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江浙滬(7)綠波廊的精美點心後娘臉06年秋神州旅隨筆-08-G

作者: 1093955851

導讀上海綠波廊酒樓 說上海“綠波廊酒樓”名震海內外,是一點兒也為過的。只要聽聽光顧它那兒的外國元首領導人的一長串的名單,就可知道它的身價。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打破了美國現任總統在一個外國一次連續訪問的天數的記錄,在中國一次連續訪問了九天,其中有幾小時就是化在上海“綠波廊酒樓”。 為了克林頓,“綠波廊”特將本是50克重一只的金腿小粽瘦身到只 ...

上海綠波廊酒樓


說上海“綠波廊酒樓”名震海內外,是一點兒也為過的。只要聽聽光顧它那兒的外國元首領導人的一長串的名單,就可知道它的身價。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打破了美國現任總統在一個外國一次連續訪問的天數的記錄,在中國一次連續訪問了九天,其中有幾小時就是化在上海“綠波廊酒樓”。

為了克林頓,“綠波廊”特將本是50克重一只的金腿小粽瘦身到只有5克重,博得克林頓無限歡心的經過,現已成為“綠波廊”的看家掌故,成為美談傳頌。

因為有這麼眾多的外國元首叫好捧場,“綠波廊”成了國家特級飯店,成了定點涉外飯店,也就保留了它的上海點心的特色,也就有了它的昂貴的價格(例如,二樓包間的最低消費起價是1000現大洋),也就有了四位掛牌服務的首席女服務員(宋嘵燕,王培斌,榮獲全國服務比賽金獎的程靜,榮獲全國服務比賽特金獎的鮑凌凌,知道什麼是特金獎?我不知道,只知道,可能,比特金獎更強點吧),也就有了普通吃客必看不可的後娘後爹的臉…


內人說老城皇廟長遠沒去了,那就去一次吧。

定下的日子正逢她的生日,就在“綠波廊”小慶一次吧,難得夫妻倆人都在上海過她的生日的。

上一次夫妻倆吃“綠波廊”是在2002年的十月,老店客滿了,被引到附近的新店,總覺得是差了一口氣似的。這次去,一定要吃它的老店。

到老城皇廟已是上午十點左右,“綠波廊”的早市早已結束,趕緊地預訂了十一點開始的午市。一位女服務員臉皮鐵板愛理不理地在本子上寫了三樓三人,從頭到底沒對我主動地開口說過半句話。她是我們這天遇見的第一個“綠波後娘”。問她訂的座可以保留多久,回答是“五分鐘,過時不候。”

因為已訂了座,因為只能保留五分鐘,也就不敢在老城皇廟內多轉游,不時看著時間,唯恐錯過了鐘點,到十點55分就在“綠波廊”的門口外等著了。一到11點,就進門直上三樓。真有點三年自然災害時上館子一樣,全是這第一位“綠波後娘”的“五分鐘”給逼的。

三樓上一個服務員都沒有,她(他)們都站在二樓的走廊上聽一個什麼人的例行訓示,只聽得最後他們是集體拍了一下手掌並齊聲高呼一句什麼口號。口號詞我是聽清了的但沒記住,是一定要讓顧客滿意之類的意思吧。

