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貝加爾湖秋日游流水賬又一個秋天到了,雖然北京仍然是暑氣未消,但是心已動了想出門去,去欣賞別一處秋天的風光。去不去貝加爾湖?就是北方的那個大湖?去! 2006年9月13日晚就這樣在2006年9月13日的深夜到了北京機場。在白天給未曾謀面的導游發了短信,問他貝加爾湖地區是不是很冷,用不用帶棉衣。收到短信如下:不用!帶厚毛衣!長袖衣薄的短袖也要!三個驚嘆號,我念了三遍笑了三回。也不知道最後一句的斷句在長袖後面,還是在薄的後面。到了機場,到處找像我這樣的銀發的旅行者,以為上班時間一定和上次去九寨溝一樣,是老人團,找了一圈,我給導游打手機他居然在一伙年輕人中間站著,原來同伴是金地房地產公司的優秀員工11人,外企獨行者一人,還有就是我和老友,一行14人開始了四天的貝加爾湖一游。 南航CZ607 2006年9月13日晚11-55分北京機場出發。 2006年9月14日
14日凌晨當地時間3點半到達俄羅斯遠東大城市伊爾庫斯克,通過海關用了近三個小時,在一群稍微有些蠻橫的俄羅斯的大嬸大媽中間擠了過來。據說還算順利。 要做好充分的持久戰的准備,也許就會不把這些當成一回事了。漫長的等待和俄國海關的低效工作使得每一個在中國俄國之間行走的人變得非常的隨遇而安,沒有脾氣,我們的導游馬克西姆同志就是如此。在我們焦急地等待他領我們出機場的時候,他還在不緊不慢地熱心地在海關裡面幫助兩個我們的中國同胞當翻譯,和海關的人員交涉著什麼事情。我們的俄國導游用中國導游馬克西姆的話來說是列寧的妹妹叫列娜,而他就是馬克思的弟弟了。在兩國導游的帶領下,乘上了大轎車沿著黑黑的公路向離伊爾庫斯克18公裡的松林別墅前進。到達賓館已是近7點了,天還很黑。只有我們三個人,金地的胖子,馬克西姆導游,和我----一個從來不知道什麼不好吃的老太太去吃了一頓簡單的俄式早餐,兩片乳酪,一片面包,煎的嫩嫩的雞蛋和番茄醬,小圓甜面包,牛奶咖啡,一個月的減肥成果也就在簡單的早餐中消失了。大家都直接睡覺了。回到住處一進房子就是一股好聞的松木味道,地板不必說,天花板和四面的牆壁也全部是松木的。一覺醒來,天已經大亮了,走到房子外面,天空是發亮的蔚藍色,空氣中全是青草和樹林的清香味道,清晨的陽光斜射到木屋的房頂上,陽光下草地上的露珠閃閃,黑白相間的羽翅帶著小紅帽的啄木鳥在附近的樹上當當的敲著,松鼠在松林中跳躍,深深地吸了一口早上清涼的空氣。腦子裡突然閃出小時候的歌曲: 我愛幸福與和平,我愛這大森林。
望望四周,原來我們住的這種木房子就是在森林中開辟了一大塊空地用木頭蓋起來的,大概有十幾棟,有的還是兩層樓,樓房牆體外面的木樓梯通向二樓,實用而且美觀。旁邊的空地上一座房子正在建造,我原來聽說過,俄羅斯這種全木質的房子在我國東北叫木刻楞,是用石頭打地基,然後用木板做牆體,外面用原木裝飾,中間填上苔蘚,現在也用水泥勾縫,據說冬天保暖很不錯。每棟房子前面都有木頭的桌椅和燒烤爐,可以想到這是夏天人們在室外乘涼和舉行燒烤晚會的地方。
我沿著森林的道路走去,高大的松樹就是雄壯的男子漢守衛著婀娜多姿的白樺,陽光下綠色的草地中點點的黃色,白樺樹頂上樹葉在陽光下閃著金光。真是一個美麗的秋天的早上。我們來的正當時。遠遠望去似乎是森林的盡頭。果然,聽到了河水流淌的聲音,道路的盡頭就是安加拉河,她正沉靜地流淌著,陽光照射著我的眼睛看不清楚對岸的山巒,走上河邊的棧橋,回過身來,眼前立刻呈現了美麗的風景。清晨的河水平靜得如同一面鏡子,岸邊的白樺樹林白色黑色相間的樹干在金黃色的枝葉中分外醒目,河邊綠色的草地依然郁郁蔥蔥,點點的黃色好像是夏天的花朵。另一邊黃綠相間的森林在土地上和河水裡一直向遠方延伸,森林和倒影逐漸收縮成一條線,那是蔚藍色的天空和碧綠的河水之間的分界。夏天的氣息在棧橋上的游泳跳台邊,岸上木色的更衣室外的綠色草地上,河岸上停泊的白色小船的雙槳中間,在碼頭看守的小木屋外的紅色救生圈上已經漸漸散去了,秋色在晨靄中,在白樺樹金黃色的枝葉上,草地上閃亮的露珠上,在清爽的空氣中,在河水和天空之間的森林裡正在凝聚著。心曠神怡,一個美麗的秋天的早上,一個美麗的安加拉河邊的秋天的早上。第一眼就喜歡上了這條河,安靜沉穩,她是貝加爾湖心愛的女兒呢。
中午進城在一個叫友誼的中餐館午餐,是一個十年前從大連來此定居的中國婦女經營的,菜很不錯,比起前年在莫斯科和彼得堡的中餐館,要強很多。干淨不必說,菜做的很精心,不像那些中餐館完全是糊弄。韓國人經常會說,烹調也是要誠意,有了誠意,菜才會好吃。一點不錯。一看就知道我是一個韓劇迷吧。
下午游覽了伊爾庫斯克的城市風光。 列娜介紹說,1661年哥薩克亞科夫和博哈波夫在伊爾庫斯克建立木結構的小城堡,47公裡的博物館裡就有小城堡的模型和城堡的一部分的展示,我們會去參觀。城市被安加拉河分成了兩個部分,18世紀初期,這裡只有1千人左右,是哥薩克,農民,士兵,官員和被流放到西伯利亞來的服役犯人。
一路走,列娜就說這是列寧大街,150年前的亞洲銀行大樓,現在是一個醫院,有漂亮的花園。高爾基大街上,小廣場的中央有一個高爾基的頭像。黑色的樓房是亞洲鐵路局。老劇院是1897年建的。這是原來西伯利亞總督的辦公樓,有150年的歷史了,後面的樓房上有1855年的標記。紅磚的地質博物館是19世紀的建築。可以看出老建築都是十九世紀的古典式的,那時候俄國已經開始了在東部的擴張。我們兩次在安加拉河岸停留,欣賞了伊爾庫斯克城市的風光。安加拉河有的地方很寬,河水充沛,和在北京和河北省經常看到的干涸的河床或可憐的小水灘完全不同。兩岸風光還是森林為多,秋天的森林,黃色綠色紅色,色彩絢麗。
