚓了幾下。
又輪翻倚到貴妃椅上,襯著美景大擺POSE。旅行之人,在美景+裝修精美的房間裡,顯得有點灰頭土臉。我一眼瞥見床上橫著的一條紅色裝飾帶。(後來細看之下發覺那帶子也甚神奇,是雙面繡的,正面是大紅緞面加金燦燦的繡花,十分富貴華麗;反面是彩色條紋。遺憾開始未發現只利用了一面。)我忙抓過一條,將老媽黑黑的燈芯絨褲子和灰灰的旅游鞋全部覆上,哈哈,頓時華衣添彩,神采奕奕!為了配合大自然的山青水秀,外出旅游時我一般要求老媽穿紅衣服,比較跳得出,但這時候渾身紅色外加紅圍巾卻太無趣了。立即把自己的淺藍色毛衣給老媽換上,一不做二不休,把中午剛在樹正寨采購的掛件也翻騰出來,一個夾模假式的貴婦形像終於誕生了!對道具激起興趣的我們,對房間裡印有蒲巴甲的雜志、銀色咖啡壺、白色咖啡杯一一發掘,絕不放過(哈哈,典型劉姥姥進大觀園,三個土人),接著擺出種種POSE一陣狂按,其照相熱情比面對九寨溝的美景有過之而無不及!直到拍得精疲力竭,感嘆:把房價值回來了!
不管拍得好賴,看著漸漸西斜的太陽,快到五點,又忙著出房,到大廳裡也逛上一逛。一出門就找服務員問傳說中的天鵝在哪裡?服務員奇怪地笑了笑,指點了一下。我們找到了池塘,沒看到理想中的黑天鵝,看見幾個灰鴨子。鵝倒是有,是曲項向天歌的鵝。倒是事後看照片發現確實有只白天鵝。
“天堂”的周圍都是雪山,五點多的時候到戶外散步,並在一個值守人的指引下,走到一片空地,正在“天堂”的一個白色會議廳外,夕陽照在後面的一個山頭上。感覺可以的。
翌日清晨,父母去用早餐,我坐在沙發上邊吃東西邊對著窗戶,期望能邂逅日出。以那個時候的可見度,昨天的主角——遠處的雪山還不能被看見。跑到陽台上,旁邊的山頭被幾縷薄紗般的煙雲掩著,下面有棱有角的蒼山正如許多國畫中的一般。風景煞是可愛。可惜那時候的光線還不適宜拍照。
總體覺得九寨天堂雖然貴,但還是物有所值的。不過衝著雪山去倒是沒有必要,因為黃龍那兒的高海拔地段大有看雪山的機會。
5) 川主寺
黃龍賓館 200元
這個是全程性價比最差的一個住處!
推薦川主寺的時候,尹司機說那裡滿是住處,100多可以住三星級。但在游玩采購完畢後,他直接把我們帶到黃龍賓館,說其他地方怕我們冷。那裡開價600多元,說打六折那也要300多元。我對司機說他可以先走,我們可以自己找。但後來又降到了200元,我們莫名其妙地入住了,整個過程我不知是怎麼發生的。那個地方外面看門面不小,裡面環境一點都不怎麼樣,也不暖和,就是離車站近些。其實淡季,他們空著也是空著,估計在便宜點也肯的,那個條件120元了不起了。但那裡確實很多店都關門了。旁邊倒是還有一個看上去不錯的賓館,名字忘了。
6) 都江堰
客運站後面的一個招待所60元
據說旺季的時候也要到180什麼的。不給鑰匙的那種,可以洗澡。白天汽車聲很吵,晚上就好了。
7) 青城山後山
又一村“過客驛站”10元/人
青城後山比我想像的還大。五點多就要天黑了,那裡的山路因為滑而有點險的,黑夜爬山是萬萬不能,必須在天黑前趕到又一村。終於找到了一個住處,10元/人倒是便宜,但是看了之後覺得太破舊了。看天色還有一點點時間,決定再下去找找。女主人說下面還有一間新一點的。下去後看見了一片住家,有個中年婦女在打手機,我估計就是上面放消息下來了。果不其然,把我們迎了去。
