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篇—梅裡四日D14(10/9)行程:麗江-香格裡拉,游覽:藍月谷,葛丹·松贊林寺為什麼最終選擇了這個四日線路而不是雨崩六日的線路呢?時間是一方面的問題,另一方面,我們也考慮了自己的旅行能力,據說雨崩村要徒步10個小時才能走到,先不說我們兩個男的,兩位LP是肯定不行的。還有一個原因是據說雨崩客棧的被套和床單從來不換的,裡面都是跳蚤,要去必須自己帶睡袋的。據木森的老板娘說,她自己都沒敢去雨崩,以前有個住在木森的女孩子從雨崩回來的情景讓太她觸目驚心了,兩條腿上被跳蚤咬的水皰都垂了下來,原本住3樓的她死活不肯爬這兩層的樓梯,非要住底樓,實在爬不動了。吼吼,偏恐怖了,算了,量力而行吧。這四天的行程是這樣的:D1:麗江-藍月谷-松贊林寺-住香格裡拉D2:香格裡拉-納帕海(遠觀)-奔子欄(午飯)-月亮彎-白馬雪山-住飛來寺D3:飛來寺(觀日照金山)-明永冰川(徒步)-住奔子欄D4:奔子欄-橋頭鎮(午飯)-虎跳峽-拉市海-麗江7:00起床,結了房錢,存了行李,旅行社派人來把我們接到上車點。時間還早,在停車場對面的小飯店裡吃了點米線包子當早飯。8:30車子出發。導游是一個27歲的小伙,叫李軍。車是一輛15人座的全順柴油車,車況不錯,就是司機態度不太好,開車有時很生猛,在山路的彎道上經常高速急轉彎,旁邊就是很深的懸崖,很恐怖。好在我既然還能在這裡寫游記,說明一切都有驚無險了。同行的除了我和老楊夫妻,還有一對杭州,一對武漢,一對成都的小夫妻和兩個香港游客。上午第一站到藍月谷,據說那裡的景色很不錯,可惜今天下著毛毛細雨,山谷裡霧很大,什麼都看不見,天氣又很冷,於是匆匆看了一下,就出發前往香格裡拉了。中午在導游帶去的飯店吃飯,12個人分兩桌,另外3對夫妻一桌,我們和香港客一桌,要了一個土雞湯,¥80,一桌半只。雖然是導游帶的,不過價格還算公道,我們六個人吃了¥99。我們點菜的時候看到有魚,據說是金沙江的江魚,一問價格,¥88/斤,太誇張了吧。下午先經過一個藏獒基地,不過進去看藏獒是要收費的,沒去。旁邊是個賣藏刀的,據說那裡的藏刀鋼好,可以和瑞士軍刀匹敵。可那裡的刀都是裝飾品,實用性很差,要與瑞士軍刀競爭,還是要好好從性能用途上著手,畢竟喜歡將刀僅僅作為收藏的人不多。這是行程中兩個購物點中的一個。從藏獒基地出來,我們就直奔松贊林寺,這個景點導游是不跟進去的。據導游說,松贊林寺原來是¥10門票,後來未經雲南省旅游局同意,私自將門票漲價到¥30,於是雲南省旅游局取消旅行社松贊林寺這個景點,導游進去也不能免票,所以只能我們自己游覽。這樣的問題同樣存在於碧塔海和屬都湖,原本兩個景區在未經雲南省旅游局同意的情況下,被香格裡拉政府建成碧塔海屬都湖國家公園,收¥190的門票,於是旅行社也被取消的了這兩個景點。在這裡,LP的學生證又派了用場,對折。松贊林寺又稱歸化寺,位於香格裡拉以北5公裡的佛屏山下,是公元1679年五世達賴和清康熙皇帝敕建“十三林”之一。它不僅是雲南最大的藏傳佛教寺廟群落,還是川滇一帶的黃教中心,被譽為“小布達拉宮”。