在無名烈士墓附近看到了一些結婚的人,列娜說,現在結婚的人很多,一般注冊結婚登記三個月後才能拿到結婚證。結婚的當天新婚夫婦要到無名烈士墓長明燈的地方鮮花,表示自己的幸福生活不要忘了前輩的奮鬥。這個習俗在全俄羅斯都如此,那一年在莫斯科和彼得堡都多次見過新婚夫婦在無名烈士墓前獻花的情景,可以說是社會主義蘇聯留下的最好的習俗之一。在伊爾庫斯克市的習慣就是結婚雙方的家人朋友會到貝加爾湖附近去度過一天或兩天。二戰勝利紀念廣場,州政府大樓的後面的紀念碑上刻有37個人的名字,是在二戰中得到勛章的。雖然伊爾庫斯克二戰時期是大後方,但是仍有21萬伊爾庫斯克人參軍,有5萬人沒有回來。廣場上的塑像是一個上校,二戰時期得到兩次銀勛章,是伊爾庫斯克人的驕傲。
1689年用木頭建造的東正教教堂,在火災中被燒毀,1708年用白石建造了新的教堂,伊爾庫斯克的第一個牧師伊諾森的遺體在這裡,在重大的宗教節日裡,會允許公眾瞻仰。
列娜介紹說,伊爾庫斯克在俄國的近代史中還由於與1825年12月發動未遂政變的十二月黨人聯系在一起而聞名,那次聞名世界的十二月黨人在起義失敗後,被沙皇流放到西伯利亞,就是伊爾庫斯科。十二月黨人博物館是著名的十二月黨人謝爾蓋,沃爾孔斯基的故居,現在正在維修,我們沒有去。到了茲納緬斯基修道院,那是1683年建成一個幽雅的修道院,有十二月黨人的墓碑,其中有謝爾蓋的妻子以及三個孩子的墓碑,他的妻子是一個法國人,是第一個(列娜的原話,未經核實)提出來要和丈夫一起到西伯利亞的十二月黨人的妻子,沙皇下令必須放棄貴族的一切才能去,她毅然決然的放棄了一切貴族的待遇,和丈夫一起來到了伊爾庫斯克。十二月黨人的墓就在修道院那個美麗的小花園旁邊,他們在這裡已經安息了一百多年。我重溫了十二月黨人和他們的妻子的故事,想起了俄國著名詩人涅克拉索夫在名為俄羅斯婦女的長詩中的詩句:她早已被埋入墳墓,那心靈的偉大力量和遭受苦難的故事將被活著的人們永記心間……。
我們一行人來到一個塑像前停留,列娜說,這是高爾察克的紀念碑。什麼?高爾察克?我從心不在焉中立刻驚醒了,我這個年紀的人尤其是讀過一些蘇聯小說的人,都會記得這個名字,他是和十月革命以後列寧領導的年輕的蘇維埃內戰的艱苦歲月聯系在一起的,但是他是年輕的蘇維埃的凶惡敵人,有名的白軍首領。我聽到列娜接著說,他是一個研究北冰洋的學者,也是俄國地理學會的創始人,同時是十月革命以後白軍的首領,1920年在伊爾庫斯克被紅軍俘虜並被殺。2年前,2004年伊爾庫斯克的商人捐錢修建了他的紀念碑,表示了對他的尊重。因為他是一個愛國主義者,雖然有很多機會離開俄國,但是他沒有離開。這真是一次對歷史的顛覆和思考,也是此次貝加爾湖之行的收獲之一。回來後看到了高爾察克的材料,他的簡歷如下:
俄國海軍上將,蘇俄內戰和外國武裝干涉時期白衛軍首領之一。生於聖彼得堡。1894年畢業於海軍武備學校。參加過日俄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曾任波羅的海艦隊作戰部長、水雷總隊隊長、黑海艦隊司令。1917年二月革命後辭職,流亡英、美。1918年10月返抵鄂木斯克,11月出任反對蘇維埃的“西伯利亞政府”陸海軍部部長,在外國干涉者支持下發動政變,推翻社會革命黨—孟什維克政府,建立軍事獨裁政權,自封“俄國最高執政”和陸海軍總司令。1919年春率白衛軍向蘇維埃共和國猖狂進犯,一度占領西伯利亞、烏拉爾直到伏爾加河一帶。同年底被伏龍芝指揮的紅軍擊潰,逃到伊爾庫茨克後被捷克軍團逮捕。翌年1月被引渡給社會革命黨—孟什維克“政治中心”,隨後在起義工人要求下轉交給布爾什維克伊爾庫茨克革命委員會,2月被槍決。同時他的簡歷中還有: 他13歲時考入聖彼得堡海軍學校,19歲以優異成績畢業。1899年底,高爾察克收到俄著名極地考察家托爾男爵的邀請書,邀請他作為水文學家參加北極探險隊。1900年夏,“曙光”號破冰船出發,1902年春,考察隊終於到達新西伯利亞群島,但繼續往北的航路被冰群阻斷了,高爾察克等人只好循原路返回。1906年,他的學術著作《科拉海和西伯利亞海積冰層研究》榮獲俄國皇家地理學會最高獎賞——大君士坦丁金質獎章。1910年,他隨“瓦伊加奇島”號破冰船在遠東海區航行,繪制地圖和航海圖志,後來人們正是根據這些圖志去開辟北冰洋航道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身為波羅的海艦隊軍官的高爾察克他在裡加城下給德國海軍陸戰隊以迎頭痛擊,因而不久後被擢升為海軍將官。高爾察克擅長布雷,他的艦只往往深入到敵方水域很遠處布雷,曾炸沉數十艘德軍艦艇,阻止了德軍向彼得格勒的進攻。1916年,他又被晉升為海軍中將,並出任黑海艦隊司令。 他在黑海也是戰功卓著—在君士坦丁堡擊沉了多艘德國軍艦並將黑海的制海權牢牢地掌握在俄軍的手上。有名的遠東黃金失蹤案也與他有關。我想到為這樣的人樹立紀念碑,會有很多的老布爾什維克反對的,因為 1919年高爾察克率領40萬被英法日干涉軍武裝起來的白衛軍,在長達2000多公裡的東方戰線上向蘇維埃共和國猖狂進犯,一度占領了西伯利亞、烏拉爾和伏爾加河一帶。高爾察克白衛軍所過之處,所有被懷疑與蘇維埃合作的人、紅軍傷員、猶太人、東方人均被處決,成千上萬人被吊死在西伯利亞鐵路沿線的電線杆上和樹上。 贊賞高爾察克的人說,他是一個愛國者,他說過“我不是為這種或那種形式的政府服務,而是為被我視為高於一切的祖國服務。”1920年2月7日清晨,紅軍戰士把高爾察克和他的內閣總理帶到安加拉河的一個冰窟前,行刑人員建議給高爾察克蒙上眼睛時,他拒絕了,但請求滿足他最後一個願望—讓他抽根香煙。煙卷剛剛燒完,槍聲就響了。隨後屍體被拋入冰窟。這個人物的結局也許引起了另外一些人幾十年的耿耿於懷。歷史就是這樣具有很多個層面和角度,作為歷史中的一個人他會是科學家也會是革命的敵人。當前在俄國,對於自己祖國的近百年的歷史俄國人肯定是眾說紛紜的,尤其是政治上的事情更是一個永遠爭論的題目。