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之際,每個晴朗的清晨和黃昏,在美國黃石國家公園東北部的拉馬爾山谷谷底,東西走向的公路兩旁斜坡上,總有眾多慕名而來一睹狼蹤的游客。他們滿臉期翼,用高倍運動望遠鏡向著南方谷地盡處山腳的草地和灌木叢眺望搜尋,身前齊刷刷一字架開有如大炮般的望遠鏡筒形成一道奇特的風景線。入夜,當宿營地的篝火映出飄忽游移的樹影時,山谷中遙相呼應,此起彼伏的凄厲狼嚎給黑暗中平添無盡詭迷。僅僅在幾年前,這還是不可能發生的一幕。美國大陸的大灰狼經過19世紀末開始的幾十年獵殺投毒,到20世紀30年代,幾乎完全絕跡,僅在明尼蘇達州北部以及密執安湖的一個小島上有少量殘余,成為瀕危保護物種。黃石國家公園地處美國落基山脈北部懷俄明,蒙大拿和愛達荷三州交界,當地發達的畜牧業促成了徹底的滅狼運動,到1940年代,大灰狼在黃石國家公園消失殆盡。直到1995年,經過多年的科學調查及准備工作之後,大灰狼才得以重歸黃石國家公園。
作為處於食物鏈頂端的掠食猛獸,狼在野生環境生態平衡中扮演著終結者和清道夫的重要角色。通過數十年來對黃石國家公園的美洲野牛(Bison),角鹿(Elk),騾鹿(Mule Deer)和馴鹿(Moose)等大型草食動物種群的追蹤觀察,科學家發現部分種群出現體質下降的現像,並且種群有過度膨脹的趨勢,危及當地的森林資源以及生態平衡。盡管公園內也有棕熊,黑熊,美洲獅等大型動物,然而美洲獅數量極其稀少,其捕食量不足以影響大型食草動物的種群數量。而熊的食物以植物根莖,漿果為主,很少主動捕殺大型食草動物。科學家推斷,由於缺乏像大灰狼這樣有效的掠食者,草食動物有病的個體得享天年,有充足的機會產生羸弱的後代或遺傳致病的基因,同時天敵的缺席也使幼獸的夭折率大為減低,造成種群過度繁殖。
基於恢復已經開始傾斜的生態平衡的考慮,以及彌補黃石國家公園多種多樣的動物世界唯獨大灰狼缺席的遺憾,美國國家漁業和野生動物局於1987年向國會提出恢復黃石國家公園大灰狼種群的提案,並於1991年獲得國會撥款,在國家公園局和國家森林局的咨詢指導下對放狼歸山的後果進行研究。經過幾年的研究和聽取創紀錄數量的公眾意見之後,放狼歸山計劃得到內政部最終簽署首肯,並於1994年啟動實施。
恢復已經絕跡的物種需要慎重的考慮。美國國家公園法案規定只有在一個物種被人為消除,將要引進的新個體跟舊有物種幾乎完全相同,且國家公園有足夠的資源保證種群自行繁衍的情況下,如果能夠做到不對國家公園轄區以外的利益產生嚴重威脅,方可在國家公園恢復絕跡的物種。狼主要捕食野牛等大型草食動物,通過咨詢懷俄明大學的科學家,美國國家漁業和野生動物局預計狼的重歸將不會過度減少大型草食動物的數目,對其他物種則影響甚小。與此同時,與當地政府和印地安部落的協商合作保證了大灰狼重歸項目在兼顧各方面利益下進行。
1995秋到1997年,31只從加拿大捕獲的大灰狼以及10只來自蒙大拿冰川國家公園的幼狼戴著無線電跟蹤脖圈,放歸黃石國家公園野外。狼是群居動物,這些狼只很快形成了多個狼群,劃地占山為王。雖然由於基金短缺,從加拿大引進更多狼只的計劃在96年被迫擱淺,然而這些外來戶顯然很適合在新環境裡生存,兩年時間裡繁殖了87只幼仔,不少母狼罕見地一年多胎生產,形成足夠維持發展的種群數目,保證了放狼歸山計劃的順利進行。
狼的重歸顯然給旅游者帶來了驚喜,從1995年至今,大約有兩萬游客在黃石公園裡觀看到狼的狩獵,嘻戲,少數幸運兒甚至親眼目睹了狼群之間以及狼和熊之間為爭奪地盤和獵物展開的激烈打鬥。經過親身體驗精彩而真實殘酷的自然世界,為數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改變他們從前對掠食動物的反感態度,轉而重新認識並關注這些“殺戮造物”。
