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9月6~23,利用旅游淡季,獨游雲南18日,其中:廈門-昆明雙飛;途徑昆明兩次,首尾共計7天,住親戚家;9月8~11日停留大理四日;9月12~14騰衝停留三日;盈江、瑞麗、緬甸共游兩日;保山宿一日;游玉溪撫仙湖一日。總計花費4192元,扣除往返機票後,在雲南的實際開銷為2382元。9月15日,吃早餐時巧遇YXY,他正在猶豫是否跟我去瑞麗,我給他半小時考慮。大約十多分鐘後,我正在整理行裝,YXY跑上樓來叫我不必再等,他已電詢一位戰友,人家告訴他說瑞麗並不好玩。其實,我對瑞麗的興趣也並非在於瑞麗本身,而是打算出境到緬甸去走走,這樣花費不多,也算是出了趟國。而且,人已到騰衝,瑞麗就“近在咫尺”,不去白不去。可YXY就沒有這麼瀟灑了,他是現役軍人,估計不能隨意出境。與YXY分手後,打的(五元)赴“老客運站”,瑞麗方向的巴士都在那裡發車。購買了由騰衝至盈江的車票,20元/人。盈江位於騰衝與瑞麗之間,那裡有座遠近聞名的“允燕大佛塔”,打算順路去看看。中巴8:20發車,我是僅有的乘客,座位與司機並排。當地人乘車並不去車站,而是站在路邊守候,中巴車緩緩地游蕩,不斷有人攔車,正常只需十分鐘的路途,走了近半個小時,方才抵達“國殤墓園”大轉盤附近的“南客運站”。又上了幾個人後,汽車開始加速,當日的旅游行程就算開始啦!我擁有全車最佳的觀景位置,興致勃勃地一路觀賞窗外風光。我們先是向西駛往和順,然後再折向西南直趨盈江,全程97公裡。這一帶是多民族地區,9:15經過騰衝縣的荷花民族鄉,聽車上人說,鄉裡的少數民族以傣族和佤族為主,也有回、景頗、阿昌等族,但多數居民仍為漢族。這裡也是玉雕之鄉,街上隨處可見玉器商店和玉石加工廠的招牌。再過約30分鐘,途經“九保阿昌族鄉”,此地已屬於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梁河縣。9:47過梁河縣城,小城建設得不錯,好像還很注意發展旅游。路過一片水池,名曰“南甸玉澤”,水邊有座漂亮的金塔,從路邊的旅游廣告上還得知,附近有座“傣族王宮”。出縣城不久即進入山區,十點整距盈江40公裡。這裡也有溫泉,經過一處名為“龍窩溫泉”的度假村,在公路邊就能看到有熱汽蒸騰的溫泉水溢出。一路下山後,進入盈江轄區,氣溫明顯升高,11點左右抵達盈江縣城。“的哥”聽說我要去“允燕塔”,露出一臉驚奇,他從未見過有人專為旅游而來盈江。佛塔位於縣城東南約1.5公裡的允燕山上,因為要開上山頂,“的士”收費十元。其實,允燕山只能算作是丘陵,山不太高,但斜坡卻很長。汽車停在一座奇特的建築物前,下車的時候,司機友善地交待,這裡沒有“的士”等客,回程必須步行下山,走到公路邊去攔車,那時只需五元即可返回長途汽車站。眼前的建築其實是座寺廟,牆壁刷成紅、黃兩色,外觀既像寶塔,又像是現代派建築。廟中正在舉辦佛事,有很多穿著傣族服裝的中、老年婦女在佛堂中祈禱。廟前有塊白色石碑,上面全是彎彎曲曲的文字,我一字不識,走到背面去看,又是另一種風格的文字,我依舊目不識丁。後來才聽人說,碑前的文字是傣文,背面是景頗文。從小廟向下走二十幾級台階便是一片大廣場,廣場盡頭矗立著金碧輝煌的佛塔。允燕塔又稱曼猛町塔,是雲南小乘佛教最重要的佛塔之一。主塔高約20米,呈圓錐形,周圍還有40個圓錐小塔,各塔頂部均有金屬寶頂,還懸掛著金屬片,微風吹來叮咚作響,塔身為金色,在正午的陽光下熠熠生輝。