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島中西線攻略
已經去海南島玩過幾次,因此這次LP去三亞開年會,就想騎單車環島。上網搜索了一下,大多是從海口走東線到三亞,從西線回。沒有人走完過中線(只有一人是從儋州到五指山後,走了大半個中線到三亞)。於是決定從西線去,從中線回。不上高速。
去程兩人同行。因為趕時間而從多文搭車到新龍(東方以南約18KM)。回程一人騎行,在224線25KM處爆胎而不得不搭車回海口,也不算完全走完全程。但所差不多,尤其是中線。
以下,把這次騎行的體會作個總結,最後是實際騎行的路線。
時間:
2007年1月11日到18日。去程4天,休息1天,回程3天。
氣候:
總體上天氣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熱。尤其是東方、五指山以北,需要穿外衣。東方、五指山以南路段為防曬面穿了長袖襯衫和長褲,也不覺得熱。東方、五指山以北,正逢陰天,且有小到中雨。穿奧索卡的外衣還覺得冷。建議:既要有防曬霜,也要有防風雨的外衣。
騎行中的三大挑戰:
鬥志:騎車當然需要體力、工具、技術,但最重要的是鬥志和決心。建議:留足時間,這樣就不會因為要趕時間而搭車。而一旦搭車,會上癮,一遇上困難就想,搭段車算了。
風向;頂風是非常痛苦的。西線由北向南時,沒有什麼。但轉向東行和回程向北行時,頂風。
車輛:到海口後,在東湖路買的寬胎山地車(走公路有點累)。八、九成新,一輛175元(後騎回海口又賣還給當初的賣車人,得100元);另一輛150元,在亞龍灣處理了。整個行程中,車輛幾乎沒有出什麼問題。一輛車的左腳蹬松,但從摩托車攤上借個14mm的套筒緊一下就可以。從海口出發後,兩個車都沒有再打過氣。當然一個後胎在回程距海口25KM處爆了。建議:(1)車要看一下變速,沿途上下坡,沒有變速不行;(2)自己做一個加厚的座墊套帶著,以避免屁股裂成三片。
路況:西線的路以東方為界,以北,路面非常差;以南,可。全線有坡,但都不大。新龍到崖城一段路平無坡。351KM-353KM處要從新修的鐵路下穿過,此後有相當長的一段是在沿海邊走,直到三亞。騎行是不要走路背的沙地,那是留給牛車走的。雖然走沙地可以少顛簸,但容易打滑,用不上力。
中線路況極佳。全線0-110KM是柏油路面,110KM以後是水泥路面。路面平整,寬闊。除了一路的上下坡以外,要翻三次山。由南向北依次是:甘什嶺,274KM-270KM上坡,此後下坡約4-5KM,直道,可以自由加速。大本嶺,243KM-233KM上坡,下坡到五指山,但多急彎急坡,要多用剎車。第三個是出五指山,從211KM-203KM上坡,下坡可一路溜到毛陽。灣嶺到屯昌一中線上難得的一段平道。但在楓木和坡心都沒有住宿的地方,逼得我在雨中騎了2個多小時,外衣全濕掉。
行程:
海口-亞龍灣(海渝西線,225線,全長429KM)
D1:海口(0KM)-海盛路西頭(12KM)-長流-白蓮-福山鎮(67KM);住宿
D2:福山鎮(67KM)-多文(90KM)-搭車經儋州(那大,135KM)、東方(八所,254KM)-新龍-感城(274KM)-板橋;住宿
D3:板橋-佛羅(293KM)-鶯歌海市-黃流(329KM)-利國(衝坡,348KM)-九所(350KM)-梅山(359KM)-保港-崖城(375KM);住宿
D4:崖城(379KM,出崖城後的第一塊裡程碑)-天涯(393KM)-413KM(向南到三亞市內,約10KM)-羊欄(416KM)-田獨(G223線307KM)-亞龍灣岔路口(S216-0KM)-家化萬豪渡假酒店(S216-4KM + 4KM);住宿
D5:亞龍灣休息一天-田獨;住宿
亞龍灣-海口(海渝中線,224線,全長309KM)
D6:田獨-285KM-270KM(第一個盤山公路(甘什嶺)最高點)-三道(253KM)-新鎮(249KM)-響水(243KM)-233KM(大本嶺盤山公路最高點)-五指山(原通什,218KM)-203KM(盤山公路最高點)-紅山-;住宿
D7:毛陽(188KM)-什運(170KM)-紅毛(159KM)-瓊中(135KM)-烏石(123KM)-灣嶺(116KM)-110KM(有湖,大片水面)-楓木(107KM)-坡心(92KM)-屯昌;住宿
D8:屯昌(88KM)-大陸坡(73KM)-新吳(50KM)-永發(35KM)-25KM(爆胎)-搭車到西秀、海口汽車南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