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步漓江原來可以這樣

作者: kingna

導讀徒步漓江上游段的另一種線路選擇。到興坪後既可以坐車直接去陽朔,也可以繼續沿這條路線西行。 線路概況:興坪——大河背——螺絲山——蓮螺灣——黃泥田——大嶺頭——荷苞山——大坪——古石頭城——葡萄 徒步距離:近30公裡,全部走完大約需要一天時間,如周末行走,則可兩天完成,行程就輕松很多。 路線特點:因為不沿漓江,所以水景一般,但是可以感受在 ...

徒步漓江上游段的另一種線路選擇。到興坪後既可以坐車直接去陽朔,也可以繼續沿這條路線西行。

線路概況:興坪——大河背——螺絲山——蓮螺灣——黃泥田——大嶺頭——荷苞山——大坪——古石頭城——葡萄

徒步距離:近30公裡,全部走完大約需要一天時間,如周末行走,則可兩天完成,行程就輕松很多。

路線特點:因為不沿漓江,所以水景一般,但是可以感受在漓江背後山嶺間穿行的悠閑與寧靜,貼近全世界著名的喀斯特地貌帶

體力要求:難度中等,對徒步者體力有一定要求。

詳細線路說明:穿過興坪老街,即是渡口,乘坐票船到江對岸的大河背村,然後沿江邊一直往下游走,近村處可以看見江邊每只竹筏上都停著幾只魚鷹,雪白的漁網晾在沙灘上,映襯著如畫的山水。

沿江而下大約走二十分鐘可以到達騰蛟庵,庵堂建在螺絲山下的螺絲岩中,隔著老遠就能看到山頭上尖下圓,背上一圈圈的螺紋,遠看猶如剛爬上岸的大青螺。螺絲山東麓有一岩,岩頂懸掛有白、綠、黛色三個大鐘乳石,狀如騰蛟,於是又名騰蛟岩。泉水順著大大小小的鐘乳石滴滴噠噠地往下淌,如果是在雨季,水滴會變成水漣,形成老山門與庵門前的一道天然水幕。

出了庵門,沿鄉間小道繼續西行,約十分鐘來到一個三*路口,路邊的村子名叫蓮鑼灣。繼續朝西走,不多久,黃泥土路漸漸地被青石板路取代,此時已是在山嶺間穿行,坡時緩時陡,一路蜿蜒過大洲嶺村、黃泥田村、大嶺頭村,直到荷苞山。山谷間滿目都是高聳入雲的竹林、松樹以及各種果樹,清幽寧靜,行人很少。

荷苞山不高,方方圓圓的,就像古時婦女手工刺繡的荷苞。此山位置極佳,背靠漓江河道的拐彎處,風景很好,有很多攝影師喜歡到山頂上拍照,大力推薦徒步者攀登。山頂平坦寬闊,有近10米寬,可搭帳篷露營。從山頂上望去,上游彎道的背後就是聞名遐邇的九馬畫山,江對面是下龍村,漓江景點中的下龍風光就在這一帶,而再往前就是“黃布倒影”了。

從荷苞山開始到大坪、葡萄的都是剛修的鄉村公路了,吉普車可開進來。沿這條彎彎曲曲、忽上忽下的路一直往西走,過了大坪村,走七、八公裡的山路就到了石頭城,這段路有七八公裡,大約要走2個小時。春天,一路上田地裡的油菜花會開得燦爛無比,綠的、白的,大片大片地延綿開去,還有一種叫做紫雲英的紫紅色的花,點綴其間。

石頭城是個無法說清的謎,古人利用四周的高山做城牆,在前後左右共修了七八個城門。此城建於何年何月,用途是什麼誰也無法說清,引得後人許多猜測。現在的石頭城依然保存完好,城內有個村子叫石頭寨,房屋都是用石片砌起,很有特點,村前有塊很大的田地夾在四周的高山中間,要走完石頭城的四個城門需2~3個小時。山上有家庭旅館提供住宿,但是在石頭城內露宿是個不錯的選擇。

從石頭城到葡萄大約也有七八公裡,可以乘坐當地的“摩的”到達葡萄,也可徒步。

提示:

從大河背到黃泥田,沿途村落均有小賣部供應飲料和食品,黃泥田到荷苞山一段山路在山嶺間穿行,行人較少,一人行走可能會覺得有些冷寂,最好能結伴同行。荷苞山較陡,可在山頂露營。大坪到葡萄一段為盤山路,有14公裡,要走二三個小時,春天田園風光猶其迷人,金桔樹、桔子、柚子樹、李樹、桃樹都很多,有摩托車可以載客。

相比漓江沿岸的徒步,此線路花費不多,沿途也不缺乏補給,別有一番風景,可以做為周末散心和保持體力的戶外行走鍛煉。


(漓江)


精選遊記: 桂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