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哥-一個人孤單但不孤獨的旅程

作者: 細沙隨風

導讀一: 一個人,一顆下定來吳哥的決心,一張往返機票二: 兩次去機場(第一次是誤機了),行走在吳哥窟廢棄的石塊中,雙腳兩次受傷。三: 三件法寶(五月盛放、SUNDAY GH、VANNY),在吳哥行走了三天。四: 四個遺憾(沒有看到巴肯山真正的日落,沒來得及學高棉語、沒有人共同享受美食,沒有能呆上更長的時間)五: 五本書的陪伴(五月盛放、柬埔寨之旅、吳哥之美、柬 ...

一: 一個人,一顆下定來吳哥的決心,一張往返機票二: 兩次去機場(第一次是誤機了),行走在吳哥窟廢棄的石塊中,雙腳兩次受傷。三: 三件法寶(五月盛放、SUNDAY GH、VANNY),在吳哥行走了三天。四: 四個遺憾(沒有看到巴肯山真正的日落,沒來得及學高棉語、沒有人共同享受美食,沒有能呆上更長的時間)五: 五本書的陪伴(五月盛放、柬埔寨之旅、吳哥之美、柬影綽約、真腊風土記)六: 一共六天的行程,六百張照片七: 七千元的旅費八: 最後一晚在SUNDAY GH的黑黑的小房間裡親手拍死了八只無辜的蚊子。九: 九個最值得去的地方(吳哥窟、巴肯山、聖劍寺、女王宮、巴戎寺、崩密列、班提色拉寺、茶膠寺、塔布蘢寺)零: 對吳哥,我所有的了解可能還只是零。吳哥古跡,僅憑這個名字就足以讓人心潮澎湃,其實,這種澎湃的心情在你去吳哥之前都是極其感性和膚淺的,只有當你身處莽莽叢林,憑吊一種輝煌的時候,卻在廢墟堆裡看到自己的孤單的身影時,你好像才突然會有一點點真正了解它的感覺,但是,卻無法言傳。2006年結束的時候,我曾經到過了吳哥。流水帳的記述來紀念我如此短暫的精神之旅。12月28日(四)

從北京到金邊的機票很容易買到,下午四點出發,晚上十點就可以到達地處熱帶的金邊了。在網上定好的Sunday GH 准時地在機場接到了我,出租車是那種敞開式的三輪摩托,熱帶的晚風帶著田野裡植物的淡淡的香味在空氣中吹過,我預感到此次的旅程將不會如我來之前所想的那樣不確定了。30分鐘後我踏進了這個相當小的客棧,因為老板會說中文,所以網上對此好評如潮,我的英語相當蹩腳,可想而知這樣的客棧對我的重要性了。房間很小,還算干淨,收拾一下行李,才發現臨出發前新買的太陽鏡不知遺失在何處了。還好,有備份。把表撥到了當地時間,比北京時間晚一個小時,剛才已經是晚上12點,突然之間就又變成了11點,給朋友們發了幾個短信後,我才淺淺地睡了。12月29日(五)

早上6點,在GH吃的早餐,客棧主人將買好的船票放到了桌上。早餐完後匆忙坐上GH的TUTU(還是那個敞開式的三輪摩托)趕往碼頭,去往暹粒的船是7點開,碼頭的左邊看板上竟然大書幾個英語字“TITANIC”,心裡一驚。到了船邊,看到船上已經坐滿了人,連頂層的甲板都已經排排坐似的被坐滿了,船艙裡面的座位是按號入座,因為客棧給我買的票是無座票,所以我是上也不是下也不是,最後只好背著兩個包傻傻地站在船艙的狹窄的入口通道。

船開了,船主是個慈眉善目的大姐,她為我找了一個塑料小椅子,並幫我把我的行李放到了駕駛艙。從金邊到暹粒的船要開6個小時,沿途的洞裡薩湖的風景還算好,基本是就是草和樹,除了偶爾站起來到船艙外吹吹風,我一直都是靜靜地坐在小椅子上看著書。對面的一個外國老大爺倒是很活躍,一會上去吹風,一會下來吃面包,一會打瞌睡,在中國,這樣年齡的前輩應該很少是獨自出來旅行的,所以,我想其實他並不老,在某種意義上,他和我是一樣的,有著同樣的向往而又坐在了同一條船上。