但是是不是能夠還歷史的本來面目,就是評價一個人的時候,能將他的所作所為全部說出來,這是最主要的,如果歷史材料足夠充分,人們就會自己判斷的。我不禁聯想前不久看的圓明園的電影,使我們對曾經有過的一個恢宏的清代的皇家園林有了清楚地了解,但是對於英法聯軍(其實只是英軍)火燒圓明園的做法只能單純的認為是一種獸行的發作。這樣一個簡單的理由是不是不夠充分呢。我這樣想,找了材料看才知道其實激怒英國人的直接原因是清政府將英方談判的幾十個人抓到了圓明園,(後移交到刑部監獄),39人的代表團中,在10月16日釋放時是18人是活人,21人是死屍,其中有一個英國泰晤士報的記者的屍體據說已是被分屍。大清政府釋放英法代表團是10月16日,英軍作出火燒圓明園決定也是10月16日。當然扣留使者是國際上不贊同的,殺人也是野蠻的行為。英軍是以野蠻對野蠻。法軍首領當時就不同意將這個花園燒掉,而英軍中的一些人留下的書信等歷史文件也對他們的行為表示了後悔。當然不可忽略的最基礎的事實是英法聯軍到中國來本身就是列強來瓜分殖民地的。歷史在所有的歷史資料中顯現出其本來的面貌,如果我們從幼兒時期就是這樣受到的教育,我們會對事情做出自己的判斷,而且我相信,人們的判斷都是趨近於正義戰勝邪惡,真理戰勝謬誤,文明戰勝野蠻。但是歷史永遠不是一條直線或者一個平面,歷史的錯綜復雜必須從多方面來呈現才能看得清楚。回到伊爾庫斯克旅游吧。隨後我們來到了一個牆體以鮮艷的粉色為主,而門窗是蔚藍色鑲邊的外裝飾的教堂,沒有見過俄羅斯房屋的色彩的人,恐怕很難想像這種彩色的建築,就像是童話裡的宮殿一樣的美麗。深粉色的大面積的牆壁,門窗的周圍用蔚藍色的粗線條勾邊,大膽的想像一下吧。外部和院子都在整修。列娜介紹說這是17世紀開采金礦的商人建立的喀山大教堂,她說這是伊爾庫斯克最漂亮的教堂,所以我一定要帶你們來看看。雖然與莫斯科和彼得堡的那些東正教堂比起來,它的規模就太小了,更為簡單和樸素,但是仍不失為一個美麗的東正教堂。進入教堂的大殿,當地的一個畫家,正在腳手架上畫壁畫,因為東正教教堂是從房頂到四周的牆壁全部使用壁畫裝飾,所以工作量很大的。據說他已經不停地畫了5年了,旁邊的一個小廳屋頂和牆壁已經畫完了,但是教堂中心的四周牆壁還沒有動工,只是高高的教堂頂上的畫已經完成了,那是幾個可愛的小天使,耶穌的八個弟子,畫得很好,而且不是中世紀時期那種呆板的人的面部表情,而是有明暗的三維的人物,全部壁畫大概也就畫了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樣子,這樣看來,起碼還要畫上三個五年,就是15年,這絕對是古風,令人想到的是幾百年前的米開朗基羅那樣的獻身精神。以後的人們會看到大廳四周和房頂全部的壁畫,從裡到外一定伊爾庫斯克最美麗的教堂。亞歷山大三世時期修建了偉大的西伯利亞大鐵路,其中有一部分是現在的環貝加爾湖的環湖鐵路,這也就是在伊爾庫斯克人在美麗的安加拉河岸上修建了亞歷山大三世廣場和塑像的原因吧。廣場上的亞歷山大三世的塑像,最初是1908年建立,十月革命後拆掉了,三年前,民間人士捐獻,重新建立了塑像。對這個塑像的爭議比起高爾察克的塑像就少得多了。任何一個為人們和歷史作過貢獻的人,都要為後人所紀念。這也是人之常情吧。只是為普通人樹立的塑像要少得多,創造歷史的力量雖然是廣大的人民,但是從歷史上看,領袖的力量和魅力似乎更為人們所稱道。他們往往是歷史的代言人,是歷史的標志,或者就是歷史本身。
為了運輸修建大鐵路的材料,100多年前俄國從英國訂購了兩條破冰船,一條叫貝加爾號4200噸,可以裝26個車廂,工作人員200人,一戰中被白軍炸沉。另一條叫安加拉號,現在經過了一個世紀仍然在伊爾庫斯克安加拉河上的一個小小的碼頭上停靠者,供游人參觀。我們上了船,河岸上秋色正濃,美麗的安加拉河水靜靜地流淌,岸邊的樹林也是一樣靜靜地呈現著那種綠色紅色黃色的繽紛。大人和孩子們在周圍散步,幾個男人在小店前面喝著啤酒,城市的歷史和現在就是這樣點點滴滴的體現著。
上午一從松林別墅出來,我們就被公路上和城市裡的汽車所吸引,簡直就是日本汽車的博覽會,各種本田車,日產車,最多的當然還是世界老大的豐田車。還看到了兩輛三廂小飛度,和中國的一模一樣。日產的各種牌號的大越野車也見到不少,豐田的車更不用提了,從小車威姿,到各朝代的花冠,皇冠,凱美瑞,還有各種豐田的越野車等等,充分體現了有路就有豐田車。很多都是司機坐位在右手的,從日本直接運過來的二手車,不需要改裝就能夠使用。有的車上還有原來的如京都某派出所東京某區的字樣。
學習了俄語,廁所在哪裡,嘎任傑 格傑 托列特?應付突然的需要會有用的。
2006年9月15日早餐後,乘車前往城市北部80公裡外的布裡亞特人的烏斯奇小鎮。我們的車行進在公路上,雖然只有雙車道,但因為車輛稀少,感到公路很寬。兩岸的森林連綿不斷,因為是丘陵地區,無邊的農田隨著地形上上下下。我們祖國多麼遼闊廣大,他有無數田野和森林,不覺地這樣的歌詞就會湧上來。
森林中松樹就像是武士,一棵一棵的筆直的站立著,樹干粗壯筆直的向上迎著天空,護衛著一群群的少女,那就是白樺樹林。她們或三三兩兩的湊在一起,似乎在說著悄悄話,或和同伴有些距離,亭亭玉立,顯得清高,雖然樹葉已經變黃,枝干仍舊是白色的帶著一些黑色的條紋在晴朗的天空下分外醒目。 高大的楓樹的樹枝的高端已經開始變紅,變黃,往下,還是綠色的,紅紅黃黃綠綠的枝葉在風中搖曳。除了高大的綠色的松樹,矮小的灌木也是成了紅黃色的,給綠色的松林鑲了一道金色的花邊。河邊有一些柳樹,枝葉繁茂已經呈現出金黃的顏色,在秋日的陽光下分外的養眼。上上下下的黑色公路兩邊,高高的常青的松林,淺黃色的白樺林的枝葉,金黃色的柳葉和紅紅的灌木叢,在秋天燦爛的陽光下,就像是高昂的小號,優雅流暢的長笛,清澈明亮的小提琴組成了一曲多彩而遼闊的秋天交響曲。
