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ny village)
香港予人的印像是高樓大廈, 燈光璀璨.但其實, 在石屎森林的外圍, 還有不少偏遠的小村莊.它們隱藏在山林裡, 或在海島的角落. 只要我們多走幾步, 就能落入時間的隧道, 從世界的一端走到另一端.
這次, 我們到大嶼山西北遠足, 從新市鎮東湧到水鄉大澳.東湧現在是新機場的門戶, 大嶼山的第一大市鎮.但新機場未建之前, 東湧只是一個交通閉塞的小魚村, 規模遠不及大嶼山另外兩個大村莊, 梅窩和大澳.
由東湧去大澳, 可以沿著海邊的古道, 步行約4小時, 途中還會經過不少微小的村莊.以前, 客家人從北方遷徙到此,因為肥沃的平原已被其它大家族占據, 他們只能在海邊的山地落腳, 形成了不少小漁村.他們以捕魚為生, 在山地上種植少量農作物, 果樹, 和養殖家禽.可以想像, 這樣的生活是艱苦而又”自得其樂”.
經濟的發展, 並沒有改善這裡的面貌, 反而加速了小漁村的沒落.雖然新機場就在不遠處, 但這裡僅有的交通, 還是每天幾班經過沙螺灣的小船.許多人選擇離開家園, 進入市區, 甚至漂洋過海.看看門庭前鋪滿落葉, 雜草叢生, 就知道主人已經不再回來.雖然也會偶然發現一兩處新房, 但門戶緊閉, 窗台上布滿塵埃.很明顯, 主人並不在這裡居住, 建房或只是為了寄托一份思鄉之情.和其它香港偏遠的小村莊一樣, 留下的只有老人和那些破爛的土房.那些已長大成材的果林, 正好為過路人遮蔭擋風.但當這些老人也離去後, 在外的子孫更缺少了回家的借口, 這裡將必定更加沉寂, 在人們的記憶中消失.
在小路上, 我們碰到一群來遠足的老人家. 從他們的言談, 可以知道他們有很多關於這裡的記憶.他們道:”二十幾年前, 這條路還有很多人走.在這涼亭旁的小屋裡, 住著個孤寡的老婆婆.她每天都在涼亭擺放免費的茶水供過路人解渴.人們也會多少給點零錢, 讓她賣點糧食…”
面對這些, 我對富足的定義突然有所改變. 對於在這裡生活的人, 他們的生活需要很簡單, 一些白米, 幾條青菜, 或已是一天的口糧.因為他們的要求簡單, 他們可以忍受這樣”無聊”的生活.但在另外一方面, 我們處在一個資訊爆炸的年代. 無論在何時何地, 我們都可以透過電視, 電台, 電話, 報紙雜志等等, 了解到身邊甚至地球另一端的事情.我們認識很多, 但也產生太多”欲望”.我們不斷向前衝, 追求我們認為需要擁有的東西.但在某個時刻, 我們又會迷惑, 懷疑追求背後的意義: 我們是必需要得到, 還是只為了得到而已.更可怕的是, 某些人為了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 例如, 近期常常聽聞某些卑鄙的商戶, 用有害的藥品和方法去制造食物, 或制造產品的過程中, 嚴重地污染周圍環境...
雖然他們大多數並不在香港, 但污染總能傳染到地球每一個角落.這幾年的香港, 空氣的污染已經嚴重了很多. 就算在晴朗的日子, 天空還是被一層煙霧覆蓋著.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數也大量增加, 因此而引發的其他並發症就更不用說了.地球只有一個, 你破壞了環境, 所有的人都要一起來承受.除非你不想有下一代, 也不在乎你自己和你的親人, 否則, 在金錢的誘惑面前, 請拾起你的良知, 保護快要被摧毀的環境.等你老了之後,也能看到同樣美麗的景色!
照片:http://hk.pg.photos.yahoo.com/ph/jerryce_sky2005/my_phot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