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裡雪山完全攻略

作者: water2007

導讀梅裡雪山完全攻略—史上最完整詳細的攻略 序 Introduction 約瑟夫.洛克博士:“是我親眼見過的最為壯美的山峰” 詹姆斯.希爾頓:(消失的地平線) “這無疑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山峰,幾乎就是一座美妙無比的金字塔” “不錯,景色很美,我想它該有個名字吧?” “它叫卡拉卡爾” 黃豆米: “梅裡雪山壯美而具靈氣,它一高興,把冰川從海拔5000米伸下2000米,一直到焚 ...

梅裡雪山完全攻略—史上最完整詳細的攻略

序 Introduction

約瑟夫.洛克博士:“是我親眼見過的最為壯美的山峰”

詹姆斯.希爾頓:(消失的地平線)

“這無疑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山峰,幾乎就是一座美妙無比的金字塔”

“不錯,景色很美,我想它該有個名字吧?”

“它叫卡拉卡爾”

黃豆米:

“梅裡雪山壯美而具靈氣,它一高興,把冰川從海拔5000米伸下2000米,一直到焚風獵獵、氣候熱得只長仙人掌之類植物的瀾滄江邊。它不高興,剎那間就把要登頂、喊著征服的英雄們統統埋到雪裡,七八年讓人們找不著這些征服者。它一來靈感,呈現人們想都想不出來的佛光聖景,而且讓人類幾代人才得見一回。它很“牛”的時候,讓你守著它十天半月甚至數月,就是閉客不見,只有虔誠祈禱,它才對幸運的人露面。凡人被一驚一乍後,世故的眼睛就變回娃娃的眼神。“

“梅裡雪山就是這樣一座山,一見就熱淚盈眶,就想哭,就想發誓,就想大吼一聲,就想大愛一場。”

當你置身於那無數的冰川,瀑布,草原,溪流,大河,森林,就像進入18世紀德國詩人荷爾德的宗教詩歌所歌詠的世界,這裡是人神共居的世外桃源。。。

香格裡拉,一個源於西方的傳說,卻發生在東方的故事。。。

這裡是古香巴拉王國,有偉大智能的佛之淨土,被雪山和神秘的咒語包圍著,也把無數的探險者拒之門外。。。

這就是梅裡雪山!

地理Geography

梅裡雪山,梅裡雪山處於世界聞名的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江並流”地區,是一座北南走向的龐大雪山群體,北段稱梅裡雪山,中段稱太子雪山,南段稱碧羅雪山,北連西藏阿冬格尼山,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便有13座,稱“太子十三峰”。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東經98.6°,北緯 28.4°。

氣候 Climate

該地區的地勢為北高南低,河谷向南敞開,氣流可溯谷而上,受季風影響大,干濕季節分明。由於垂直氣候明顯,梅裡的氣候變幻無常,雪雨陰晴全在瞬息之間。

雨季一般在7-8月間,一月,白天7-12度,晚上零下2-5度。11月-3月,天氣非常晴朗。

冬天會有幾天下雪,可能導致車輛無法通行,故冬天去的游客可提前打電話向當地飛來寺 梅裡往事 咨詢天氣情況,0887-8416617。

植物Plant

在植被區劃上,屬於青藏高原高寒植被類型,在有限的區域內,呈現出多個由熱帶向北寒帶過渡的植物分布帶譜。海拔2000米到4000米左右,主要是由各種雲杉林構成的森林,森林的旁邊,有著延綿的高原草甸。夏季的草甸上,無數叫不出名的野花和滿山的杜鵑、格桑花爭奇鬥艷,競相怒放,猶如一塊被打翻了的調色板,在由森林、草原構成的巨大綠色地毯上,留下大片的姹紫嫣紅。

動物 Animal

獨特的低緯度冰川雪山、錯綜復雜的高原地形、四季不分而干濕明顯的高原季風氣候,使梅裡雪山成為野生動物的天堂。

這裡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錢豹、雲豹、羚牛,有二級保護動物黑熊、小熊貓、猞狸、黑麝、大靈貓、小靈貓,還有珍稀的白尾稍虹雉和雉鶉,以及鳳頭鷹、紅隼、血雉等等113種可愛的鳥。美國國家地理雜志將其列為世界上5片“最後的淨土”之一。

雪山 Snow Mountain

在梅裡雪山,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雪峰就有13座,也稱太子十三峰,從左到右(從南到北)依次為:

緬茨姆峰, 亭亭玉立,氣質若蘭,傳說是喀瓦格博山神的妃子,海拔6054

洛拉爭歸貢布(紅臉神峰)則如一個膽小羞怯的孩子,躲藏在緬茨姆身後

加瓦仁安,形似法冠,也稱五方佛峰,五佛冠,海拔5470.5

巴烏八蒙,也稱英雄女兒峰,渾圓飽滿,攝人心魄,海拔6000.1

巴烏八蒙的右側是帕巴尼頂九焯峰,藏語意為十六尊者峰

主峰喀瓦格博,一座完美的金字塔雪山,海拔6740

瑪兵扎拉旺堆峰,也稱無敵降魔戰神,海拔6365

奶日頂卡峰, 海拔6379

粗歸腊卡峰, 海拔5993

冰川 Glacier

梅裡雪山共有明永,斯農,紐巴和濃松四條大冰川,屬世界稀有的低緯、低溫(零下5度)、低海拔(2700米)的現代冰川,其中最長最大的冰川,是明永冰川。

明永冰川從海拔6740米的梅裡雪山往下呈弧形一直鋪展到2600米的原始森林地帶,綿延11.7公裡,平均寬度500米,面積為13平方公裡,年融水量2.32億立方米,每當驕陽當空雪山溫度上升,冰川受熱融化,成百上千巨大的冰體轟然崩塌下移,響聲如雷,地震山搖,令人心驚魄動。

研究與探險 Research & Explore

對梅裡雪山的研究與探險,起源於上個世紀,甚至更早,主要有

澤切尼仁覺,匈牙利人,1879年著書<東亞旅行的科學成就>,書中詳盡描述了梅裡雪山的地理地貌

英國登山隊,1902年首登梅裡主峰卡瓦格博失敗

金頓.瓦爾德,F Kingdom Ward,英國植物學家,1911年和1914年兩次對明永冰川做了詳細的地質和植物學調查後,1916年在英國地理雜志發表<雲南西藏邊境之冰川現像>,1925年出版<西康之神秘水道記>,記述了梅裡雪山以及冰川狀況,他寫到:“穿單衣坐在冰川上,冰川是冷的,岸邊卻開滿了鮮花”

奧聖多夫斯基,前蘇聯聖比得堡地理學教授,1920年率駱駝隊,在梅裡雪山探尋香巴拉王國的入口

亞力山德拉.大衛.尼爾 Alexandra David Neel女士, 法國藏學家,1923年,化裝成為一名女朝聖者,歷經8個月,徒步穿越西藏腹地,寫成<一個巴黎女人拉薩歷險記>