導游介紹路邊布裡亞特人的拴馬樁,共三層,第一層是給神用的,中間的一層是客人用的,下面的一層是自己用的。布裡亞特人在這裡不多,大多數在貝加爾湖的東邊,有一個布裡亞特自治共和國。
布裡亞特人的烏斯奇小鎮,鎮居民1萬3千人,沒有工業,只有與農牧業相關的小作坊。我們參觀了當地的博物館,是1937年9月26日建立的,展品有當地的出土的骨化石,其中有猛犸像,鹿等動物的化石,以及古代的岩畫片,後來民族使用的日常器皿,服裝,一般的生活用具,比如針線,熨鬥等,還有武器等實物,他們的婚嫁風俗說明等,居住的雖然也稱為蒙古包,但是頂上是四角的,不是圓形的。房子有多種形式,有四方的,也有多角的,比如十二角的房子。都是木結構的,說明那時候就不是游牧民族了,而是定居的。但是我估計也就是近300年的事情。講解員介紹,這個地區相當於比利時的面積,23000平方公裡,14萬人口,71個民族,據說俄羅斯有120個不同的民族。
風俗中最小的兒子是有義務贍養父母的,在父母面前不可以大聲地說話,更不可以反駁父母的意見。展覽中有一個制作皮革的器具,據說五六歲的孩子就可以一邊玩耍一邊就使機器工作了。也是勞動力不足的辦法。因為男人都到更遠的地方去打獵。展覽了馬鬃制作的地毯,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了,有棕色淺灰淺褐色等制成的條紋,這種織物不怕水也不怕蟲蛀。還有馬尾繩。牛的拐骨有著護身符的作用裝飾在小孩子木頭的搖籃上。由於嬰兒的死亡率很高,所以一般的家長給孩子起兩個名字,一個是希望用的名字,一個就是不好聽的名字,希望神不那麼注意他,等到長到15歲以後,就開始使用真正的名字了。就和我們的老鄉叫什麼狗剩的,天下的父母心意都是一樣的。小孩子七八個月剛會坐了,就會放到馬背上,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不會走就會騎馬了
不能用你稱呼對方,使用尊敬的您。婦女就像是東北婦女一樣,抽著大煙袋。據說小孩子抱在懷裡的時候大人就會給抽煙。貴婦人的服飾是袖口下襟都是鑲著好的毛皮,帶著寶石或珍珠的首飾,銀飾是主要的,紅色的珊瑚石也很尊貴,有的婦女的裝飾就要3頭牛,最有權勢的婦女的裝飾要150頭牛,認為女人的服飾就是男人的面子。節日盛裝的婦女飾物會重達30公斤。婦女梳兩個辮子是已婚了,表示一個辮子是來源於父親,一條辮子是丈夫,客人來的時候,婦女應當戴帽子。當生了孩子的時候,把臍帶胎盤剪下來埋在自家的房屋的地下,表示要知道自己的老家在哪裡,希望孩子不要忘根的意思吧。男人死後要有自己最親近的朋友陪葬,不要過分緊張,男人就親近的朋友就是他們的馬匹。
還有一個展室是當地的動物標本,棕熊當然是西伯利亞的特產,還有就是各種鹿,有一種小小的白色的就像是貂一類的動物,據說十分愛干淨,如果髒了,不能自己清潔,也可能就會去自殺。白色的毛皮非常珍貴。當地的發音叫嘎拉納斯塔。
貝加爾湖西面是薩滿教,東側的布裡亞特共和國則是佛教。歡迎客人的儀式是男人要雙腿繞過火盆,女人用兩手經過火盆上方,表示把不好的事情燒掉,祈求吉祥的意思。當地幾種大小弦樂器,上面都是大小不同的馬頭,給我們表演了歌唱愛情和大自然的歌曲,曲調與蒙古歌曲相似,是那種原生態的拖音很多的悠揚的民族風格的歌曲。然後是摔跤表演。
摔跤的規則是不許揪衣服,可以抱脖子,腰,腿等,把另一個人兩腳離地,或者摔倒,都為結束,勝利者可以以一個鷹的姿態繞場一周,拍腿,拍自己的胳膊,表示自己的強壯。從旅游團裡請出了兩個小伙子摔跤,勝者又和當地的布裡亞特人摔跤,旅游者們情緒高漲,勝者自然是像一個大鷹一樣伸展著翅膀,繞場一周,顯示著自己的勇猛。然後主持人從人群中把我作為唯一的白發的老人叫到前面,拿出了一條短褲,襠上像征性的縫上了一些獸毛,表示是女人的陰毛,我知道我不可能在眾人面前拒絕什麼,就毫不猶豫的按照他的指示把短褲套上了,大家哄笑起來,主持人嚴肅的說不要笑,說什麼女人如何偉大等等。說是布裡亞特人的風俗,沒有考證,但十分可疑,疑是取悅旅游者的一種游戲。
最後,主持人高喊著烏拉沙,說是向前進的意思,布裡亞特人說我們是沒有後退的,如果後退,也要轉過身去,向前走。所以,人是永遠向前進的。這是很有點進退自如的阿Q精神的。 問好是,桑白拿。是和蒙古語一樣的。
2006年9月16日陰雨。早餐後出發到了距離伊爾庫斯克47公裡處的塔列茨博物館,是一座露天木結構的建築博物館,建於1969年,就在安加拉河畔風景優美的保護區裡,占地67公頃,有47座建築物,是從這個地區各個地方搬過來的,涵蓋了12-19世紀的當地建築,有伊爾庫斯克小城堡的大門和圍牆的復制品,有當地的農舍,和商人的住房,谷倉,馬棚,教堂,工廠,學校的教室,等等。比如有1679年的木制的小禮拜堂,洋蔥頭狀的屋頂,這種教堂就是後來壯麗多彩的俄羅斯東正教堂的前身。還有一個木房子,窗戶遠看是普通的透明玻璃,近看才知道是一大塊一大塊的雲母片做成的,很奇特吧。這些都是西伯利亞地區的歷史,也是俄羅斯的歷史體現,據說普京總統稱贊博物館是俄羅斯文化的精華。我們國家在這方面就還很落後。將不好在原地保留的歷史建築,集中起來也是一種保護的辦法吧。
我們參觀了在建水電站時候要淹沒的一個玻璃廠,有100多年的歷史,也全部搬到這裡來展覽。是三個芬蘭人在1762-1777年間來到俄國,後來在伊爾庫斯克地區建立了玻璃工廠。據說他們的專利技術後來在世界被所有的玻璃廠使用。當時使用當地產的雲石制作玻璃。展品中有他們的照片,歷年做的玻璃器皿實物,使用的家具,甚至有他們結婚的禮服。