中午,太陽開始毒毒了,下午1點,船准時停靠在了暹粒的碼頭。網上預訂的司機Vanny派了他的兄弟來接我,乘上已經幾乎坐滿了的中型BUS,20分鐘後直接達到了暹粒的Angkor voyage villa,檔次上也是一個GH,但是比金邊的Sunday GH要大得多,房間也更明亮寬敞了,價錢還算公道,我想Vanny真是一個可靠的人。

簡單吃了午餐,帶好行裝,下午三點我乘上TUTU就出發前往吳哥窟了。20分鐘後到了吳哥窟的收費處,三天的門票加一張1寸照片,很快就拿到了貼著本人照片的門票了。車繼續往北風馳電掣的駛去,不知不覺就發現自己已經是在叢林裡了,道路兩邊的茂密森林,深不可測,陣陣涼風竟讓我在熱帶的天氣裡感到了一絲寒意,突然,眼前就出現了一大片水域,正在納悶的時候,我已經遠遠地看到了吳哥窟的建築了。水域正是它的護城河,下車,順著通往吳哥主殿的彩虹橋一直往裡走去。五座蓮花般坐落的寺塔越來越清晰,無論以前在想像中是怎樣,當我踏進門廊的那一刻,仰望主塔的陡峭的階梯,再回頭望去剛才走來的路,還是不免被震撼。

吳哥窟的建築是像征物的大集成。它反映的是印度教對宇宙的概念:中央主塔像征須彌山,它代表印度教世界的中心和濕婆神的住所,周圍城牆像征陸地,190米長的護城河代表海洋。一條475米長的大路從一個巨大門廊道伸出。在這塊2平方公裡的遺址中有長達800米的浮雕回廊,浮雕周圍滿是螺旋狀花紋裝飾。這些浮雕描繪的是印度史詩中的場面、神話故事和柬埔寨的歷史。其中最著名的一幅浮雕全景中,刻有88個魔鬼和92個神在攪拌海水以提取永生不死的仙丹。盡管吳哥窟建築很富麗奢華,但其風格是很緊湊的,走廊狹小,沒有宏大的拱形結構。

通往最高層主塔的階梯幾乎垂直於地面,現在有人稱它為“愛情梯”,其實原來的它跟愛情毫不沾邊,它是為朝聖者建造,並不是為來浮光掠影般參觀的游客而建。曾經一對法國游客夫妻一同攀登此梯,妻子不幸墜下而亡,丈夫為了紀念妻子在這個階梯的旁側修建了一條窄窄的帶有扶手的階梯,從此就有人叫它愛情梯。

吳哥窟的神秘歷史和雄偉的建造,不一一表述,更何況自己的知識絕對有限,再多的描述也是畫蛇添足而已。在這裡我逗留了兩個小時,已經是夕陽快西下了,轉而趕赴巴肯山去看日落。

巴肯山離吳哥窟車程僅5分鐘左右,但是要爬上山還需要20多分鐘,此時天色已經漸漸開始暗了,可能我要趕不上看到日落了。緊爬慢爬,上山時我是逆行在已經開始下山的人潮裡了。果然,等我手腳並用地爬上最高處時,太陽已經落下去,我只看到了一絲余輝。

游人漸漸散去,我這時終於塌實了,坐在廢墟的岩石上,才感覺到剛才攀爬時不慎被崴了的腳的疼痛。俯瞰巴肯山塔寺的建築,會分明找到六層建造100多座塔的痕跡,當初的國王選定了這裡最高的地方建造像征須彌山的寺廟就是為了使自己更能接近天神,但是,神卻最終拋棄和遺忘了它們,把它們廢棄在叢林裡長達幾個世紀。在第五層的北面的塔邊站著一位身著紅衣的僧人,他靠在塔的一側,遙望著遠方,在黑色天幕的背景下尤其耀眼,而我,黑衣黑發地坐在一塊黑石頭上,無限迷茫地看著他。比起這片廢墟,我的孤單又算得了什麼呢?呆坐著直到這裡的工作人員開始勸說大家下山,是啊,黑夜降臨再不下山就要看不見山路了。下山時,默默地跟著前面稀稀落落的人群,我想,其實哪裡的日落都是同樣的美,為什麼這裡的日落備受人們喜歡呢?熙熙攘攘的游人是否都能真正看到日落後的巴肯山的寂寞和肅穆呢?浮光掠影的游客又是否能真正理解為什麼要到這裡來看日落呢?12月30日(六)