尼古拉 雷裡西,1924-1927,來此探險,在他的隨筆集<Shambhala ther Resplentent>中記載了他在接近香巴拉王國的神奇體驗

約瑟夫.洛克,美籍植物學家,1922-1935在美國<國家地理>發表記錄梅裡雪山的文章

詹姆斯.希爾頓 James Hilton, 美籍英國作家, 1933年出版<消失的地平線>,後經好萊塢搬上銀幕, 使香格裡拉和梅裡雪山世界聞名

歷史傳說 Legend

卡瓦格博峰傳說為寧瑪派分支伽居巴的保護神,為藏區八大神山之一,故在當地有“巴何洛登地”的尊號。

傳說卡瓦格博是九頭十八臂的煞神,後被蓮花生大師教化,受居士戒,改邪歸正,從此皈依佛門,做了千佛之子格薩爾麾下一員驃悍的神將,也成為了千佛之子嶺尕制敵寶珠雄獅大王格薩爾的守護神,稱為勝樂寶輪聖山極樂世界的像征,多、康、嶺(青海、甘肅、西藏及川滇藏區)眾生繞匝朝拜的勝地。

在拉薩甚至有這樣的傳說:登上布達拉宮便可在東南方向的五彩雲層之中看到卡格博的身影,可見其顛之高,其輝之遠。

藏區流傳的指南經引人入佛境:“……卡瓦格博外形如八座佛光赫弈的佛塔,內似千佛簇擁集會誦經……。具佛緣的千佛聚於頂上,成千上萬個勇猛空行盤旋於四方。這神奇而令人向往的吉祥聖地,有緣人拜祭時,會出現無限奇跡。帶罪身朝拜,則殊難酬己願……。”

在指南經中,對外轉路線沿途所有景物,皆依佛教的內容作指引和解說,因此,所有景物都成了佛的印跡靈物。據佛教之說法,佛性的有緣之人都可在轉經時得如意妙果,護佑今生來世。轉經路上可見諸多瑪尼堆群,刻寫堆集了朝拜者的朝佛心願。

在藏文經卷中,梅裡雪山的13座6000米以上的高峰,均被奉為“修行於太子宮殿的神仙”,特別是主峰卡格博,被尊奉為“藏傳佛教的八大神山之首”。

在藏語言習慣中,卡瓦格博是太子雪山主峰、山神及整座太子雪山概念的三位一體的稱呼,自古以來受藏民崇拜。在藏民的心中,卡瓦格博峰是他們保護神的居住地。當地人認為:人類一旦登上峰頂,神便會離開他們而去。缺少了神的佑護,災難將會降臨。近一個世紀以來,所有的企圖征服卡瓦格博的登山活動都以失敗而告終。

在松贊干布時期,相傳卡瓦格博曾是當地一座無惡不作的妖山,密宗祖師蓮花生大師,於公元8世紀,為建西藏第一座藏傳佛教寺廟桑耶寺,歷經八大截難,驅除各般苦痛,最終收服了卡瓦格博山神。從此,卡瓦格博山神成為了藏傳佛教的一位護法大神,雄居八大神山之首,統領另七大神山,225中神山以及各小山神,維護自然的和諧與寧靜。

宗教文化 Religion & Culture

這是一個多宗教,多教派的藏區,以藏傳佛教為主體,並存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多宗教共存共榮。

藏傳佛教有薩迦,寧瑪,噶舉和格魯四大派,其中以格魯和寧瑪派影響最大。

在該地區的藏傳佛教中,最有影響的歷史事件是

噶瑪.撥希,二世大寶法王,藏傳佛教活佛轉世制度的創始人,1268年朝聖卡瓦格博,確定了梅裡雪山大小轉山線路,並寫下<絨贊山神卡瓦格博頌>

噶瑪.讓穹多吉, 三世大寶法王, 1326年朝聖卡瓦格博,寫下<聖地卡瓦格博焚煙祭文 祈降悉地雨>

該地區現共有14座寺廟,民主改革前有24為活佛,現有活佛8位。

以下是梅裡地區的寺廟分布:

東竹林寺 始建於1667年,現位於德欽縣奔子欄鄉 214國道旁,在冊僧人636人,有五層大殿一座,辯經院一所, 法相學院一所,104所僧房,屬格魯派黃教

噶丹德欽林寺 位於德欽升平鎮, 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一年,由五世達賴賜名,屬格魯派黃教

噶丹羊八景林寺,又名紅坡寺,位於德欽雲嶺鄉紅坡村, 始建於公元1514年, 屬格魯派黃教,有清鹹豐皇帝賜匾”化行南幫”一塊,目前有活佛一人,僧人80人

塔巴林寺 雲南唯一的藏傳佛教尼姑寺, 位於德欽奔子欄鄉書松鎮,始建於公元1772年,現有尼姑115名

永主頂寺, 位於德欽燕門鄉赤尼自然村, 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現有僧人80人,屬寧瑪派紅教

崩貢寺, 位於德欽燕門鄉石底村, 始建於1637年, 現有僧人50人,屬寧瑪派紅教

拖拉竹寺 , 位於德欽燕門鄉拖拉村, 現有僧人30人,屬寧瑪派紅教

玉仙寺位於德欽縣奔子欄鄉牙隆村, 始建於公元1618年, 現有僧人33人,屬達隆噶舉派

禹功扎西曲批林寺, 位於德欽尼通村, 始建於明朝萬歷年間, ,屬噶瑪噶舉派

朝山Pilgrimage

卡格博峰是藏傳佛教的朝覲聖地,傳說是寧瑪派分支伽居巴的保護神,位居藏區的八大神山之首。

每年的秋末冬初,成百上千藏民牽羊扶拐口念佛經繞山焚香朝拜(轉經)的場面,令人嘆為觀止。梅裡雪山屬羊,若逢藏歷羊年,“轉經者更是增至百十倍。”

據傳,這項活動開始於藏傳佛教主要派系噶舉派噶瑪噶舉系第二代轉世活佛噶瑪&#8226;拔希(1204~1283)於1268年自元大都回到康區傳經布教8年間曾經走過的道路。從那時開始藏傳佛教信徒圍繞卡瓦格博神山的轉經活動,至少已持續了700多年了。

登山日志 Climbing Record

梅裡雪山的登山活動,從上個世紀初,就沒有停止過

1902年,英國登山隊,首登梅裡主峰卡瓦格博失敗

1987年8-9月,日本上越山岳會,攀登路線:明永冰川路線,攀登高度:5100米,因連續遭遇雪崩放棄攀登

1988年,美國克倫奇登山隊,攀登路線:明永冰川路線,攀登高度:4350米

1989年9月-11月,中日梅裡雪山聯合偵察隊,攀登路線:雨崩方向,攀登高度:5500米

1990年11月-91年1月,中日梅裡雪山聯合登山隊(第二次攀登),攀登路線:雨崩方向,攀登高度:6470米(12月28日)