現有僧侶700余人。松贊林寺於藏國第十一繞迥陰土羊年(公元1679年)興建,於陰鐵雞年(公元1681年)竣工。五世達賴喇嘛親賜名“噶丹松贊林”。1578年,藏傳佛教格魯派三世達賴索南嘉錯應麗江木氏土司邀請,到雲南藏區傳教,格魯派在迪慶藏區得以傳播並發展。1674年,以中甸噶舉寺院嘉夏寺為首的迪慶境內各噶舉派寺院反對格魯派及蒙古和碩特部統治者之間的戰火,以噶舉派為代表的勢力集團失敗,蒙藏聯軍關閉了中甸、德欽一帶的大多數噶舉派寺院,解散了這些寺院的僧人,又將沒收來的全部財產用來籌建松贊林寺。1679年,寺院動工,1681年,完成基本建設,由五世達賴賜名為“三神游息之地”,迪慶境內最大的格魯派寺院正式建成。至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清王朝賜定名為“歸化寺”。之後,松贊林寺又得到雲南巡撫及清朝歷代皇帝的垂青和一再賞賜,取得了極為崇高的地位,擁有眾多的信教群眾,成為雲南最大的藏傳佛教聖地。為該寺選址時,達剌喇嘛占蔔得神示:“林木深幽現清泉,天降金鶩戲其間”。現在的松贊林寺內有清泉淙淙,春夏不溢,秋冬不涸,並能常見一對金鶩出入。與藏傳佛教建築樣式相同,松贊林寺的扎倉、吉康兩座住殿高高矗立在中央,八大康參、僧舍等建築簇擁拱衛,高矮錯落,層層遞進,立體輪廓分明,充分襯托出了主體建築的高大雄偉。主建築扎倉,藏語依意為僧院,是僧眾學習經典、修研教義的地方。建築坐北朝南,為藏式碉房式樓,木式結構,屋頂飾鍍金銅瓦,殿宇屋角飾獸吻飛檐,具有漢式寺廟建築的特點。扎倉地層大殿有108根楹柱,代表佛家吉祥數,可容1600名僧人打坐及排列著著名的高僧遺體靈塔,內葬金銀名貴珠寶。後殿供有宗喀巴、彌勒佛、七世達賴銅佛,高三丈有余,直通上層。中層有拉康八間,分別為諸神殿、護法殿、堪布室、靜室、膳室等。內壁回廊雕飾精美,壁畫琳琅滿目。中央三面開窗采光,以漢式隔窗組成,均為六層鏤空杜鵑木雕成。前樓客廳供貴賓宴會及觀賞“羌姆”(面具)舞時使用。頂層正樓設精舍佛堂,供奉五世達、七世達賴佛像,以及貝葉經卷、唐卡、傳世法器等。佛堂正南為高聳的鐘鼓樓,清晨、正午、黃昏擊鼓報時,聲聞十裡。松贊林寺內歷代珍品眾多,有五世達賴、七世達賴時期的八尊包金釋迦牟尼佛像、貝葉經、五彩金汁精繪唐卡、黃金及各種精美的鎏金或銀質香爐、萬年燈等。金寺收藏有《甘珠兒》十部(其中兩部為金汁手書);《丹珠兒》兩百余部。以及各種精美鎏金或銀質香爐、萬年燈等。松贊林寺的僧侶組織分扎倉、康參和密參三級。前面介紹的扎倉也指最高層次的僧侶組織。扎倉的下屬僧侶組織就是“康參”,藏語意為僧團,即按僧侶籍貫或來源地的地域劃分,將大寺僧侶劃分為若干團體,形成教區區域性組織。康參由老僧主持,下設念哇、格干等辦事人員,相對獨立地管理教區的行政、宗教、經濟事務。松贊林寺的八大康參為:獨克康參、扎雅康參、東旺康參、絨巴康參、洋朵康參、結底康參、卓康參、鄉城康參。前6個康參代表了中甸地區區域內村落形成的教區區域組織。卓康參則為江邊地區(今上江、金江、三壩、洛吉)等地的納西族僧侶組織。而鄉城康參是指中甸與四川省的鄉城和得榮兩縣僧侶的康參。