“允燕”在傣語中有吉祥之意,1946年,當地的傣族土司為鎮水妖、御兵災和瘟疫募款修建此塔,工程時建時停,直至1955年才最後竣工。1983年,允燕塔被雲南省確定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佛塔坐南朝北,小廟和廣場實際上都是在塔的背後,我由南向北穿越廣場,來到塔的正面,這裡有雲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碑牌,還有一對昂首挺胸的“嘎朵”(傣族傳說的靈獸),一條長約百米的石階路通向山下,不遠處有座傣族村寨,名叫猛町寨。拍了幾張風景後,打算拍張到此一游的照片留念,但用三腳架自拍了多次均不成功,只好找人幫忙。廣場周邊有些經營賭博游戲和傣族小吃的攤位,攤主多為身穿筒裙的傣族少女。我花一元錢買塊傣族風味的烤肉,然後試探著詢問能否為我拍張照片?小姑娘非常痛快地就答應了,而且照相技術不錯,看來,我並不是第一個請她拍照的游客。 步行下山,來到公路邊,果然只需五元就可打的返回長途汽車站。去瑞麗的班車12:50發車,在候車室中以薯片和礦泉水作為簡單的午餐後,就登車出發了。為了觀賞允燕佛塔,在盈江縣停留約兩個小時。汽車開出盈江,向瑞麗方向駛去,同座是位年輕人,一路上不住地嘆息。他是山東泰安人,當過四年兵,退伍後參與個體辦礦,摸、爬、滾、打了四年,到頭來兩手空空,就連相交多年的女友也於日前與他分手,理由只是因為他沒錢。他強調說,好人常常沒有好命,盈江的各民族中,就數傣族人最虔誠,最善良,但盈江城裡的富人卻沒有一個是傣族。他自己當兵時立過功,入了黨,退伍後,不吸煙,不喝酒,更不沾毒品,一直努力工作,還懂得選礦技術,但就是命運不濟,不是投了資找不到礦,就是好不容易見到了礦脈,卻被當地的合伙人排擠出局,最艱難的時候口袋裡只有200元錢過春節。他還說,盈江一帶吸毒、販毒嚴重,面對一些不務正業的人也能發財,他再三與我探討人的命運究竟是不是由老天爺來決定的?我只好勸他說,人的命是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他還年輕,人生豪邁,可以重頭再來。其實,他自己也不甘心就這麼沉淪,此次去瑞麗就是想再約上幾個朋友辦個礦,否則真沒有臉面回去見山東父老…….。兩人一路就這麼聊著,不知不覺地到了瑞麗。瑞麗客運站位於很繁華的南卯街上,網上說這一帶有很多旅館,我想,就在這條街上找個住處吧!背著大包剛剛走出車站,就有一位年輕女士跟了上來,問我是否要參加中緬邊境一日游?我立即停下腳步,因為游緬甸正是我來瑞麗的主要目的。該女士帶我進入瑞麗客運站下屬的瑞運旅行社,指著一張報價單說,緬甸一日游的標准價格是380元,但因現在是淡季,只收290元。我嫌太貴,她降到270元,我仍嫌貴,她說不能再低了,我扭頭出門,心想還是先找到住處再說。誰知,這位小姐又追出來,說她的底線價格是250元,可以游覽緬甸北部的兩座城市、七處景點,旅行社負責包辦出境證,包一切交通,安排專門的導游,還管兩頓飯。我看她一臉誠懇的樣子,而且,價格也可以接受,於是成交。就這樣,我成了真正的“二百五”,因為事後得知,其他人去緬甸只需花費140~180元。交完錢後,小姐帶我到另一個地點去拍出境證照片,來回打的又去掉10元。她還推薦我住瑞麗客運站的“交通賓館”,標准間30元/天。賓館就在客運站大院內,但總台的要價卻是50元/天,我質問帶我過去的旅行社小姐,總台立即改口說標准間實際上是30、40、50元都有,還說30元的標准間條件太差,於是,我選了40元的房間。