衛生還可以,但床鋪還是要檢查一下,有許多小蟲。
以為下了山天氣會暖和,故謝絕了老板娘幫我們生活,晚上很是後悔。房間裡三張床只有一張電熱毯是可用的。衛生起見,我們把被子當墊背鋪在電熱毯上,那裡光纜壞了,我們照舊在被窩裡打牌,打著打著覺得腿上越來越潮、越來越難受,老爸猛然發現被子裡潮得很,被電熱毯一加熱我們就坐在蒸籠上了,哈哈。四川的濕冷啊,比高山的干冷還難受。
晚飯在住處解決,2素一葷32元(打了八折),早飯2元/人。
衣上身毛衣加羽絨服,下身棉毛褲加外褲,一般足已。登黃龍的時候我在棉運動褲外又套了條滌綸運動褲擋風;我的慢跑鞋是網面的,不保暖,所以套上了毛襪;這樣一點也不冷了。也算把帶的東西都用上。
去的時候穿薄外衣,三件羽絨服正好裝滿了一個大旅行包。
防滑鞋果然必不可少。黃龍和九寨溝的道路都已經很好了,和逛公園差不多。黃龍是木棧道,九寨溝是木棧道鋪鐵網。但是當有冰的時候路面還是很滑,爸媽的適合略有崎嶇地面的登山鞋還是抓地力不夠。爬青城山後山的時候下雨,地面更是很滑而具有危險性。所以對鞋的考慮要把防滑放在第一位,高幫低幫倒無所謂。
買了三件一次性雨披(5.5元/件,大超市買不到,便利店裡倒有),分量輕一點,起到了不止一次作用。但是還是建議帶把傘,拍照的時候好保護相機。
帽子可以保暖、防曬、擋小雨、遮媽媽的白頭發。購樹正寨的首飾:項鏈掛件10-15元,手鏈5元,手機掛件10元6個
不HD的店主開高價,掛件開到40元
犛牛肉:川主寺街上到遍是犛牛肉店。有新鮮的、有肉干。35元/斤。旺季導游帶的會報到98元/斤
藥材:有豐富的藥材:冬蟲夏草、藏紅花、雪蓮花、貝母……相當貴的錢交通:6080元,其中機票4740元
食物:563元,其中事先買的干糧108元,買的時候覺得不便宜,買的都是腰果、
開心果、牛肉干、豬肉脯等高熱量的東西,直到返回都沒吃完,看來還是省錢的
住宿:1440元
門票:1434元
看來交通占大頭,機票占大頭的大頭身體借鑒了網上的經驗,買了一瓶紅景天(近170元,紅景天其實也是生長高原的藥材,據說在那裡未加工成藥時是便宜的)。出發去四川前一天開始服用。我媽開始說服了頭暈,於是從每頓一粒開始,每日兩次,後來按說明書每頓兩粒。游九寨溝的第一天下午,我發現我媽眉頭緊鎖,問她她說沒事。後來老爸告密說老媽頭疼,但不讓告訴我。不知道是不是高原引起的。當天回去後早早休息。第二天游諾日朗瀑布,老媽吸足負離子,身體狀況明顯好轉,那天晚上飯量也大開。到黃龍頂的時候,老爸似乎有點反應,立即又加服了一頓藥(反正不吃留著也沒用了),後來也一切正常。(黃龍沒看見有賣氧氣瓶的,我們也不需要。後來看見游客拿著導游發的氧氣瓶無事向嘴裡噴,原來是空氣清新劑狀的,我還以為是那種背的大氧氣罐呢,哈哈!)
我仗著年輕體壯,是不吃藥的。一方面覺得不需要,一方面就是想看看能反應成什麼樣,嘿嘿。坐成都到九寨溝的大巴經過高海拔地段的時候,頭就有點痛,類似於缺少睡眠的狀態。那時候問老媽說沒感覺。說明藥效還是有作用的。不過一會兒就好了。川主寺,司機說看我跑步去買票都怕我會暈倒。我的體質,暈倒不至於,真有點喘。老爸笑我跑這幾步也會喘,其實跑幾步也無所謂,就是跑幾步再哼上幾句“唵嘛呢叭哞吽”就喘了,哈哈!
