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歸來不看貓

作者: meimeiq

導讀這麼些年,我去過北京、上海、南京、廣州、香港、美國聖地亞哥的熊貓館,以及此次去臥龍的前一天才去過的成都大熊貓繁殖基地,窮一生所看過的熊貓數量,加起來也沒有這一次在臥龍看到的熊貓的多。不得在贊頌黃山九寨名句後再加上:“臥龍歸來不看貓” 。貓,自然是熊貓,是臥龍大熊貓研究中心對大熊貓的親切稱呼。臥龍到底有多少只熊貓,官方並沒有公布數字。 ...

這麼些年,我去過北京、上海、南京、廣州、香港、美國聖地亞哥的熊貓館,以及此次去臥龍的前一天才去過的成都大熊貓繁殖基地,窮一生所看過的熊貓數量,加起來也沒有這一次在臥龍看到的熊貓的多。不得在贊頌黃山九寨名句後再加上:“臥龍歸來不看貓” 。貓,自然是熊貓,是臥龍大熊貓研究中心對大熊貓的親切稱呼。臥龍到底有多少只熊貓,官方並沒有公布數字。我所看得見的熊貓有四十多只,看不見肯定也有二十只以上。僅2005年出生的就有16只,2006年出生的也有17只,當然還有團團圓圓,及不少亞成年和成年熊貓。全球關注的2005新生代2005年熊貓繁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單在臥龍大熊貓研究中心就繁殖了16只熊貓,轟動世界。美國還稱它們 Panda Baby Boomer。媒體十分關注16只小寶寶的成長過程,小寶寶的照片、新聞不斷:小熊貓兩個月大了、小熊貓集體曬太陽,小熊貓上幼兒園了…… 如今小熊貓們已經16個月大了,已經進入幼兒園大班,分開兩組生活。小熊貓們依然相親相愛,時而疊在一起睡覺,時而打架嬉戲。現在這些小熊貓可以在網上實時觀看:http://218.89.33.192/home/homeJ.html用戶及密碼均為:guest2006年又創繁殖佳績2006年臥龍大熊貓研究中心共有19只小熊貓出生,刷新了2005年的記錄。可惜其中兩只小寶寶(包括一只兔唇寶寶)因先天性心髒發育不全不幸夭折,其余17只寶寶順利存活。隔著育嬰室的玻璃窗可看到六只小寶寶在嬰兒床上睡覺。才三個月大的小寶寶像毛毛玩具軟軟地趴在毛毯上。工作人員不時替小熊貓喂奶、擦臉、小解。每完成一項,都記錄下來,沒絲毫馬虎。令人擔憂的團團圓圓中心的最裡面,住著我們的候任兩岸大使團團圓圓。可小倆口可不怎麼親密呀,其中一只隔著鐵欄與後山的一只熊貓親熱。第二天再去中心,居然有三只熊貓一起吃竹子。當時在最後階段挑選送台熊貓時,好像就是從三只裡挑兩只,難道就是這三只?據中心的宣傳欄上介紹熊貓是不專一的動物,每年交配的伴侶都不一樣。再看到團團圓圓及不知名第三者,外加後山可隔著鐵欄溝通的兩只,五貓共處,不由為團團圓圓的將來捏一把汗。遺憾這次到臥龍參觀的唯一不足是沒能跟熊貓合照。網上一直宣傳與熊貓拍照,大熊貓100元,小熊貓200元。也有說進入熊貓園與熊貓嬉戲,5分鐘500元。可這次中心向我們索價拍照500元/人。我問是不是漲價了,網上不是說100/200元嗎?那阿姨說她從不上網,拍照一直都是500元。並義正詞嚴地糾正我熊貓不是商品,漲價一詞用詞不當,令我很不好意思。注意看了一下,與熊貓拍照的牌子寫著是“捐獻” 。500元/人,限時20秒的交易當然沒有成交。回來一直再納悶,真的這麼貴嗎?也許那天剛好有兩支攝制隊在分別拍那16只一歲小熊貓,工作人員隨便打發我們。也許臥龍大熊貓研究中心每年得到不少撥款,加之企業、明星等認養的錢,已不需要賺這些小錢了。不管如何,臥龍之行還是非常值得的。看到活潑可愛的熊貓,艱苦的路程與食宿等不快都不算什麼。



(快樂八兄妹)



(育嬰室裡的三個月大的小寶寶。由於隔著玻璃,拍攝效果不佳。)



(團團圓圓及不知名第三者,後山的兩只時常過來隔著鐵欄“聊天”。)


精選遊記: 成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