1991年1月1日-3日梅裡雪山連降大雪,中方隊員6人, 日方隊員11人在5100米營地待機。1月3日晚22時30分C3營地與大本營最後一次通話。1月4日早晨失去聯絡,中日17名隊員失蹤。

1991年1月6日—20日,梅裡雪山搜索隊,攀登高度:5300米C2營地,中國登山協會4人1月9日到達大本營,西藏登山協會6人1月16日到達大本營,日本救援隊1月20日到達大本營因積雪過深,雪崩頻繁,1月21日終止搜索撤營

1991年4月15-6月6日,中日梅裡雪山聯合搜索隊(日方12人,中方5人),攀登路線:雨崩方向,攀登高度:4500米,因連續降雪,雪崩頻繁,被迫終止搜索

1996年10月-12月,中日梅裡雪山聯合登山隊(第三次攀登),攀登路線:雨崩方向,攀登高度:5300米,12月2日,日本方面預報4-6日梅裡雪山有大降雪中央氣像台和雲南氣像台也證實了此預報為避免再度發生91年的慘劇,隊伍被迫下撤,12月8日撤營。

以上資料來自中國戶外資料網

梅裡雪山就是這樣的山,它讓人們心生畏懼,放棄所有愚蠢的征服欲,這座至今沒有人攀越的雪山,用它的俊美和威嚴,讓人心懷畏懼與感激。

在珠姆郎瑪峰時代,卡瓦格博卻如此“高不可攀”,除了坡度陡和相對高差大等因素,地理學的解釋是:

梅裡雪山的冰川主要受印度洋氣流影響,屬於海洋性冰川,有運動變化快的特點。梅裡雪山位於橫斷山脈中,南北走向的橫斷山脈像一條通道,來自印度洋的暖濕氣流沿峽谷可以深入到山中。印度洋的氣流每年給梅裡雪山帶來大量降水,所以梅裡雪山上的冰川雖然夏天融化得很多,冬天的降雪也足夠補充。

天氣變暖以後,冰川海拔較低的部位開始迅速融化,由於失去牢固的支撐,高處的冰常常大片大片地墜下來,而更高處的冰即使沒崩塌,也會向下稍許移動一些。冰川不斷地運動變化使冰層非常不穩定,容易發生雪崩。

旅游環境 Politics & Government

德欽縣總面積7273平方公裡,總人口60085人,轄六鄉兩鎮,41個村委會,470個村民小組,532個自然村,全縣有藏族、傈僳族、納西族、白族、回族、彝族、傣族、怒族、普米族、拉枯族、哈尼族、苗族、壯族、漢族等14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占總人口97.32%,藏族占總人口的81%,是一個以藏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聚居縣,德欽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茶馬古道由滇入藏的主要通道。

德欽的治安環境良好,警力配備充足, 惡性案件很少,當地藏民不錯。

但在游客多的地方要注意自己的隨身物品

如有情況,可撥打 德欽縣公安局值班電話 0887-8413288

遇到旅游服務質量問題,可投訴 德欽縣旅游質監所 0887-8412748

通訊 Communication

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信號均已覆蓋到德欽,飛來寺,明永和西當溫泉等主要旅游區

飛來寺地區長途電話和ADSL寬帶也已開通,只是大多數客棧沒有申請,你可以去飛來寺 梅裡往事 上網,刻光盤和倒數據,那裡有當地最舒適的環境.

電視 TV

飛來寺地區有線電視系統未通,但如梅裡往事,梅裡山莊,都有自己的衛星接收系統,可以接受到清晰的鳳凰台,東風衛視,星空,STAR SPORT,中央1,2,4 等15個頻道,梅裡往事的客房

和酒吧裡都可收看。

水電 Water & Electricity

除飛來寺外的地區水源充足,但飛來寺地區卻嚴重缺水,好在每家都有自己的蓄水系統,但旺季,依然缺水,所以入住前,最好先確認是否有水洗澡,建議最好在一入住就洗澡,避免晚了沒水的尷尬.

大部分客棧,酒店使用太陽能熱水器,有沒有熱水要看天氣,也有一部分使用電熱水系統,如梅裡往事,不受天氣影響, 24小時有熱水。

德欽地區電力供應正常,但每月也時有停電發生,飛來寺地區唯一一家有發電系統的是梅裡往事,停電的時候,去唯一光明處的梅裡往事吃飯,泡吧,聽音樂,喝咖啡,到也十分愜意.

健康與醫療 Health & Medical

德欽地區平均海拔3380米,個別人會有高山反應,除身體狀況外,大多是旅途疲勞和心理因素造成,不必緊張。梅裡雪山到處是大河,溪流和森林,富氧含量很高,如有不適,休息一下就好了,完全不必擔心海拔高度。

需要醫療急救,可撥打電話 德欽縣人民醫院急診科 0887-8412620。

也可請飛來寺梅裡往事(0887-8416617, 13578360071)幫助,他們有吉普車,送病人是免費的.

書籍 Books

帶本書去旅行,你會體驗完全不同的感受,強烈推薦你要看以下3本書

一是《消失的地平線》(Lost Horizon),作者詹姆斯.希爾頓 James Hilton, 美籍英國作家, 1933年出版,後經好萊塢搬上銀幕, 使香格裡拉和梅裡雪山世界聞名。

該書描寫了“香格裡拉”一個夢幻般的世外桃源,讓世人向往不已……,書中三男一女開始了一次奇特,不可思議的歷險,以致於他們自己都搞不懂是真實還是虛幻。可以這樣來形容這部小說:驚險、刺激、離奇、富於戲劇性。更難得的是,閱讀這部小說將是一次身體、心智、和靈魂的體驗。而且,香格裡拉這個地名就因這本書而來……

在麗江的四方街和中甸,很容易買到這本書,如果不方便買到此書,可以從網上免費下載 http://www.shulu.net/wg/xsdpx/xsdpx.htm

二是 《朝拜梅裡雪山》,作者黃豆米,詳盡介紹了梅裡雪山的歷史文化和旅游資訊,從旅游到朝聖,一部解讀梅裡雪山最人性化的書。

三是有中國攝影出版社出版,鄭義拍攝的《梅裡雪山》,那上面有梅裡雪山最美麗的圖片,這本攝影集比較貴。

這些書籍,你都可以去飛來寺 梅裡往事 的書吧翻閱。

音樂,戲劇,舞蹈和文學 Music, Theatre , Dance & Literature

德欽素有歌舞之鄉之稱,在這裡“會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

德欽歌舞種類很多,有:魯(長調),卓(鍋莊),儀姆(情歌),庸(山歌),日(弦子),熱巴,博升(刀贊),瓊日(敬酒歌) 等

說唱有:當西(致辭),中西(唱詩),達博(馬贊),卡加(幽默說笑),珍革(吟詩說唱)等

德欽還保留下來有英雄史詩《格薩爾王》傳的說唱,尤其是《甲嶺之部》,十分珍貴

活動 Activities

梅裡地區的主要節日活動有

春節 是當地人最大的節日,習俗受漢人影響,已幾乎與我們相同

藏歷新年 藏歷正月初一到十五

傳召大法會 為佛教徒的每年最大的集會,各大寺廟都有酥油花展

箭友節 每年藏歷二月在雍宗.西當村舉行2-3天的射箭活動比賽

跳神節 每年藏歷九月各大寺院組織跳神活動,祭神驅鬼,具體時間各寺各不相同

燃燈節 每年藏歷十月二十五日舉行,這一天是格魯派祖師宗喀巴大師圓寂日,寺院和藏民都要燃燈祭祀.

