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小吃(精華篇)

作者: 路劍平

導讀詳細資料和圖片請查閱http://***/u/1413509831 人人都說西安小吃特別多,百聞不如一見!很早開始,就在網上搜刮西安小吃的資料!到了西安,那肯定是要逐一拜訪的了!第一天,從兵馬俑回來,就直奔清真寺!坐車到鼓樓下車,我還真的很"一根勁"。就拿著地圖猛找清真寺,好容易到北廣濟街就傻眼了!就這麼個破寺旁邊也沒見到什麼經典的小吃店哈! 找了半條街就看見一些平凡的回民開的 ...

詳細資料和圖片請查閱http://***/u/1413509831

人人都說西安小吃特別多,百聞不如一見!很早開始,就在網上搜刮西安小吃的資料!到了西安,那肯定是要逐一拜訪的了!第一天,從兵馬俑回來,就直奔清真寺!坐車到鼓樓下車,我還真的很"一根勁"。就拿著地圖猛找清真寺,好容易到北廣濟街就傻眼了!就這麼個破寺旁邊也沒見到什麼經典的小吃店哈!


找了半條街就看見一些平凡的回民開的小店!我想也許下午兩點人家都休息了吧!就在路邊店隨便吃了些湯餃——味道真的不怎麼樣!

吃飽肚子,就開始認真的把清真寺附近的幾條有名的巷子,比如:西羊寺、大皮巷、小皮巷。到第三天我才發現,我一直是在路尾上轉悠!搞錯了方向.....所以一路都沒發現什麼人.....

第一天的收獲,就是發現了幾家有名店的地址,打算過幾天逐一吃光!

柿子糊塌:吃在臨潼——————《西安小吃小識錄》臨潼有火晶柿,火如火,亮如晶,肉質細密,且無硬核。吃一想二,飽一人思全家。但季節有限,又不易帶,遂柿子糊塌應運而生。

將軟柿去皮摘蒂,放面盆中攪拌成糊,加入面粉,即為柿子面糊。

用鐵片做手提,外凹中凸邊高二公分。

手鏟將面糊攤入手提,一起入油鍋,炸;面糊熟至五成,脫手提漂浮,翻過,炸;如此數次兩面火色均勻即可食之.

但買者多有不忍吃的,顏色太金黃可愛,吃在口,又不忍細咬,半囫圇下肚,結果有燒了心的。

臨潼人炸的糊塌味最佳,油鍋前常圍滿人,便有一光棍只看不買,張大口鼻吸味,竟肥頭大耳。 第一天吃了“老徐家柿子餅”(北廣濟路頭上),其實回民街上好多買柿子餅的店。但就是他這家,我發現好多本地人在這裡買,而且賣的很快,邊做邊賣,都是新鮮的!我買了一個核桃餡的嘗了(0.7元/個),其實就像南瓜餅,只不過他是用柿子代替了,而且裡面還裝了餡料,個人覺得太甜了,不好吃!赫赫有名的“東南亞甄糕王”(北廣濟和西羊寺交叉路口處),有3元、5元兩種!軟軟的糯米飯上鋪著淡淡甜味的棗泥和果仁,真的相當好吃,我在西安幾天次次都在這裡打包去賓館當消夜!臨飛那天也買了兩盒打包回珠海

非常好吃,甜而不膩,糯米飯也很軟!真的好佩服他們哦,那麼大的一口鍋(一個成人蹲裡面洗澡都沒問題),做出來的東西都不夾生的!由於中午十分掃興,都沒有吃到當地小吃!所以打算晚上補救!去東大街364號的“老孫家泡饃”——去見識下地方特色!五點多從賓館漫步走十分鐘左右,就找到了老孫家!門臉很小,要仔細觀察哦!二樓的座位也挺寬敞的,我還是來晚了,靠窗的位子都已經坐滿人了!各個都是來嘗鮮的外地人!羊肉泡——————《西安小吃小食錄》

骨,羊骨,全羊骨,置清水鍋裡大火燉煮,兩時後起浮沫,撇之遺淨。放舊調料袋提味,下肉塊,換新調料袋加味。以肉板壓實加蓋。後,武火燒溢,嘭嘭作 響,再後,文火燉之,人可熄燈入睡。一覺醒來,滿屋醇香,起看肉爛湯濃,其色如奶。此羊肉制法。