300年前建立的伊爾庫斯克小城堡的模型展示了當時小城堡中的海關,監獄,郵局,居民住房等等。還展覽有當使用的錢幣,有一種非常小的金屬幣,也就是一個指甲的四分之一,是含在口裡用的(讓人覺得不安全,不會吞下去嗎)。有一個建築是一所300年前的女生學校,掛著尼古拉二世的畫像,導游介紹說當時一年的學費是三個盧布,有俄語,數學,地理等,還有學校的圖書館。在這樣一個世界偏僻的地方,西伯利亞!女子學校!圖書館!300年前!看來是受了導游馬克西姆的影響,酷愛驚嘆號了。
博物館占地很大,幾十座建築物沒有擁擠的感覺,周圍的森林河流還是原貌,道路也都是沙石路,盡管下著雨路也很好走。安加拉河岸風景秀麗,視野開闊,是夏天人們聚會的場所。河岸全部都是原來的草地和樹林,沒有任何人造的地方,雖然是陰天下雨,仍然感覺非常自然舒暢。如果是陽光燦爛的日子,這裡真是一處令人留連的地方。木頭的各式老建築物散落在河邊的一片開闊地上,周圍是美麗的森林,寬闊的河流上有一些小小的河灣,遠處的山巒上雲霧繚繞,真是一個好地方。
中午在39公裡處的一個森林裡有一個叫做獵人之家的餐館用午餐。餐廳就在安加拉河邊的森林裡,風景很好,道路雖然有些泥濘,但是茂密的松林中間的道路引導我們向林子深處走去。森林中有大大小小的木房子,有的就是獵人的小屋。大大小小的餐廳就在河邊的各式木頭房子裡。寬大的陽台上也擺放著餐桌,河水在腳下靜靜地流淌,對岸的森林仍然郁郁蔥蔥。河邊上的小船和棧橋是人們夏天游玩使用的,想像一下如果能在這裡過上一個夏天。。。。
我們的餐廳是一個大廳,可以容納五六十人就餐,那天只有我們一個團隊。午餐是魚湯,烤秋白鮭魚,生魚片,胡蘿蔔大馬哈魚,野菜沙拉,奶油鹽土豆,洋蔥,小面包,非常可口的貝加爾湖地區的大餐。 尤其是生魚片非常好吃,口感絕佳,味道本色。餐館裡掛著一切為了蘇維埃祖國的紅旗,三個俄羅斯姑娘和一個拉手風琴的小伙子演出了俄羅斯民歌,其中有俄羅斯民間的幽默歌曲,比如有一個歌是這樣的:有一個小伙子跟姑娘說他是飛行員,讓姑娘非常傾慕,後來姑娘到了飛機場找他,看到他正在打掃衛生。更多的是那種悠揚的俄羅斯民歌,三個姑娘三個聲部,非常的和諧動聽。這種歌曲是典型的俄羅斯民歌,悠揚帶一些憂郁,聲調起伏不是很大,但有很好的旋律性。非常喜歡。這頓飯據說400盧布一個人。如果是肉餐,可能要500盧布。但是到了貝加爾湖當然魚餐是首選。
下午到了安加拉河口,從貝加爾湖流出的地方,水面上有一道清楚的分界,由於是雨天,水天的顏色都不如想像的漂亮。貝加爾湖一邊水色深黑,安加拉河水顏色就淺的多了。向對岸望去,離岸不遠處有一塊白色的大石頭露出水面大約有一米多,這就是聖石。關於聖石,有一個美麗的傳說,說的是貝加爾有330多個兒子,(這是由有330多條河流流入貝加爾湖而來的),但是只有一個美麗的女兒,(就是從貝加爾湖流出的河流只有安加拉河),貝加爾父親希望女兒嫁給附近的伊爾庫特(附近的一條大河),但是女兒聽說遠方有一個英俊的小伙子葉尼塞,她要去找他,她的父親為了阻止她,就丟石頭,海鷗是姑娘的朋友不斷提醒她石頭來的方向,她就繞著彎的跑,一直跑到了葉尼塞河,就是那個小伙子的地方,(安加拉河流入了葉尼塞河,是葉尼塞河的主要來源之一),然後一起向北冰洋跑去。貝加爾父親扔出的最大的一塊大石頭就落在了安加拉河口,就是那個聖石。它也是安加拉河和貝加爾湖的分界。這是我聽到過的有關河流的最美麗的傳說,是那麼的自然流暢,富有智慧。順便說一句,河口有一個小小的賣紀念品的商店,和以前以後的紀念品商店或攤販比較,價格最公道,所以如果有滿意的紀念品可以在這裡(不能砍價)或者露天博物館的攤販(可以砍價,但不容易)購買。
貝加爾湖,世界第8大湖泊,31500平方公裡的面積,23000立方公裡的水容量,淡水量世界第一,深度第一,最深處1637米,2500萬年前形成的,6500萬年地震形成的湖泊。周圍地區有34500種動植物。我們參觀了41公裡處的貝加爾湖博物館,就在貝加爾湖的旁邊。
博物館裡對貝加爾湖作了系統地介紹,有貝加爾湖中魚的展覽,還有一個展覽室是介紹貝加爾湖周邊地區的動物植物礦物等等,一個展覽室對貝加爾湖的研究歷史作了介紹,從1643年開始一直到1916年,以及以後的研究。
在展覽中有一個地震儀器還在工作,因為貝加爾湖地區每年有2500多次的地震,100年中有九級地震,1862年地震200平方公裡的土地和多個布裡亞特人的村莊被淹沒。1959年湖的中部地震湖底下沉20米,博物館中的記錄儀器上顯示今年8月25日以來有22次地震。這也和水庫地區容易地震的道理是一樣的。
湖裡有327種魚類是貝加爾湖中獨有的,300多種蝦,有一種專門吃死了的魚蝦,起到了清潔員的作用。類似珊瑚在海裡的作用。解說員介紹列娜翻譯說有一種魚大約60釐米長,一天可以消毒20升水,一種小蝦24小時可以消毒一杯水。消毒?就是淨化的意思吧。鱒魚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種類,50年前從黑龍江移過來的,現在有1萬六千多只。七八月份水溫可達12度,200米以下是恆溫的在3度左右。12月開始結冰,冰層一米半以上,四五月開始融化,春天可以看到漂亮的冰凌花。北部到6月有時候還有冰。
展覽中有海豹愛吃的魚的標本32種,有一種石頭底下的每年長一釐米是類似於珊瑚的,活著的時候是綠色的,標本是粉紅色的,一般的有100萬年以上,有一種小蝦在這種山湖上生活,展覽館裡還有一些活的水族館那樣的展示著貝加爾湖的魚類,還有一種魚在10-22歲之間才會下魚子,現在大約有一億條以上的白鮭魚,生活在100-200的水深處,當地人很喜歡吃。有的魚是帶有花斑的,還有的中間有一條粉色,尾巴是粉色,雖然不像熱帶魚那樣五光十色,也是很有趣的。有一萬五千多種鴨子在這裡過冬,安加拉河是不凍冰的。貝加爾湖因為很深,魚生活在中層或深處,所以在貝加爾湖上是不能釣魚的。