弦子節,每年農歷十月三日至六日在德欽舉行

藏家人的生活 Local people’s life

藏族民居掩映於核桃林或茂密樹林之中,以平頂土樓為主,通常叫土掌房或碉樓平頂民居, 為三層樓,土木結構,築土為牆,開小窗,底層為牲畜圈,二樓是寢室,廚房和倉庫,三樓是打曬糧食的平台,經堂,平台一角是煨桑台,插經幡.

日常勞動一是放牧牛馬羊,二是種地,生產小麥,青棵和玉米

同整個青藏高原一樣,這裡的婚姻方式有:母系氏族社會的一妻多夫,封建社會的一夫多妻和現代社會的一夫一妻三種婚姻方式並存.

喪葬習俗依然有火葬,水葬,天葬,土葬和塔葬五種形式,土葬為最壞,塔葬級別最高

語言 Language

在這裡的藏區,你不會遇到語言問題,大部分藏民都會說普通話,但不標准,應該叫雲普

對於外國旅行者,如果語言不通,可以去梅裡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Meili Snow Mountain),老板和老板娘都有英文接待和英文menu,很多老外都泡在他們家.

你在藏區旅行,建議你學會以下藏文,會增加旅途愉快

阿尼(大爺) 阿瑪(大媽) 阿吾(大哥) 阿日(大姐) 布姆(姑娘) 普色(小伙子)

加農(謝謝) 瑪機(再見)

到達與離開 Getting there & Away

飛機 By Air

全國主要城市都有飛昆明的航班,且有折扣, 昆明飛中甸,50分鐘,680元

北京,上海,廣州, 深圳,昆明、成都、西藏有飛中甸(香格裡拉)的飛機,航班可查詢0887-8229916

班車 By Bus

麗江至中甸(香格裡拉) 為200公裡,每天7:00-15:00發3-5班車,票價25元。

中甸(香格裡拉)至德欽 為184公裡每天7:20;8:20;9:20;12:00, 5小時 33元

德欽客運站班次表(班次隨季節有變化,可打德欽客運站電話查詢0887-8413129)

德欽-昆明 臥鋪車 889km 11:00發車 182元

德欽-大理 臥鋪車 510km 13:30發車 104.3元

德欽-香格裡拉 中巴車 380km 7:30,8:30,12:00發車,34.00元

德欽-鹽井 中巴車 113km 08:00,08:30發車,35.00元

德欽-明永冰川 中巴車 37km 15:00發車,13.00元

德欽-西當溫泉 中巴車 37km 15:00發車,13.00元

德欽-維西 中巴車 227km 07:00發車,50.00元

德欽-茨中 中巴車 81km 07:00,14:00發車,22.00元

自駕車公裡數表及路況

昆明-德欽 889公裡 柏油路

麗江-德欽 380公裡 柏油路

中甸-德欽 182公裡 柏油路

德欽-飛來寺 10公裡 柏油路

德欽-西當溫泉 51公裡 柏油路

德欽-明永冰川 37公裡 柏油路

德欽-月亮灣峽谷 32公裡 柏油路

德欽-茨中天主教堂 81公裡 柏油路

德欽-溜筒江普渡橋 34公裡 柏油路,一部分是土路

德欽-鹽井 113公裡 柏油路

沿途風光

從中甸至德欽,從海拔3000米下到海拔2000米的奔子欄,再回到3000米後,翻越海拔4290的白茫雪山,沿途的地質地貌多樣性、生物多樣性的美景奇觀讓人目不暇接。

海拔高度 Altitude

白茫雪山4290,德欽3250,飛來寺3400,西當溫泉 2200,南宗埡口 3700,上雨崩 3200, 下雨崩 3050,神瀑 3400,笑農大本營 3500,神湖 4350。

雪山觀景View Snow Mountain

觀賞梅裡雪山的理想季節是10--5月的冬春季,最佳季節是10月底後,天氣晴朗,空氣潔淨,透明度高,常能看到主峰。

其他時間,要看運氣,一般在清晨太陽剛出來的時候,更容易看到雪山。

但梅裡雪山氣候瞬息萬變,卡瓦格博峰突現的機會也不少。

有的游客在麗江看天氣,雨則不動,晴即前往,結果往往事與願違,其實看山是一種心靈的感受,尤其是看神山。

一種正確的思想是不太關心時間和天氣,而是帶一顆心,去看神山。

秋末和春初,觀卡瓦格博峰8-9點左右,能看到雪峰下,針葉帶有一條白的雲帶,當地藏民特稱之為“卡瓦格博獻哈達”,隨著太陽的升高,雲帶不斷上升,中午時分雲朵飄浮在卡瓦格博峰頂上,此為“卡瓦格博打傘”,能領略此種景致的機會不多,據藏民傳說只有緣之人才能有此福分。

雪山觀景有幾個地方比較理想

一是214國道下了白茫雪山,可以看到了梅裡雪山全景,但公路狹窄,不宜久留

二是霧農頂觀景台,從中甸方向進入德欽的214國道上,離德欽縣城約15公裡,建有13座白塔,地勢開闊,頗為壯觀。

三是飛來寺燒香台,飛來寺村位於德欽往西藏的214國道上,離德欽縣城約11公裡,當地藏民及過往行人均在此燒香祈褔,此乃觀日出日落之佳境。

現在飛來寺燒香台已經成為了一個功能齊全的旅游地,餐飲食宿酒吧都有,絕大部分游客都住在這裡,觀日出日落,去雨崩和明永也最為方便

梅裡往事的二樓是一個很大的木板陽台,是一個觀梅裡雪山全景和日出日落的絕佳地點,對住店客人和所有游客開放.

