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縉雲

作者: yu2yu2

導讀11年前去過麗水的縉雲,早上5點從寧波坐車,直到下午4點才到。出車站,接我的同學沒在,便順著一條溪水慢慢溜達。那條溪挺寬,落差造成的嘩嘩聲,讓我喜歡。 無數次想像過這個有著好聽的名字的小山城,想像她該有這麼一條溪流,河埠頭的浣紗女裊娜著身姿將水花濺成彩虹雨,飄拂的蘆葦掩映月光。 水流潺潺的,流過千古。兩岸,住著生息在此的人們。 直到今年10 ...

11年前去過麗水的縉雲,早上5點從寧波坐車,直到下午4點才到。出車站,接我的同學沒在,便順著一條溪水慢慢溜達。那條溪挺寬,落差造成的嘩嘩聲,讓我喜歡。

無數次想像過這個有著好聽的名字的小山城,想像她該有這麼一條溪流,河埠頭的浣紗女裊娜著身姿將水花濺成彩虹雨,飄拂的蘆葦掩映月光。

水流潺潺的,流過千古。兩岸,住著生息在此的人們。

直到今年10月間的再次造訪,我才知道這條溪叫好溪。問溪邊的老太,何故叫好溪,老太竟用挺好聽的普通話說,我不知道是好溪還是壞溪,反正我們這的人都管叫溪。呵呵,原本想打探出個傳說什麼的,沒想到竟是如此純樸又哲理的解說。

兩側的石階上,人們洗衣曬毯衝澡,一派悠閑的忙碌。這兒的人大約都是很耐涼的吧。

橋頭兩邊有兩處小吃攤,一邊是大餅,一邊是豆腐丸。

大餅個頭著實壯觀,有肉餡也有梅干菜餡,一元一個,一個就夠兩三個人解饞的了。

豆腐丸就更特色了。攤主坐在凳子上,面前是一大盆已被搗散的鮮豆腐。將兩勺豆腐舀到碗中,再將一小點肉末夾於豆腐中,用手搖碗,搖啊搖的,使碗中的豆腐滾成圓球狀。而後,放入開水鍋中,燒煮片刻撈出,再轉移到另一燒滾著肉骨頭湯的大鍋中繼續燉。也怪,怎麼燉,豆腐丸就是不會散。花一元錢,就能吃上4個豆腐丸,豆腐鮮嫩湯味香醇。

走上堤岸,路邊擺滿了水果攤,甘蔗,石榴,蘋果,柿子,釉子……大可以放肆地在馬路上啃甘蔗,剝石榴,好不愜意。對了,縉雲最有名的特產好像是黃花菜,不過可不能像吃水果一樣張口就來。

字典裡,縉解釋為赤色的錦,眼中的縉雲,透明清脆丁冬做響。

我來來回回地走在石板橋上,看波光粼粼,看晚霞把小城暈染成赤紅。

在縉雲,每一坐石板橋都讓我激動神往,平滑的,殘損的。我大大咧咧地坐在無數腳丫走過的石板上,手舞足蹈地擺造型,無視人們驚訝的目光。

我記得,11年前從縉雲騎車去仙都,就路過一條溪水干涸了的石板橋,河床裡滿是大大小小的鵝卵石,那時是冬季。仙都的名字和縉雲一樣美妙,讓人遐想。當年騎車去仙都時沿途都在修路,現在肯定早修好了,據當地人說開車過去不用半小時。是的,我還要再去看看仙都的鼎湖峰、芙蓉峽、小赤壁,記憶中,那兒是淡色的,青青的霧靄飄渺在山間,長長的竹蒿撐出欲滴的蒼翠。

我還記得,11年前我在石頭築成的電影院裡看過一場電影。同學說,縉雲的人都住在石頭房子裡,石頭都是很一大塊很一大塊的,石頭的房子冬暖夏涼。

記憶總是這樣被喚醒。我又來了,可當年等我的同學已經不在這裡。


精選遊記: 仙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