總體來說沒有大礙。游淡季游九寨溝的利弊箭竹海以上的部分不能去了。山裡背陰的絕大多數棧道關閉了(這出於安全考慮也確實必要,找不到太陽的地方積冰不化的話會危險)。色彩比陽光燦爛的時候肯定遜色。
優點很明確。第一人少,把握好時間,就多的是只有三個人在走的機會;第二便宜。
九寨溝早晨看倒影有幾個海子是以倒影著稱的,從高到低為:箭竹海、熊貓海、鏡海、犀牛海。
都說看倒影要八點前去,否則有風就不靈了。於是第一天就坐頭班車直達箭竹海下行,第二天坐到犀牛海下,拍了幾張又到鏡海。其實那個時候天亮得晚,九點鐘左右的光線才最適宜拍照,過早也是偏暗了。
看風景要看機緣,每個人遇到的可能都不一樣。我第一天到九寨溝的時候下雪起風,箭竹海表面有波,但是走到棧道上還是看到一些倒影。第三天是晴天,我八點前到箭竹海卻還是有風,比較失望,但拍出照片倒覺得一些波紋也是點綴。
有些人說鏡海的倒影比不上箭竹海、犀牛海的,所以計劃時想放在第三天帶上他就是。第二天從犀牛海到鏡海的時候,還聽早早在那兒拍照的人說還不如車上看見的犀牛海好看。那時拍了幾張照,也沒太大感覺。然而另一個企圖促成了我和鏡海的一次美麗邂逅。日出看火花海火花海的最好觀賞時間是日出後。可惜我沒有足夠的認識,那個時候在其它地方耽誤了,遺憾遺憾。正午五彩池聽說晴天正午陽光直射池底的時候五彩池才好看,第二天下午天已方晴,12點多從長海下到的五彩池,隨著陽光變化,在小小的池子不同的方位流連到近2點,很值!老爸說我們身邊走過的游客沒有上千也有數百。不過去過的朋友說,夏天的顏色比我們所見還是更豐富的。
順帶說說時間上的一個小秘訣。由於是自帶干糧,我們隨時可以進餐,且一般不正點進食,所以午餐時間都可以留守景點,在那個時候游客驟減,即使五彩池這樣的小景點,只要耐心等待一撥撥游客過去就會有較少干擾的場景。
違規行為——清晨徒步日則溝坐觀光車的時候導游說五花海孔雀般的全景只能在車上看到。我怎麼能服呢?被逼,游九寨溝的第三天,清晨五點起床,黑暗中小心翼翼地挪著腳步往外走,由於對藏樓的結構還不熟悉,琢磨著這個門出去許是客廳,一抬頭,驚呆!不是預想的天花板,而是黑暗中的一片璀璨!戴上眼鏡再看,那是我至今見到最壯偉的夜空,分不出銀河帶,漫天鋪開,閃爍不定。頓時心生敬畏,惟有找出熟悉的北鬥七星定神,低頭走前路。
五點半出門的時候,還是伸手不見五指,靠著手機上的小手電照亮身前的一小段距離,木護欄上結了一層霜,在燈光下晶瑩反光,它們在天亮後會被人清理掉,而地面上的霜由陽光融化,並留下護欄的影子。
守著只沿公路走的原則慢慢前行,有時會聽到奇怪的聲音,駐足傾聽,幸而沒有異常。那裡該只有松鼠、鳥類等比較和善的動物,沒有猛獸猛禽,幸甚幸甚!
走到三溝交彙處,雖然對方向有一個認識,但還是仔細辨別一番以防走錯。向我所認定的日則溝走去,路比我想像中的窄。聽著小動物們的唏嗦聲,不時回頭辨一眼北鬥星,努力驅逐頭腦裡某些讓自己生畏的想法,在黑夜中走著。忽然,右下方出現了一片燦爛,那是地上的星空!該是鏡海,我確定了自己沒有走錯路,也了解了鏡海的寬闊!
九寨溝景區的路況很簡單,在日則溝公路上到箭竹海為止,只有珍珠灘前面有一個分叉口。開始我沿右邊的走,走到一片闊地(應該是停車場)不能再延伸。我認得那個地方,那裡有座椅、廁所、公用電話,第一天中午我們曾在那裡吃飯休息。即便知道這個地方,我仍在那裡徘徊了整整兩周,才想清楚我看到過那個令曾我迷茫的分叉箭頭的意義,堅定地走起回頭路。果然,往回走一段後,就到了分叉路口,左邊高起的道路是通向日則溝上方的。
靜謐中的瀑布聲比在白日的喧嘩中傳得更遠、更有懾人心魄的氣勢,我屢屢分不清是水聲還是汽車聲,汗!