祭祀山神 Worship Snow Mountain

祭祀山神是德欽藏族的一個獨特的習俗,人人每天都要做的一件事,做為一個游客,你如果能學會用同樣的方式來祭祀山神,你不僅會獲得別樣的心靈感受,也會受到當地藏族的極大尊重,

這種方式也很好學,就是在有煨桑台的地方,花很少的錢就能買到桑樹枝,把它點燃,當煙霧升起的時候,向神山拖長聲音高喊”喲。。。。拉甲羅”(意為戰無不勝的神),再慢慢地向煨桑台上撒些米,重復幾次就可以了

梅裡與日本人 Meili & Japanese

當地傳說,卡瓦格博對日本人特別吝嗇,凡是有日本人進來,從來都是無功而返。當年中日聯合登山隊攀登梅裡主峰卡瓦格博的時候,就在飛來寺的崖邊,上萬的僧眾和藏民日夜誦經,賭咒那些玷污神山的外來者。不知道是不是他們的賭咒起了作用,那次登山的17人一個不留地被埋藏在了梅裡深處的卡瓦格博峰下,造就了世界登山史的第二大事故。梅裡因此威名遠揚,於是接連而至各國登山隊彙集梅裡,英國、美國、日本、中國的登山隊曾五次大規模攀登,卻都無一成功。卡瓦格博這座海拔只有6740米卻無人登頂的處女峰,也就成了世界登山界的熱門話題,展開了是否要征服她的激烈爭論。好在中國登山協會在2004年的年會上,提出了關閉卡瓦格博的提案,准備保留這片人類尚未涉足的淨地。

常常有日本游客在人群中等待梅裡神山,而我們看不到就一定會歸因於他們,其實他們也很可憐起來,那麼遠來又得失望而歸了!

但那些來自歐洲甚至是瑞士的老外,是不會像我們這樣善罷甘休的,他們借住在藏民家,一住就是一、二個月,沒有人指責他們是瘋子,因為他們不惜時間守侯拍攝的是地球上最壯觀美麗的雪山,他們的等待就是自然之美的價值體現。

周邊游 Getting Around

周邊景點主要有飛來寺, 明永冰川, 雨崩(神瀑,大本營,冰湖), 茨中教堂, 月亮灣峽谷等

飛來寺

藏名叫“那卡扎西’, 距飛來寺觀景台(游客居住處)1公裡,距德欽城8公裡。那卡扎西”意為“空行九吾”,相傳曾有一尊釋迦牟尼佛像從藏地飛來此地,故在此建廟並得名“飛來寺”。

正殿供奉有太子雪山神、蓮花生以及覺臥那卡扎西佛造像。三面牆上繪有色彩絢麗的壁畫,內容為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釋迦佛、十一面觀音、勝樂金剛、佛教護法諸神以及飛來寺的建寺者竹巴那卡降乘、德欽寺以及四川甘孜州幾個大寺的活佛畫像。

該殿中壁畫為明代所畫,文物價值頗高。所供奉卡格博騎馬塑像神形俱佳,為雕塑精品。正殿旁設有轉經堂和燒香台,供朝山者轉經、燒香之用。

該寺廟歷史悠久,但規模較小,如有時間,可從飛來寺步行去看看

游客評價:可以不去,如果去過松贊林寺或東竹林寺

明永冰川

梅裡雪山四條大冰川中最大的一條,位於主峰卡瓦格博峰正下方。

通常是從飛來寺早上包車前往, 行駛37公裡,在景區入口買門票,梅裡雪山景區門票(包括明永冰川和雨崩) 60元/人,保險費3元/人,過瀾滄江橋,向右(左去西當和雨崩)到達明永冰川停車場。 途中公路邊,有一處插滿經藩,是拍攝主峰和冰川的好地方。

每天下午3:00,有從德欽經飛來寺到明永冰川的班車,車費13元,但這個時間非常不理想。

還是建議早上去。

從明永冰川停車場,沿冰川衝刷的縱谷向上攀行,一路上古柏森森,巨石崢嶸,瑪尼堆上佛幡飄揚,五色間雜,氣氛肅穆。途中有太子廟,傳說為紀念寧瑪派祖師朝拜聖山而建,可惜已毀於“文革”,今雖復修,但難以昔日風貌。太子廟藏語稱“乃弄”,包括上寺“歸堆” (蓮花寺)和下寺“歸美”,故太子廟又有“歸美寺”之稱。“歸堆寺” (蓮花寺)已於2001年修復一新。史稱:蓮花寺(歸堆寺)始建於元太宗時期(公元1233年),太子廟(歸美寺)修建於清乾隆年間(公元1736年一1796年)。

明永冰川上下需4-5小時,有停車場,經觀景台, 棧道,太子廟,最高可達蓮花寺.一路有多處宗教遺跡.

游客評價: 幾乎所有的老外都認為冰川很Great, Amazing, 但大多數國內游客卻評價一般.

不願步行的,可以騎馬上太子廟 每人60元,下山 每人20元

騎馬上到蓮花寺,往返105元

當天可以住明永冰川,但山谷裡看不到雪山,建議返回飛來寺居住,人氣好,可以聊天,結伴。

如果你買了票,但第二天還想再進去,出景區時一定要登記,以免重復買票

雨崩

雨崩村在主峰卡瓦格博南側,女神峰緬茨姆北側,五佛冠冰川下,是一個幾乎與世隔絕的雪山下的美麗村莊,有雪山,冰川,牧場,溪流,和原始森林,也是很多游客計劃中的目的地之一.

進入雨崩最短要3天,4天是最理想的安排。

有兩條線路,一是完全徒步線路,從飛來寺下山,直達瀾滄江邊,過吊橋,爬山到西當溫泉,當晚住在西當溫泉,比較艱苦。而且要多一天時間.

另一條線路是,從飛來寺乘車一個半小時,到達西當溫泉,直接從西當溫泉步行出發,中午可以到達3700的南宗埡口,下午到達雨崩上村,可選擇住雨崩上村或下村,下村與上村雖然僅相隔一條河,但需要上坡下坡,頗耗體力,步行需1.5小時

如果第二天計劃去雨崩神瀑,建議住雨崩下村

如果第二天計劃去大本營,冰湖,建議住雨崩上村,這樣可以節省時間和體力。

從西當溫泉到南宗埡口,有馬可以租,12公裡,馬費是明價,105,不講價

第二天有兩個選擇,去雨崩神瀑或大本營,冰湖

去大本營,冰湖:從雨崩上村出發去大本營,去大本營的路比去神瀑的路要難走。到達大本營後,沿右邊的小路走可以看到冰瀑(草甸上岔路較多不要迷路)。可以去冰湖看雪崩。美極了

從冰瀑返回時,仍然選擇右邊的岔路即是去冰湖的路。不想去冰湖的話原路返回即可。

去冰湖的路基本上是在山脊上,有一邊的山坡比較陡,走的時候要小心,不要跌下去。從冰瀑到冰湖大概還要走2個小時的山路。

從雨崩上村到笑農大本營 騎馬100元/人

去雨崩神瀑:雨崩神瀑在喀瓦格博主峰南側,有個百米懸岩傾瀉而下的瀑布。每年夏季冰雪融化,一股股水朝沿岩壁飛流直下,像萬千匹白練悠悠下垂,經風一吹,不時湧銀吐玉,飄飄灑灑,十分壯觀,若逢陽光返照,霞霓蒸騰,更是美勝仙境,人入瀑中,幸有者便有彩虹繞身。冬季的瀑布似如一條潔白的長哈達,巍巍壯觀,這個瀑布被藏胞稱為"神瀑",四季有人朝拜。

以下是該線路上的時間表:

德欽——飛來寺(坐車20分鐘)——西當溫泉(坐車2小時)——南宗埡口(徒步3小時)——雨崩村(1.5小時)、雨崩——神瀑(2小時)——雨崩(2小時)——大本營(2小時)——冰湖(1.5小時)——雨崩上村(3.5小時)。雨崩——那宗拉埡口(2小時)——西當(2小時)——德欽(2小時)。

去雨崩,翻過丫口手機就沒有信號了,住的地方都干淨,不用帶睡袋,裡面吃的東西選擇較少,


作者:三月湖水 回復日期:2005-10-14 20:37:34  可以帶些面包和巧克力去補充體力。干淨襪子和防曬油最好都帶上。

在雨崩遇到的難題是,如果時間不夠,在雨崩神瀑和大本營,冰湖之間如何取舍啊?

