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行印度19邊陲小城噶倫堡

作者: huihui9191

導讀10月22日:噶倫堡噶倫堡不是印度的旅游熱點,到這裡的游客大都是因為時間充裕,在去錫金的路上放慢了腳步停下來看看。這裡的自然風光和大吉嶺相似,因為海拔只有1250米,氣候相對要暖和一些。這裡也沒有太多可看的東西,只有一座喇嘛教寺院坐落在城南三公裡的杜爾賓達拉山上。由於沒有太多的外界干擾,人們心平氣和過著寧靜的生活。 知道噶倫堡這個名字已經很多 ...

10月22日:噶倫堡噶倫堡不是印度的旅游熱點,到這裡的游客大都是因為時間充裕,在去錫金的路上放慢了腳步停下來看看。這裡的自然風光和大吉嶺相似,因為海拔只有1250米,氣候相對要暖和一些。這裡也沒有太多可看的東西,只有一座喇嘛教寺院坐落在城南三公裡的杜爾賓達拉山上。由於沒有太多的外界干擾,人們心平氣和過著寧靜的生活。

知道噶倫堡這個名字已經很多年了,這到不是得益於從小喜歡看地圖,而是源自達賴喇嘛。近代史上英國兩次入侵西藏,都是把這裡作為侵略中國的橋頭堡,50年代美國中央情報局又策劃達賴喇嘛叛逃到這裡。一些覬覦西藏的國家,都曾派間諜來頻繁活動,給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地方披上了神秘的外衣。

自從1959年西藏平叛以後,很多藏人追隨達賴喇嘛逃到這裡。過了近半個世紀,一些人已經返回故鄉西藏,剩下的很多人還未改變對中國的仇視情緒。早就知道在噶倫堡從北京來的人最不受歡迎,所以給自己制定了一切行為要保持低調的方針,把本來就不事張揚的外表又抹上了一筆中間灰色。

認識噶倫堡的藏人是從德克旅館開始的,開辦德克旅館的是個藏族大家庭,不過他們的家族不是跟達賴一起逃過來的,從房子上1938這個的建築年號就看出來了。房子建在路邊,爬上幾級台階打開反扣著的花格鐵門,頭上那串風鈴就響起了清脆的叮當聲,院子裡種滿了花木,草坪上的碎石小徑可以通往後院。

迎面的尖頂房子進門就是前台登記處,走廊裡是幾間客房,後院的四層樓客房占了三層,四樓上住著家眷。德克老板對人的關心都體現在行動上,恪守著傳統的生意准則,對待每一個客人都是一視同仁,不論是哪個客人,吃飯都由他來下廚主理。精細的刀工,配菜的花色,一碗蔬菜雞蛋面也能精心雕琢成色香味美的工藝品。

盡管一夜睡眠緩解了病情,出門還是懨懨的提不起精神兩腿直發軟。喇嘛寺太遠還要爬山,何況來的路上看見一輛裝滿喇嘛的卡車向大吉嶺方向駛去,不知是不是又要去游行示威,咱就別去招惹他們了。沒有任何目的的日程,是最輕松的時光,信馬游韁在小城閑逛,抄著手晃蕩著穿過一條小街,又是一條小巷。

印度人喜歡過節,今天趕上過燈節,小山城裡上上下下洋溢節日的氣息,店鋪門面裝飾著串串花環,家家戶戶張燈結彩。孩子們三三兩兩在家門口點著小炮,燃起小鞭,老頭們蹲在牆根曬著太陽打老K,乞丐也穿上誇張的衣服吹著小號打著鼓,挨門逐戶撒了歡的吹吹打打討喜錢。小城裡的人厚道,在這喜慶的日子裡,誰也不會吝嗇幾個小錢。

走到半山坡上的鮮花錦簇的快樂谷旅館,想找點吃喝坐茅草亭下看風景,無奈餐廳沒開伙。來到街心鐘塔邊的一個人氣興旺的藏人飯店,要了一盤雞肉饃饃(蒸餃),等不多時饃饃上桌,8個精心捏制的饃饃整整齊齊排在盤裡,還附帶一碗漂著油花的清湯。咬一口湯鮮肉滑,真是人間美味。

