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旅游散記

作者: feiying1976

導讀廈門是一個我一直非常向往去的地方。計劃了很久但一直遲遲到年底才成行。此次一路順暢還要感激各位朋友的游記攻略。本人不擅寫東西,只是流水帳一樣做個記錄,隨便的分成幾段,期望能對以後去廈門的朋友有點幫助。 深秋的天氣有些冷,早起又整理了一遍行李,關注過天氣有點不是很穩定,所以少帶怕冷多帶怕又是個負擔,弄的很為難(結果還是帶多了有好幾件衣裳 ...

廈門是一個我一直非常向往去的地方。計劃了很久但一直遲遲到年底才成行。此次一路順暢還要感激各位朋友的游記攻略。本人不擅寫東西,只是流水帳一樣做個記錄,隨便的分成幾段,期望能對以後去廈門的朋友有點幫助。

深秋的天氣有些冷,早起又整理了一遍行李,關注過天氣有點不是很穩定,所以少帶怕冷多帶怕又是個負擔,弄的很為難(結果還是帶多了有好幾件衣裳都沒有用上)。到了樓下吃了點早餐一沒注意再看表的時候發現時間快來不急了,急忙打車兩個人直奔機場,付了車費零錢都沒來得急要,跑的氣喘吁吁的,等我們上了飛機沒多久,艙門就關了。飛機上小睡了一會,所以感覺沒多久就到了。到達廈門機場後出機場左轉向前走400米左右就到了27公交車站按照店家小邢的指點做做車到了住的地方,根據網友的游記我定的是邢天馬海景酒店公寓(電話:13799792303)的房間。主要是說口碑和景色都很不錯。由於當時認為是淡季,等我定的時候17樓12月19號的房間都滿了,只能住在10樓的房間一天然後再調到17樓,老婆埋怨我沒早點定。機場二樓有旅游觀光巴士停靠,20元一位,由於我們到的時間不是很早,根據邢老板的行程建議我們沒有去坐。

時間寶貴稍做休整直接去了南南普陀。廈大的一個校門和南普陀寺相鄰,一路店面林立擺地攤的也不少,讓人看的眼花繚亂,老婆拿出她砍價高手的功夫也買了幾件東西,要不是怕爬山不好拿不知道她會買多少。喜歡小物件的朋友可以到這裡看看,一定能淘到你喜歡的東西,所以這條街是非逛不可的,邊走邊逛買了二杯現渣的甘蔗汁4元/杯味道還不錯。南普陀寺門票三元,非常超值!符合有人提到這裡香火夠旺所以不用在我們游客身上狠敲的說法。而且門口可以免費請一支香(佛的東西不能說買或送什麼的一定要說“請”字)一張桌子上還擺了一些講經說佛的書免費任由拿去閱讀。但本人沒有什麼慧根自然不會湊那份熱鬧。全國寺廟的建築估計都差不太多,只是南普陀寺背山而建,和名山大川一樣有了很多的刻字,其中印像最深的就是大大的佛字,據說是閩南第一大的“佛”字,至於國內在大的在那裡就不得而之了。"閩南佛學院"是中國佛學高等教育的基地,看來是當和尚也要有知識有文化,最少也要有個文憑。一路有很多值得你住足的地方,要不是這裡人實在是太多,我個人到認為秋高氣爽的日子值得慢慢的游歷一日。小路蜿蜒,好在並不是很高,半山竟然看到一只顏色鮮艷色澤光亮非常漂亮的大公雞帶著一群母雞,看來生活在那裡有段時日了,一副主人的樣子,絲毫不會因為我們的路過和好奇而驚慌.深秋已經很涼了,好久都不參加鍛煉的我們已經面色紅潤氣喘吁吁了,登上五老峰頂,“一覽眾樓矮”遠處的鼓浪嶼、大海、廈大盡收眼底,一定是看黃昏的好地方,翻過這五老峰就是植物園的地界了,由於去過雲南對植物園並不感興趣所以在上面木屋的店家做了一會歇歇腳就下山了。南普陀寺門前的有一個很大的荷塘和一個放生池。這個季節的荷花早已經凋零,沒辦法領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迷人景色.放生池裡不時浮出水面打個水花的大鯰魚露出長長的須,不時招來游人的驚呼聲,還有幾只被放生的大龜懶洋洋的東游游西看看,游人的大驚小怪絲毫都不會影響到它們。

南普陀素齋中外聞名,遵循佛教飲食傳統,素菜素料素名,一素到底。不過說實話,對於我們兩個人來說,實在是嘗不出這些名菜的美味來。花了56元吃完走人。

出門左走就到了廈門大學,廈門大學是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被毛澤東同志譽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的陳嘉庚先生創辦的,對中國近代教育做出極大的貢獻,所以一進門不久就看到了用其名字命名的“嘉庚樓”。廈門大學背山面海,校園中間有一芙蓉湖,半山還有一情人谷。一路打聽拾階而上沒有多一會就到了“情人谷”,遠沒有傳說中的那麼好。只是一個水庫而已,比較安靜是個讀外語的好地方,如果是盛夏綠蔭下看看書然後在睡上一覺絕對是一大享受。帶著點失望原路返回,圍著芙蓉湖走了一圈,廈大校園內的樹以鳳凰木,芒果樹,棕櫚樹居多,曾網絡上看過鳳凰花開的美麗,但我們來的時節不對,沒能看到算是個此次廈門之旅中的一個小小的遺憾吧。廈大的芙蓉湖碧波粼粼,一邊欣賞著廈大校園的美景,兩人一起羨慕起校園裡生活的學生,想必這裡的學生大多數一定是既學到了知識又得到了甜美的愛情。林語堂在廈門任教後邀請魯迅到廈門大學任教,雖然給魯迅先生留的記憶並不是很美好,但看得出廈門大學對魯迅先生曾經在這裡執教還是非常引以為毫的,一個先生的雕塑一個紀念館。但我們去的時候去的時候紀念館的門關著,很是掃興。(待續)


精選遊記: 廈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