我們不知道該進哪間房間,只得在樓梯口等後娘們聽完訓示上來。這時,上來了由一男一女二個中國人陪著的二個男洋人,這個“四人幫”也只得站著等…

沒想到十一點鐘開始營業是先讓中外吃客練腿功,聽後娘們拍手掌高呼口號。

閑著也是閑著,我就主動與這二個洋人閑聊了起來。哈,真巧,原來他倆也是來自美國加州的。一下子話題就多了起來,正聊到興頭上,第二個“綠波後娘”上樓到位了。


第二後娘要將“四人幫”先引進房。二位美國佬指著我們對她說,是他們先到,應該他們先進。

第二後娘豪無笑意地讓我們進房,遙指一張桌子,算是領位了。

等我們在二桌坐定,第二後娘又請“四人幫”先點菜。二位美國佬指著我們對她說,是他們先到,應該他們先點。

第二後娘很不情願地慢吞吞地走到我們這一桌,一言不發地記著我們點菜。

我們點的點心有三絲眉毛酥(3元/只),5克重的金腿小粽(2元/只),及火腿蘿蔔絲餅(4元/只),重蟹粉小籠(96元/客),薺菜肉絲年糕(20元)。菜點是三鮮魚肚(50元),薺菜冬筍(20元),鮑參翅肚盅(35元/盅)。過生日,總得來盤生日面,就點蝦仁伊面(30元)吧。LP愛吃魚,再來一條火(腿)夾桂魚(90元/斤)。第二後娘不必稱魚,就報出是1.3斤重(似乎每條桂魚都是機器裡壓出來的,條條等重),117元一條。加上茶10元及毛巾每人2元,一共477元現大洋。

最後,還是“四人幫”點的東東先上桌。我們先點的要比他們的晚來15分鐘。不管怎麼樣,我們點的點心熱菜還是陸續上桌了。

火腿蘿蔔絲餅及三絲眉毛酥,細咬一口,就喜上眉梢,只吐得出一個“好”字,盡管它們的賣相不太好。

迷你型的金腿小粽,好可愛哦,長度還沒一根牙簽長呢,外面繞著的白線,連間距都幾乎一樣哎,是手工繞的還是機器繞的?裡面大大的一塊(自然是相對的)火腿肉,鹹鮮入味,讓人覺得這2元一只也不算貴(女兒看了錄像後說,啊,介小一只賣二塊,還不計算鬼啊?!這裡的這個“鬼”字,要用上海話去讀,是貴的意思)。這麼精致的點心還真不忍心去吃它。

我們事先特地關照第二後娘轉告廚房,不要加放任何增鮮劑,不要太鹹,所以,上桌的都很清淡。菜點如何,容我一一如實道來。

一客96元12只的重蟹粉小籠,倒真吃出點蟹粉的味,比起附近各家以蟹粉小籠為賣點的多家店心店來,要好得多。比起2004年秋由上海市一位相當級別的人陪我在“綠波廊”吃到的,要差得多。關鍵在於餡裡蟹粉的百分比。關鍵全在於吃客的級別。

鮑參翅肚盅,小小的,好。真材實料,遠勝過“上海人家(航站店)”的。35塊一盅,要得,值得。

薺菜冬筍,是原鮮原味,是我們江浙人的正宗作法。不錯。

薺菜肉絲年糕,很入味,年糕本身的吃口極好,上海的“王家沙”和“鮮得來”的排骨年糕的賊賊硬的年糕根本不能望其項背。

三鮮魚肚,只能說可以。

117元一條的清蒸火(腿)夾桂魚,火候沒掌握好,蒸過了頭,老了。是桌上最令人失望的一道菜。這就懷念起上海“蘇浙彙”的清蒸鰣魚了。

30元一盤的蝦仁伊面,只有五只海蝦的蝦仁,我們三個人平均每人二只都分不到,味道也是一般般。

早就聽說“綠波廊”專(只)精上海點心,不長熱炒大菜,此話不虛,盡管它自己標榜本店特色為上海點心上海菜魚翅蟹宴。

難得有機會給LP慶生,高高興興的,就是二個後娘的漿板臉都沒掃了我的興。現在這二只主打菜,清蒸火(腿)夾桂魚和蝦仁伊面,竟如此之推板,等於是在打我的臉啊。

我們離店時,第二“綠波後娘”根本不理我們,樓面經理也一聲不哼,看見只當沒看見,是正宗的“綠波後爹”。根本就別想從她(他)們的嘴裡聽到一句類似“希望下次再光臨”的話。他們才不稀罕我們這種上三樓的人呢。

我活了六十多,到這一天才真正領教了伺候洋皇上洋皇太後的人馬是付什麼嘴臉啊,敢情她(他)們前世都是貼身伺候慈禧老佛爺的,今世都是Lewinsky小姐?

這就是我們這次在上海“綠波廊酒樓”用餐的親身體驗。


精選遊記: 上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