淡水海豹在世界上僅貝加爾湖有,專家認為是50萬年以前冰川期的時候從北冰洋過來的,後來由於氣候的變化,沒有回到北冰洋,逐漸適應了淡水的生活。由於海豹只在東岸和北部的奧爾洪島,而這次我們只到了伊爾庫斯克市和貝加爾湖的最南端,沒有在湖裡看到海豹。博物館裡有一只小海豹150公斤,一米半長。12歲的媽媽和她的3歲的兒子,歡快的在池子中游樂。兩片平行的尾鰭在快速游的時候是合攏的,在拐彎的時候發揮著舵的作用,平時則像美人魚一樣只是搖擺著身體,海豹喜歡陽光,生活在100—130米的水深處,前進的速度20公裡一小時,現在貝加爾湖中大約有十萬只海豹。展覽館中的海豹每3個小時喂一次,每只海豹每天喂5公斤的魚。剛出生的小海豹大約60釐米長。出生的小海豹3個月內吃母乳,以後吃魚。
57公裡處在安加拉河邊有一個總統的別墅,葉利欽當政的時候德國總理科爾每年都到貝加爾湖休假。從伊爾庫斯克到貝加爾湖的公路很好,風景非常美,隨著地勢起伏,據說是60年代尼克松到蘇聯時候修的。
在冬天,貝加爾湖地區的旅游項目也很豐富,滑冰和滑雪是當然的項目,還有冰上的氣墊船,冰上摩托。到了冬天湖裡的魚會浮上來,所以冬天就可以在貝加爾湖的冰上釣魚,就在湖上鑽一個小孔,用一尺長的小魚竿就可以釣上來魚,據說很有趣。
等船的時候,我們在湖邊的集市上吃了美味的烤魚,非常好吃,導游馬克西姆悠閑的買了魚和啤酒在那裡坐下來,他說他每次來,都會這樣享受一次。陰雨天風很大,我們上了游船。由於貝加爾湖是狹長的,所以向對岸看去,總可以看到山巒起伏的天際線,在清晨雨天的時候,沿著湖面有一抹淡淡的灰色,就像是極淺的墨在紙上渲開了變得很淡,如果畫家用毛筆在一張白紙的中間輕輕的畫了一條淡灰色的墨跡,說這就是貝加爾湖的雨天。我覺得也是非常真實的。具像和抽像有時候也是交彙的。等到雨停了烏雲也散開了一些,對岸的淡灰色漸漸的成了泛著藍色的山影,上下的山的輪廓也多了一些。山頂上和山中間雲霧繚繞,別有一番景色。在雨中游貝加爾湖,湖水始終是深灰色的,沒有想像的美麗,不管人如何的感覺,也不管天氣如何,博大的貝加爾湖永遠在那裡。
在天光下,靠近岸的湖水除了有一般的水紋外,還有一種黑白相間的或者是深深淺淺的美麗波紋,後來才發現,那是因為湖水的透明度很好,湖底的石頭在光的照射下也反映到水面上來了。後來在陽光下更為明顯,看到斑斑駁駁的水波紋,很漂亮的色彩和圖案,也是具像和抽像的交彙。這是到貝加爾湖才能看到的湖光山色。
太陽從雲層裡出來了,樹枝的上梢上泛出了亮光,樹葉的黃色開始鮮艷起來,我們一天的行程也要結束了。在暮色中在中俄導游的帶領下,來到一個商場,就像是北京的萬通那樣的地方,只是每個商店都是有玻璃隔離牆和門分開的。
2006年9月17日今天就要離開伊爾庫斯克了,早上和前幾天一樣來到美麗的安加拉河邊欣賞兩岸美麗的秋色。每天早上還有旅游回來的傍晚,只要沒有天黑我們都會到河邊來,欣賞了安加拉河邊的風光,日出和傍晚的雲霞。秋色更濃了,經過了一夜風雨,白樺樹下金黃色的葉子撒了一地。雖然河水漣漪,沒有了清楚的倒影,但是陽光在河水中隨著動搖不定的水波閃著,草地已經變發黃了,仍然是有露珠發亮。漂浮著陽光的河水、閃著露珠的黃色草地和岸邊的白樺林的金黃色的枝葉,太陽為我們准備了一個燦爛的貝加爾湖旅游的金黃色的秋日。
環貝加爾湖的鐵路本來是西伯利亞大鐵路的一部分。西伯利亞大鐵路西起莫斯科,跨越八個時區和16條歐亞河流,沿途經1000多個車站,一直通往日本海沿岸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總長9200多公裡。在科學技術發展的十九世紀末期,沙俄開始著手研究修建西伯利亞鐵路的工程,前後經歷了30多年,為了加速實現沙皇從16世紀開始的向東擴張的野心,從1891年到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這條線路只剩下兩段沒有完工,一段是伊爾庫茨克附近難於通行的環貝加爾湖區段正在最後施工階段,另一段是從赤塔至哈巴羅夫斯克間繞黑龍江(阿穆爾河)的阿穆爾區段待建。因為與日本作戰的緊迫需要利用貝加爾湖從南岸的坦霍到北岸的裡斯特揚卡用輪渡方式通車,在1904年冬天則在冰面上鋪設鐵軌直接穿過湖區到伊爾庫斯克。冰上鐵路要特別設計,枕木非常密,鐵軌比較粗,在極其惡劣的氣候條件下,零下幾十度的嚴寒風雪中在冰上架設了鐵路並運行,真是不可思議。在日俄戰爭中西伯利亞大鐵路起了相當大的作用。盡管輸掉了日俄戰爭,俄國仍在沮喪和痛苦中堅持修建完了西伯利亞大鐵路阿穆爾區段,全線工程於1916年建成通車。 1863年時,西伯利亞人口僅為286萬,到1914年已達962萬。在大鐵路沿線兩側,眾多的城市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這種發展步伐被當時國際輿論譽為“美國速度”。大鐵路在戰略意義上促進了西伯利亞地區的全面發展。1904年環湖鐵路由於日俄戰爭的需要運送了貨物和軍隊,後來由於設施的維修不力,天氣條件以及政治形勢的影響,沒有再用。到了內戰以後才逐漸使用。西伯利亞大鐵路在1945年的對日作戰中再次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這段鐵路是1902年開始修建的,邀請了意大利的工程師,材料以當地的石料為主,計劃3年完工,由於1902年日俄遠東戰爭,提前完成。工程量是巨大的,每公裡就用了60噸的炸藥,炸出300噸的石頭。全部環湖鐵路共有39個隧道,共長8994米,最長的一個是807米,靠山牆29公裡,其中有意大利風格靠山牆在今天已經成為了環湖鐵路上最美麗的景點之一。