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歡迎大灰狼。當地不少公眾,特別是畜牧業人士一直強烈反對狼的回歸,不少牧場主認為牲口特別是羊群比起野生動物來更易遭狼襲。盡管黃石公園的巡警利用無線電信號監視著狼的去向並隨時驅回可能越界的狼群,而且幾年來的跟蹤記錄也顯示出狼群避免接近人類,對牲口也沒有特別的興趣,然而在大灰狼回歸當地後,不少人准備隨時開槍射殺射界之內的任何狼只。
為了減少狼和牧場主的衝突,一個名為“野生動物衛士”的民間基金會向牧場主保證,按市價賠償由狼造成的牲口損失,換取牧場主槍下留狼。迄今為止,已經賠償受損牧場價值21萬多美元的259只牛, 550只羊,以及28只其它動物。同時,本著從教育入手的方針,許多科學專業人士和公園巡警走向社會,舉辦展覽,給當地的中小學生開講座,向大眾普及狼的知識,旨在消除社會對放歸大灰狼的恐懼。
狼的回歸究竟是否危及當地的畜牧業?國家漁業和野生動物局對此進行了持續考察,並作為大灰狼項目管理年報的一部分,每年向國會和公眾發布。根據對狼在黃石國家公園的獵物殘骸的研究統計,角鹿占狼的獵物84%,野牛占6%,騾鹿占1%,豺(coyote)、狼(!)、野鵝和其它難以鑒別的動物占9%。在角鹿殘骸中,58%屬成年,34%屬一年以下的幼獸,8%難以鑒定年齡。通過對殘骸骨髓脂肪含量的進一步測量,發現狼的獵物大部分都是嚴重營養不良的個體。這充分說明了狼的長途追捕圍獵習性對受獵動物進行了優勝劣汰。
同時,根據對黃石國家公園周邊三州的狼襲牲口損失統計,在2002年共有99只羊,52只牛被狼咬死,而根據一個名為“落基山脈野生動物聯盟”的統計,同期被狗咬死的牲口是這個數目的十倍。盡管如此,狼還是為此付出了沉重代價,在2002年,為了平息牧場主的不滿,國家漁業和野生動物局和當地政府合法剿殺了46頭涉嫌咬死牲口的大灰狼,其中包括三個“整編”狼群的成年狼只和幼仔。
盡管統計數據顯示在黃石國家公園放歸大灰狼是一個成功的生態恢復項目,然而長久以來人對狼的敵意畢竟比統計數字更生動,更根深蒂固。除了對狼咬死牲口的指控之外,反對大灰狼回歸的人還從聖經中找到根據,說上帝為人類造出動物,供人獵取,所以人有聖意的授權可以任意滅絕狼群。也有人指控狼的回歸導致狩獵動物絕跡,危害獵人的利益。其他指控者則關注當年通過放狼歸山的聯邦法案的法律程序,質疑這個法案剝奪了憲法賦予州政府對野生動物的管理權。
支持放狼歸山的一方則在引用統計數字同時,引用聖經反嘴相譏,說上帝也告誡人類不得貪婪,掠取必需之外的萬物,同時另出奇招,援引每年200多人在高速公路上撞到角羊而車毀人亡的報告,號召讓更多的狼來減少撞到角羊的致命車禍。對於狩獵者的指控,狼的支持者反駁說在2002年,獵人們從懷俄明,蒙大拿和愛達荷三州獵殺到超過6萬1千頭強壯成年角鹿。更絕的是有人利用最近的瘋牛病恐慌,引用科學論文證明野生草食動物同樣感染瘋牛病,形成傳播給人類的潛在危險,所以讓狼去消滅有病的野生草食動物正是保護人類免受此隱患威脅的最佳辦法。
是耶?非耶?爭論一時不會平息。本月13日,美國國家漁業和野生動物局擱置了一項將狼從瀕危動物名單革名的提案,決定繼續由聯邦機構控制黃石國家公園地區“狼權”管理進行一年,而不是現在就下放給懷俄明,蒙大拿和愛達荷三州相關機構。官方解釋的原因,是懷俄明州上交的接管辦法不能有效的保護大灰狼免於重新成為瀕危物種。可以預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大灰狼的管理將維持現狀,直到人們協商出更合理的方案。
2004.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