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夫子廟的小吃是很有口碑的,不過去之前我並沒有太多的印像,只知道有道鴨血粉絲湯,據很多人說,從南京旅行回去後兩三個星期都還在想念這道湯的美味,與孔老夫子聽了音樂後“三月不知肉味”倒有些異曲同工之處。
所以我住在夫子廟,不是為了憑吊孔子,也不是為了紀念曾經在那裡考試的書生,而純粹是為了那裡的小吃。
沿著貢院西街一路走去,沿途倒是沒有多少小吃店,卻都是賣休閑運動服飾的專賣店,年輕的店員精力十足,都站在門口大聲叫賣。其間間或夾雜著一些很小的賣炸豆腐干、狀元豆和冰糖葫蘆的檔口。來到秦淮河邊,就有比較多的小吃店了。
其時已經是下午1點多鐘,店裡人都不多。我不知道哪家的更出色些,便隨便走進了一家還有顧客的店(葛優說的:去飯店吃飯,哪兒人多去哪兒)。服務員上前招呼我坐在一張桌邊,當時我對夫子廟小吃還沒有什麼概念,在她的幫助下點了四樣:鴨血粉絲湯、蛋黃荷葉燒賣、古秦淮鐵蛋、枸杞銀耳粥。
鴨血粉絲湯裡當然主要是鴨血和粉絲,還有一些鴨肝,味道果然很鮮,不過以我的口味來說,這家的鴨血粉絲湯稍稍鹹了一點。
蛋黃荷葉燒賣是我自己看著樣子好看點的。用荷葉包著的燒賣有點含苞待放的花朵模樣,上面又點綴著一顆圓圓的金黃色鴨蛋黃,顯得珠圓玉潤,頗能引起我的食欲。吃起來味道也很不錯。
古秦淮鐵蛋是服務員介紹的,放在櫃台裡的時候我還真不知道那是雞蛋,雖然看上去有點像茶葉蛋,但顏色要深得多。端上來的時候已經切成了四瓣。拿起一瓣來吃,果然很鐵,非常硬,但是頗有嚼頭,嚼著嚼著味道也就出來了。
枸杞銀耳粥也是因為顏色漂亮而被我選中,雖然從個人喜好上說我可能應該更喜歡酒釀園子。這份枸杞銀耳粥是白色的銀耳配著紅色的枸杞,顏色非常清亮,叫人不得不喜歡,於是點了。味道甜甜的,在吃完前面一系列鹹味的點心後,再喝這樣一碗又暖又甜的枸杞銀耳粥,真是人間享受!
當天晚上好友請我在晚晴樓民俗軒吃小吃。他說從道理上來講不應該帶我來晚晴樓,這本是帶外國人或外地人來嘗鮮的地方,南京人是不常來的。我是無所謂的,能見到多年不見的知交好友,此時的快樂已經不在於吃什麼了。
不過我個人覺得去晚晴樓吃夫子廟小吃倒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因為可以吃一套完整的南京夫子廟小吃而又不至於吃得太飽。所有的小吃,都只是小小的一碟。好友為我們一人點了一套80元的,當時我沒看菜單,不知道裡面會有多少道。結果後來可能一共吃了16道左右。上小吃的速度也很快,盡管所有的都是小小一碟,但一碟一碟接二連三端上來倒也讓我目不暇接。因為只顧著聊天喝酒,忘了細細觀察每一道小吃,也沒有拍照片,只記得有蛤蜊蒸蛋、開洋干絲、小小的酥餅、炒的蔬菜、煎的餃子、蒸的小包子,當然更有不可缺少的鴨血湯。
再後來的兩天裡,我又獨自在夫子廟吃了兩次小吃,去的是同一家店,三個字的店名,前兩個字是劉和,後一個字忘記了。這家的鴨血湯除了鴨血粉絲湯以外,還有一種是2元一碗的鴨血腸湯,小小的一碗,裡面沒有粉絲(我個人是不喜歡吃粉絲的),只有鴨血、鴨肝和鴨腸,上面漂浮著紅紅的辣椒油,一看就胃口大開,雖然有點辣但是一點都不鹹,吃完暖透心間。可惜等到我第二天早上再去吃時,卻是沒有了,只有鴨血粉絲湯了。為了安慰自己,去點了一籠蟹粉湯包,皮薄的幾乎透明,輕輕夾起來,再輕輕咬一口,甜鮮的汁水直入心底,現在想起來還回味無窮,無法形容,只能用兩個字了: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