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您吃頓娘家飯

作者: hyunyun芸芸

導讀旅行中吃是永恆的話題,可我對吃不挑剔,因此也就沒有潛心研究吃的門道。不過一說到娘家的飯菜,我的食欲就來了,我的娘家在上海老城廂裡,剛畢業的頭四年,每年的這個季節我都在那裡耗著,現在回想起來,那裡的飯菜真的又香又甜,還帶著一點點的酸…… 最近,娘家的朋友邀我重回故裡,我別提有多高興了!那天,按老習慣,打車沿外灘到新開河路右拐,在人民路 ...

旅行中吃是永恆的話題,可我對吃不挑剔,因此也就沒有潛心研究吃的門道。不過一說到娘家的飯菜,我的食欲就來了,我的娘家在上海老城廂裡,剛畢業的頭四年,每年的這個季節我都在那裡耗著,現在回想起來,那裡的飯菜真的又香又甜,還帶著一點點的酸……

最近,娘家的朋友邀我重回故裡,我別提有多高興了!那天,按老習慣,打車沿外灘到新開河路右拐,在人民路上的“上海灘商廈”門口下車,走商廈對面的福民街,經過熱鬧紅火的福民街小商品市場,穿過安平街,穿過福佑路,就看見“豫園老街”的金底匾額了,沿著豫園老街兩旁的特色商鋪朝裡走,到底左拐,就是豫園、九曲橋、湖心亭、綠波廊……

一般去豫園的司機喜歡把車停在麗水路、福佑路口,然後讓您從舊校場路往裡走,這樣非但車子要多行500米,如果您初來乍到的話,還會走著走著迷了路,因為一扎入老城廂蜿蜒交錯的小巷,就容易找不著北。而我上文提到的這條道,是從外灘到豫園最方便的捷徑。

豫園的綠波廊是家喻戶曉的名店,隨著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古巴領導人卡斯特羅、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夫婦、台灣國民黨主席連戰夫婦……等等元首級貴賓的來訪,這家上海特色的酒樓已經享譽海內外了。不過您要是以為這家酒樓都是拿那些奢華花哨的蟹宴鮑翅來填這些大人物的口胃,那就錯了。您看一看桌上鋪的藍印花布和小姐端的青花瓷餐具,就可以知道這裡的菜肴還是以古樸、純正來取勝的。

不說別的,就看看櫥窗裡擺的“克林頓套餐”,您就可以知道這位叱詫風雲的人物,口味其實很平常,他的六菜一湯是:鹹菜毛豆、熏魚、白斬草雞、松仁鮭魚、百靈菇、松仁玉米和三寶羹。不過話得說回來,這麼平常的一頓飯可不是那麼好吃的,光是先遣團來考察,就明查暗訪了幾十次。其中一次來了五十多個美國人,要求二十分鐘就餐完畢,還得酒水菜肴各自點,結賬時要AA制!瞧那架勢,把我們的酒樓當他們的快餐店了!!還好,我的娘家人不是吃素的,二三分鐘內打印出一份菜單,讓他們選擇打勾,再協同服務,圓滿完成二十分鐘的“戰鬥”!!!

等大人物來的那天(正好是雙休日),全商城都“戒嚴”了,可是再怎麼地,城裡不能沒有老百姓啊,於是娘家的朋友們就充當群眾演員,拖家帶口地逛老城廂,如今那張尊貴的“克林頓指點豫園”的照片被掛在松運樓的一樓半牆上,照片被重新裁剪、重新裱過了,富麗了許多,可我,還是喜歡原來的那張,因為那張沒被裁剪過的,裡面有我娘家朋友熟悉的身影和臉龐…….