雨崩神瀑是一條雪山景觀加宗教遺跡的路線,而大本營,冰湖是一條純自然景觀線路,據不完全統計,如果非要作出取舍,就舍神瀑,去大本營,冰湖,當然,取舍因人而異。最好是都去。

游客評價:雨崩是一定要去,非去,累也決不後悔, 我在飛來寺梅裡往事的留言板看到一個游客的留言:不去天堂,就去雨崩.此言太精辟了.

關於裝備,已經不需要帳篷,但怕跳蚤,可以租睡袋

雨崩神瀑、大本營、梅裡內轉外轉的詳細攻略、地圖可在飛來寺梅裡往事免費咨詢,並有睡袋出租,0887-8416617

從飛來寺去雨崩通常是在飛來寺包車前往,梅裡往事提供吉普車包車,若要等班車,只有下午3:00才有,時間非常不理想.

茨中與茨中教堂

迪慶的藏民們大多是虔誠的佛教徒,把它作為生活的最重要部分,但卻接納了茨中教堂,所以茨中教堂的存在可謂是個奇跡。

1866年,法國傳教士顧德爾神甫,進入迪慶,竭力將其勢力滲透到滇西北並力圖擴展到藏區腹地。他們建立教堂、發展信徒,在強大的藏傳佛教勢力中,極艱難的存在著。信徒甚少,並且日益被信仰藏傳佛教的百姓所仇視。百姓們不能容忍天主教士的傳教活動,引發了阿墩子教案和維西教案。在1905年的維西教案中,憤怒的群眾焚毀了瀾滄江、怒江沿岸的10所教堂,殺死了法國傳教士余伯南和蒲得元。當時清政府迫於帝國主義的勢力,派重兵鎮壓僧俗民眾,反洋教的群眾抵抗了三個月,最終被鎮壓下去,教會因此而獲得了巨額賠款,在茨中約三分之二的土地上興建茨中教堂。1921年,茨中教堂竣工,成為天主教“雲南鐸區”主教坐堂,下轄2個分堂,先後辦過一所學校和一所修女院,1951年在此成立省立第一完全小學。

教堂風格整體上體現了巴斯利卡式教堂的特征,又兼羅馬教堂的特色。主體建築坐西朝東,為磚木結構。其正面為高大的鐘樓,鐘樓的上部,雖為中式亭閣,中式飛檐瓦頂,但它兩頭頂端的十字架標記還是引證了它西式的身份。在歷史風雨中飄搖多年之後,政府的出錢修繕、保護,使它重現當年的風采。

從德欽縣城往維西方向南行88公裡,汽車緩緩跨過瀾滄江大橋,便到了依山面水,環境幽靜的茨中村。“茨”藏語意為“村莊”,“中”藏語意為“六”。茨中被人們稱之為美麗富饒的魚米之鄉。

走進茨中,便見一座中西合壁的磚木結構建築,憑高雄踞在可人的綠蔭世界裡,被游人譽為名副其實的“世外桃源”。這就是天主教堂。林木藏高樓,裡外花如海。茨中教堂建築群座落在花木繁茂的村寨中央,背系青山,四周有農舍梯田點綴。建築群體與自然景觀融為一體,別具風格。整個建築以教堂為中心配套組合,中西兼容,主次得體,包括大門、前院、教堂、後院以及地窯、花園、菜園、果園等等,結構緊湊。規模壯觀。沿大門築有外圍牆,院內辟花壇,植果木,風雅別致。教堂座西向東,為法式(哥特式)建築,整體成十字形,如意踏跺高1.30米,拱形門廊用條石砌成,進深6米,寬3米,門廊之上再砌成三條鐘數(晾望樓),高達20米。樓頂為亭式攢尖頂木結構,用4棵內樁和12棵外柱承托脊樟,內外柱問砌有石欄杆。登上鐘樓、茨中景色盡收眼底,還可遙覽江岸風光。教堂進深22米,面寬12.7米,由二排六棵正方形石承托屋脊,兩側各設7個小窗。祭台寬3.8米,進深5.75米,兩側設有淨身。更衣室。屋頂用玻璃瓦覆蓋,院中的兩棵百年棕樹亭亭玉立。果園裡出產的葡萄甘甜可口。傳教士從法國帶來了釀制甘地葡萄酒的器皿和釀制技術,並把釀制技術傳授給當地信教群眾。時至今日,教堂裡還保存著當時釀酒的器皿。如果你到茨中,還可品嘗到醇正的甘地葡萄酒。 

在茨中,可以尋找到詹姆斯&#8226;希爾頓在《失去的地平線》中塑造的人物——法國傳教士佩羅極其相似的經歷和故事。

月亮灣峽谷

瀾滄江在德欽境內流經150公裡,在梅裡雪山下形成月亮灣峽谷, 圓月之夜,俯瞰高山峽谷,江水如帶.

從德欽到達需往維西方向單程2小時,要包車前往

梅裡往事有自己的吉普車,可以帶客人去周邊游覽,是梅裡往事的老板自己駕車, 溫文儒雅,學識淵博,車技一流.

徒步路線 Hiking Route

梅裡雪山地區是徒步者的天堂,共有這樣幾條徒步線路, 梅裡雪山內轉山, 梅裡雪山外轉山,從梅裡到怒江丙中洛等

內轉山

內轉的路線總的說不是非常辛苦,適合一般的驢友,但遇到下雨或下雪,很泥濘曲折。

內轉的路線是德欽縣城-白轉經塔-飛來寺-瀾滄江邊-雍宗村-西當溫泉-南宗埡口-雨崩上村-雨崩下村-神瀑,再原路返回.全程徒步,行程大約4-5天.

前述的去雨崩的路線實際是這條線路的簡化

另一條線路是德欽縣城-白轉經塔-曲子水-巨達普-尼農-下南宗埡口-雨崩上村-雨崩下村-神瀑-雨崩下村-雨崩上村-上南宗埡口-西當溫泉-巴久廟 雍宗村-明永冰川-古柏林廟-飛來寺..全程徒步,行程大約5-7天.這條線路的時間更長.