寺院扎倉、康參之下的最基層僧侶組織稱為“密參”,意為一戶或一戶人,一般以特定的同一區域內僧人形成一個居住單位,共同生活,人數多在一二十人左右。寺中僧侶分為活佛和扎巴兩類,除活佛外的僧侶按學歷及資歷分為格西、格弄、班卓等,按所承提職責分則有喀姆、老僧、香追、第巴、英則、格干等十數種職務。從松贊林寺出來,前往香格裡拉縣城。今天的行程就結束了,晚上導游組織自費活動的藏民家訪,¥60/人,這種一聽就知道是商業化很濃的活動對我們沒有吸引力,情願在縣城裡逛逛的。後來知道,他們去的藏民家訪,是在一間大房子裡擠了200多人,這哪裡是家訪嘛。我們住在機場附近的一個酒店裡,叫什麼名字忘了,離縣城稍微有點距離。這裡的天氣已經很冷了,我們決定去縣城看看能不能買點衣服。從前台得知這裡打車很不方便,正一籌莫展的時候,看見酒店門口有輛送貨的車,一打聽,原來是老板娘來送貨的,一會兒要回縣城的,於是和老板娘商量帶我們去縣城,老板娘爽快的答應了。到了縣城,在一條商業街逛逛,發現東西還是挺多的,我和LP在一家戶外運動店各買了件棉風衣,老楊和小蘇也買了羊毛衫,LP們還買了九分褲。晚飯在一家拉面店吃了拉面和羊肉串,味道還可以。在一家小超市裡買了點補給物,打車回酒店了。香格裡拉已經是高原了,最好不要洗澡,一方面因為洗澡消耗很大,容易引起高原反應,另一方面因為當地的水也不是很熱,容易感冒,高原感冒很危險而且很不容易好的。D14費用:公帳:木森客棧房錢:¥50x2x2=¥200早飯:¥16中飯:¥66晚飯:¥48桔子:¥4廁所:¥1x4=¥4補給:¥19.50打車-酒店:¥10共計:¥367.50私帳:棉風衣:¥150x2=¥300九分褲:¥30共計:¥330D15(10/10)行程:香格裡拉-奔子欄-白馬雪山-飛來寺7:30起床,在酒店的餐廳裡吃了早飯,米線,挺好吃的。8:30出發,第一站納帕海。納帕海意為“森林旁的湖泊”,位於香格裡拉縣城的西北8公裡處。納帕海是一個高原湖泊,有許多珍奇飛禽棲息於此,其中最有名的要數國家一類保護動物黑頸鶴,每年9月到翌年的3月,可以看到大量的飛鳥在水面上盤旋翔集。納帕海也是香格裡拉最大的草原,春季綠草青青、山花爭艷;秋季草場金黃,是攝影的大好時機。據導游說,當地的藏民很壞,開車撞死一只雞,他就跟你講雞生蛋,蛋生雞的道理,要賠¥4000;在草原外拍照,要收¥30/人;公路旁還造了一堵牆,牆上寫“牆外不准拍照”。於是我們沒有進草原,就在很遠的地方拍了幾張照片。然後出發前往奔子欄。奔子欄從古到今都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奔子欄渡口為滇藏“茶馬古道”上有名的古渡口,也是“茶馬古道”由滇西北進入西藏或四川的咽喉之地。從這兒往西北行即可進入西藏,逆江北上,即是四川的德榮、巴塘;沿金沙江而下,就是維西、大理;往東南走,則是香格裡拉縣及麗江。地處這樣的位置,奔子欄就自然而然成了交通的重要通道。清政府曾在此設渡口,並設汛駐兵。