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經不是秋高氣爽,早就過了滿心衝動的旅游時節,但連日的陰雨,讓人好想換個辦法呼吸.很好的,這個周末,太陽又回來,趁著還沒有突破零度,趕緊選定了個附近的小城市,讓自己放個好假,”醉”個好太陽.
這次去紹興.水鄉,橋鄉,酒鄉,加上人傑輩出,還有魯迅同志的從小教導,種種原因,很快的決定了目的地,很快的決定了旅游計劃,很快的實行,也很快的樂在其中.
周六的火車,周五下班,先去兄弟那邊彙合.這次沒有繼續自己的單人隨性游,因為這次去的地方,要喝酒,要一起照著太陽吹牛才有滋味.這位兄弟,和我一個德性,”吃”游天下!這不,刷刷兩刀,周五晚上先被我一陣痛宰,火鍋,干鍋,鍋鍋入口;沒有喝酒,因為,明天在紹興,今日又何急?
紹興不大,加上實在想睡個好覺,火車票是中午11點的.可以慢悠悠的晃,慢悠悠的早點,慢悠悠的看看漂亮的上海南站(插句實話,真的漂亮),還有慢悠悠的和美麗的列車員小姑娘點頭微笑.太陽很美妙,人被溫暖的軟軟的,一杯咖啡,一份鐘愛的報紙,旅途,愉快!
偏愛古鎮,所以紹興西郊的安昌古鎮是我不容質疑的第一方向.江南六大古鎮,周莊,同裡,甪直,西塘,烏鎮,南潯,聲名在外,我也去過幾個.不比較孰好孰壞,只是與六大相比,安昌有太多的”個性”.首先,安昌不用門票,你盡可以與古鎮居民一起沒有差異的感觸這裡的拱橋流水,青石街板.其次,六大的店鋪是賣東西給游客的,安昌則不同,它是當地居民生活的一部分,店鋪裡都是民生,有文具店,理發店,雜貨店,甚至還有豐富居民生活的桌球房.另外,六大,加上號稱排江南第七的木瀆,第八的朱家角小吃都是一個樣子,扎肉,青豆;我原來以為安昌也會如此,但實際上,你可以做的就是看著沿河掛滿的腊腸,想著滿腦子的腊腸,吃著河畔小店滿盤的腊腸,沒有移植過來的所謂水鄉風味,惟有安昌的原汁原味.最棒的是安昌的烏蓬船,暫且不說與其它的那些可以載上十人,八人的所謂木船不同,即使與紹興城區的烏蓬船相比,安昌的也足夠本味,每個人只要5元,即使你只一人獨行,頭戴氈帽的船公也會樂呵呵的載著你穿梭與足以安昌驕傲的古橋之間(安昌不大,但古橋眾多,且型態各不相同).安昌,可能不夠熱鬧,可能不夠大,不夠幽深,但最可貴的是它的原生態,生在八十年代中期以前的人們,在這裡,都能夠感受到童年的生活情境.所以,希望安昌,能夠永遠的這樣生活.
別過安昌,傍晚回到紹興,,很多人說過紹興很小,自己走到其中,才發現真的是小.城市廣場周邊是紹興的中心地帶,東邊是繁華的解放路商業區,西邊則是最有名的老街,倉橋直街以及越國遺址,府山.先找個地方住下,錦江之星,如家等紹興都是有的,不過信步走走,在市中心地帶也可以找到很多裝修的不錯的小旅館,一個標准間也就80左右,最大的特色是都非常干淨,這點要比其它的一些旅游城市都做的好.再次回到商業中心的時候已經是華燈初上,街上很是熱鬧,紹興的城市規劃與蘇州類似,街邊的房子都是古色古香的味道,不過和蘇州的過分妖饒相比,紹興多了份質樸.秋瑾的紀念碑在解放路的當中,沒有因為馬路的拓寬而重挪他地,以表對列士的深深敬意.走到魯迅提及過的古軒亭口,拐向西行不久便到了老街(倉橋直街)的中央,最受推崇的紹興菜館狀元樓,便在此處.早已幻想多時,等待許久的我終於沒有抵擋的住美酒佳肴的誘惑,和兄弟一起,衝了進去.醉雞,霉干菜悶肉,芙蓉蝦,越國三鮮,加上一壺叫店家熱好的小酒,讓我飄然,讓我品味紹興.微醉,微迷離,散步於老街,深處悠悠的傳來清脆車鈴聲,好夢一夜.
