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歷2006年最後一天,一過西塘。
匆匆忙忙的闖入了舊日江南。
小橋流水依然,粉牆黛瓦依舊,青階古巷如昨。
只是羅裙輕飄,炊煙裊裊,渡船鸕鶿,盤髻小童,或許還有花街柳巷……
曾真實存在過的那些人和事,終究只能靠自己來杜撰了。
抵達西塘的時候天已大黑。
順著一串串紅燈籠,走在長廊上。身邊便是民宅,古舊的建築,斑駁的牆面。沿河轉過幾道彎,人漸漸多起來,煙雨長廊到了。
找個一家臨河的客棧,然後安心夜游古鎮。
點一燭紅燭,坐在河邊吃著西塘的飯菜,喝著酒釀,看著夜游船從身邊劃過,閃光燈不時晃過,原來連我們也變成了風景。
酒足飯飽,坐船游覽時在船尾聽船夫講西塘,老人不太會講普通話,聽得半懂不懂,但還是很有興致。據說,西塘是春秋時的水,明清時的建築;還有從一到九的順口溜,當時很努力的記在心裡,可還是忘了幾個,下次再去問個明白。
穿了幾座橋,搖碎了幾串紅燈籠,蕩開了幾盞許願的紅燭船,小船在西塘的夢裡晃晃悠悠,時間安靜的流淌了一夜。
第二天,起了個大早,在人群還沒有瘋狂湧入的時候,刻下西塘印像。
民宅依河而建,錯落有致,每家每戶都有石階可以直接下到河裡。小巷很多,直直的長長的像棋盤把小鎮分隔開來,好多窄的放不下一張傘,無端的讓人懷念童年。
雨蒙蒙。泛著漣漪的河面,濕漉漉的青石板,清晨撐傘獨自從橋上走過,斜看水脈脈,廊悠長。只恨自己晚生了幾百年。
小鎮的居民有人在生煤爐,熏青豆,也有人開始在河邊洗衣,倒水,開始一天的忙碌。現在幾乎家家都開發做旅館,還有些賣熏青豆、芡實糕、粉蒸肉還有旅游紀念品等等。
夜裡看到的紅燈籠還有戶外的空調機,這些多半是為了迎合旅游者的,跟小鎮的古樸很是不搭。
如果沒有我們這些外來的人,他們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呢?
會不會是我們唐突的打擾了這一片寧靜?
同樣匆忙的離開,在2007年的第一天。然後奔向大上海。
同樣是晚上抵達,霓虹閃爍,高樓林立,車水馬龍,人潮洶湧。
遙想著輕念著 水墨畫一般的古鎮,一種久遠的味道,一段悠長的歲月,然後繼續被都市俘虜。
期待著某一天,我們再次逃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