抗日戰爭時期,出入迪慶的道路基本都被日本鬼子封鎖,只省下金沙江旁的公路可以進行商貿互通,奔子欄作為這條路上唯一的驛站,經濟上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如今,在奔子欄已修建了橫跨金沙江的公路橋——“伏龍橋”,使兩岸人民溝通往來方便不少,同時,也為今天的交通運輸提供了極大的便利。10:45我們到達在奔子欄吃午飯,導游把我們帶到一家飯店裡,但並不要求我們就在這個飯店裡吃飯,於是我們問了飯店的價格,又去隔壁一家清真飯店問了,明顯隔壁便宜很多。我們在清真飯店裡點了他們煮的牛肉和牛雜,炒了點素菜。4個人總共¥41,真的蠻便宜。奔子欄正好在舉行鬥牛賽,想去看的,可導游說回來還路過的,應該還可以看,還是抓緊時間趕路吧,於是沒去。(沒想到回來的時候天已經黑了,沒看到,略有遺憾)。我們在奔子欄買了點水果,因為進了梅裡,就沒東西賣了。12:30出發,13:30到達月亮彎,那是金沙江很大一個Ω型的彎,據導游說,這個彎在雨季水大的時候由於入彎前和出彎後的水流急,夾雜著泥沙,水是渾濁的黃色,但在彎中,水流慢,沙石沉澱,所以水是藍的,形成了獨特的景色。可惜我們去的時候不是雨季,所以看不到這樣的景色。離開月亮彎,就出發經白馬雪山前往梅裡雪山了。14:45到達白馬丫口,這是我們此次行程的最高海拔處,海拔4292米。丫口下著雪,很冷,我們在寒風中了望遠處的雪山,的確有種蒼茫的感覺。這麼高的海拔讓我們呼吸有點困難,常常要深呼吸一下才能喘過氣來。在丫口逗留了半個小時,我們就出發前往梅裡雪山了。最讓我吃驚的是沿路居然還看到好幾個人騎著自行車在山路上穿越,導游說這些人是騎車從西藏,經滇藏公路翻越梅裡,到達雲南的。強,不是一般的強,太強了,吼吼!16:00我們抵達梅裡雪山對面的迎賓台,這裡可以遠觀整座梅裡雪山,神女峰、將軍峰、無頭峰、卡瓦格博峰……。這裡天氣很好,藍天白雲,讓我們有幸一睹整座梅裡雪山的尊容。據導游說,不是每個人都能看見梅裡全部的山峰的,特別是主峰卡瓦格博峰更是要有緣人才能看見。導游還向我們講述了曾在網上流傳的故事:梅裡主峰卡瓦格博峰是藏民心中的神山,也是藏區八大神山之首,是藏民不允許攀登的。1991年,中日聯合登山隊17名隊員試圖攀登卡峰,犯了藏區的大忌,於是1萬名喇嘛,3萬個藏民圍繞卡峰念咒,終於引發雪崩將這些日本鬼子和漢奸埋在雪底,太快人心。而現在,不知是抗日戰爭時期留下的舊恨還是日本人妄圖征服梅裡留下的新仇,梅裡和藏民依舊痛恨著日本人,所以傳言日本人是看不到梅裡主峰和日照金山的。於是我們只能默默祈禱明天早上不要有日本人來到飛來寺。17:30我們來到飛來寺,導游安排的住宿條件較差,不但是沒有衛生的普通間,盥洗室也沒有自來水,晚上也沒有熱水,而且不是觀景的第一排房子,所以我們自己聯系住到第一排房子的客棧裡,那裡有帶衛生,有熱水的標間,二樓平台上就可以欣賞梅裡雪山,價格僅為¥80/天,可惜房間不夠多,只有4間,同行的三對夫妻搶先租掉了,我們原想租下剩下的那間給LP們住,我們兩個男的無所謂,普通間將就一晚算了,沒想到那三對夫妻不肯,說是這間房間是留給那兩個香港人的。香港人此時正在外面拍照呢,要他們瞎起勁,狗男女!於是我們租了二樓的一個大普通間,4個床,我們4人睡一間了,¥20/人。