回過頭來,讓我來給您推薦幾道綠波廊的特色菜吧,您一定知道“綠波廊吃蟹,九曲橋飄香”的名句,可是,現在並不是吃蟹的季節,再說,我已經提過了,這裡的家常菜更好吃:喜歡吃肉的朋友,一定要嘗一嘗“腐乳肉”,這肉被紅腐乳汁滋潤得紅撲撲、亮堂堂的,四周還圍著一圈碧碧綠的小青菜,小姐端上來的時候,就飄過一陣芬芳,吃在嘴裡更是從裡到外都是香的,即便是肥肉也是肥而不膩,那皮更是美容養顏的上品……喜歡吃蝦的朋友,可點一道彈性十足的“水晶蝦仁”;喜歡吃魚的朋友,來一份“紅燒洄魚”,或者清淡一點,來一道“雪菜銀鱈魚”;喜歡吃豆腐的朋友,就不要錯過“蟹粉白玉”…….

來綠波廊,就一定要品嘗一下它的特色點心,這裡的點心被英國女王稱作“一點不比英式大餐差!”,英式大餐如何,我沒嘗過,可是,不隨便脫手套的英國女王脫下手套與服務員親切握手是事實。我向您推薦的點心有:最新研制的椒鹽葫蘆酥、被克林頓拉落三雙筷子的桂花拉糕、鮮得您眉毛都要掉了的三絲眉毛酥、還有我百吃不厭的椒鹽腰果酥……

要是您嫌綠波廊的檔次太高,那我就建議您去“南翔饅頭店”,這家店的生意可火紅了,據說它的日營業額可以趕上綠波廊的,難能可貴的是這家店更趨於平民化,無論您坐堂,還是站在門前的廊上托著一次性飯盒,都可以讓您吃的津津有味。不過,要是您有時間的話,我還是建議您排個隊,坐下來堂吃,因為無論是蟹黃小籠、蟹肉小籠、蝦肉小籠,還是實實在在的鮮肉小籠,都是又解饞又解餓的。除此之外,我還建議您點一些其他特色點心:如蝦球、白玉卷、咖喱三角包、還有一款野菜小籠,都是值得品嘗的。當然,請別忘了點一碗五塊錢的蛋絲湯,否則您非得吃噎著……

我還要告訴您的是:這兩年“南翔饅頭店”的名聲已經飄揚過海了,在首爾、大阪、福崗、新加坡、雅加達……都開出了它的分店,那些經常漂泊在外的游子,不必擔心在異國他鄉找不到祖國的飯……

也許您要說我推薦來推薦去,怎麼都是些葷的?是的,其實我和您一樣,信奉“寧可食無肉,不可餐無素”。說到素食,就不能不提城隍廟裡的“松月樓”,這是建於清朝宣統二年(1910年)的老字號淨素餐館。這家店的底樓都是些匆匆過客,大都吃一碗素面就急著趕路。真正值得一提的是上二樓,點上幾道葷名的素菜。

如:“黑椒牛排”,看那菜色就足以亂真,吃起來比真的牛排還要好吃呢,那“牛排”是用大豆纖維做的;還有“橙香魚排”,金燦燦的,聞著就是一股酸甜的橙子香,很開胃的,那“魚”是用磨芋做的;還有“鮑片魚翅羹”,那“鮑片”是用菌菇做的,那“魚翅”不說您也猜得到,是粉絲。還有一道看家菜不能不提,就是“腐乳肉”:這腐乳肉的味道我在上文已經詳細說了,而我真正好奇的是:這“肉皮”、“肥肉”、“精肉”怎麼做的這麼像呢?一問才知道,原來它們分別是用大豆膠原、大豆蛋白、大豆纖維做的,真是又逼真又營養啊!如果您一定要問我這葷素腐乳肉PK下來哪一個更好?這真是“二玉論心,難分高下”了,要不您親自嘗嘗?