跟著服務員上三樓,我順便問了一下30元、50元的房間都在幾層,服務員說都在同一層。事後我才想起,這40元/天的房價或許本來就應該是30元,如若碰上比我更“二百五”的人,它也可以變成是50元/天。晚飯後接到YXY發來的短信,他沒有去黃瓜箐泡溫泉,而是走上了返回昆明的路,目前正在大理古城內過夜,一個標准間只需20元/天,這個家伙果然比我會砍價。9月16日,早餐後就來到位於車站門口的瑞運旅行社,昨日的女士不在,只見到一位中年男子,自稱朱建軍,遞給我一張名片,原來他是瑞運旅行社的總經理。不一會兒又來了一男三女(一對夫妻,三個姐妹),他們也是游客,都是已退休的西安人。八點整,兩位漂亮的導游小姐來上班,都是傣族,年紀大的是資深導游,姓康,年紀小的只有17歲,剛從職業高中畢業,自報了一個很怪的名字,我沒記住。朱總說,按照居住地區和生活習俗的劃分,傣族可分為旱傣、水傣和花腰傣。水傣一般沿瑞麗江居住,有名無姓;旱傣泛指潞西、梁河等地區的傣族人,他們可與漢族通婚,有姓有名;花腰傣居住在瀾滄江畔,以花帶束腰而得名,也是有名無姓。還有一種“亂傣”,屬三種傣族雜居。康導是旱傣人,所以有姓,小姑娘是水傣,只有名字沒有姓。朱總自己是景頗族,景頗也有大山景頗和小山景頗之分,朱是大山景頗。在瑞麗的十八萬人口中,少數民族占60%以上,絕大部分是傣族,且多為水傣。我和四位西安人就是今天赴緬甸旅游團的全體成員,大家登上一部子彈頭面包車,由朱總親自駕駛。他特意邀我坐在身邊,我當時感到奇怪,為何對我特別關照?後來才明白,這是因為我是“二百五”的緣故,其他四位游客每人只交了180元。汽車向“姐告”開去,中緬兩國在這一帶的界河是瑞麗江,我國領土主要在西岸,“姐告”是界河東岸上唯一的一片中國土地,面積不大,東、南、北三面皆被緬甸的木姐市包圍。朱總不停地為我介紹沿途景物,當他指著一棵大樹告訴我說那是緬桂花時,我十分驚異地發現,原來緬桂花就是在廈門經常見到的白蘭花。我很早就聽說過“緬桂花開十裡香”,但從來也搞不明白緬桂花究竟是什麼花。汽車駛過瑞麗江大橋,進入“姐告邊貿經濟區”,直抵320國道的終點處,這裡有一座漂亮的傣式樓房,外觀好像是座大門,上面寫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瑞麗口岸”。這座被人稱為“國門”的大樓,其實就是瑞麗口岸的邊防檢查站,朱總的汽車只能送到這裡,兩位導游小姐將帶領我們出國。辦好出境手續,走出邊檢大樓,面前還有一座灰色的鋼筋水泥大門,這才是真正的國門,只要跨出此門一步,就立即是緬甸的國土。緬甸方面既無軍人、警察,也沒有任何人來檢查我們的證件,再向前走十多步,就是緬甸木姐市內的一條繁忙的馬路。今天要觀光的第一個景點是“金皇宮”(模仿仰光皇宮的建築),它就位於馬路對面。緬甸的接待單位是“南坎集團旅游公司”,我們都得到一個寫有該公司名號的紅色胸徽。康導說,她走到這裡就算是已經“下崗”,隨後雖然也會跟著我們,但一切活動都要聽由緬甸導游安排。緬甸方面把我們五人分成兩組,四個西安人跟一位導游,我單獨走,也有一個導游。我要求與西安人並團,這樣可以少用一位導游,但緬甸姑娘們說,她們這裡導游很多,足夠應付。導游畢恭畢敬地把我引進“皇宮”,當“得知”我是來自福建後,她故作驚喜地說“我們的老板也是福建人”。不一會兒,來了一位青年男子,自稱是老板,非常熱情地與我攀認老鄉,並把我帶進一間玉器展銷大廳,坐下喝茶,大敘鄉情。