.

外轉山

外轉山的線路相對較長而艱苦,要繞整個梅裡雪山一周,進入西藏,再回到雲南,對體力有一定要求. 外轉山通常需要13天, 期間需要住在無人區,適合帳篷、爐頭等裝備一應俱全的人

外轉山線路是

D1 德欽--雲嶺鄉--永久村

從德欽縣城坐班車可到雲嶺,每日4班,最晚下午2點半,車行3小時,票價14元。雲嶺鄉吊橋步行2個小時可到永久,住永久村民家。也許免費,也許10元,看自己和當地人的溝通能力。

D2 永久(2200M)--永西通(3300M)

翻兩座山,要過多克拉埡口,過一片原始森林,11個小時左右到達第一片美麗的草甸,就是永西通。2003年5月這裡新建了一座客棧,可以住宿,免露宿之苦。客棧名字比較搞笑:黑風客棧

D3 永西通--多卡拉埡口(4479.6M)--子數通(3600M)

4個小時可以上到多卡拉埡口,沿途風光非常的美,上去就是西藏的地界了。子數通就在山腳下,無人區,夜宿帳篷。

D4 子數通--區那塘(2460M)

海拔升降不大,但是路程非常的遠,幾乎都是沼澤,很難走,最後還要翻一個埡口,每個人要在那裡丟掉一件東西,獻給神靈。6個小時到區那塘,可以住臨時搭建的棚子,硬板,2元/人。

D5 區那塘--阿丙村(2230M)

其間要翻越一個3740M的辛康拉埡口,山路盤旋,費時費力,大概10個小時到達阿丙,此行見到的第一個村子。可以住招待轉山者的棚子,2元/人,也可以聯系住當地人家裡,價格相同,但是跳蚤也許少一些。

D6 阿丙村—曲珠(1760M)

這一天很輕松,沒有什麼海拔的升降,沿冰川融水在岩壁上翻越,3個小時到曲珠。舍曲河在這裡彙入怒江,很壯觀。

D7曲珠--扎那(1910M)

海拔升降不大,路程遙遠。沿怒江峽谷翻越,有一段逼近江邊,雨季路會被完全淹沒,只能涉水,據說水位經常漫過騾子,而且有暗流,非常危險。這一天還要走過此行最危險的滾石坡,很妖異的一座山,經常有偌大的石頭從山頂滾落,將轉經人砸落江中。必須結伴通過,前後照應,相當驚險。9個小時到扎那,西藏省察隅縣察瓦龍鄉政府所在地,住當地旅店,依然是空蕩蕩的屋子加木地板,2元/人。對門有一個雲南婦人開的小飯館,可以吃米飯,2元/碗。

D8 扎那--隆那(2500M)

2個小時就到,隆那修整一天。

D9 隆那--格布(2340M)

需要翻過3300M的埡口,下山的路很差,幾乎就是沼澤,不小心就整個小腿陷進去。下山之後可以看見一個極其美麗的村子,成熟的青稞在懸崖上發光。之後就在江壁上蜿蜒,10個小時到格布村。小賣部的地下室可以住,2元/人。

D10 格布--奪庫(2480M)

翻4090M的格布拉埡口,沿江絕壁上急速下降到江邊,過江就到奪庫,非常小的村子。一路大概需要11個小時。可以住藏族人家裡,一般2元/人。

D11 奪庫—來得(3090M)

路不長,坡太陡,3個小時,走得腳後跟非常痛。一路可以看見卡瓦格博的背面,視角非常好。來得村長家裡可以住,2元/人。不怕冷的話,可以露天洗澡,雪山水。

D12來得--說拉埡口(4815M)--扎西牧場(3460M)

說拉之前還有一個4380M的埡口,坡度比較大。之後緩坡到達說拉腳下,全是石頭,被人踩出來的路,上升很困難,騾子一般都需要強拉上去。6個小時上頂,然後2個小時下撤到扎西牧場休整,接近雲南邊境。

D13 扎西牧場--梅裡水(2150M)

沿一條雪山融水的河岸下撤,石頭路,硌腳,大概到2500M左右,變成陡坡,可以飛奔下,4個小時可到公路--梅裡水,在路邊的經堂祈禱,轉經結束。可以等待過路的汽車,帶回德欽縣城洗澡吃飯。

外轉的裝備:無需太多,多了也背不動。

衣物:衝鋒衣褲(或者軍用雨衣湊活一下),防水鞋(高幫可以防泥,徒步用的就可以),抓絨衣,兩件t-shirt(足夠),帽子,睡袋(夏天棉睡袋即可)

藥品:感冒藥、防止高原反應的藥,防跳蚤蚊蟲的藥,消毒水,鹽(殺螞蟥用的)

食品:4塊壓縮餅干/人,火腿腸若干,方便面若干,推薦老干媽,最好帶上生面粉若干,路上可以做東西吃,藏族人帶了鍋,可以借來用的。

13天或者更長的路線,需要帶帳篷(防雨要好)和爐頭。

其它的可免則免,尤其是手機,一路沒有信號,根本不用帶。

其實如果能找到一個村的藏族人一起轉的話,你什麼都可以不帶的,

跟他們吃住就好了,方便,而且free。

關於向導--今年轉山的藏族人非常多,一路只要跟著走就可以了,向導其實沒什麼必要。

背包太沉的話,可以考慮雇騾子或者背夫,不要在德欽縣城裡聯系,太貴,可以直接到永久村去找。一般是70-90元/天,包括向導加騾子/背夫。

從梅裡到怒江丙中洛

這是一條從梅裡到怒江的捷徑,有兩條線路

一是從德欽縣城乘車到雲嶺的永芝,在永芝雇馬,經走索桶,徒步翻越孔雀山埡口,經新棵,到迪麻洛,在以後就有公路了,全程要兩天.

另一條線路是從德欽縣城乘車到茨中,在茨中雇馬,經白漢洛到迪麻洛,途中要翻越海拔5000米的埡口,徒步行程為兩天,從迪麻洛到丙中洛,乘車只需1.5小時.

反之,也可通過此線路從怒江地區進入梅裡地區,該線路風景秀麗,徒步的人較多.

