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安 游 記 11月21日北方的天氣已經是零下一、二度了,寒風習習。溫暖如春的深圳現在還穿著短袖,真是讓人想念。我們登上由太原開往西安的列車於凌晨6:50抵達西安,出站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古樸而厚重的西安古城牆,莊嚴的古城牆用燈光裝飾,在晨曦中綿延。整個人的心情馬上就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感! 因為此次旅游還有媽媽的兩個男學生,所以非常有安全感。一行六人找了車直奔預訂好的酒店——古都新世界大酒店。房間很整潔、舒適。略作收拾大家8:30出發,坐606到鐘樓,寬廣的廣場對面是鼓樓,兩樓之間有明亮寬敞的地下通道相聯。過街通道居然還有電梯,非常人性化。鐘樓、鼓樓遙遙相望,中間是繁忙的、四通八達的道路,真是古為今用、相得益彰。在鼓樓上又入選吉尼斯紀錄的世界第一大鼓、24節氣鼓、各民族的鼓,形形色色、包羅萬像看得人眼花繚亂。 接著沿著大街順著古城牆根,穿過書院街來到了碑林博物館。見識了盛唐李隆基、宋徽宗、顏真卿、王羲之、歐陽洵等書法大家的碑刻,讓人驚羨、嘆為觀止!太多的歷史書法名家、太多的石碑,可惜時間不允許一一細看、仔細揣摩。徜徉在這樣的歷史長河中,忘記了時間、忘記了寒冷,恨不得時間就此停留。在碑林博物館裡有一間茶室,免費提供熱水,倍感溫馨。 之後打的到陝博附近的海底撈吃火鍋,由於客人太多需要等位,一進門就有服務員奉上熱豆漿、水果。在寒風中走了一上午的我們立即被溫暖所包圍,這家火鍋店味道獨特,服務周到。看來各位網友沒有介紹錯!吃飽喝足後打的到了陝西省博物館,“給我一天,還你千年”真是名不虛傳,18件國寶級文物、700多件一級文物,看得人心醉神迷、流連忘返。古代人的手工藝可以用登峰造極來形容,這千年的輝煌是每一個炎黃子孫的驕傲和自豪!大約兩個小時後和我們的講解員一起合影留念,戀戀不舍的離開了陝博趕往了大雁塔。只可惜華燈初上,居然關門了。 大雁塔北廣場氣勢磅礡、燈火通明也很值得一看。一大隊人都有些人困馬乏了,打的回酒店休息。爸媽留守,我和舅舅以及兩個哥哥到了西安著名的同盛祥吃羊肉泡饃,和我們在其他地方吃是截然不同的。每人先拿一個大碗、兩個大饃,自己動手撕好餅,才做湯。那碗叫一個大,吃了半個餅都撐得要命,真是特別! 11月24日早晨陰天、風很大,感覺真是好冷。8點包車前往西安東線,參觀夢寐已久的秦始皇兵馬俑。大家一路談古論今、說說笑笑於9:00到達目的地。立即請了講解員,(西安很多地方如果沒有講解員那等於白來)首先進入的一間歷史資料館,簡單看了一下。大家都有點迫不及待的趕往一號坑。剛走入大殿,我就被這2000多年來氣勢恢宏的兵馬俑所感動,心中湧動著激情、眼中噙著淚水。很久了我已經可以自如淡然的面對很多事情了,可今天我無法遏止心中澎湃著的感動。或許是那莊嚴肅穆的方隊感動了我;或許是那沉重的歷史文化氛圍吸引著我。總之我被震撼了,想了千次、夢過千回,今日一見真如驚鴻一瞥,讓人永世難忘!一排排站立的士兵,神態各異、服飾各異、千人千面,輪廓清晰明朗。這些是許多能工巧匠修復後的,而那些殘片、碎片布滿了一些坑道,是原始的挖掘現場。士兵莊嚴威武、戰馬是膘肥體壯,一個個精神抖擻。看來秦國的古人已經是個頭不矮,還很健壯!我現在特別理解德國青年馬克跳入一號坑的那種強烈的愛慕之情。只有真正到過兵馬俑的人才會有這種深刻的感受,那是怎樣的一種感動、怎樣的一種情懷呀! 之後大家來到了二號坑,二號坑均未挖掘,只是試掘了局部,由於這些兵馬俑出土時色彩艷麗,而一接觸空氣色彩就逐漸褪去,為了保護好這世界級的文物只好不再大規模挖掘了。二號坑只有幾個兵馬俑被修復,到處是殘片、碎瓦,支離破碎。看來誰也不能千秋萬代,即使是一代梟雄——秦始皇。在三號坑我們有幸遇到了兵馬俑的發現者——楊志發,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戴著眼鏡,渾身透著學者的氣息,完全沒有農民的影子了,不過聽導游講老人只會寫8個字“秦俑發現人——楊志發”。花了120元買了一本書請楊老簽了名,這次偉大的兵馬俑之行在感動、激情中結束了。 凜冽的寒風中來到了所謂的模擬秦陵地宮復原的地下宮殿,每個人花了15元門票進去參觀,都是些人造的景觀,不去也罷。