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瓦倫西亞市母親河——圖裡亞河河水泛濫時,淹沒了整個城市。隨後,瓦倫西亞人把圖裡亞河改了道,使瓦倫西亞市擺脫了洪水的困擾,但是它也給這座城市留下了傷痕,干涸的河床看起來仿佛是在該市莊嚴的建築物群中砍開的一道深褐色傷疤。四十年來,瓦倫西亞人一直在努力將這條干裂的河床改建成一個公共園區。瓦倫西亞市政府委托本地建築師——聖地亞哥•卡拉特拉瓦先生設計了占地面積為87英畝的“藝術與科學城”(CAS)。這個綜合區包括三個壯觀的紀念碑式鋼筋混凝土建築物:一個天文館,一個科學館(菲利佩王子藝術科學宮),一個歌劇院(索菲婭王後大劇院)。
據說,建築師聖地亞哥•卡拉特拉瓦先生的設計靈感來自於大自然:動物骨骼的框架結構,羽毛,甲殼類動物的外殼以及人的肉體。當年中國秦兵馬佣應邀來西班牙展覽,就放在瓦倫西亞的科學館(菲利佩王子藝術科學宮),歐洲參觀者絡驛不絕,盛況空前!

索菲婭王後大劇院看上去像是一艘遠航的太空船!
設計者用閃閃發亮的磚塊覆蓋了整個大劇院的表面,使其外表如同悉尼歌劇院一樣能在白天和夜晚發光。索菲婭王後劇院的內部有4個表演區,主廳座位1700個,能表演交響樂、芭蕾和戲劇,也可作為露天演出場所。索菲婭王後劇院能同時容納4000名觀眾。

(菲利佩王子藝術科學宮,這座造型古怪的先鋒派建築,一度成為瓦倫西亞現代化的像征!)

在歌劇院、科學館、海洋館組成的大型規劃區域之間,跳動的結構之美透過天光和水光的交錯一起映入眼簾!
白天洋溢著廣闊而且豐沛的理性和諧,晚上幻化為夜色與火花修飾的感性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