群星漸漸不及初始的氣勢,天卻遲遲沒有亮,盼著時間快快過,快到七點,讓陽光照亮道路,掃去恐懼。
到達觀看五花海全景的公路邊觀景台差不多7:30,那時天倒是亮了,只是清晨的景像,還不適宜拍照。按下兩張,繼續往上走,想看看8點錢的箭竹海和熊貓海倒影。
7:40的熊貓海很靜,山青水綠,岩石的紋理也因為天氣的晴朗而清晰。朝陽已點紅了一個山頭,山頭倒映在水上。
8點就開門了,我狠命狂奔,真希望離開門的時間再長點。看來景區的時間安排還真好。終於在7:58,工作人員進入崗位前趕到箭竹海。可惜箭竹海仍鋪著大片細細波紋,讓我後悔花這些時間趕路。過後看照片,卻覺得這干擾的波紋比簡單的鏡相多了份詩意。
趕緊下行,路上迎面開來了第一輛巴士,沒有停下,我長舒一口氣。能快則快,8:26再次到達觀看五花海的觀景台,欣賞頎長的孔雀身影。這時,第一輛巴士返回。不好,車速越來越慢!停了!司機用帶著藏族口音的普通話問我,怎麼來的?昨天住在哪裡?我只支支吾吾說走上來的,住在溝口。他說不可能吧。怎麼辦?怎麼辦?!我知道這有多不可信!他說,你住寨子裡的吧。我無語。他又問,一個人?然後笑笑,突然回頭翹起大拇指:厲害!隨即開車揚長而去……真是個好司機啊!!!正想繼續往下,居高望遠,又看見第二步巴士開了上來!慌忙回到下陷的觀景台,觀景台兩邊有石,可作掩體,我早把紅色小帽帽反轉過來,恰是土色,和岩石相近,哈哈。鑽到石邊,不料地上有冰,就是一跤!幸好有護欄,且結實,且可看風景,跌坐在地上就按起了快門,快哉!如是往復躲避了幾輛巴士,才啟程下行。有時又手腳並用鑽入林中泥路,免得繞路,又躲掉幾部車,真有點美國收視大片《越獄》的感覺,呵呵。
後來覺得時間不那麼早得可疑了,就硬著頭皮逆行向下,為了安全又不妨礙車輛,我經常走在公路邊的排水溝裡,碰見迎面的車還是不敢正眼看。其實上行的車公務在身,不會停下理會的。到後面還有其他人悠閑地徒步。
近九點,陽光斜射,眼前的風景層次分明,我邊欣賞邊趕路邊後悔沒長翅膀,飛不到火花海去,此時該是欣賞那裡的好時候吧。
九點多再遇鏡海。鏡海鏡海,真如一面明鏡!天上天藍,水中天更藍!藍天、青山、皚皚白雪一一投入鏡海懷中。爸爸看照片的時候,幾次把上下拿顛倒了。為什麼好多人不屑於鏡海的倒影呢?恐怕是因為鏡海的開闊與平靜在公路邊最好地展現了出來,區區觀景區域不足以表現她的美景。經過觀景台的時候很多人在那裡照相了,包括同住民族樓的旅友。
逃票多得半日閑等我回到住處已是9:45,總算有了安全感。也愧疚這麼晚耽誤了爸媽游玩的時間。唉,原以為天亮了,又是下山,速度會快很多,不料因為理不直氣不壯,躲躲藏藏,時間用得比上山少不了多少。三人以最輕松的姿態出發。
游玩時間已經超出了2天的期限,我們算是逃票了。還好,十點多很多人在諾日朗中心那邊等著下行,人多不會查票。
這第三日的半天對我們是多麼珍貴!出行一次,請假、機票、住處都要提前安排,而九網只能提供後五天的天氣預報。我真想知道那時雨雲、冷熱空氣離九寨有多遠。在出行前我就知道了,九寨溝的三天,第一天:雨,第二天:多雲,第三天:晴。樹正寨本已因為樹葉凋零而有點灰蒙蒙了,經過明媚陽光的點染,色彩一下精彩了!