聽導游講秦始皇把最喜歡的18個子女以及一些大臣殉葬,凡未生育的妃子均灌注了水銀陪葬,由此可見始皇的殘暴。 天氣一直是灰蒙蒙的,吃過難吃而奇貴的午餐後大家來到了驪山,氣喘吁吁地登上了兵諫亭,遙想當年蔣介石用了15分鐘從驪山腳下的華清池一口氣奔逃到此地,這樣的速度連飛人劉翔也望塵莫及,更何況蔣介石藏身的石縫可謂險矣,真不知道當年已經四十多歲的他是如何爬上去的,另一方面倒也證明了軍人出身的蔣介石訓練有素、身體素質相當棒!從驪山眺望華清池,古色古香的建築群中一個清澈的小湖,那大約就是貴妃洗澡的地方。想當年是何等的雍容華貴、何等的富貴逼人,如今一切皆是過眼煙雲。我們又在刺骨的寒風中登上了明聖宮,一位台灣商人捐資5000萬新台幣翻修了這座廟宇。在驪山頂上還矗立著烽火台,讓人聯想起褒姒那亡國亡民的一笑。而且也明白了原來所謂的狼煙四起是因為狼糞燃燒起來的時候,黑煙是直上雲霄,這樣在通訊不發達的古代就可以傳遞戰火的消息了。 趕回西安大雁塔,終於在黃昏時分、夜幕低垂之時進入了大雁塔。塔身雄厚高大,一共七層。聽了玄奘的故事,看了許多精美的壁畫,在夜色中大家拖著疲憊的身軀,卻懷著滿足的心情回到了酒店。 11月25日一早我們還是包車游西安西線,第一站是茂陵。這裡埋葬著漢代大將軍霍去病、衛青以及忠心救主的匈奴人金日石。瑟瑟寒風中在將軍目前,一種懷古傷今的情緒油然而生。24歲就英年早逝的霍將軍讓人不禁扼腕嘆惜天妒英才。在這荒涼的郊外還埋葬著漢武帝最寵愛的李夫人,據說李夫人36歲早逝。病逝前武帝前來探視,李夫人以紅紗掩面不見武帝,希望在漢武帝心中永遠留下自己最美的一切,真是個凄涼而動人的愛情故事。放眼望去到處是大大小小的墳包,這裡有多少歷史上的英雄豪傑、紅顏巾幗,如今都是一掬黃土,可嘆!可嘆! 第二站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和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乾陵。此時的天空中飄著鵝毛大雪,站在高大的無字碑前,感受著女皇一生的坎坷、輝煌。她最後的歲月由於種種原因沒有辦法立碑立傳,只好用一塊高大的無字碑矗立在自己的墓前,讓後人去評說她傳奇的一生,這又是多麼無奈而寂寥的一種選擇。在無字碑的對面是武則天給她的丈夫李治立的七節碑。在無字碑旁還有61尊番邦像,據說這61個各國人員都是自願來大唐為則天女皇守靈,由此可見大唐盛世的國富民強,周邊的各國小民都懾於天威紛紛來朝拜。沿著紅磚鋪就的羊腸小道,大家頂風冒雪地走在一代人傑的墓上,滿山的蒼柏含翠欲滴,在風雪中更凸現了清冷、寂寞、孤獨。這大概就是高處不勝寒的具體表現吧! 在大雪紛飛中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顛簸來到了法門寺。首先進入法門寺珍寶館,2000多件文物是從大唐保存至今是屬罕見。法門寺歷經磨難,在多少次的險境中保存下來。當時的大唐每隔30年就迎出佛指舍利來供奉一直到唐朝最後一個皇帝唐僖宗。大約唐僖宗感到了唐朝已由盛而衰,於是下令封閉法門寺地宮。這以後經歷了多少朝代的更迭、日本人、紅衛兵等等劫難,終於保存了下來。可以說這2000多件文物凝聚了從古至今多少炎黃子孫的愛國情懷。一件件只能用驚嘆來表達,語言在此時是如此的貧乏、枯燥。 之後我和貴寶哥去法門寺上了香,瞻仰了舉世聞名的佛之舍利,帶著震撼、興奮回到了西安市區。 西安,這個城市總體來說很厚重,太長的歷史、太多的文化沉澱。但是也有不少北方城市的詬病:髒,或許是氣候的原因。可愛之處在於鐘鼓樓廣場環形的地下通道,寬敞明亮。但是周末中午的大塞車讓我們對西安的好印像又減少了不少。可以說西安到處是古跡,到處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的重現。西安城牆向一個莊嚴的衛士護衛著這座古老而迷人的城市,西安就像一位已經5000歲的仕女又煥發了新姿。 補充:西安的消費不算貴。打的、吃飯也很便宜。只是門票挺貴的,特別強調在西安的各個景點最好請講解員,否則等於白來。當然如果人少可以蹭講。

(兵馬俑)

(蔣介石藏身處)

(乾陵)

(法門寺珍寶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