昨晚已經和Vanny見了面,討論好了今天和明天的行程和價錢。他確實是個誠實的人,很善解人意,是一個好人,我想。清晨4點半我就被叫醒,坐上TUTU,趕去昨天已經去過的吳哥窟看日出。站在北邊池塘岸邊看日出已經被公認為是最佳地點了,因為在這個角度能完整地看見五座寶塔,從5點開始,一直到6點半,能一點點看到夜幕籠罩的五塔從剪影變成躍然明亮地出現在你的眼前,卡門說她曾經五次來這裡看日出,並且每天的日出都是不一樣的,我相信那是因為她有一顆善於觀察和感動的心。看完日出,我又在吳哥窟的中央大道上逗留了一下,看看晨曦映襯的它又將會展示給人們什麼樣的感受。7點,我開始奔赴今天的重要目的地:吳哥王城。從吳哥窟到吳哥王城,車程僅僅10多分鐘,在經過南城門時,我特意下車在城門前駐足了一些時間。城門前的護欄是用的“翻攪乳海”雕塑,很多雕像的保存還是比較完好的,能分明的分出哪一隊是天神,哪一隊是阿修羅(魔鬼)。吳哥王城的城廓和其中的建築與周達觀在《真腊風土記》中描寫得幾乎完全吻合,就這樣,一個現代的游客手拿著700多年前一個古人所寫的書在這座王城裡游蕩著,追尋著蛛絲馬跡而後抒發一些膚淺的感嘆。因為自己的無知,我不想多描述所見王城中的每一處遺跡的歷史和由來,只做簡單的行程表述。

王城是個占地9平方公裡左右的四方形城郭,中間以中央大道將城分為東西兩邊,共有五個城門,東西南北各有一個,在東門靠北也開有一門。我是從南到北,先看西邊建築,再從北到南看東邊的遺跡。

巴戎寺:著名的“吳哥的微笑”就緣於這座寺廟。它共有54座高塔,每一座塔上都刻有四張巨大的人臉,總共有兩百多張臉分別朝向東南西北四方,臉部表情不一,但是大多都是微閉雙眼,面帶難以覺察的微笑。每一個來到這兒的人都會被眼前的景像所驚呆。這是一種怪異的情感震懾,走在四面八方都仿佛在注視著你的石頭迷宮裡,慢慢的才感覺到它們的善意。巴戎寺中央的底層的台基的浮雕回廊非常值得一看--- ★★★★★1個半小時 (7:20—8:50)

巴方寺:巴戎寺北面100米處,是一座神山式的聖塔,坐落在一個高的基座上,而此基座是神山的像征。寺廟西邊被作成一個全長40米的巨大臥佛,但是沒有最終完成。因為正在修葺,無法近觀,在四周只能走著繞看了一圈---★★★★15分鐘(8:50-9:05)

皇宮遺址和空中宮殿:據《真腊風土記》描述,空中宮殿是王城內最高的金塔,裡面有蛇精居住,是國王精氣的源泉,也左右著國家的盛衰。現在金塔已經倒塌,沒有了蹤影,但是整個塔還是顯得陡峭無比,爬上去能俯瞰整個皇宮的遺址。在階梯攀爬處立一塊警告游人的牌子“at your risk”, 可見爬此階梯是需要游人自負安全責任的。★★★★★20分鐘(9:10—9:30)

癩王台階和戰像台階:浮雕非常值得一看,戰像台階值得一走,站在戰像台階面對中央大道,非常開闊。★★★★★15分鐘(9:30--9:45)

