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過一段熟悉的生活,一種混合的味道,似乎於喝慣綠茶的人偶爾的一杯卡布基諾,短暫的體味,確悠悠記在心中.
我喜歡這種偶爾的別樣,所以,我的旅游,重在旅而輕於游.旅行團是我嗤之以鼻的形式,沒有經歷過,也不想去經歷.一個人,離開我的眼前,去到我心中的地方.這次,是西塘!
隨手翻了翻幾篇游記,心中有多許的向往,閉目勾畫,一番神游,久久沉浸其中,逾發的難抑這份激動.周五,胃,突然的難受,可能是老病的復發,忐忐的,希望盡快好些起來,擔心,夢,只能依然是夢;還好,下午疼痛漸輕,帶上些藥,趕往車站,出發,轉車,到達,夢,已依稀在了眼前.
下午五點半,天不再亮,慎德堂,西塘最古的房子,五百年.今晚,這裡留給我來感受.樓下的廳堂已經作為景點對游人開放,但可能因深居在宅院之中,光顧之人並不很多;樓上的房間除了我,倒還有其它三兩間租住於他人,可能,都是想睡睡那古時的雕花大床了.我的房間,推窗可見古鎮人家層層屋棱,微微上翹,想像著明晨的陽光在片片青瓦上反射出的一絲恬靜,可能,城市的樓房森林,我永遠都沒法感受;地板是木頭的,古古的那種,走在上面,嘎吱嘎吱的;鏡上的一條裂痕留下了歲月的記憶,面前的我,古時的她,是記憶的組成.
放下背包,支身穿過狹窄的的弄堂,來到了老鎮的中央.一條小河從中淌過,倆岸滿是紅紅的燈籠,老老的房子沒有經過一絲的修飾,最美的水墨畫也不過如此.飯莊飄來淡淡的清香,決不帶一點的俗氣,人亦隨之而飄飄然.選了張緊臨河邊的桌子,盞上一支蠟燭,點點的光;三両小菜,清香淡雅,溢於口,駐於心;八年醇的黃酒,醉於其中,整個人都被一種奇炫的美妙衝擊著.也許,我可以在此時光穿梭,回到明朝,老鎮的原點.
既已然回轉於古今,何不尋枼小舟,讓河水盡情擁我入壞中!也巧,送子橋畔,幾支烏蓬船可借以尋夢.上得船去,舟蕩蕩,水潺潺,心亦悠悠.沿河賞過整個古鎮,朦朧間,退去一身俗塵.
睡過,清晨,伴隨著久違的雞鳴,一線慵懶的彩光透過窗簾的間隙,懶懶的伸了個腰,打了個呵欠.推窗,空氣夾雜著幾多明風清韻,撲面而來,童年的無優此時能夠再次體會.
早晨的古鎮是最美的,小槗流水,薄霧似紗,両岸老舊的粉牆高聳,瓦屋倒影;渺渺炊煙,似詩如畫,又有別於昨晚,唯一的詞能夠允許將就來形容這樣的美,便只有”婀娜”二字了.時間如果能夠停滯,就請止於此時,真不想聽到即將蜂擁的旅游大軍,那喇叭中傳出的嘈雜;不想看到秀氣的小槗上密密麻麻的人潮湧動,似是發達的川流不息.
這份”繁榮”終是要來的,但,我可以走.在鎮上覓了間枕水的屋子,是今天的家.很滿意,親水,水就在身旁,主人特地將窗台做寬,整個懸在水上,坐在上面,可以倚著木格小窗,伸展雙腿,愜意的聽著水聲,獨享一片天空!外面的人,於我何干,好好愛著水鄉最真的趣.如平時在家,調一杯咖啡,閱上份鐘意的報紙;或是泡一壺清茶,看看電視的花樣;甚至,僅僅是松散的倒在床上,閉上一小會兒眼睛.一切,生活入常,但,感覺便是非凡.也許,在這兒,人,就是人,才是人.
六千年的農耕文化和西塘淡泊的天人合一的處世習性,注定了這裡的小吃美味而不奢侈,好看而不做作.在屋中美美的度過一個下午以後,忍不住上鎮去搜尋此樣獨特之雅趣.水豆腐,一口粽,粉蒸肉,熏青豆,好久不見,似又從未見過,只因為雖然他處也有,但總覺此處與眾不同.可能,確是在畫中,唯有在畫中.
不得不提,今晚的夜與昨晚相比,相差甚遠.大批的學生,似以此為游樂之地,喧嘩,嘻鬧;其實,這裡不是他們的最好選擇.暗自慶幸,昨天這裡有我.一筆帶過,實在不想多說.還好,九點剛過,古鎮退去人流,重回素雅.晚上側轉於床,久未眠;僅因為依稀聽到魚兒劃水,甚至躍出水面.為此,請我給自己多一些時間來感受這片悠然.回到童年,那樣的無憂無慮,那樣的不問世俗.
終,又回到童年!
夢醒了,揮手作別,帶著一身悵然,我又要步入喧嘩,是現實的世界.那,西塘呢?姑且稱為’憶境’吧,只在心中,記憶,回憶!
春天,我,會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