然而,這種伎倆我在國內曾經領教過,於是立即反客為主,極力勸他回家鄉去販玉,並聲稱有一位朋友在廈門做玉器生意,專騙外地來廈的旅游團隊,那些很少出門的游客非常好騙。他也很坦然地說,其實做玉器生意的人,到處都一樣,並說,他這裡的玉器我就不必看了,不是為老鄉准備的。然後,起身帶領我走到另一間鱷魚皮制品展銷大廳,在這裡,一條鱷魚皮帶標價4000~5000元人民幣。我說我是窮人,用不起這麼貴的皮帶,“老板”說因為是老鄉,他不想賺錢,叫我隨便出個價。我說這麼名貴的東西我不知該如何出價,於是“老板”說200元就好。我說這樣會讓他吃虧太大,堅決不買。“老板”又降為100元,並說售貨小姐也是福建人,這100元就算是給小姐的辛苦費,因為是老鄉,皮帶他白送。我說我這個人做事憑良心,雖說是老鄉,但素不相識,無端接受這麼貴重的禮品我回去也不能安心。“老板”看我實在是榨不出油水,只好指著一座小門說,那是出口,我可以自己出去,他還有事,就不再奉陪了。第一個景點的觀光就這樣結束了,走出“皇宮”,見到康導和小姑娘導游,康導主動提議為我在宮前拍了兩張照片。西安人依舊渺無音訊,她們只好帶我到一旁的茶棚小坐,這裡聚集著一大群緬甸姑娘,都是當地華僑,在此做導游,普通話說得比我們的“水傣”小姑娘還要標准。又等了約20分鐘,西安人姍姍而來,他們的經歷與我相似,差別只在於遇到的“老板”是陝西人。然後是等候拼團,又等了約半小時,從金皇宮裡走出了足夠的中國游客,拼團成功,大家坐上一部中巴,這樣的破車在中國屬於早就該被淘汰的那種類型。下一個旅游項目是觀光木姐市容,緬甸導游說,木姐是緬甸第九大城市。然而,眼前的“城市”又髒又破,道路也很窄,路上既無交警,也沒有紅綠燈,根本看不到一座高樓,充其量也只能相當於福建省的一個小鎮。汽車停在一處市場前,導游建議我們只看不買,因為80%都是中國貨,若買就變成“出口轉內銷” 了。據說在20年前,這裡的東西大部分來自泰國、日本,就連我國的瑞麗,也有很多東西是從緬甸進口,現在真是今非昔比啦!另外讓我感到有趣的是,街上走的很多女士都把臉塗成灰黃色,好像是畫著臉譜一般。緬甸導游說,她們塗的是防曬霜,原料是當地一種樹的樹干,人們將樹干磨成粉,加上水,直接塗在臉上,防曬效果非常好,而且純天然,對皮膚沒有刺激性。第三處景點是金鹿寺,這裡有一尊在緬甸北部非常出名的釋迦摩尼佛像,據說在二戰時期,金鹿寺曾遭日機轟炸,所有房屋都被炸毀,唯獨這尊佛像毫發未傷,緬甸百姓相信這是因為釋迦摩尼佛在顯示法力。緬甸人所信奉的是小乘佛教,其佛塔,殿堂都與我國大乘佛教的寺院有明顯的差異。金鹿寺內只有一間內部結構非常簡潔的佛殿,寬敞、明亮,供奉著那尊著名的釋迦牟尼佛像。面對神聖的佛像,中、緬兩國導游立即虔誠地跪拜,我們這些游客也必須脫鞋以後才能進入殿堂。導游說,能面見此佛是非常難得的機緣,建議大家都向佛膜拜,為自己和家人祈福。聽了這話,中國游客紛紛跪拜,我也只好入鄉隨俗,裝模作樣地拜了一下。殿堂內允許拍照,但必須用坐姿,因為佛是坐在那裡的。大殿外面是座花園,漂亮的宮殿式建築、金光閃閃的佛塔、菩提樹下端坐著的玉佛,到處都是金碧輝煌,讓人目不暇接。康導看我獨自一人在那裡閑逛,又主動走上前來為我拍了幾張照片。雖然在報名參團時,被這家旅行社當成“二百五”來耍弄,但我對他們的導游服務還是頗為滿意的。緬甸以佛教為國教,到處都是寺院,雖說國貧民窮,但廟宇卻都修建得富麗堂皇,所以,旅游緬甸就是觀光寺廟。從金鹿寺出來,又參觀了一處寺廟,忘記叫什麼名字了,反正也是金碧輝煌,據說,像這樣華麗的寺廟在木姐市中還有好幾座。