十二塔廟:在中央大道的東面,與癩王台階和戰像台階直對,十二座一模一樣的塔建築,用途不明。但是周達觀在《真腊風土記》裡記載這些塔是解決無法斷定是非的爭訟所用,將訴訟兩方的人同時關進塔內,不給吃喝,先得病者為邪惡者。★★★10分鐘(9:45—9:55)10點,我乘車從王城的南門重新出發直奔北門,開始尋往外圍的古跡。

聖劍寺:北門開車前往大約10分鐘路程。是國王為供奉自己的父親所建。規模十分的宏大。被毀壞的程度也是比較嚴重的,其南面的遺跡一直神埋於叢林中,沒有被清理過。門廊一個套一個,雕刻非常精細。★★★★★ 40分鐘(10:10-10:50)

龍蟠水池:在聖劍寺東面,開車10分鐘。傳說這裡的水能滌穢去疾,為聖水。★★★★30分鐘(11:10—11:40)

塔遜寺:規模比較小。就在龍蟠水池的對面。其四面大門是巨大的四座寶塔四面佛,佛頭上有攀附在上面的古榕,壯觀而神秘,令人驚嘆。在靠近東門,能看到一棵巨樹包裹了整個門廊的景像。★★★20分鐘(11:45—12:05)

東湄本寺:從塔遜寺向東南,開車10分鐘。建造得較為早期,三級平台,下面兩級的四個方向分別建有大像雕塑。★★★10分鐘(12:15—12:25)

比粒寺:與東湄本寺毗鄰,建築年代和風格都很相近。用來舉行國王火葬的廟宇,至今還能看到顯示燒焦痕跡的牆磚。★★★★20分鐘(12:40—13:00)

斑黛克帝:比粒寺西南,開車10分鐘。環境清幽,雕刻細致。在這裡我遇到了一個向我討要candy的小女孩,非常可愛。我把身上所帶的糖都給了她,出來的時候,她追到我身邊,非常懇切地揮手和我說 “bye-bye”,她很漂亮也很可愛。我後悔自己帶少了好吃的。★★★★30分鐘(13:10-13:40)

皇家浴池:就在斑黛克帝的對面。池水清澈,水波輕柔。我看見有些當地的家庭在岸邊的樹蔭下野餐,非常的愜意。★★★10分鐘(13:40—13:50)

塔布蘢寺:從皇家浴池往北,車程10分鐘。是國王為母親所建。這是比較知名的一處遺跡,《古墓麗影》曾在這裡拍攝。整座寺廟幾乎都藏匿在原始森林之中,大部分都沒被清理,處於比較原始的狀態。森林裡粗壯的樹干纏繞在古塔上,有的建築已被強大的樹根撐破,“樹與塔是摔跤比賽的對手,只不過這場較量不是以分鐘而是以世紀來計時的。” ★★★★★40分鐘(14:00—14:40)

茶膠寺:塔布蘢寺往北車程10分鐘不到。建造比較早期,全砂岩石建築,是一件未被完成的大作品,其中的石塊都還沒被進行浮雕。非常古樸,通往最高層塔殿的階梯十分陡峭,爬上去的時候,我非常勇敢,但是要從第二層階梯往下走時,非常困難,我從四面的階梯觀察了好幾次後,猶豫了幾分鐘最後才橫下心下來的。★★★★★30分鐘(15:00—15:30)

醫院遺跡:在從茶膠寺往西北去往托瑪儂神廟的路上。只留下幾個門的框架和一個供奉濕婆林珈的小塔,和散落與地上的亂石。★★★

托瑪儂神廟:從茶膠寺往西北,車程10分鐘不到。 規模很小,樹蔭籠罩,十分清幽。塔身的雕塑非常精致。★★★★20分鐘(15:40—16:00)

