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已經是國慶黃金周的行游經歷了,回來後陸陸續續地寫,然後又不斷地改,不久前終於完整地完成了。前些時候發過兩篇節選小段(具體不記得是在攜程還是別的論壇了),但這篇才是完全版,希望版主明察秋毫,莫認為我是一稿多投,也希望此篇日記能給有機會海南自駕游的驢友提供一些參考。以下是正文:
海 南 環 島 自 駕 游 日 記
因為工作的關系,我曾在海南島呆了近兩年的時間,感到這個地方真是自然天賦的寵兒,於是2006年十一國慶節,趁著放假七天,我帶著小孩、老婆以及她的同事一家,一共四大二小,就此開始策劃已久的海南環島自駕游……
十月一日
下午4點,開車到廣州黃浦港登上了廣州—海口的“椰香公主號”輪船,此船是艘客貨滾裝船,車子托運放在底倉,人住客倉。我們訂的是二等倉,一間房四個鋪位,比火車的軟臥包廂寬敞。票價是每人300元,小孩未夠高,免票,小車托運費用大概500多。算起來比坐飛機便宜不少,當然也比坐飛機慢了許多,因為考慮在島上自駕游,只有采用這種方式捎上車。況且幾個自己人一間房,可以打打牌、聊聊天,到甲板上吹海風、看落日,第二天起得早的話還可以看海上日出。
不過晚餐時船上的餐廳只提供盒飯,一葷一菜,十塊,沒得選擇,除非自帶方便面。當天船上的旅游團隊看來挺多,八鋪一間的三等倉滿員,購買盒飯的場面熱烈。吃完晚飯後,到甲板上看珠江口的落日,也別有景致。經過虎門跨海大橋時,又上去看夜景,暮色蒼茫中,只見一道虹橋飛架在伶仃洋面上,其上光影閃爍,雄偉壯觀卻又比日間所見多了幾分虛幻的感覺。
十月二日
早上沒有實現看日出的計劃。輕柔的海浪將輪船撫弄得像一只搖籃,不知不覺中竟睡了一個舒服的懶覺。我是被小孩搖醒的,要我帶她上甲板看大海。甲板上已有不少人在享受海風的愜意,而小孩顯然對四顧茫茫的汪洋大海興趣甚濃,不停提問,也讓我把地理課中的海洋知識又重新溫習了一遍。
中午十二點半,海口秀英港,船靠岸,晚點近兩個小時,取車上岸又耗時半小時。出了港口往東是海口市區,往西十幾公裡便是海南島西線高速公路起點。我們此行的行程計劃是由西線開始,於是在港口附近隨便找間大排擋解決了午餐,然後就驅車西行,由老城鎮上西線高速。
海南島有東、西線兩條高速公路。東線由海口起,經定安、瓊海、萬寧、陵水,到三亞;西線由海口起,經臨高、儋州、東方、樂東,到三亞。高速公路的裡程東線是243公裡,西線是347公裡。從經濟角度考慮,幾乎所有旅行社的“海南游”線路都選擇走東線,省時間省汽油省成本。而且東線沿途旅游經濟較發達,各處景點及配套設施都已經過深度開發,對外宣傳得力,比如博鰲、東山嶺、興隆、南灣猴島、蜈支洲島等景點,知名度極高,所以一到長假期,東線高速上必定是旅游巴士穿梭來往,熱鬧非凡。西線高速上則幾乎沒有旅游巴士,而且由於沿途經濟不如東線,其他車輛也比東線高速少許多。既是自駕游,當然要趨偏避眾,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從西線高速開始旅程的道理。另外在海南島駕車還有一件挺特別的事,那就是全島只有加油站,沒有收費站。也就是說,過橋上路,不用交買路錢。當然,天上不會平白無故地掉餡餅,島上的汽油(包括柴油)比大陸的貴,路橋費打在油價裡了。不過據我們事後統計分析測算,還是比大陸的收費方式劃算,而且踩住油門一路暢行的這種感覺在別的地方真是難以體會。再總結一個小經驗:如果自駕游海南,車子在大陸上船前記得灌滿油箱;離島之前也不要加太多油,夠用就行,到對岸再加,這樣可以省一點油費。