19世紀建造的一些建築物,包括車站,沿線的水利設施,水塔,公寓等至今仍在使用。只有很少當地工人參加修建,環湖鐵路大部分都是來自俄羅斯,中國,甚至美國和意大利的工人。每一個隧道都有自己的名字,如貪婪隧道,大隧道,苦役隧道等等,最長的807米的一條隧道,稱為半隧道。大部分的隧道都很短,有的只有十幾米。最重要的石方工作都是由最好的施工隊承擔的,石方的工作是最為艱苦的,而且事故很多。據說西伯利亞大鐵路修建過程中,俄國曾多次派人到我國的山東、河南及東北各地招募工人,前後達幾十萬人。這些中國工人除修建東清鐵路外,有一部分來到西伯利亞地區的鐵路工地上工作。除了中國工人,據說還有日本人,土耳其人,阿拉伯人以及意大利和奧地利的工作人員參加修築鐵路。由於惡劣的氣候和工作生活條件,不知道有多少工人被永遠的埋在了幾千公裡的鐵路兩旁。1930-1950年期間,又修建了一些車站和其他設施。這些都是蘇聯的鐵道兵完成的。20世紀50年代由於修水利曾經將低處的鐵路重新移到高處。新的從庫爾圖克到伊爾庫斯克的鐵路沿著到莫斯科的國家公路修建完成,從那時候起,這段鐵路停止了使用。60-70年代,只有有興趣的游人出沒這段鐵路。80年代初期,貝加爾站到庫爾圖克的環湖鐵路被國家認定為歷史文化以及科技的遺址加以保護,199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這裡確認為歷史文化遺產,成為貝加爾湖國家公園的一部分。這是活的仍然在動著的古跡,不是像平遙那樣的死了的古跡。
今天是乘坐環湖鐵路一日游。據說這個游項目是2003年夏天由東西伯利亞鐵路局啟動的。 每個星期的三六從伊爾庫斯克出發到貝加爾湖,星期四日從貝加爾湖回伊爾庫斯克。我們是星期日早上坐汽車到達貝加爾湖,乘環湖火車到終點站斯柳德捷卡然後換火車回伊市。
我們在貝加爾湖旁邊安卡拉河口的碼頭和一群一群度周末的俄羅斯人一起上了渡船,大概是7-8分鐘的樣子就到安加拉河西岸了,在船上遠遠的又看到了聖石,據說大人嚇唬小孩子說誰要是不聽話,就把他丟到聖石上。下了船,旁邊就是環湖鐵路的起點站,貝加爾車站,導游說平時要到11點才開車,今天10點鐘就開了,玩的時間應該很充裕。上了車廣播說1號4號7號車廂有衛生間,3號車廂有酒吧和小賣部。列車上是那種軟座椅,有集中播放的電視和音響系統,一路上介紹著貝加爾湖的風光,非常好看。列車上設有酒吧和餐車為旅游者提供服務。 每小時的速度是十六公裡,把起點站和終點站都算上共有20個可停靠站,旅游者可以從容的欣賞周圍的風光,在幾個貝加爾湖的水灣都有停車點,人們在大的停靠點可以爬山,劃船,游泳,沿著鐵路散步,坐在河邊或湖邊看風景,也可以在當地村莊中吃飯喝茶。 沿途共有20個可以停靠的小站,但是每次列車只是停4-5個站。
1. 74公裡處,貝加爾站,起點,安加拉河口處,基本上是20世紀初期的建築,如車站,碼頭,水塔遺跡河灣上的水塔等等,有一個貝加爾港口的紀念碑。
2.80公裡處,LISTVENICHNY,同名的河谷有休息站。
3.89-91公裡處,ATORZHAHANSKY,有小山河流,是一處非常受歡迎的露營點。有20世紀30年代時期的水電站遺址,也是一處天然的植物園,有貝加爾地區特有的植物。
4.97-98公裡處,KHVONAYA,有原來的建築物,世紀初的引水道,護山牆,隧道和橋梁,在90年代將一輛蒸汽機車運到這裡,開始籌建鐵路博物館。
5.100公裡處 BEREZOVAYA BUKHTA,當年修建了124米的鐵路橋而不是隧道穿過一個湖角,是環湖鐵路上最長的橋梁,附近有500米長的隧道,由於在一個湖灣上,是游客最喜歡的景點之一。
6.101-103公裡處,SHUMIKHINSKY,隧道旁邊的湖灣,涵洞引小河水穿過鐵路,在河谷中有休息點,保護山牆,高架橋,意大利風格的護山牆現在是環湖鐵路的標志之一,附近有兩個隧道。
7.103-107公裡處,IVANNOVSKY & PONOMAREVKA, 因為其地質原因有著名的白色山路,是一處多種礦石集中的地方,被地質愛好者注意,也是候鳥的包括一些稀有鳥類在此地落腳,所以也是愛鳥者喜愛的地方。有三條小河上架有橋梁。
8.109-110公裡處,POLOVINNY,這是最受游客喜愛的地方,既有歷史的遺跡,也有美麗的自然風光,如畫的波羅維亞河谷就在鐵道的旁邊,湖灣和湖岸在鐵路的另一側,經過780米長的隧道和最短的30米的隧道,有一個拱形橋和鋼橋,鳥類和魚類品種很多。
9.118-120公裡處,MARITUY,有一處同名河谷,這裡曾有一所漂亮的世紀初期的學校建築,在90年代被拆毀,後來做過鐵路博物館,遺跡周圍有多樣的植物和動物,是西伯利亞鼴鼠的唯一發現地。
10.123公裡處,KIRKEREISKY, 由於經常的山體滑坡原來的隧道損壞嚴重,建立了新的隧道與老隧道平行,周圍有環湖鐵路最大的護山牆,游人可以從上一站步行到此處共3公裡。所謂的火車跟著人走。
11.128-129公裡處,BAKLANY,這段鐵路中剩下的唯一的碉堡,有護山牆,隧道,也是一處風景很好的湖灣。
12.130公裡處,SHABARTUY, 兩座橋跨過同名河谷,有廢棄的上個世紀30年的水電站,很長的護山牆,也是一處游人喜歡的地方。
13.131公裡處,STOLBY,護山牆,以及在山崖上修建的隧道
14.133-139公裡處,SHARYZHALGAL,三個連續的湖灣,和四個隧道,138公裡處有一個兒童樂園。
15.140-141公裡處,KRUTAYA GUBA, 這是老鐵路中最有意思的地方之一,有狹長的湖灣深入岸邊,有一段河灘,附近也有隧道,有一個石橋一個水泥橋架在河谷上。
16.143-145公裡處,KHABARTUYSKY, 附近有廢棄的30年代的電站,連續的隧道,是游人喜愛的露營地之一。
17.146-150公裡處,UPORNAYA GUBA/ANGASOLSKY, 一條河流通向貝加爾湖的河口處,有漂亮的拱形橋。
18.156-158公裡處,KULTUK, 這是一個從湖的南岸到北岸的渡口,在一條河流的旁邊有車站,是老鐵路中重要的一站。