周薩神廟:在托瑪儂神廟的對面,與托瑪儂神廟建造時期和風格一致。但是毀壞很嚴重,是由中國的維修對在進行維修中。維修成基本和現代的水泥建築差不多了。原來遺存的門頂雕塑還是非常細致和精美。★★★5分鐘(16:00—16:05)今天,經過馬不停蹄的將近10個小時的游覽,我的腿已經有點支撐不住了,本想再去巴肯山看日落的,最終還是打消了念頭,直接回到了住處。下午5點左右到房間後,我直接就斜躺在床上睡著了。12月31日(日)早上8點,我約好了Vanny,今天我將用他的車。因為去往高布思濱的路幾乎都是黃土路,所以如果乘TUTU去會吸進非常多的揚塵,所以聽取他的建議,我覺得坐他的出租車去。出發之前,我跟隨Vanny,去看了看他的家,他的家有個很大的院子,他的妻子非常溫柔,英語說得很好。兩個小孩,都非常可愛。在柬埔寨看到的許多小孩,長相都比較接近歐洲人,頭發卷曲,大眼睛,上翹的睫毛,不知道為什麼成人以後好像就接近亞洲人的長相了。

9點,豆蔻寺:也是建於10世紀的早期寺廟。磚造建築,共有三座塔。最著名的是中央塔內的浮雕。★★★★15分鐘(9:00-9:15)

班提色瑪寺:從豆蔻寺往北15分鐘,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一座寺廟。因為坐落地比較偏僻,所以毀壞的比較輕,游人很少,非常安靜。以紅砂為材料構築,環寺壕溝建在寺內,那嘎七頭蛇的護欄保存得非常完好。★★★★★30分鐘(9:30—10:00)

高布思濱山:從班提色瑪寺出來大約35分鐘車程的時候先到了女王宮,由於此時游人如織,臨時改為先去高布思濱山。又開了大約25分鐘的路程,這段路程為黃土路,揚塵非常厲害,只要前面有車,後面的車幾乎就看不到路了,有些危險。到了山腳下。前去林迦河的山路比較崎嶇,而且比較窄,爬了大約30分鐘看到了河道,山中的溪流中可清晰地看到在河底的雕塑,有濕婆神手持法器的雕塑和雕有1000個林迦的河流源頭,這裡地處偏僻,雕塑保持得比較完好,本想爬到更前方探險一下,被一個掛在樹上的牌子給嚇到了,類似中國的“游人止步”之類的警告牌,想到叢林中還有許多地雷沒被清掉,我只好掉轉步伐往山下走了。★★★★1.5小時(11:00—12:30)

女王宮:從高布思濱山下來,吃過午飯後,前去女王宮。女王宮的名稱不甚准確,這裡既不是可以住人的宮殿,也不是為女王提供的。是供奉濕婆神的寺廟。規模不大,但是非常有特色。建築材料都是紅砂岩,所以雕塑呈現的顏色非常好看。浮雕手法與吳哥窟和吳哥城的都不太一樣,更加細膩和剔透。女神像尤其雕刻得非常有立體感,寺外是護城河,參天的綠樹和圍牆內的略顯紅色的塔一起倒映在河水裡,美得令人難以想像。★★★★★50分鐘(13:40—14:30)

