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上的歌者
有人說拉薩正在麗江化,我看未必。麗江古色,起碼還是連成片的。而拉薩藏風,卻大有湮沒在現代化新城的可能。青藏鐵路帶給我們便捷的同時,也同樣給開發商們帶去便捷。拉薩,已經變得越來越不像拉薩。在網上看到有人說過:“就算拉薩已經不再拉薩,還是會有地方非常拉薩的。”我贊同,在某些側面,拉薩依然非常拉薩,關鍵看你找不找的到。
八廓街周邊
北京中路木如寺與八廓街木如寺:拉薩有兩個木如寺,一個在北京中路吉日旅社斜對面,一個在八廓街大昭寺後。一般人們都不知道後者,或者是將二者搞混。 二寺都有很長的歷史,據藏文史料記載,木如寺也叫木如寧巴,意思是古老的寺院。作為拉薩黃教古寺院之一,木如寺吐蕃時期便已存在。聽八廓街木如寺裡的喇嘛講,二者本是一家,後在朗達瑪滅佛時一分為二。如今北京中路的木如寺是西藏佛協印經院所在地,著名佛經《丹珠爾》即付印於此。地點不同的兩家寺院,相同之處在於它給人的感覺。沒有大昭寺和小昭寺游人的喧囂,有的只是二層小樓、 自種小花、幾個悠閑的喇嘛和他們雙手奉上的自制甜茶。二者都是一個適合在午後陽光下發呆的地方。沒有門票,沒有游客,沒有商家,沒有相機的快門聲,有的只是自己天馬行空的想像和喇嘛嗚嗚的念經聲。
敏珠林寺屬寺:位於八廓街北街,八廓街木如寺前。寺廟很小,裡面的轉經筒卻很大,兩人多高。正門兩側,也各有幾個轉經筒在不時旋轉。該寺是寧瑪派著名寺院敏珠林寺的屬寺。 進門選擇一角,將相機快門速度放慢,光圈開大,便可獲得一幅宗教感極強的照片。正門背後,有二層小樓,經常可以在上面看到一群藏民,排著長隊,等待接受一位老喇嘛的灌頂。
薩迦寺的屬寺:在大昭寺往南步行不到3分鐘的小胡同裡,旁邊是青海藏經院出售經文的一家小店。與日喀則聲名鼎赫的薩迦寺比,如果不是門口掛的牌子,你很難把二者聯系起來。說是寺院,實為雜院,僧俗混住。整個寺只有三間平房那麼大,裡面只有一個喇嘛在念經。在這裡,體會到的不是安靜,而是寂寞,多少有些暮年的凄涼感。唯一可以印證薩迦二字的,就是其灰色的外觀。(“薩迦”在藏語中意為“灰色土”)
丹傑林寺:在八廓街丹傑林路丹傑林巷。寺廟屬於藏傳佛教寧瑪派,是桑耶寺的屬寺。丹傑林寺也是一座小寺,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很多種以酒為題材的供品,這在其他寺院是不常見的。
布達拉宮周邊
藥王山:藏名夾波日,意為“山角之山”。在拉薩市布達拉宮右側。海拔3725米,有小路可至峰頂。17世紀末,第巴·桑結嘉措為發展藏醫,在山上修建門巴扎倉(醫藥院),從各寺選拔部分喇嘛來此學習醫藥知識。裡面供有藍寶石的藥王佛像,故漢人稱為藥王廟,又叫藥王山。
在布達拉宮西南,原來布達拉宮對面白塔後的上山之路,現在已經不能通行。登頂需在布達拉宮西300米轉向朵森南路,再向南30米見一北京切諾基專修門市,沿此路口直行即到,門票10元。如想在藥王山頂俯視布達宮,需翻躍石牆到西藏電視台發射塔一側,較危險。
格薩爾王寺:在布達拉宮西磨盤山之上。1793年,清朝乾隆皇帝派大將軍福康安統帥大軍戰勝廓爾喀入侵者,班師回到拉薩後,於此修建此廟。也許是關公和格薩爾王在藏民心中形像接近,所以清朝滅亡後,此廟成了格薩爾王寺。主殿中供奉的是格薩爾王的主像,關公像很小,站立在格薩爾王身側。寺裡的喇嘛解釋說,關公是格薩爾王的護法神。
功德林寺:就在格薩爾王寺後的胡同內。功德林是拉薩四大林之一,以前聲名顯赫,但如今無論是從名望還是建築方面,都凡善可陳,到是裡面的喇嘛,個個都很熱情。
拉薩北部周邊
色拉烏茲山:拉薩的案山,山上有一條少為人知的徒步路線。打車到拉薩最北的軍區總醫院,路西有一路口,進去便是娘熱鄉,穿過娘熱鄉,從橋上走過一條小河,往北轉彎順著河走,爬坡,便到達帕邦卡遺址。再往前,就是色拉烏茲山下徒步的起點,全程大約7—10個小時。從另一側下山,可搭車或打車回到拉薩市中心。整個徒步過程難度不大,但海拔平均在4000米以上。除8月中旬藏歷爬山節以外,山上沒有人出售商品,需自帶補給。
帕邦卡: 色拉烏茲山下,娘熱鄉旁。又名波龍卡,傳說文成公主剛剛來到拉薩的時候,依據80種博唐數理及五行圖推算,指出北為玄武(神龜)。松贊干布還曾親自到拉薩北郊視看,果真發現娘熱山溝有一巨大石塊,形狀好似伏龜一般,甚是形像,它高出地面有四五層樓的摸樣。於是便在這塊龜形巨石上修築帕邦喀(意為巨石堡)宮堡。松贊干布名臣吞米"桑布扎創制藏文,也是於此。據說現在石頭上刻的藏文六字真言便是吞米"桑布扎親筆所書。之後9層宮殿在達朗瑪滅佛時被毀,現僅存3層。
扎基寺:位於拉阿北郊扎基路上。扎基寺,通俗點說,就是拉薩藏民中的財神廟。來這裡求財的人很多,人氣遠勝過八廓街裡那些小寺。這裡的財神還是個酒鬼,因此若來燒香,青稞酒是必備的。
曲貢遺址:位於北郊娘熱山曲貢村,南距拉薩城區5公裡。遺址總面積5000平方米。於1984年11月開始試掘。已發現灰坑2座、窖穴1座、石棺墓葬1座,出土大量磨光打制石器、骨針、骨錐、骨片、陶片和獸骨等曲貢遺址經測定,遺址和出土文物均屬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晚期遺物。
拉薩河周邊
仙足島段拉薩河:看著滔滔而過的拉薩河水,此地能讓你生出許多感慨。在拉薩,連河水仿佛都能透出一股藏氣來。沿北京路往東走,在林廓東路的那個路口往南轉,到珠峰賓館,前面就是拉薩河。夏天適合清晨和黃昏前往,拉薩河植被不多,注意防曬。
小香港:江蘇東路拉薩大橋對岸。這裡風景幽雅,靠山面水,有成片的小樹林,生活氣息很濃。每年過了4月份,遇有節假,藏民就會攜家帶口來到此過林卡。唱歌、打牌、酥油茶,盡情歡樂。當地漢人稱此地為“小香港。”(轉載請注明:絲路上的歌者)
關於拉薩獨家資料及照片,歡迎去我的博子http://***/u/1224000293
(色拉烏茲山)
(色拉烏茲山)

(色拉烏茲山)

(帕邦卡)

(敏珠林寺屬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