19.158-164公裡處,SHAMANSKY CAPE, 有美麗的湖角從岸上只伸到湖水中,橋梁架設在河谷上,是候鳥光顧的地方。
20.166-167公裡處,SLYUDYANKA,環湖鐵路的終點站,上個世紀初留下的白色大理石的車站,老式的水塔建築,尼古拉教堂,木結構的工人住處都是可看的地方。
這天只停了四站,是8,10,12,17。其中的110裡處的polovinnyi,是在一同名的河流的流入貝加爾湖的河口,非常美麗的小山和村莊。我們爬上小山,山上的金黃色和火紅色的樹葉告訴我們秋天是如何的美麗,告訴我們現在到這裡真是好時候。從山上了望湖水,寬闊的水面上陽光閃閃,湖邊上人們打開了野餐布, 圍坐在一起吃東西或者聊天,也有些人就是直接坐在草地上面。有個魯莽的小伙子,只穿了短褲跳到湖水中,在人們的笑聲中又凍得爬上岸來。
村旁邊就是小河,有些游人租了村民的小船在河裡嬉戲,河中有一些灘地,小船沿著小河向上游劃,一會兒就掩藏在河灣的樹叢中了。我站在大橋向下望去,秋日的陽光下,田地裡已經是金黃一片,稻草人和烏鴉使人一下子就想起了童年的故事;小河蜿蜒,河水在陽光下習習發光,小船上女孩子的紅頭巾風外耀眼,河村後小山上的火紅色的楓葉相輝映。大橋的另一邊,浩淼的貝加爾湖水輕輕地拍打著湖岸,孩子們跳躍著,我們走過去的時候,也會有人微笑點頭,說,克拉西瓦亞(俄語的beautiful),是呀,風景真是漂亮,貝加爾湖的秋天。
我們沿鐵路行走,穿過鐵路的小溪引起了很多人的興趣。一個隧道上文字說1904年9月13日鐵路在這裡彙合,由鐵路局的領導完成了最後的一鍬土。一個老的蒸汽機車車頭停在廢棄的鐵軌上,孩子們高興的爬上爬下。不管是在車站周圍散步,還是登高遠望,我們總是為自己身處的景色而欣喜。
不管哪個時代,人們總喜歡尋找歷史的遺跡,所以我想一定會有人對他們在這裡看到的隧道和護山石牆有興趣,這些一百多年前的遺跡仍舊堅固如初,並且在時光的流逝中顯出他們的優美風格。人們的創新精神,活力,和創作的靈感仍然留在了那些隧道內外,護山牆上以及引水石槽中。那些從山上流到貝加爾湖的小溪,小河和泉水在這條鐵路的旁邊陪伴著,鐵路和周圍的湖光山色融為了一體。有時候路基就在垂直的懸崖上,有時候在湖邊的村莊旁穿過,原始的自然風貌和山峰,河流,貝加爾浩瀚的湖水相映,鐵路在山中蜿蜒,就這樣將人類的工程和美麗的山川永遠的結合在了一起,深深地感動著我們。
據說鐵路管理者一個打算是建立鐵路的博物館,一個是將旅游的區域從車站附近擴展,使得不滿足於一日游的旅行者能夠在這裡停留更多的時間。2006年9月18日南航CZ608應當在當地時間凌晨3-55分出發,但是飛機沒有按時到達。從12點到達飛機場,導游找到一個休息室,有幾個長凳和單人沙發可以休息一下。結果到了6點才從俄羅斯西伯利亞的伊爾庫斯克市出發,在北京時間8點半到達北京機場,9點40到家。
本來以為到貝加爾湖的旅游只是欣賞自然風光的,沒想到回來以後,引起了我對中俄的邊境條約,十二月黨人的歷史,以及白軍首領高爾察克,以及西伯利亞大鐵路著四件事情的興趣,花了一些時間,
看了看資料,大有收獲。真是應了古人的話行萬裡路,讀萬卷書。
對中俄邊境問題,今年中俄已經對邊境作了最後的談判並簽訂了邊界條約,這件事情已經有了一個最後的結果。作為後人,我們只能接受當前的事實,和俄羅斯人和平競賽一下,看看誰能把大地建設的更美更好是現在我們要做的事情。中俄邊境的問題在中學的教學中,應明確講解,使得後代對待邊境問題有一個歷史的和現實的態度。比如現在還有學生聽大人們講貝加爾湖是中國的領土,被俄國人霸占了等等。實際情況是就在清王朝強盛時期的尼布楚條約中,貝加爾湖也是劃歸俄國的。而在世界列強瓜分殖民地的大背景下,正好中國不是唐朝而是清朝,所以在尼布楚條約以後又丟掉了原本劃歸清王朝的包括海參崴在內的幾十萬平方公裡的土地,這也是歷史的事實。經過了一二百年,再想要回來,在現實世界中的可能性很小了。這不僅是腐敗的清王朝的事情也是後來的軍閥政府國民黨政府遺留的問題,與其把仇恨算到俄國人頭上,不如教育後人如何管好自己的事情更為有意義。
我們這次只去了貝加爾湖的南端的一小部分,據說海豹出沒的中段的奧克洪島周邊也是非常美麗的地方,狹長的貝加爾湖有600多公裡長,北端到南端變化很大,貝加爾湖地區旅游可以說內容是非常豐富的,如果有機會我還會再次去的。吸引俄羅斯和世界各國旅游者來到貝加爾湖地區旅游的原因,不僅是西伯利亞大鐵路的歷史遺跡,也有貝加爾湖地區大自然的四季風光。旅游者在這裡體驗歷史和天然風光,體驗著獨特而美麗的人和自然的交融。 考古學家在這個地區發現了1000萬年-8000萬年以前人類居住的遺址;大自然在貝加爾湖地區有豐富的植物群和動物群,候鳥和成群的海鷗棲息在貝加爾湖地區,還有豐富的礦產。 所以湖泊,河流,山巒,森林,豐富的生物和生態環境,獨特的地理和地質條件,100年歷史的鐵路設施,車站,橋梁和隧道,吸引了當地采蘑菇和野果的人,愛好釣魚的人,獵人,露營者,畫家,攝影者的同時,也吸引了愛好大自然的旅游者,遠足和冰雪運動愛好者,鳥類愛好者,動植物的愛好者,礦物地質的愛好者,生態保護和科學研究者,同時,也是對科技和鐵路歷史感興趣的人,對建築歷史感興趣的人的喜愛的地方。春天百花盛開,夏日清涼,秋天景色美麗,冬天滑冰滑雪垂釣都不錯。你可以游覽三四天,也可以從容過上一個夏天。
你們看是不是幾乎每一個人每一個季節多長時間都可以找到來貝加爾湖地區旅游的理由了!!三四個小時的飛機也不算遠。但是現在南航只有夜航,而且俄國的海關也很討厭,不然的話,不論四季也不論老人小孩,這裡都是可供選擇的旅游地。

(安加拉河邊)

(小山上的樹林)

(貝加爾湖邊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