崩密列:從女王宮往東,經過一路黃土,車開了約50分鐘才到達庫倫山腳下的崩密列。這是一座幾乎和吳哥王城一樣大的寺廟城。但是它最終並沒有完工。護城河長達1.2公裡,寬達0.9公裡,但是水已經干涸,長滿了雜草和大樹,是牛羊的天地了。這是吳哥遺跡群裡最值得一去和最遠的遺跡了。城內的建築因為被叢林包圍和彌漫,基本都已經崩塌,巨石橫臥,已經沒有一處是完整的了。裡面的浮雕和塑像都已經全部被掠奪。除了從廢墟本身的規模想像當年盛況而感到無比震動外,這時候最叫人產生震撼的另個體驗,就是這片吞噬整個古跡的巨樹森林。經過400多年的隔離,巨樹就如八爪章魚纏在這片曾經輝煌的都城上。如今,古跡裡的石塊因為潮濕的熱帶雨林,幾乎都變成青黑色了。處處苔痕,更是沉默歲月的歷歷印照。人站在廢墟裡,能強烈感覺到凄慘也同時強烈感覺到生命無往不摧的力量。這心情,說不上惋惜,也說不上遺憾。因為宇宙萬物其實在哪個階段都是一場場輪回的戲劇。吳哥古跡裡這一場場仍在交彙的、生與滅的糾纏之美讓人感動。雖然,這份美,已顯得如此凄然。★★★★★1小時(15:20—16:20)車子開始往回開了,經過1個半小時的路程,我回到了angkor voyage villa., 一路上,無語。2007年1月1日(一)早上7點的BUS要回金邊了,因為忘記拜托Morning call了,等來接的車子到了我還沒起床,客棧主人敲門的時候已經6點40了,慌張收拾行李,最終還是把水壺忘在了房間。不過,好在車上的人沒有埋怨我耽誤了時間。坐的是mekong express 線的BUS,經過5個半小時,回到了金邊。BUS很干淨,還提供早餐。就是一路上在播放柬語的流行歌曲,其中聽到了好幾首是翻唱中國的歌,聽到了好幾次陳升的《one night in beijing》。說實話,柬語的流行歌曲非常難聽,聽不懂歌詞,可是旋律和節奏都讓人不舒服,也打擾了我旅途的瞌睡。不過,這不影響我還是很喜歡這裡的一切。Sunday GH的TUTU車來車站接我了,讓我很安心。到了GH以後,我租了一輛自行車,拿著《五月盛放》封面的地圖便開始自行車之旅了。沿著洞裡薩湖邊,先去了網上傳說中的FCC,情調不錯,又能俯瞰洞裡薩湖,只是飯菜很難吃。我坐在這裡想了想之前兩天的事情,然後又想了想接下去要去的路線。金邊的路線是,獨立紀念塔→金邊的湖邊的廣場→皇宮→ 國家博物館→中央市場 →金邊的超市→塔山寺→ 回GH。國家博物館進去看了一個小時左右,其余的都只是在周圍轉了轉。由於對方向感實在太差,回來的路上迷路了,在西哈努克大街上來回走了三次同樣的路線,最後天已經黑了,開始有點慌張了。做好最壞的打算,大不了找個TUTU再把我連人帶車馱回去。不過,最後我終於找到了自己犯的方向錯誤後,在晚上7點找到了回家的路。晚上在GH隨便吃了點,就回房間收拾睡覺了。這次安排的房間特別的小和陰暗,能聽到樓底下華人在敲鼓迎新年還有洗碗的聲音。房間裡蚊子很多,雖然沒咬我,但是猖狂地在我眼前飛來飛去,終於我起來把它們都逐一給拍死了,一共8只。數字吉利,也就不問自己的殘忍了。2007年1月2日(二)

早上六點起床,結帳,TUTU著去機場了。一切順利,過海關時特意躲開入關時向我索取小費的那個窗口(3號窗口)。下午3點半,我回到了道路上有積雪的北京。聽說前幾天,北京下雪了。

後記:從吳哥這場夢一般的旅行中回來了,又開始了上班這種無聊而無趣的生活。一直想好好整理這些天的感受,卻發現自己的語言太貧乏了。無法表達自己感受的百分之一。從初遇它、走進它,直到離開它,我曾多次問自己:究竟是什麼讓我對它如此迷戀和感動,是什麼呢?我想吳哥會這樣回答我:如果你只是獵奇,請不要來找我,那你將一無所獲。

出行錦囊

歷史旅游,先做足背景功課,才能真正得到感受。 門票:古跡範圍廣闊,參觀證一天20美元、二和三天都是40美元,證件需用1寸照片。古跡林區開放時間是05:00到 19:00,因分布零散,最好租車前往。 季節:探訪吳哥,干燥涼爽的旱季為宜,即11月到2月之間。6月到10月是雨季,古跡因此會展現另種面目。 3月至5月炎熱,應避免。 住:住宿由5星到無星都有。背包族去的話,可以通過網上聯絡各家guest house,一般帶空調的在USD10-15。 吃:基本吃的都很可口,每餐在USD2-5。行:一般可包TUTU去,每天包車費用為USD12-15,轎車(四人座)包車費用為USD70左右。穿:長袖衣服,一件外套,旅游鞋

必攜物品:防曬霜,遮陽帽,雨傘,小手電,洗漱用品,水壺,足夠容量的相機


精選遊記: 暹粒-吳哥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