其實也沒什麼,至少那裡有熱水,基本的洗漱還是可以保證的,反正不洗澡,也無所謂了。原來客棧的房間也是¥20/人,條件要差多了,也合算的。4人一間,晚上說說笑笑,好不熱鬧。導游不錯,說你們自己找住宿也可以,明天把住宿費推給我們。我們要買點一次性杯子晚上洗漱用,隔壁雜貨店有,可是一桶30個,¥6。倒不是不舍得錢,但30個太浪費了,和老板娘商量¥1買5個,不肯。倒是老板出來說“賣吧,否則的確浪費了”。老板是個實在人啊。晚上本想去梅裡往事吃飯的,可沒想到裡面居然客滿,要排隊等翻台,太誇張了吧。於是在隔壁的一家飯店吃的,環境也很不錯,不過價格不便宜。天色已黑,雪山像黑色的巨人一樣矗立在對面,外面寒風瑟瑟,屋子裡卻暖意融融,我們吃著熱乎的飯菜,海闊天空的聊著,還陪LP們下了幾盤飛行期和跳棋,倒也其樂融融。祈禱明天別有日本鬼子來破壞日照金山,這可是我此次旅行最向往的景色啊。D15費用:公帳:早飯:¥20中飯:¥41水果:¥7晚飯:¥78一次性杯子:¥1共計:¥147私帳:香格裡拉地圖:¥4.50D16(10/11)行程:飛來寺-明永冰川-奔子欄6:00懷著興奮的心情起床,外面天還沒亮,我們就站在寒風裡開始等待日照金山。看見旁邊許多人已經將長槍短炮架在那裡,我和老楊手裡的小數碼相機真是丟人啊,狠不得扔到山谷裡去。不過還是算了,畢竟出來這麼多天,這麼多美麗的景色還是靠它記錄下來的。7:00,天色已經漸亮,整座梅裡雪山已經清晰可見,可惜卡峰的峰頂還被一片雲籠罩著,祈禱這片雲快快散去。7:15,天空已經出現彩霞,雪山也略顯紅色,可是卡峰的雲還沒散去。7:30,突然烏雲密布,整座雪山都被烏雲籠罩。大失所望,只能找地方吃飯,來到梅裡往事,看見門口停了量大巴,不會是日本人來了吧。剛推開門,就聽見裡面唧唧喳喳的日本鳥語,氣的我衝著日本人就罵“FUCK JAPANESE”,可裡面的日本鬼子都是老頭老太,連頭都沒抬,估計沒聽懂,沒辦法。痛恨梅裡往事接待日本人,於是轉身出門。在另一家飯店裡點了米粉和煎蛋,並在旁邊一個藏族老太太那裡買了三個饃,饃很大,是用高壓鍋煲出來的。因為考慮到今天要去徒步明永冰川,導游說要到下午2、3點才能吃飯,於是准備將早飯吃不掉的饃當干糧。藏族老太太做饃的時候,我和她閑聊著,她還好客的拿出酥油茶讓我喝,說喝了酥油茶可以避免高原反應,於是我欣然接受,本來以為一定很難喝,喝不慣,沒想到鹹鹹的帶著一股奶香,還挺好喝的。8:15出發,帶著無限的遺憾離開了飛來寺,同行的杭州夫妻高原反應,留在飛來寺休息。9:30抵達明永村。門票¥60/人,LP憑學生證對折了。明永冰川源自卡瓦格博峰,從卡峰往下呈弧形一直鋪展到海拔2660米的森林地帶,綿延11.7公裡,平均寬度500米,年融水量2.32億立方米,是我國緯度最南,冰舌下延最低的現代冰川。登臨冰川,有飛架的冰橋,有纖細的冰芽、冰筍,還有大小不一的冰凌、冰洞,千姿百態。我們從明永村開始徒步。那裡雖然有租馬匹(其實大多是騾子)上山的,但我們年紀輕輕,應該不用的。徒步的道路還算好走,就是路上到處都是馬糞,一開始還注意不要踩到,可漸漸發覺想不踩到根本是不可能的。路上我們4人都折了一根堅硬的樹枝做拐杖,一路上這拐杖可省了我們不少的力氣。