接下來是去旅游公司吃午飯,沒有餐廳,只是一個很大的涼棚,能容納很多團隊共同聚餐。我們11點就到了,但開飯必須是12點,因為有一場歌舞表演,需要等待所有團隊都到齊以後,才能開始演出。坐等吃飯總覺得時間漫長,為了消磨時光,隨便找了幾位其它團隊的驢友閑聊,不經意間得知,他們只交了140元的團費,我足足多花了110元的冤枉錢。不過話又說回來,外出旅游,心情愉快最為重要,若為這點錢壞了旅游的興致,那才是更大的損失。總算等到開飯,十人一桌,兩個緬甸姑娘抬著一個長方形的大木盤,一次性地就把整桌飯菜全上齊。菜的樣數倒是不少,但做工粗糙,游客們頗有微詞,但按照緬甸的標准,這一桌飯菜就算是不錯的了。一碗肥肥的紅燒肉被我吃去多半,既然交費比別人多,吃飯就不必謙讓,在家裡時,因為 “內當家人”強調膽固醇問題,我很少有機會能吃到肥肉。歌舞表演也隨即開始,“小貓”、“小狗”的服飾、舞姿都不錯,“小貓”們也蠻漂亮。緬甸導游說,按照緬甸語的發音,未婚的女子稱為“小貓”,未婚男子稱為“小狗”,已婚的稱為“中貓”、“中狗”,老年人則稱為“阿貓”、“阿狗”。吃罷午飯,奔向南坎,我們坐上一部更破的汽車,緬甸導游稱它為“免費按摩椅”。許多“小貓”搭我們的車,她們要麼席地而坐,要麼自備小板凳,並不與游客爭位子,這些人是下班回家的導游以及為我們跳舞的演員。道路情況很差,全是土路,坑坑窪窪,導游說,我們走的這條路便是著名的史迪威公路,一直走下去可以到達仰光,在緬甸也算是一條國道。經過一座鐵橋,導游說它是在二戰時期由日本軍隊修建的,戰後再也沒有重修過,保留著歷史的原貌。路遇的民房都是些破破爛爛的竹樓,裡面幾乎家徒四壁,其實,類似的民居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中國農村中也比比皆是,幾十年過去,我們的農村進步了許多,但這裡依舊是“原汁原味”。破車加破路,這一段不太長的道路讓我們花費了近一個小時,為了活躍氣氛,帶隊導游鼓動搭車的“小貓”們表演節目。與中國的導游相比,緬甸導游都很“野”,帶隊導游介紹說,這些搭車回家的導游有著諸如“野貓”、“潘金蓮”,甚至是“水性楊花”之類的藝名。她們唱的歌也非常地火辣,曲調是老的,但歌詞被改得不成樣子。不過,這些人只是“野”在嘴上,行為舉止還是蠻本分的。舞蹈演員都是緬甸人,我試著與坐在身旁的一位“小貓”溝通,她只是笑,卻不答話,估計是聽不懂漢語。在南坎觀光的第一個景點是“南坎民族花園”,免費,但並不精致,只是種了些花草和鳳尾竹而已。真正的賣點是花園中的布島族表演,屬自費項目,15元/人。布島族的女性以長脖子為美,所以自幼就逐步往脖子上套銅圈,成年以後的銅圈總重可達5公斤,脖子也就被拉得很長。我本不打算捧場,但其他人都紛紛買票,看到僅我一人留在門外,有些不好意思,最終也買了張票。其實,我並不是在意這15元錢,而是長脖子女人的形像實在難看。進場後,選擇最後一排,瑞雲旅行社的小姑娘導游和我坐在一起,康導留在木姐了,沒跟我們來南坎。演出開始,兩位長脖子女人都是50多歲的老婦,跳起舞來動作生硬,目光呆滯,不但讓人感到惡心,甚至還有些恐怖。幸好,這裡還有“傣家民族舞蹈”表演,節目不錯,特別是跳孔雀舞的兩位姑娘,人長得漂亮,氣質也很好。下一處景點是曼坎寺,這裡有一座非常壯觀的大金塔,據說已有800多年的歷史。進門須交些錢,2元就行。有趣的是,寺內根本沒有殿堂,所有的佛像都露天放置在金塔旁邊的樹林中,走進樹林就好像是走進了一座塑像公園,一組、組的群雕描述著各種有關釋迦摩尼的故事。