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行(3)——行走的感覺

作者: timberlands

導讀<第三天>早晨5點半起床,6點出門,去Poonhill看日出。在這個時間段上,你永遠不會迷失在去山頂的路上,沿途星星點點的頭燈和停下來歇腳的游客,讓我有種趕集的感覺。 山頂上果然熱鬧非凡,昨天傍晚還蕭颯孤寂的荒山野嶺一下子變得車水馬龍,門庭若市,小販們擺開熱咖啡鋪,游客們支好三角架,嘹望塔上人頭攢動,日本和韓國來的小MM們在鏡頭前樂不可支的大擺姿 ...

<第三天>早晨5點半起床,6點出門,去Poonhill看日出。在這個時間段上,你永遠不會迷失在去山頂的路上,沿途星星點點的頭燈和停下來歇腳的游客,讓我有種趕集的感覺。

山頂上果然熱鬧非凡,昨天傍晚還蕭颯孤寂的荒山野嶺一下子變得車水馬龍,門庭若市,小販們擺開熱咖啡鋪,游客們支好三角架,嘹望塔上人頭攢動,日本和韓國來的小MM們在鏡頭前樂不可支的大擺姿勢,這裡喧囂的幾乎要讓人忘了誰才是這裡的主角。

人嗎,當然不是,太陽嗎,我想也不是,我眼中真正的主角是這些傲然屹立著的雪山。日月星辰,鬥轉星移,人來人往,改朝換代,一切的一切,絲毫不會影響它們的存在和價值,它們是偉岸的,俯視渺小的生靈,他們是亙古不變的,冷眼旁觀滄海桑田的變遷,它們就是它們自己,不論你是否來朝拜它們,不論今天的太陽是否依然升起。。。

吵吵嚷嚷的人群已經讓我興致索然,再加上跑的有點急,竟莫名的有些頭疼,Michael好心地給了我一粒藥丸,匆匆看了眼絢爛的霞光和頂在山尖上的太陽,就拉著我們幾個人下山了。

我慶幸昨天自己跑來看了日落。

看風景是要有心境的。

回到客棧,第一件事就是點早餐,蜜糖印度薄餅,煎蛋和奶茶是我樂此不彼的最愛,點完了就著火爐坐下等。對面的一個當地人正目光灼灼的看著我,想起昨天晚上他也是這麼無禮的眼神,我幾乎就要跳起來,詰問他。Michael示意我稍安毋躁,他滑稽的示範給我看,如何有步驟有分寸的回應別人帶有強烈好奇的“萬能膠”式的目光。我可沒他這麼耐心,只是直勾勾惡狠狠的瞪回去,直到對方把視線轉移開,不過看到Michael的表情,我還是忍不住大笑起來。

他和我同齡,不過行為做事比我老練周到許多。

對於我這樣“Walk like a donkey”,甚至把我的挑夫也累的個半死,Michael教我要調整心態,不必一味強求一個“急”字。可是我這個人一旦設定目標,立馬爭分奪秒,即便知道自己達到了目的,之後也是一樣的無所事事,我做不到Michael那樣的興致所致。最後我們不得不悲哀的總結到,學科學的人,就是這樣,掐分計秒的過日子,有點死板。

用完早餐,這下要真的同Michael他們告別了。他繼續“風往北吹”,今晚在溫泉池中徹底“腐敗”,而我卻取道南面,踏上回程的路。大家二天的結伴同行,相談甚歡,可是人的緣分可能僅此而已,就此一別,大千世界,怕是後會無期。

旅行的缺憾美。。。

走出了Ghorepani,一段向上的山路,來到另一個視野開闊的山頂Deurali,這裡與Poonhill遙遙相對,海拔3千米左右,也是Ghorepani附近看雪山的一處極佳位置。Michael他們昨天下午來的就是這裡,可能是先入為主的原因,他偏好Deurali的風景多過Poonhill。

之後,就開始了不停的下山路。今天的路蜿蜒在叢林中,大有跋山涉水,披荊斬棘的感覺。沿途遇到的幾乎全是迎面來的徒步客,看見別人辛苦的拄者登山棍,氣喘吁吁,而自己可以在依靠地心引力,作跳躍狀,心下甚喜。

