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成都

作者: 大豬熊熊

導讀去年趁著休年假和LP去了一趟成都,在我的強烈要求下沒有簽旅行社,而是采用自助的形式。因為我感覺去玩好多景點的話,比如第一次去海南,就一定要跟團,這樣會省很多心(蜜月之行的心得哦),這次成都,因為有遠親在那個城市,還有公司有一個辦事處,所以心裡就有了底,就是第一次到一個陌生的城市也沒有什麼可擔心的,最重要的是我想體驗一下大家都說的成都人 ...

去年趁著休年假和LP去了一趟成都,在我的強烈要求下沒有簽旅行社,而是采用自助的形式。因為我感覺去玩好多景點的話,比如第一次去海南,就一定要跟團,這樣會省很多心(蜜月之行的心得哦),這次成都,因為有遠親在那個城市,還有公司有一個辦事處,所以心裡就有了底,就是第一次到一個陌生的城市也沒有什麼可擔心的,最重要的是我想體驗一下大家都說的成都人悠閑的生活節奏。當然後來還是在當地找了一家旅行社,這是後話。之前做了很多功課,在攜程上看了很多網友的經歷,專門打印了相關的游玩和小吃的攻略,如果沒有去過成都的朋友可以多看看,啟發會很大。

去的時候坐的火車,整整26個小時(加上晚點),腰酸背疼的,建議朋友們還是飛過去最好,既然出門旅游免不了多花銀子,況且可以提前定打折票,比火車也就貴個建設費和燃油稅。酒店是很早就在攜程上定的,參考了很多網友的意見,選擇了泰逸酒店,雖然貴了點(建議攜程再加大公關力度,爭取到更有吸引力的價位,這樣會員也會更多,也不用雇很多人在機場大廳發卡了),但環境真的不錯,酒店就在羊西線上,周圍全是成都美食攻略中必去的飯店,而且前台的兩個接待很漂漂哦,標准的普通話,但應該就是成都本地人吧,門童服務意識很強,早餐也很對味口,不足之處就是如有網友所說,床鋪能再軟點就好了。

這裡說一下成都的旅游市場,看到有網友說在GOOGLE上搜了一下,就有好多個“成都中青旅”,而且電話地址都不一樣,我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但出了火車站等的士的時候,有很多人發旅行社的小冊子,我們就比較了一下不同的線路和價位,其實也就差個10塊20塊的,最後選擇了中青旅,後來一路下來證實服務質量確實不錯。

中午到的酒店,和旅行社簽完合同後,下午就和LP去逛成都市區。首選當然是傳說中美女雲集的春熙路,到後大失所望,除了泰逸的美女和在的士上看到的一個美女外,感覺和我生活的城市中的女孩子一樣,而且走在這個步行街上也像極了周末在自己的城市中散步,一溜的全是班尼路美特斯邦威以純之類,同樣的男生女生在店口拍著手喊著鼓勵加油的口號,不免有些失望。倒是有一家日資的商場門口站著幾個學生模樣的年輕人,高舉著“打倒**,抵制**”的牌子,提醒著我這是另一座城市。倒是值得提的一點是,成都人都不太喜歡主動講普通話,聽到你講的是普通話後,才會從成都話變過來,不然滿耳都是“撒、撒”的。

第二天的行程是去都江堰和青城山。導游很友善,一路介紹成都的過去和現在,路邊的風景也很美,而我也最喜歡成都這樣霧濛濛的天氣,感覺心情很好。介紹都江堰和青城山的文章很多,游歷下來,和網友所描述的差不多,不再贅述,不過本人對這兩個景點都很留戀,做為北方人的我,雖然後活在黃河邊上,但真的沒有看到過如此奔騰的江水,讓人很有活力的感覺;青城山上高聳入雲的樹、濕漉漉的青苔、飄乎不定的霧氣都讓我過目難忘,不愧為天下之最幽。不過游青城前山有點了解道家的意思,要想真切地體味她的幽靜,聽說還是後山最佳。以後一定還來。順便說一句,午飯和全國各地景區一樣:只管溫飽。

本來打算晚上去吃皇城老媽的,但導游說那裡全是外地人,專門宰外地客的,還不如去普通的火鍋店,聽了耳根子一軟,晚上就在酒店邊找了一家梭邊魚,味道差強人意,雖然深入了成都人民群眾中,但最終還是有點小遺憾。

第三天是游樂山。半天的時間都在路上,途中去了一家水晶店購物,午飯後才進入景區。感覺就是一個人多。可以慢慢聽導游把佛教知識細細普及完再去排隊看大佛,因為不管你什麼時候去,永遠都是人山人海。導游是個男的,能說會道的樣子,有點佛學院畢業的感覺,不過聽起來也蠻有意思的。

後來因為有事,晚上定了機票第二天就回家了。原定第四天游成都市區景點如武侯祠錦裡吃小吃等的計劃就取消了。成都給我的總體感覺不錯,旅游市場也很規範,但美女成都、美食成都的感受稍淺了些,可能是沒有細細深入其中吧,也許只有多住些日子,才會生出依依惜別之情......


精選遊記: 成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