吃飽喝足出門時,才看清進門牆上那幅標題為“新上海”的圖片是三十年代的上海灘,身穿藏服戴著幫典的飯店老板娘跟在後面解說著,這是上海。我說我是中國人,知道這是老上海,現在的新上海已經不是這樣了。老板娘一聽我說是中國人,臉上立刻出現了奇怪的表情,她再也沒說話,連我出門時跟她再見,她都沒有任何回應。

不知曉這些藏人的人生經歷,也無從猜度他們的內心情感,從飯店老板娘的交往中,從路上過往的藏族人的眼神裡,隱約能感覺到他們對中國的敵意和戒備。在這個跟藏族人有歷史過結的地方,還是和印度人打交道比較輕松,不管是中國人日本人,在他們眼裡通通都是外國人。

大街兩側的商鋪,除了日用百貨糖果茶葉,還有西點店、冰激凌店、快餐皮薩餅店這種融入西方元素的店面。夾雜著各種風格,各個年代的建築,古樸的小城又有了幾分異域風格。最吸引我的的還是小巷裡面的農貿市場,這可能源於我一貫的市井情結,無論走到什麼地方都喜歡看看青菜蘿蔔,總覺得菜攤子上嗅出的才是最真切的生活。

一堆橘子香蕉中間坐著個婦女,懷抱著像洋娃娃一樣的小小嬰孩,我的相機對准了她們,不停按著快門。旁邊一個女孩拉著我申請拍照,她抓起幾個橘子擺著姿勢,拍完之後她高高興興去找了張破紙殼給我寫地址。印度人民書寫的英語非常花哨,小寫認不清又讓她改大寫,寫了幾遍好歹認識了,髒兮兮的破紙板沒處放,就順手掖進腰裡。臨走女孩抓起幾個橘子往我手裡塞,推讓不過拿了一個裝進兜裡。

天空中風卷著大朵的雲團,匆匆忙忙不知何處是歸路。回到旅館睡了一覺,醒來已是黃昏。跑到廚房指導著德克老板煮了一碗泡飯,就著清淡可口的榨菜解決了晚餐。旅館的頂樓是個的大平台,我裹著抓絨衣,拿著手電爬了上去。燈節的夜晚無比絢麗,掌燈時分家家戶戶都亮起了五顏六色的彩燈,裝點著美麗的夜山城。

深邃的夜空繁星點點,都說地上一個人,天上一顆星。我仰望著數也數不清的星星,總覺得有一顆最亮的,那一定是我的父親。我的眼睛濕潤了,模糊了頭頂的星空。這時眼前又浮現出另一個熟悉的身影,那是埋藏在心底一直銘心刻骨的情人,我突然發現20多年的歲月倏然消失在一刻之間,它是那麼無情地帶走了我寶貴的青春。

歲月流逝人易老,我的故知新交,我的至愛親朋,誰的青春能抗住歲月的消耗,誰的人生經得起時光的磨礪。幾十年的人生不要讓你的腳步太匆匆,請你偶爾停留一下,用心看看路上的風景,傾耳聆聽內心深處發出的聲音。

德克家的主婦們帶著孩子悄悄坐在下面的樓梯上,和我一起仰望星空。節日的焰火騰空而起,每一朵漂亮的禮花都帶出孩子們的一片歡呼和女人們輕輕的贊嘆,那熱烈的情緒深深打動著我。此刻天空的星光,地上的燈光和杜爾賓達拉山上喇嘛寺的燈火,交織著流光溢彩的焰火,共同組成了噶倫堡最美麗的夜色。



(山城噶倫堡)



(德克旅館的大門)



(店鋪門前掛滿了花串和彩燈,渲染著節日的氣氛)



(山坡上哥特式的小教堂)



(賣水果的女孩)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