行走間,看到當地的挑夫,背的那些巨無霸的行囊,大到足可以把人壓趴下,可是他們上山的時候,腳力也不算太慢,如果是下山,簡直三晃二晃,就可以消失的無影無蹤,心中欽佩無比。可是看多了,尤其是在遇到個別女性的挑夫後,心中就漸漸不是什麼滋味了。一個挑夫每天的工資只有7,80元人民幣,盡管常年在山道上負重行走,可畢竟也是一項重體力活。他們通常很小年紀就開始出來做事,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吃的很簡單,在這上上落落望不到盡頭的山石台階中走完自己的青春歲月。有志氣的,像Buddi那樣,做一二年挑夫,就改行做向導,如果不然,像我這位S先生,年紀一大,只好做個一般的徒步者了。

中國人說,窮則思變。可我發現在尼泊爾或者印度,就不盡然。他們雖然窮,可是比較安於現狀,每天依然在曬太陽,閑聊和無所事事中度過。他們羨慕中國,可是沒領悟到中國人勤勞致富的道理。

再有,看到這些挑夫的生活後,我完全可以理解山上那些日用品和食物的價格,一塊瑞士巧克力,一塊力士香皂,一瓶水,都是挑夫們一節節台階背上去,即便是用牲口馱,那也得趕路的人一步步走過來。但這些價格也不是高的離譜,在這一點上,尼泊爾旅游局做的很好,從一個細節中可以看出,比如山上的餐牌,都是由政府審查過,統一核價的,讓人很放心。

從Ghorepani出發走了3個半小時,中午我們來到Tadapani,找了一個很美的地方吃午飯,Fishtail View Top Lodge。站在這裡的平台上,前面一覽無余,正對著Fishtail雪山,艷陽,藍天,白雲,翱翔的雄鷹,蔥綠的樹木,古樸的木屋,所以即便是稀松平常的一餐也變的美色美味了。

休息了一個小時,我們繼續前進。陽光透過樹木的縫隙照進來,斑斑駁駁的灑在我們身上,踩在干草上,腳下發出清脆的哢嚓聲,聞著泥土和樹葉的氣息,感覺和自然是那麼的接近。走進陽光裡,暖洋洋的很舒服,可是轉到背陰處,站一會兒,就冷的直打哆嗦,好在這樣可以逼著我們不停的一直往前走。不過經過Michael的指點,我今天會時不時的停下來,轉頭問身後的同伴,一切可安好?看到他抹著汗,含笑點頭,我才又加快步伐繼續前進。

下山的路,雖然不像上山那麼手腳並用,氣喘吁吁,可是腳趾,小腿,膝蓋和臀部一起受力,時間一長,也能深深體會到什麼叫“上山容易,下山難”了。

由於我們人員簡單,負重很輕,並沒有像預計的那樣6點鐘才到Ghandruk,下午3點半光景,我們走出了叢林,來到了今天的目的地。這是一個非常美麗的村莊,也相對比較富有。進村的山路是一色修葺整潔的青石板,二邊是開滿小花的芥末籽菜田,鮮艷的黃色花瓣襯著綠油油的葉子,煞是好看,一塊難得一見的有模有樣的“黃土”排球場,隔三岔五就可以看到電線杆,山路上7,8個婦女背著裝有木柴的籮筐,正向村裡走去。

S先生告訴我,他年輕時曾在這裡打過工,所以村裡許多人認識他。看路邊的指示牌,光是地圖上顯示出來的,就有34家客棧之多。原來這個村是幾條徒步路線的交叉口,所以難怪這裡人丁興旺了。

村子很大,順著山路下來,我並沒有選那家名氣很大的Annapurna Guest House,看它的地理位置很好,樓房很新,客人很多,想必會比較貴,於是繼續忘前走。S先生看來沒有什麼評定標准,經過的每一家他都覺得挺好,最後還隨口說了句,反正這村裡的客棧都是一個價錢。差點沒把我鼻子氣歪,早知道這樣,還走這麼多路干什麼呢?