半路開始下雨,還看見日本鬼子騎著騾子上山,讓我們又氣憤又郁悶又無奈,罵日本鬼子的同事也罵藏民,不是說痛恨日本鬼子嗎?可人家來旅游不照樣接待,看來為了錢可以把祖宗都賣了。12:45我們經過3個多小時的徒步到達了明永冰川的觀景台,近距離欣賞了冰川的氣勢磅礡,冰川下的暗流流動的時候發出了隆隆的聲響。由於下雨,大霧籠罩,我們沒能近距離的欣賞卡瓦格博峰,又一遺憾。14:30我們回到了明永村,在村裡導游帶去的一家飯店吃的飯,也還算經濟實惠。據導游說今天全程14公裡,海拔落差2000多米,吼吼,我們也挺強的嘛。15:30我們離開明永村,在飛來寺接了高原反應的夫妻,返回奔子欄。19:45抵達奔子欄,天色已黑,鬥牛賽自然也早已結束,可惜了。我們還是在昨天的清真飯店吃的晚飯,他們家的菜味道還不錯,就是太油膩,於是讓老板燒了一大鍋菜泡飯,點了些白切肉,炒了兩個蔬菜。飯後回房,今天徒步明永,走的屁股酸痛,早點休息吧。D16費用:公帳:早飯:¥34中飯:¥40晚飯:¥71共計:¥145D17(10/12)行程:奔子欄-橋頭鎮-虎跳峽-拉市海-麗江7:00起床,在客棧裡吃了早飯,8:00出發前往虎跳峽,一路無語。10:30去了我們此次旅行的第二個購物點,是賣藏藥的,那三對夫妻進去了,大肆采購了一把,還說怎麼合算怎麼合算。我們住在木森和老板閑聊時,老板告訴我們,在麗江和中甸地區,有兩樣東西不要買,犛牛肉和藏藥,都是假的。老板說把藏區所有犛牛都宰了做成犛牛肉干,在麗江只能賣半個月,所以都是黃牛肉,藏藥也是同理。於是我們就在藥店外晃悠。還別說,藥店外是一大片草原,草原上有低頭吃草的犛牛,散養的黑豬,到處亂竄的小狗,牧民的木房子裡冒著炊煙,綠草藍天白雲,遠處連綿起伏的山脈,簡直就是一幅和諧,平靜的鄉村水彩畫。在這裡呼吸著草原清新的空氣,有點遺憾於我們這個行程的匆忙,沒有好好享受草原的寧靜和安詳。在這裡逗留了短暫的15分鐘,我們收拾心情,繼續上路。13:00抵達橋頭鎮午飯,然後進入虎跳峽景區。虎跳峽的門票也不認研究生證的,沒能打折。虎跳峽距離麗江60公裡,這條峽谷在金沙江上游,全長18公裡,分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三段,迂回道路25公裡,東面為麗江的玉龍雪山,西面為迪慶的哈巴雪山,峽谷垂直落差3790米,是世界第三大峽谷,也是最深的峽谷之一,以奇險雄壯著稱。江流最窄處,僅約30余米,相傳猛虎下山,在江中的礁石上稍一腳,便可騰空越過,故稱虎跳峽。峽內礁石林立,有險灘21處,高達10來米的跌坎7處,瀑布10條。游覽虎跳峽一般僅到上跳峽,要去中跳和下跳需要徒步行走,考慮到我們的實際能力,放棄了這個安排。進入上跳峽有兩條路,一條路在中甸這邊,這條路修在山崖上,裡江面有200多米,從橋頭鎮可以開車到達棧道口,然後沿棧道一路向下,可以抵達峽底的金沙江邊,我們這次走的就是這條路;另一條路在麗江那邊,路面就在江面旁邊,車可以開到停車場,然後步行沿江而行大約3公裡,就抵達最窄的江面處,我們4年前走的就是這條路。兩條路的終點隔江向望。