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不斷提速後,乘火車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是啊,過去不堪回首的旅行生活;買不到火車票的年代,站著的年代。到有票,但是要節約的年代;為了36元的補貼費(不買硬臥,過夜可以得到的補助費)。到北京15個小時。帶著工作服,大搪瓷杯一個,內裝白飯半斤,再有自炒辣醬一瓶。泡飯,辣醬就是晚/早飯,晚上把報紙往椅子下一鋪,人就鑽到椅子下睡覺了,當然還有睡在行李架上的壯舉,只要“皮”厚,就能休息。再往前,1963年,兄長考上清華,火車開28小時,到南京要擺渡。結果,在濟南停下,黃河大水,鐵路中斷,繞到煙台,經天津再到北京。這是故事,按下不表。
近日多霧,機場方面又有東航“爆胎”事件發生,根據以往的經驗,一般出事有連續性,上海話叫“么尼不過三”,今天又說:浦東一架飛機掉了尾巴尖。你看是不是。就選火車吧,難得一次。正是元旦假最後一天晚上,火車站人滿為患,大家都要回到“新的一年的新起點”這倘車是很好的選擇。
車廂很干淨,被子疊得方方正正。桌子比老車寬大,閱讀燈裝的位置很好,台上放著小熱水瓶和鮮花,當天的早,晚報也在桌上。還有牙具盒,內有一塊麻將牌狀的東西,原來以為是肥皂,打開才知道是壓縮紙巾,一經水泡成為一塊可以洗臉的紙巾,非常實用。
車開不久,服務員就送上晚餐,和飛機上的待遇一樣,有熱,冷,點心,水果等。完後,又來定早上的早點,有中式面條和雞蛋,面包。我要了份面,十元。早上六點半送到車廂。當然比那個旅行社航班的28元熱飯好得多。
服務員對“積分卡”進行登記,記分。也有服務員來兜售書報雜志,小吃飲料。一切過去後,就非常平靜了,大家好像有個約定:睡吧。
這一睡一直到早上五點多,看看同箱旅友還都在“夢鄉”。走出箱來,泡杯熱茶,看著窗外一片茫茫雪景,彌霧縹緲,一派寧靜,安祥。
直到車過三環,列車員才招呼眾人,准備下車。倒也沒有人像典型的上海人手忙腳亂,大呼小叫,一切在安靜,默默的進行。車停北京,下車回眸,見還有旅客小姐,正在梳頭打扮。不慌不忙。
站台上滿滿當當的停著開進站台的“嬌車”,年紀不老,至少比我小的“首長”直接上車而去。此乃北京一景,晚上睡在你腳下,早上跑到你頭上啊!
好!好車,好服務。再快點,我不上飛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