一覺醒來,伴隨著樓下餛飩鋪子的清香,還有軟軟的越語叫賣,趕快的洗漱,衝下去融入其中.早點上小籠包子與上海的不同,湯汁並不多,因而也不覺得膩;麻團倒是很有個性的一個小黑球,不像其它地方是油炸的金黃,確切的說它的做法應該是一個湯圓外面裹滿了黑芝麻,吃上去軟軟糯糯;在加上一碗吳越風味的鮮美餛飩,暖暖和和,心滿意足.
這邊熱鬧的也早,才九點大街上已經是人多的很.坐上公交車到紹興市區最遠的景點會稽山,很早就聽說會稽山,當時只是因為它是一個比較好的酒的牌子.現在的會稽山景區由三個景點組成, 大禹陵,百鳥園,香爐峰.由於我一向不去人工景點,所以我只是單買了香爐峰的門票,坐上可愛的免費綠色游覽車,直接向山腰進發了.爬山的過程就帶過了,因為我是能夠在黃山都一天上下的,所以爬起來速度比較快,只是爬山途中每到一處都能夠從不同的角度俯看紹興,讓我心情不錯.另外,山腳下新擴建的香爐禪院也是非常的壯觀,希望菩薩也夠靈,保佑所有我關心的人,和關心我的人一生幸福,永遠安康.
回到市區,走在魯迅路上,沒有進故居,所以沒有看到百草園,沒有到過三味書屋,沒有感觸到影響魯迅一生的那個刻在桌上的”早”字,也沒有嘗試是否可以挖到人形何首烏,其實若有時間,是應該重新溫習一下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少年閏土>等等小時候倒背如流的文章再來的;亦或者, 等上個十年,八年,等到自己的子女學到魯迅了,帶他重來紹興,看看這現實中的語文課本.今天,鹹亨酒店倒是看到了,一個孔已已,一碟回香豆,讓現在的鹹亨已經成為一個品牌,一個紹興的名片.品了品三味臭豆腐,外脆內滑,加上特制的甜辣醬,很是不錯.
中午吃飯在老街的另外一家狀元樓尋寶記(老街上有2家狀元樓,離的不遠,菜式上還是稍有區別的).今天是來吃羅宋魚頭的,這已經不是典型的紹興菜,但一定是這家店的創新特色菜(就連另外一家都沒有的),做法真的是采古融外,羅宋湯配以上好的魚頭,爽滑而入味三分;另外輔以紹興特色的青藤紅燒肉,醋溜蝦仁,少不了的10年陳花雕,還有醬鴨菜泡飯,人生實在可以很愜意.
下午四點的火車就要離開了,午後的時間,當然要去老城裡面走走,尋常百姓人家看看.紹興最好的,城市非常的干淨,空氣非常的好;還有就是環城河以內的老城基本上沒有拆,沒有建高樓,維持的很好.漫步從八字橋開始,八字橋可以算做中國最早的立交橋,一橋分四叉,橋上晾曬著兩邊居民的被子,真的是生活中的歷史,比一些城市圈養保護所謂古跡,這樣的一種歷史要更為精采.沿著錯落的古巷,彎延的河道,感受一座座古橋,數一數青色石板,撫摸歲月滄桑.真想就此停住,做回紹興的懵懂小孩,慢慢的長大,慢慢的聞香於紹興.
紹興的火車站很小,透著分小城的雅氣,與這座老城的歷史.趁等車,給好友寄了封明信片,希望北方中國的他也能夠感受到這”醉”美紹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