住宿 Places to Stay

在梅裡雪山地區,你可以選擇住在德欽縣城,飛來寺,明永村,西黨溫泉或雨崩村

住在德欽縣城:

旅行者之家 0887-8413966

彩虹大酒店 2星 200元/標間 50元/普床 0887-8414248

太子峰大酒店 3星220元/標間 90元/普床 0887-8413188

梅裡酒店 1星180元/標間 40元/普床 0887-8413998

縣人民政府招待所100元/標間 20元/普床 13508879939

交通招待所80元/標間 30元/普床 0887-8413210

住在飛來寺:

梅裡往事 0887-8416617,13578360071, Once Upon A Time in Meili Snow Mountain

有飛來寺地區最干淨,最舒適的環境,法國人說,它該在香謝麗舍大道,西班牙人說這是一個純粹的西班牙吧和酒店.在藏區的雪山的腳下,有梅裡往事這樣一座歐式木二樓的確是一個奇跡,我曾好奇地訪問了梅裡往事的老板,竟然是計算機碩士,後在上海做廣告企劃,在休假的時候發現了另一種生活,先在美麗的瀘沽湖畔修建了在網上著名的摩梭往事,然後在去西藏的路上發現了梅裡雪山,多次留戀不舍,終於於今年在觀梅裡雪山最好位置的地方,自己設計,修建完成了梅裡往事.這是一個歐式木二樓,一樓是餐廳和酒吧,總是飄著輕柔的法國和南美音樂,有溫暖的色調,舒適的沙發,有書吧,二樓有個面朝雪山的大陽台,一個king size 大床的VIP客房,極其舒服的大衛生間,每個設計細節都在營造那個地區最舒適,最整潔,最私人化,也最安靜的環境.

老板娘是個廣州女孩,他們是在麗江因一只可愛的博美犬而邂逅,然後結婚的 ,現在他們有一只可愛的小蘇格蘭牧羊犬,整天在二樓的陽台上跑來跑去.

據說,他們的往事主題客棧,下一站會開到西藏的林芝(東方瑞士)

梅裡往事供應的食物和酒水, 西餐和中餐,也是一流的,他們有最好的咖啡豆,專業的咖啡機,很多老外評價,是他們在雲南喝道的最好的咖啡.

我在梅裡往事,看到一個留言”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喂馬,劈柴,周游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雪山,春暖花開…., 可惜,這房子不是我的,是梅裡往事的”

要想在梅裡往事入住,一定要提前訂房,否則甭想.

梅裡山莊

飛來寺最早客棧,電話:13988717636/13988740590 普間6個, 8個標間有衛生間和24小時熱水!都有電視., 舊房子20元/人

游子之家

05年4月建成的客棧, 有兩個標間,3個多人普間

明珠酒店

今年國慶新落成的一個稱3星級的酒店,周圍環境尚為完工.

南卡酒店

今年國慶新落成的酒店

高原望峰樓

新落成的客棧,有標間和普間

住在明永村:

冰川假日旅店200元/標間 30元/普床 13508879993

明永冰川山莊 80元/普間 13988751231

明永山莊25元/普床13988729110

住在雨崩村:

雨崩現有十幾家家庭客棧,一晚25元/人

雨崩上村村長家 0887-8411053

雨崩下村農布兄弟客棧 0887-8411053

徒步者之家:08878411173,13988705799坐在客廳裡對著神山發呆,洗澡的熱水很小(雨崩上村)

神瀑之家:08878411082,人氣最旺,離神瀑最近(雨崩下村)

絕大部分游客一定選擇住在飛來寺,那裡旅游設施已發展成熟,是看雪山的最佳地點,又是去周邊景點的集散地.

飲食 Places to Eat

該地區總體而言,飲食較為簡單,有些土特產不錯,如蟲草,松茸,犛牛肉,蕎麥餅.

該地區梅裡往事的就餐環境和飲食質量最好.

娛樂 Entertainment

入夜的飛來寺,有月夜的夜晚可以看到雪山.大部分的游客會泡在梅裡往事酒吧或季候鳥酒吧,聽音樂,泡吧,看書和聊天,咨詢旅游路線和結伴, 梅裡往事的環境和音樂很棒,那種法國和南美音樂與它的環境很配,各種書也很多.

購物 Shopping

德欽是個不錯的購物地方,主要有蟲草,松茸,貝母, 宗教法器,陶器,木制品,織毯等

但你不要以為這裡偏僻,買東西就便宜,其實不然,當地藏民很有錢,他們的一套服裝就好幾萬,全是真皮的.,我還看見他們在梅裡往事喝最好的咖啡,表現很平常.

旅游計劃與建議 Planning & Suggestion

去梅裡雪山,最好計劃有多一點的時間,除了雪山風景秀麗外,人的一生能在寧靜 的雪山下發呆和整理心情的機會實在太少了.

另外,是包車還是坐大巴,各有優勢,坐大巴也很方便,從麗江到中甸,然後從中甸到德欽,叫一輛面包車, 30元 20分鐘就到了飛來寺,最主要好處是時間和安排在自己的手上,而且便宜.

在梅裡你可以選擇守在雪山旁,看山發呆,聊天,呆幾天你也不會覺得煩

也可選擇去明永爬冰川,雨崩徒步,或茨中教堂重溫歷史

另一條到達的線路是從四川稻城經德榮到德欽飛來寺.

214滇藏線路過與此,很多客人是從拉薩過來.

總之,最大的建議就是不要做匆匆的過客,坐在面向雪山的酒吧,品著濃香的咖啡,守侯雪山,會成為你一生最難忘的記憶.

藏區旅行提示:

我們在藏區這樣一個全民信教的地區旅行,請一定要尊重當地的習俗,切不可太自以為事,不要以大漢自居,藏族人從來不會認為從廣州,上海,北京有什不同,因為他們來自佛的國度,而我們永遠是世俗的,因此,文化的差異要求我們不要與他們隨意的調侃,從歷史的角度看,在他們的眼中,漢人是最狡猾也是最不誠實的,那雖然可能是我們父輩或爺輩的事,但會延續至今,就如我們今天不喜歡所有的日本人.藏民永遠喜歡誠實而尊重別人的人.

1、瑪尼堆在藏族心目中是神的路標,上面的瑪尼石雕刻著六字真言或佛像,是藏民的聖物。行路遇到寺院、瑪尼堆、佛塔等宗教設施,必須從左往右繞行,藏民認為走反了方向會有罪過。不要隨意拾取瑪尼石,更不可坐在瑪尼堆上。

2、不得跨越法器、火盆;經筒、經輪不得逆轉;忌諱別人用手觸摸頭頂。

3、敬酒時,客人須先用無名指蘸一點酒彈向空中,連續三次,以示天、地和祖先。接著輕輕呷一口,主人會及時給添滿,再喝一口再添滿,連喝三口,至第四次添滿時,必需一飲而盡。這是約定俗成的規矩,不然認為客人不懂禮貌,瞧不起他。

4、該地區為了環保,禁用塑料制品。請不要將塑料制品帶入藏區。另外塑料袋拴在馬鞍上發出的聲響,容易使馬受驚。

5、梅裡雪山是高海拔地區,有心髒病、高血壓、哮喘病不能前往。可帶紅景天、肌苷預防高山反應。另外巧克力、紅糖也能緩解高山反應。

6.藏民不喜歡討價還價(除了縣城裡很商業的售點,也是跟漢人學的),很多地方的價格也是明碼標價,如租馬的費用,如果你覺得價格不合理,可以拒絕,不必去討價還價.尤其是在去雨崩的途中,馬費都是明碼標價的,討價不但不成,反而會極大地破壞你旅游的心情.

結束語

不去天堂, 就去梅裡


精選遊記: 香格裡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