其中有一組是描述釋迦摩尼出道以前,還是身為印度王子的時候,有一次遇到巡視人間的佛主,趴在地上虔誠朝拜的情景。這個故事在緬甸很出名,木姐的金鹿寺中也有類似的雕塑。然而,根據中國的佛教,佛主就是“如來”,如來佛就是釋迦摩尼,那末這位被釋迦摩尼頂禮膜拜的“佛主”又會是誰呢?我詢問瑞運旅行社的小姑娘導游,她也說不清楚。小姑娘是第一次來緬甸,一切都感到新鮮,而且,作為剛剛畢業的中學生,對導游工作也顯得有些怯生生,正好我也沒有同伴,於是,我們兩人就成了搭檔。小姑娘成為我的“隨行攝影師”,但她是新手,一張照片要重復拍攝好多次,幸好是用數碼相機,拍不好刪掉重拍就是了。每次拍完照片,我倆都要相互感謝,我謝她不厭其煩地為我拍照,她謝我耐心地教她使用相機。最後一處景點不知是否應該叫做“大佛寺”,這裡有兩尊非常大的釋迦摩尼佛像,一坐,一臥。然而,這兩尊佛像只適合遠看,走到近處就能看出做工粗糙,據說這是一對做珠寶生意的姐妹,賺了大錢後捐資興建的。進門也要交些“奉獻”錢,但這裡的僧人很老實,給他5元還會主動找我3元錢。出門後花五元錢買了一個大椰子,插根管子吸汁解渴,自己覺得很合算,但別人說我買貴了。
離開南坎,又在史迪威公路上顛簸了近一個小時,回到木姐,汽車停在中午吃飯的地方。緬甸導游宣布,凡是乘汽車來緬甸的游客都留在車上,乘船過來的人必須下車。於是,那些只交140元團費的人都下了車,據說,他們是以偷渡的方式來緬甸的(沒辦出境證),因此,也必須偷渡回國。康導重新上崗,帶領我們經瑞麗“國門”,堂堂正正地返國。朱總開車來接,前往瑞麗江中的一座小島,島上有個“東南亞風情園”,晚上安排在那裡用餐並欣賞歌舞表演。這項活動由幾家旅行社合辦,共有好幾個團隊,大家歡聚一堂。開飯時間到了,歌舞表演也立馬開始,又是兩個服務員抬著一個大木盤,一次性地送來整桌飯菜,估計這就是傣族人家的宴客風俗。“東南亞風情園”的飯菜比緬甸強多了,每桌還有一瓶傣族家釀美酒,歌舞表演也頗為正規,大家都說,還是中國好。晚飯後,旅行社的汽車把我送回賓館。說實話,對於瑞麗,我知之甚少,除了緬甸游,只知道還有個姐勒金塔值得一去,網上曾說,那是座有800年歷史的古塔。因此,原定在瑞麗游玩兩日,第一日游緬甸,第二日上午游姐勒塔,下午逛市容。然而,在緬甸時曾聽康導說,姐勒塔很一般,在緬甸看過大金塔後,實在沒必要再去姐勒塔。小姑娘導游也說,姐勒塔甚至還比不上我在盈江見到的允燕塔。特別是後來又聽人說,姐勒古塔早已在文革時期被毀,現在的塔是前幾年新建的,不是古跡,考慮再三,決定放棄姐勒塔,明早即離瑞麗。賓館就在汽車站內,下樓走幾步就是售票處。瑞麗有直發昆明的臥鋪汽車,全程十四、五個小時,。網上曾說,臥鋪車內氣味難聞,不宜乘坐,因此,返昆旅途決意分成兩步走,中途休息一夜。首選經停大理,但售票員說需耗時10個小時,對我這樣年齡的人,一動不動連續乘車10個小時,實在是太辛苦了,旅游畢竟只是一種休閑活動,不是玩命。因此選擇經停保山,全程只需6個小時,當即購買了次日的車票,“豪華”空調中巴,55元/人,由於是購票第一人,選擇了與司機並排的座位。對我來說,旅游的樂趣始於乘車出發的時刻,選擇這樣的座位是為了更好地觀景。9月17日,赴保山的汽車9:50發車,約十分鐘後經過姐勒,遠遠地看到“姐勒金塔”,果然不如盈江的允燕塔壯觀。沿320國道前進,路遇村莊的牆壁上經常可見“遠離毒品”、“爭做無愛滋村”之類的標語,足見這一帶毒品問題之嚴重。過芒市路口後,開始翻越的高黎貢山,一路上的艷陽高照也轉變成時陰時雨的天氣。