至於素菜館的主食,我建議您買一兩塊海棠糕(在松月樓沿舊校場路的店面窗口有的賣),這海棠糕主要是用面粉做的,是放在模子裡烤出來的,上面有一層焦糖,粘著芝麻、瓜子仁,松仁等等,中間還粘著一塊冬瓜條,就是八寶飯裡用的那種甜甜的蜜餞,咬到糕的裡面,是豆沙餡的,反正吃起來比較豐富,也比較甜膩。我的建議是:您把海棠糕拿到松月樓裡,坐下來,點上一碟醬蘿蔔,湊在一起慢慢吃,因為這醬蘿蔔是松月樓自腌的特色菜,脆脆鹹鹹的,配海棠糕正好,當然,要是您嫌太干了,就再點一碗熱氣騰騰的黑米粥,這樣怎麼吃都舒服,還肯定管飽。

這松月樓沿百翎路的店面窗口還有賣三味臭豆腐的,這種臭豆腐是魯迅故裡-紹興的特色休閑小吃,它的鼻祖沈天智老人,六十多年兢兢業業,嘔心瀝血,研制出了外酥內嫩、清鹹帶鮮、亦臭亦香、無以倫比的臭豆腐,沈老先生一生只收一個徒弟,就是年輕的掌門人吳利中先生,他把師傅的獨門密制發揚廣大,並以專賣《吳字坊》的形式來銷售。賣三味臭豆腐的姑娘會告訴您:有淡紅色的胡蘿蔔味、淡綠色的青菜味、還有白色的原味,您喜歡哪一種就任意挑吧。

您要是說,這些都不配您的胃口,您還是喜歡外國的冰激凌什麼的,那也無妨,現在城隍廟裡開了好幾家Starbucks Coffee店,還有一家哈根達斯專賣店,生意相當好,肯定配您的胃口。

還有一樣東西我要推薦的,就是松運樓一側的外賣-黑玉米。別看這黑玉米樣子黑乎乎,挺嚇人的,冬天的晚上,把它捧在手裡,可真暖在心裡。它吃起來的味道似乎有些淡,但那裡頭的香是要用心細細去品的,那是一種質樸的醇香、烤香和馥香…….當您吃完一個,您會覺得滿口生出許多甜味來,真可以用朱屺瞻老先生在綠波廊留下的那經典之書“回味無窮”來形容!如果吃一個不過癮,那就多買幾個,反正可以打包帶回家……

寫到這兒,我還要說一下我最愛的那家店,就是綠波廊旁邊不太起眼的“寧波湯團”店,這團團緣緣的寧波湯團是我外婆家的特色,那是從小吃到大的呀!想起外婆,我的心頭又湧動了,就在前幾天,85歲的外婆托媽傳話來,要給我織一條白色的粗棒絨線圍巾,說是專門給我配今年新買的那件紅色風衣的。哦!我親愛的外婆,即便您只是隨口說說,外孫女就幸福得想哭了,更何況您一天裡頭就把它織好了,我戴著能不暖和嗎?外婆家的湯團能不好吃嗎?!

說到湯圓,令我想起那四年的元宵節,我幾乎都是在這老城廂裡渡過的,元宵節的夜晚是老城廂一年到頭最熱鬧、最美麗的時候,因為這裡每年正月十五都有燈展,新年的夜晚,那璀璨的燈火把城樓裝扮得嫵媚動人,吸引來自各方的游人駐足觀賞,留連忘返…….

可那時的我,真的沒有心情來欣賞這迷人的夜晚,那時的我,正在閣樓上使勁想著法子,怎麼把數十張甚至上百張的報表揉在一張裡頭。可那些數怎麼這麼調皮啊,不是這邊多一點就是那邊缺一塊,就像淘氣的小孩不停地和我玩翹翹板。我一直想著:快點干吧,干完就可以下樓賞燈了,干完就可以回去吃元宵了…….可當我終於做出一張兩邊都平的,長得像哈達一樣的表來時,樓下已經人去樓空了,哪裡還有元宵,哪裡還有燈火?那時最想的就是司機大哥,快點來接我吧,別讓我在冷風裡等太久…….

如今,老城廂的“當家花旦”已經易主了,可這裡仍舊是我的娘家,娘家的飯菜永遠留在我的心裡!朋友啊,要是您聽我一句,就來這裡吧,這裡的飯菜不一定是您的最愛,但是,肯定不會讓您的中國胃受半點委屈!


精選遊記: 上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