虎跳峽的景色確實雄壯,相隔4年,從不同的角度,一樣感受到她的壯麗,奔騰的河水從狹窄的江面擠過,怒吼著拍打著江邊的河灘,也衝刷著江中心那塊讓猛虎越過的巨石,大自然的雄偉對比著個人的渺小,讓人頓覺心胸開闊了。15:30我們離開虎跳峽,聽導游說這裡可能要建水壩,以後可能就沒有虎跳峽這個景色了,我們只能默默祈禱,希望這次離開不是永別。人啊,為了一己之利就可以為所欲為嗎?16:30我們抵達了梅裡四日游的最後一站,拉市海。拉市海位於麗江縣城西面8公裡處的拉市壩中部,是雲南省第一個以“濕地”命名的自然保護區。“拉市”為古納西語譯名 ,“拉”為荒壩,“市”為新,意為新的荒壩。拉市海,湖面海拔2437米。過去,湖面季節變化顯著,雨季水位高,最大蓄水量1.8億立方米,水面9平方公裡,水深可達9米,干季水位下降,甚至干涸。80年代以來,先後興修水利,在落水洞前築起了一個高大的堤壩,海水再也無法隨意流去,而是從海東黃山哨打通的輸水隧道,流入麗江城區。拉市海由季節湖變成了保持一定水位的高原湖泊,如鏡的湖面倒映著玉龍雪山,越冬水鳥或安然棲息,或翱翔於藍天白雲之間,構成高原濕地特有的氣息。據調查,目前在拉市海濕地共有鳥類57種,每年來此越冬的鳥類有3萬只左右,其中特有珍稀瀕危鳥類9種,包括青藏高原特有鳥類斑頭雁,國家一級保護鳥類中華秋沙鴨、黑頸鶴、黑鶴等。因而,雲南省政府於1998年6月正式批准建立雲南麗江拉市海高原濕地自然保護區,包括拉市海、文海、吉子水庫、文筆水庫等4個片區,總面積6523公頃 ,其主體部分拉市海片區,面積5330公頃,成為候鳥的棲息樂園。我們來拉市海的時間不是很好,10月份,候鳥還沒來,所以僅剩下一個光禿禿的海子,也許這片濕地對科學家有著非凡的意義,可對於游客來說,景色太普通了。正當我們打算離開的時候,一條彩虹橫空出現,我們長這麼大還是第一次看見這麼完整的彩虹,趕緊掏出攝像機和照相機,記錄下在城市中看不到的這一幕。17:30我們回到麗江,和導游作別。導游現在是自由職業的,哪個旅行社有團,就叫他們。游客人多也可以自己找導游,他說一般¥100/天。可惜我忘了問他留聯系方法了。回木森取了行李,開了房間。晚上LP們吵著要吃肯德基,沒辦法,只能先陪她們去吃,然後我們再一起去吃燒烤。吼吼,肯德基可比燒烤貴多了。飯後去位於新大街近長水路路口的長途客運站買了10/13麗江-昆明的長途臥鋪車票,¥168/張,晚上8:00發車,第二天早上5點到達。據說這是車況最好的車,而且床單被套每班車都換的。後來事實證明這班車也的確比較不錯。另外一個客運站好像有¥139/張的普通臥鋪車票,不知道情況怎麼樣。然後稍微逛了一會兒,買了點送親朋的禮物。玩了四天,累了,回味著四日旅途的點滴,進入夢鄉。D17費用:公帳:早飯:¥18中飯:¥40蘋果:¥5晚飯(肯德基):¥74.50晚飯(燒烤):¥62打車:¥14禮物:¥10共計:¥223.50私帳:禮物:¥79冷飲:¥3長途車票(麗江-昆明):¥168x2=¥336退景點門票(LP享受的半價):¥-45共計:¥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