高黎貢山保持著十分良好的自然生態,汽車穿越原始森林,多次見到一種沿著樹木攀援的青藤,上面結著鮮紅色的果實,個個都有拳頭大小,高大的樹木上掛著串串紅果,給我留下難忘的印像。12:18,汽車停在一處埡口,這裡是德宏與保山的邊界,設有“木康邊檢站”,公路邊停滿了汽車,從瑞麗方向的來車都要接受毒品檢查。等了很久,上來幾位武警,檢查身份征並核對每位旅客的行李。可能是由於我的一身驢友裝扮,只是讓我出示身份證並指認自己的背包,查也沒查,就算OK。但有幾件別人的物品被搬下車去檢查,還將一對年輕夫妻及其全部行李帶下車,到邊檢站內接受檢查。好在所有的檢查都沒發現情況,12:48我們被放行。事後,我在車上發表議論說:“這樣的檢查不如喂養幾只緝毒犬,效果會好得多”。司機回應:“如用上緝毒犬,人就要下崗啦”。駛離邊檢站,進入保山市管轄的龍陵縣,320國道也開始下坡,沒走多久,汽車就停在大山中的一座孤零零的小院旁。這裡雖是“前不著村,後不著店”,但門前卻停放著好幾部客車,小院內站也滿了旅客。司機立即被接待到貴賓間內享受“火鍋”招待,旅客吃飯在大廳,10元一份的快餐,四菜一湯,兩葷兩素,這個價格在廈門應算合理,在這裡就是偏貴了。更可氣的是上廁所也要買票,0.5元/次,即便是在此吃飯的旅客也不優待。車至怒江邊,又一次接受毒品檢查,邊檢站就設在怒江橋頭。這一次的武警同志們都很認真,好像每一位乘客都是嫌疑對像,說話雖然總帶著“請”字,但態度生硬。一位戰士“請”我出示身份證並指認隨身物品後,又“請”我說說何時、從何處、因何事來瑞麗,在瑞麗都做了何事?我回答是前天,從騰衝,因旅游來瑞麗,昨日去緬甸游玩一日,今早離瑞麗赴保山。他對我的背包沒興趣,轉身去查別人,大約十多分鐘,武警們下車,但汽車仍被扣在江邊。很多小販乘機湧上來,兜售當地盛產的,在廈門被稱為是“番荔枝”的熱帶水果,3元一小籃,約有6~7個。“番荔枝”對我沒有吸引力,但一種以前從未見過的大芭蕉卻引起我的注意,小販說這是“水果蕉”,要價一元一根,我還價二元三根,立即成交。這種芭蕉確實好吃,正在品嘗,武警們又回來了,再次進行檢查。我也被特意“請”從座位上起身,檢查座位下面的雜物,它們是在我登車以前,就已預先放在那裡的,估計是司機或售票員的東西,但若真查出問題,我就說不清了,幸好最終無事。過怒江大橋後,汽車又開上另一座山,不知叫什麼名字,與高黎貢山相比,這座山上的植被稀疏得多,且多為人工造林,因為所有的樹木都是同一品種。16:30,我們進入保山市,停靠市客運服務中心。下車後,將背包存放車站(1元),輕裝尋找住處。沿環城東路南行,經過大轉盤,見到一座漂亮的雕塑,九條金龍騰空而起,這可能是保山市的標志,就像高黎貢山母親是騰衝的標志一樣。過馬路,有間賓館,標准間最低70元/天。繼續南行,向右拐,進入下巷街。有家鑫寶公司的客房部,標准間35元/天和45元/天,老板說,房間電話打國內長途免費。我選擇了35元的房間,大床,大間,只是與45元的房間相比,設備稍舊。安頓好後,回客運中心取回背包,順便購買明日返昆明的車票。保山至昆明的汽車有好幾個檔次,我選擇購買最貴的車型,175元/人。回賓館後,立即享用免費長途,一直打到無對像可打為止。9月18日,上午9:50發車,乘坐的是宇通公司生產的“MAN”牌豪華大巴,一排只有三個座位,我獨享一個單座沙發,比飛機上的經濟艙還要舒適。全程高速公路,過大理後在一個服務區內停車,提供午餐,是隨車攜帶的盒飯與礦泉水。下午四點左右抵昆明,獨驢游滇西順利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