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到年末,感到很勞累,而且一到年底事情越多。趁假期出去放松一下,從網上查了一下,決定到西塘這個被游人稱贊的千年古鎮去放松一下自己的心情。
從上海南站乘火車到嘉善,從嘉善到西塘的汽車開的很快,十幾分鐘就到了。我一下車就擁上了好多三輪車夫,問要不要帶進古鎮區去。我從網上看到過不要相信他們的帖子,所以也沒理會他們。隨著下車的人往裡去。走了約十幾分鐘,就要進古鎮區了。弄堂口有人守著要憑票進去。一問價格要60元一張,我買票後就進古鎮區。走出弄堂是一條窄窄的石板街道,我看了地圖,這是西街。往東走過西園,進去看了一下,也沒覺得有什麼特別,很快就出來了。再走過不遠,是紐扣博物館,也叫薛宅,進去看了以下,有早期手工做紐扣的設備,和各種形形色色的紐扣,覺得倒挺有意思的。聽工作人員介紹說,西塘往北幾公裡有一個叫大舜的地方還專門生產紐扣的。
出了紐扣博物館往東走,在一個三叉口我看到了小餛飩和豆腐花。我先吃了餛飩,後又吃了豆腐花,味道也沒感覺特別。為什麼受到了游客的青睞,不得而知,也許是少見才受寵吧。
我走上了永寧橋往西眺望,靜靜的小河,一邊是蜿蜒曲折的煙雨長廊,一邊是風格各異的古建築,這就是西塘的標志性景觀吧。在橋上拍照的人挺多的,我下了橋,沿著煙雨長廊往西走,路邊的民居客棧很多,不時的招呼著游人。這時我感到有點累了,便看了幾家。走過陳家老宅,有位阿婆問我要不要住宿。她向我介紹說,樓上朝南有陽台的,我不想掃老人的興,將信將疑的跟她上樓去看房間。上了樓一看確實有陽台,我走到陽台上往兩邊看,風景確實很好。問了一下價格100元。阿婆跟我解釋說節假日貴一點,平時價格還要便宜呢。我要了下來。晚上去坐了游船,坐在船上,望著河兩邊的燈籠倒映在水中,別有一番情調。如果工作之余常有這種享受,那有多好啊!
第二天,我沿著塘東街往北走,塘東街不太熱鬧。穿過一座小橋到了北柵街,這兒也是長廊。走過一家鐵鋪店,老板像說評書一樣介紹著鈴鐺。我覺得挺有意思,也買了兩串。再往前走,有一家西塘秤店。我進去一看,店鋪不大,大大小小的秤掛了許多。我想起了中央電視台曾有一部記錄片介紹做秤的,片名好像叫《留住手藝》,不知是不是這家。店家蠻熱情的不時地回答我提的問題。我記得小時侯一到媽媽工作的菜場裡就玩秤,我家裡原來也有一根秤,這是媽媽從單位裡帶回來的,去年壞了,媽媽好留戀啊。現在在上海已經買不到了,今天既然碰到,就買一根回去給媽媽一個驚喜。我就買了一根十公斤的秤,店家又推薦我買一根小銅秤可送人,叫做“稱心如意”。我一聽創意不錯,又買了一根小銅秤。
臨回時,我又買了許多吃的特產。我覺得這次古鎮之行,收獲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