游完美麗的樹正溝,搭車到樹正寨購物。又搭車去諾日朗中心。壞了,午飯時間人少,導游查票!很多人說這裡不查車票,這件事顯然引起了管理人員的關注。在第二天早上我們看完犀牛海就地上車的時候就遭遇過查票,我們搭都班車直接到犀牛海,時間尚早,司機很可能懷疑我們。有個人接過票仔細地看了一遍。但那時不怕啊,盡管查!盡管看!這回再這麼看不是露餡兒?所以出門的時候干脆沒帶票。導游問我們票在哪裡的時候父母出現口供嚴重不一致,要命!導游嚴厲地要我們補票。他在檢查別人車票時,那人把票幌了一下了事。我悔呀,若是帶票,我也能晃一下過關了。導游堅決地要我們補票,我爭辯確實有票未帶,最後同意留下2人,一人去取票。被放到諾日朗一部吉普車旁後,我正盤算怎樣分配人員,好在三岔口的人員聽了後,倒不較真,我們全全大逃亡。回到住處心還突突跳!琢磨著撤退時要分批行動。昨天很慌張的老爸這是倒很有信心。結果也是我們乘人多勝利大逃亡!黃龍8點出發,中途買了車票,看了雲瀑,在11點前到了黃龍。聽了司機的建議,坐索道上山,然後一路游完下來,在下午4點回到車上,再晚的話回去天就黑了。索道票80元一張。原來挺想爬山的,後來發現坐索道確實是比較合適的選擇,首先省了體力,爬山本來就累,在三千多米的海拔爬山別說爸媽,我估計都夠嗆;更節約了時間,如果不坐索道的話,時間根本來不及。我們下山的時候發現三點多了,居然有游客剛剛往上登山,那個時候索道也已關閉了,他們根本不可能看到黃龍精華所在——五彩池。用我爸的話說,不看到五彩池等於白來了。實在鄙視旅行社的不負責任。看到一些人說黃龍成了九寨溝的附屬品,我想就是因為沒有登頂的緣故。大概由於交通的緣故,這個時候的游人、尤其高處的游人可以說非常少。
11月的黃龍是一片肅穆的世界,抬頭是厚厚的雲層,攏著雪寶頂,初始還為我們露出尖尖山角,隨即干脆全部吞沒。低頭是冰雪覆蓋水墨畫般的群山。冬季的黃龍,即便失去絢麗的色彩也樸素得宏偉壯觀。
從山頂往下的一段可能有危險的棧道,有一位藏民陪我們一起走過,以防意外。下到一個冰封的池子的時候,心中頑皮作祟,問藏民冰是否牢固到可以行走?藏民說不可以踩。我立刻領會他的意思,意識到這可不是普通的冰河,而是珍惜的鈣化池,如隨處可見的提示牌,我們一點污染可能需要她千百年的淨化。想像中的九寨溝是腳邊即是池子,現實中的九寨溝更像一個公園。而黃龍讓人覺得更親切樸實。司機說很多游人都誇九寨溝是環境保護的最好的地方。這裡的地方領導環保意識很強,經常教育本地居民,而居民們又會教育孩子保護環境。看著滿目畫般的景色,沒有污染、沒有鋼筋水泥建築的騷擾,真的需要感激和珍惜。藏民護送我們至此,走前把池子裡游人落下的垃圾拾掉,獨自返回山上時,揚聲唱起歌兒,歌聲回蕩在山谷,留下我們為藏民獨有的嘹亮歌喉驚嘆!
黃龍古寺後寺有一匾額,獨具匠心,甚是奇妙!
五彩池大部分結冰了,呈翠綠色,襯著一些白雪,像冰激凌,晶瑩剔透,想咬一口。未結冰的部分是綠色,伴著黃褐色的鈣化部分。五彩池如一塊翠玉嵌在茫茫大山中,其旁伴有古寺,那意境……
山下有結冰的瀑布。
也許是對黃龍作的准備比較少,她給我的驚艷比較多。青城山後山青城山後山比我預計的要大很多啊!門票的背面就是地圖。山下、山頂的“白雲古寨”、山腰的“有一村”都可以住宿。有個小姑娘為了讓我們留宿從翠映湖跟到山頂。但考慮到第二天約了朋友,要為第二天節約時間,還是翻過山頭住在了“有一村”。山頂的萬佛洞只窺了一下,很精采,但來不及攀登。青城山的路雖然稱不上太復雜,也畢竟不像九寨溝一條路通到底。我們原來想一條路上山一條路下山,不走回頭路的,卻錯過了路口,又走回原路了,還浪費了時間。那個山路爬起來挺累,一般不喜歡走回頭路的。雨天路很滑,有時爬得挺驚險,我還滑了一跤。
後山的景色和浙江、嶺南的山挺相似的,風景談不上驚艷,卻是對我們體能的一次拉練。老爸嘲笑我總說游黃龍辛苦,結果黃龍沒什麼,後山是最累的。我挺高興的,逛了一周的公園,今天終於有點像旅游了。老媽在無人的山溝裡放聲大叫,吐盡胸中廢氣,人顯得精神起來。然後大大贊美負離子的功效,稱回去小雨天要散散步。晚上打撲克,上次輸得讓我擔心的老媽連連告捷。看來旅游未必要追求奇山異水,到周邊環境好一點的山水間鍛煉一下,對身心也大有好處。

(九寨溝五彩池)

(9點左右的鏡海)

(晴天的火花海)

(到黃龍途中——雪寶頂上)

(冬季的黃龍五彩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