車在西線高速公路上飛馳,路很直,彎很少也不急,但是路面質量很一般,經常會考驗車的避震懸掛系統。偶爾看見長途巴士和貨車的蹤影,小車很少。如果拋開路面質量的因素不談,西線高速就好像一條賽道,可以讓你盡情奔馳。從海口起頭這一截西線高速不靠海,也無山,車窗兩旁不時掠過大片的香蕉林和橡膠林或者叢生的椰林灌木。頭頂上少了一層灰塵織就的大網,所以看見的是真的白雲、真的藍天。車輪滾滾不停向前,車窗外的風景卻一直這樣似變非變,不見城市,只見村莊,沒有車流,一路無阻,惟有高速公路上的指示牌告訴你所到何方。這就是走西線高速的感覺。
我們今天的目的地是儋州市。由海口出發上西線高速104公裡後即到儋州出口,再走30多公裡方到儋州市區。儋州古稱儋耳郡,是海南島最早建成於漢代的兩個郡之一,宋朝蘇東坡被貶海南時的落腳點就是儋州,當時的地方官仰仗他的大名,將其奉為上賓,倒沒讓他受多少苦。於是蘇東坡既來之、則安之,教書授課,開荒化蠻,啟蒙海南教育,至今尚存“東坡書院”以供瞻仰。另外此地還有漢代伏波井、中和古鎮等人文歷史遺跡,由此可見儋州在海南島的歷史上曾是人文薈萃的先進發達地區,只是後來逐漸失勢。不過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儋州卻曾有一次難得的機遇而躍上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前台,這就是儋州市轄內的洋浦港大開發。洋浦港是一個天然深水良港,先天條件獨厚,“洋浦大開發”事件在中國的改革開放史上肯定占有重要的一頁,可惜最終還是在“賣地賣國”的爭論聲中無疾而終。車下高速之後,時間尚早,於是驅車去洋浦轉了一圈。昔日大名鼎鼎的洋浦港區冷冷清清,開發區內大片土地種著樹苗,但是居然有兩棟二、三十層高的大廈佇立其中。而且近前一看,分別掛著一間公司和開發區管委會的牌子,有人辦公,但大堂空曠無人,門口只見一、兩部車輛,場面冷落。想來當年這兩棟樓的開發商為搶得先機,率先投入重金,估計其建設進度怕也不亞於所謂的“深圳速度”,只可惜洋浦沒有深圳的時宜,終不成事。而遠看這兩棟高樓,就像聳立著兩座超高的紀念碑,真讓人有“時也命也”的感慨。
今晚入住離儋州市區11公裡的“藍洋溫泉旅游度假區”。海南島除了以海水沙灘聞名,溫泉點也遍布全島,像東線高速沿途有瓊海市的官塘溫泉以及旅游團必去的萬寧市興隆溫泉,還有靠近三亞的陵水縣南田溫泉和保亭縣七仙嶺溫泉。在西線高速沿途就只有儋州的藍洋溫泉,而且據稱此溫泉與別不同的地方是它含稀有元素氡,可以治療風濕等頑症,當然前提是長泡。藍洋溫泉度假區有數家賓館和度假村,每家都有自己的溫泉池,有的還有泳池。我們入住的是一間掛牌三星級的賓館,通過旅行社代訂的,220元一間雙標,考慮到泡溫泉免費,還是不貴。
取了鑰匙進了房間之後兩家大小都趕快換上泳褲泳衣,第一時間去泡溫泉。全身半躺在溫暖的泉水中,仰望夜色漸濃、月暗星稀。小孩們在旁邊的泳池中盡情地喧鬧嬉戲,老婆和她的同事在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不著邊際的話題,而我已無所思,只讓全身感受著水的溫度,水的流動。在溫泉池和泳池之間反復幾個來回之後,終於覺得肚子開始打鼓了,於是大家上水,回房間洗澡。此時何時,已不用管,這就是自助游的好處,無拘無束,自由自在。
晚餐就在度假區旁邊的藍洋鎮上搜尋,鎮子不大,晚上就只有做飲食的和賣泳衣的在開檔,正是度假區的特征。想找有什麼格調的餐廳是不現實的,都是露天大排擋在路兩旁一字散開,於是看准一家人氣旺的入座。白天的太陽收了之後,晚上竟有絲絲的涼風,遠望可見山的夜影。隨便點了幾樣菜,卻不料無論是子雞還是魷魚青菜,都有廣州嘗不到的新鮮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