正想著,一看前面有家客棧Hotel Trekkers Inns,院子,走廊,曬台上栽滿了盛開的小花,五顏六色,很好看。走進去一問,二樓竟然還有宿舍床出租,洗手間就在隔壁,門外就是大大的曬台,坐在那裡可以看見Annapurna 峰,這裡干淨明亮,我很滿意。只是S先生有些沒明白,干嗎放著好好的單人大床不睡,跑這間有三四張雙格床的房間來。不過這個個性隨和的人,只要我堅持的,他都好脾氣的順從。

放下行李,就去洗澡,換上干的衣服,然後舒舒服服的翹起辛勞一天的腳,坐在曬台上,看夕陽中金色的雪山尖。等吃晚飯的時候,發現這裡的服務生時間觀念還挺強,落單的時候可以囑咐他們上飯菜的時間,非常守時。

一杯香濃的奶茶端上來,喝了口,立即發現一種久違的印度茶的感覺,可能是茶中添加了肉桂等香料,這是我到尼泊爾以來喝到的最接近印度口味的茶了。

<第四天>7點半鐘,一開房門,發現太陽已經升起,花草樹木還沾著雨露,陽光折射在水珠上,晶瑩剔透,襯得花瓣樹葉水嫩嬌艷,在藍天映襯下,遠處潔白的雪峰在初升的陽光中熠熠生輝。一個頑皮的孩子正在院子裡玩耍,年輕的母親在一旁露出幸福滿足的笑容。已經整裝待發的向導和挑夫們在院子邊的矮牆上閑聊。這裡的早晨是寧靜而又充滿生機的。

吃完早餐,8點半出門。走完了昨天的叢林探險之路,今天走的則多是依山的梯田間的羊腸小道。遠處是藍天白雲雪峰,近處是青山綠水,和那些在陽光下田間勞作的人們,可謂是“采稻青山下,悠然見雪峰”。

順著山轉,順著水轉,不久我們又回到了第一天出發的Modi河畔的Nayapul。午飯是在小鎮集市上一家干淨的小餐館裡解決的,一杯甘甜中帶著檸檬清酸的熱茶,讓我贊嘆不絕,而且下降到平均海拔高度後,食物的價格也由“山中一頓”變為“地上三餐”,好不爽快。

記得LP上曾說過,尼泊爾喜馬拉亞山區的一些村莊名常有重復,所以有點混淆,比如我們的行程中經過兩個不同的Birethanti,於是向S先生詢問這裡的Birethanti與Nayapul的分界。他告訴我,二者以Modi河上那座鐵索橋為界,其實剛才我們正打算過橋墩的時候,有個坐在那裡的尼泊爾當地人是負責再次核查進山證的,但他只對我說了句“Namaste”,就放行了,我也根本沒在意,原來他是把我當作本地姑娘了。S先生還說,那晚在Ghorepani的客棧中,我坐在餐廳一角寫日志,圍坐在火爐邊閑聊的當地人都好奇的問他,我是否本地人。呵,光像有啥稀奇的呀,如果能學一二招她們的能歌善舞,明眸善睞,那才叫好呢。

出了小鎮,我和S先生等到了回博卡拉的鄉間巴士。從Nayapul下山的路,藍天,白雲,雪山,梯田,綠樹,風景很美,不亞於Sarangkot山路上的景色。不過我並沒有像來時的那位出租車司機推薦的,“坐在巴士汽車的車頂上,看絕佳的風景”,而是躲在車廂的人群中,肆無忌憚的打量尼泊爾的帥哥呢。

結束了新年歡慶的博卡拉竟讓我感覺有絲落寞。不過khem說的好,這才是真正的生活,在洗盡鉛華之後。

附圖:4天徒步的路線和大致所需的時間(藍色示意為住宿地,綠色為目的地)。

附圖說明:我,女性,單身,體力較好,能吃苦,如果數個同伴一起走這條線路,並且其中不乏文弱女生的話,步行時間的估算請適當延長。另外想到的是,網上常有人推薦的逃票路線,比如廣場的門票或者進山證什麼的,或者一票數人使用,我個人覺得,尼泊爾的景區入口不像中國那樣是封閉式的,每人剪票入內,他們采用開放式,讓游客自覺去購票,而且部分門票還對中國護照持有人采取十分優惠的價格,因此對這樣一個友善而不十分富裕的民族,我們如果再貪些蠅頭小利,實在是有失泱泱大國的風範。辦理了進山證,並作正規的備案,記錄下個人和向導挑夫的資料,這樣萬一在山區發生險情,也可以理直氣壯的尋求援助了。

(4天徒步的路線和大致所需的時間)



(4天徒步的路線和大致所需的時間)


精選遊記: 博卡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