十分之九面粉,十分之一酵面。摻和,攪勻,揉 到。做饃胚二兩一個,若[左食右乇][左食右乇]狀, [左食右乇]邊起棱。下鏊烘烤,可悠悠溫酒,酒未熱,則開鏊,取之平放手心,在上騷騷,手心則感應發癢,此饃餅制法。

食客,出錢並非飯來張口,淨手掰饃,碎如蜂[左月右上夭下韭]。一是體驗手工藝之趣,二是會朋友談藝文敘家常拉生意,饃掰如何,大、小、粗、細,足可見食者性情;烹飪師按其饃形,分口湯、干泡、水圍 城、單走諸法烹制,且以饃定湯,以湯調料,武火急 煮,適時裝碗。烹飪十年,身在操作室,便知每一進餐人音容相貌,妙絕比柳莊麻衣相師有過之而無不及。

西安五味巷有一翁,高壽七十。二十年前起,每日來餐一次,饃掰碎後等候烹飪,又買三饃掰碎,食過一碗,將掰碎的饃帶回。明日,將碎饃烹飪,又買新饃 掰。如此反復,不曾中斷。臨終,死於掰饃時,家人將碎饃放頭側入棺。

一上二樓口,迎面就來一個招牌讓你先震撼一下!旁邊掛滿了名人照片,不少政治家都有,裡面最大級別也就數——國民黨前任主席連震和夫人照片了!一落座,服務員剛擺上碗筷,水還沒斟,就拿兩個白吉饃上來!不是我抓住服務員問她,我都不知道怎麼個玩法!她教我掰饃,掰的越小越好!這東西沒玩過哈,得花時間玩,白吉饃太難掰了,它有韌性!掰的我手疼,掰了二十分鐘才算掰完!服務員要求掰小一點好,我這掰的跟狗啃一般!沒辦法,那種掰法,明天我手指頭都要疼死!——掰饃就一個字“累”!然後把掰好饃的碗交給服務員,讓她拿去泡饃!等了好長好長時間哦!趁著這段空擋,我跑去參觀了一下路口那些名人照片!還發現路口有類似方便面包裝的泡饃!

掰好的饃,配好作料,真空包裝好的!泡出來就這副尊容,上面的油啊,花拉拉的!我要的是羊肉泡饃,裡面有粉絲和肉!吃了一口,感覺就是面疙瘩湯,一點都不好吃!把肉撈光了,就吃著配菜,那蒜頭不錯哈

網上看到好多同人,都說蒜頭比泡饃好吃,果不其然啊...........總體一句話,不好吃!出了老孫家,就散步想去參觀一下附近東木頭市“秦豫肉夾饃”——看網友寫:這家號稱全西安個頭最大,料最足的肉夾饃!一定要去拜訪一下哈!原路返回,走到端履門路口,拐進去,一直走到端履門的盡頭,往右拐就是東木頭市了!如果大家向我一樣老老實實的數著門牌號碼找的話,一定是找不到的!亂七八糟的號碼,根本就不對數的!直走,看到下面這個招牌就是了!腊汁肉及肉夾饃——————《西安小吃小食錄》

並不是腊肉,腊肉鹽腌,它則是湯煮。湯,陳湯,一年兩年,三代人四代人,年代愈久味愈醇色愈佳; 煮,肉入湯鍋,肉皮朝上,加紹酒、食鹽、冰糖、蔥 段、姜塊、大茴、桂皮、草果,大火燒開,小火轉燜,水開圓卻不翻浪。

食腊汁肉單吃可,下酒佐飯亦可,然真正欲領略其風味,最好配剛出爐的熱白吉饃夾著吃,這便是所謂 “肉夾饃”。是饃夾了肉,偏稱肉夾了饃,買主為了強調肉美,也便顧不得語言的規範了,奇怪的是這個明顯錯誤的名稱全體食用者皆承認,可見肉美的威力了。

現在的城鎮人最不喜歡吃肥肉,肉食店裡終日在走後門拉關系站長隊爭買瘦肉,但此肉肥而不膩,瘦則無渣,深為食者所好,故近年來城鎮經營者甚多,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店鋪。

