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眾神間(之十一)――――流光劍影聖劍寺聖劍寺(Preah Khan)方圓很大,要想到達寺廟必須經過很長的一段綠蔭遮頂的林間土路,而大凡這樣的小路上,你都會看見三五成群的殘疾人面無表情地坐在地上,用不知名的樂器演奏著當地民樂。樂聲清脆悅耳,唯美中透著一股淡淡的哀傷。如果不是出自他們之手,我會欣賞下去,但每每面對這些斷腿斷腳的殘疾人時,我都不忍心去看、去聽。多年的戰亂,使柬埔寨沒花一分錢就“進口”了眾多的地雷,致使至今排雷工作仍在艱難地進行中。據說,這些美制越制俄制華制的地雷中,最可怕的要數我國最後一批軍援物資-橡膠炸彈了,它們輕巧隱蔽,探雷器無法測出,它們似乎也很人道,絕不會讓人致命,但卻足以炸爛一只腳,受傷的人唯有截肢。盡管當初是為正義而捐,但地雷卻更多地是給柬埔寨人民帶來了無盡無盡的傷痛。所以面對他們我唯有深深的愧疚,憂傷遍布心頭。懷著這樣的心情,穿過林伽林立的甬道就到了聖劍寺門口,長長的石橋上,依舊是壯觀的攪拌乳海的場景,這一故事在吳哥古跡中被一次又一次地演繹。只是這裡損壞、破壞得更為嚴重,大多數修羅與阿修羅的頭顱已不知去向(或許會在某個國家的博物館或某人的私人收藏中),為這裡平添了一分凄涼。兩尊威武的、手持利劍的勇士守護在那裡,同樣的身首異處,卻依舊屹立不倒。順著門洞走向寺廟深處,前後左右都是一進進的、沒完沒了的門,層層疊疊的門框一道比一道矮,看不透的空間,分不清的構造,真有“庭院深深深幾許”的感覺。穿過無數幽暗的過道與明亮的天井、石門,終於來到了整個寺廟中心的塔屋。天井上投射下來的光線正好射在塔屋中間供奉著的的一座覆缽式的中央聖塔上,這就是阇耶跋摩七世父親的骨灰塔。周圍的牆壁上滿是一排排整齊的小圓洞,據說當年上面曾鑲滿了紅蘭寶石。當太陽光透過塔頂的天井照到中央聖塔頂端的夜明珠時,夜明珠的光芒便灑向了滿牆的寶石,這裡就會發出令人難以想像的炫目光芒。整座寺廟破損嚴重程度絕不亞於塔布籠寺,到處是東倒西歪的圍牆,滿地是七零八落的亂石,歲月的苔痕爬滿了石柱、門廊、窗欞及Apsara的身上,粗壯的樹根在屋檐下肆意地橫生,一切都告訴我這裡曾經的繁華,以及繁華過後數百年的落寞。跨越殘破零落的斷垣殘壁,走出主廟,靠近東門有一座二層立柱構成的寺廟,有著古羅馬式的中空建築風格,十分獨特,在吳哥古跡中實屬罕見。縱身攀上對面的藏劍台,傳說阇耶跋摩二世戰無不勝的聖劍就埋藏在這裡,不知幾個世紀後,地下埋藏的寶劍是否安然無恙,是否依舊保留著所向披靡的銳利鋒芒?

(聖劍寺)
(透過窗欞看到的林間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