有上海女子來西安,束腰節食要苗條不要命,在一家店鋪前疇躇半晌,饞涎欲滴卻不敢吃,店主明白,大口咬嚼,滿嘴流油,說:“我家經營腊汁肉三代,我每日吃六個肉夾饃吃過五十年,你瞧我胖不堆肉,瘦不露骨。”女子連走了八十家店鋪,見賣主個個干練,相信人的廣告准確,遂大開牙戒。 營業時間是:早上7點——下午2點網上不知是誰說,這家是西安個頭最大的肉夾饃,肉也多!我吃起來,嚼著那饃覺得費勁!吃半個,就覺得腮梆子疼!總覺得不如敦煌沙洲市場那家好吃!第二天:長途跋涉從法門寺回來,都已經六點多了!早上趕早去買肉夾饃,七點到,等了一會兒,好多當地人都趕過來吃早餐!晚上回來筋疲力盡,坐車到東大街的鐘樓下車!然後,往回走一點點路,過電影院——就看到“案板街”。案板街路口對面就是我住的賓館“騾馬市”,很好認的!歧山面——————《西安小吃小食錄》

歧山是一個縣,盛產麥,善吃面條。有九字令:韌柔光,酸辣汪,煎稀香。韌柔光是指面條之質,酸辣汪是指調料之質,煎稀香是指湯水之質。歧山面看似容易,而達到真味卻非一般人所能,市面上多有掛假招牌的,俗辨其真偽,一觀臊子[左火右覽]法和面條擀法便知。

臊子,豬肉,必帶皮切塊,碎而不粥。起鍋加油燒熱,投之,下姜末、調料面煸炒。待水分干後,將醋順鍋過烹入,衝冒白煙。以後醬油殺之,加水,煮。肉皮能掐時,放鹽,文火至肉爛舀出。擀面,堿合水,水合面,揉搓成絮,成團,盤起回性。後再揉,後再搓,反復不已。而後擀薄如紙,細切如線,滾水下鍋蓮花般 轉,撈到碗裡一窩絲,澆臊子,只吃面而不喝湯。

在歧山,以能擀長面者為女人本事,否則視之家 恥。娶媳婦的第二天上午,專門有一個擀面的隆重儀 式:客人上席後,新媳婦親自上案擀面,以顯能耐。故女兒七歲起,娘便授其技藝,搭凳子在案前使擀杖。 看起來紅光紅光的,其實一點都不油,酸辣酸辣的,超級好吃!面條也是韌而不爛!可惜,它這裡是中午11點才開門營業,我走的那天沒吃上就帶著遺憾就走了!第三天 中午從漢陽陵趕回來,正好碰上飯點!我發現我的執作其實是我最大的缺點!犯傻~~~

第一天一個下午泡在北廣濟上,就發現哪裡體現出小吃一條街的特征出來!第三天,還傻傻的認為,可能到了飯點,人多就能體現了!暈~~~~~漢陽陵的車終點停在火車站,然後我從火車站轉車去到鼓樓!可是,坐過了頭,到了“南門”——暈死了!立刻找地圖,找方位!發現從南門往回走,穿“粉巷”(發現那家有名的牽人嘛辣粉,可惜我感冒喉嚨發炎不能吃啊);一直走過“南院門”(路尾就是有名的葫蘆頭泡饃的春發生,可惜我反感內髒所以不敢吃!);然後從南院門右拐到“南廣濟”看到馬路對面的“百盛商場”就知道看到了“北廣濟”了。北廣濟一直走到第二個分叉路口——就是大皮院子,就能看到人滿為患的定家小酥肉。一盆肉配上一盆飯!一個人實在吃不完這麼多,兩個人分還差不多呢!不吃不知道,原來他們說的酥就是,花椒的感覺!

我最討厭的就是花椒了!如果沒有花椒的話,我還覺得肉做的不錯,而且我不覺得很油膩!裡面都是湯汁,配上白飯真的很好吃——這是我出來旅游的唯一的一頓米飯,所以感覺見到親人一樣!第三天中午吃完飯,就回去睡覺!然後查找資料,發現不能再圍著北廣濟上轉悠了!要改變策略!去鼓樓後面轉,因為我每次坐車回鐘樓,都發現那邊燈火通明,應該是有什麼熱鬧可看的!晚上就決定一探究竟!


((冰糖梨水))


精選遊記: 西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