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蘇州的日子,時常有墜入夢中的感覺,那麼的美好和不真實。
2007.1.13 晴
出發,陽光燦爛。
坐在車窗旁,看著快速掠過的風景,不斷地想起一句話:“當你離開的時候,是怎樣的心情?”此刻的心情,平靜,怡然自得,一切都顯得那麼美好。
我會回來,我只是去游玩,所以,沒有傷感,所以,一路風景一路歌。列車上的每個人,都有著各自的目的地,而我的目的地,蘇州,所往的目的,游玩。
2007.1.14 陰
20多個小時的火車,結論是,車廂上真是個很適合冥想發呆的地方。
到達後沒有停留,直接從上海南站轉車去蘇州,找到預訂好的住處,放下行李洗把臉,就出去溜達了。
今日行程:五卅路——干將東路——臨頓路——觀前街——太監弄
一、觀前街
一條購物街,城市的購物街,哪裡都是大同小異的,對商店不感冒,就那麼一路走過看看夜晚的燈飾而已。商店不怎麼樣,燈飾挺好看,拍起來挺漂亮。
二、玄妙觀
一座道家寺廟,去到的時候差不多五點了,就沒有進要收門票的正殿,據說舊時規模很大,現在除正殿外,其他的建築都該為賣小商品的店鋪。喧鬧的市井之聲包圍著肅穆的正殿,多麼奇怪的道觀模樣。
三、太監弄
緊鄰觀前街的一條美食街,彙聚了當地很有名氣的酒樓,五芳齋、得月樓等等,很古色古香的名字。因為只是一個人,只能看看而已,還好,不是好吃之人。
2007.1.15 小雨
今日行程:拙政園——獅子林——平江路——十全街
陰雨天氣,煙雨江南的感覺,微雨中的園林有份朦朧的仙境般的美,雲蒸霧藹地。以前游嶺南的園林,都是挑著陽光燦爛的好天氣才去的,從來沒有游過雨中的園子。這樣的天氣,雖然很難拍下園林的美,但在微雨中,朦朧的景像,別有另一種感覺。
雖然天氣不佳,還是有旅游團隊的到來,但總的來說人不算多,旅游團嘛,總是晃一下拍幾張照片就過去了。大部份時間,一個人在偌大的園子裡轉悠,有種園子獨我所有的恍惚。
在喧鬧的城市中,在高牆之內,竟隱藏著一座座或大或小的園子,如此不真實般地在古典和現代間轉換,雅致清幽和粗糙喧鬧,如此怡然共存,讓人贊嘆,讓人恍惚。
一、拙政園
很大,東、中、西三庭風格迥異。要不是蹭導游聽講解,單純看是看不出那些建築布局是有那麼多寓意的,古人的心思、才智和閑情逸志,叫人驚嘆。跟著聽完一遍講解,便自己在園子裡逛,邊走邊拍,留連忘返,不亦樂乎。從九點多差不多下午2點,繞來繞去地足足轉了差不多5個小時,轉遍了園內的每一個角落,看遍了園內大大小小的布景,才心滿意足地離開。
二、獅子林
相對於拙政園,獅子林要小很多。1個半小時,逛遍整個園子已綽綽有余。
獅子林以假山著稱,以太湖石堆砌的假山遍布園內,各式建築分布其中。感覺獅子林的建築要比拙政園的精美秀氣,尤其在天色漸暗,花燈亮起的時候,昏黃燈光下的廳堂,置身其中,恍如時光倒流,不知今昔何昔。
*游園總結:雨中的園林,沒有超出我的期望,也沒有讓我失望,雖然拍出來照片的效果大打折扣,但游覽其中,很有感覺。最讓人驚嘆的,是那些取自詩意的亭台樓閣的名字,意境悠遠。還有一點是蘇州古城區樓房限高的舉措,因著這,當你置身園中時,就真的能融入園子所營造的那種意境中,而暫時忘卻了園外的現實生活。不像嶺南園林,地處鬧市的尷尬,就是無論園林本身多麼美侖美奐,但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去,總有遠處的高樓落入眼中,時刻提醒著游人園子本身的落寞和無奈。而在這,只要踏入園中,一牆之隔,現代和古典和瞬間轉換,無論遠近高低的景致,均是如此。
三、平江路
就在獅子林附近,中有水道,兩旁是粉牆黛瓦的民居,橋橫跨水面,寧靜,能聽到鳥鳴的聲音。在城市裡居然有這麼清幽的所在,很是驚訝。河邊的小房子裡,依然住著人家。不過,視覺美是一回事,生活在這樣的老房子裡,應該不是件很愉快的事吧。
四、十全街
酒吧街,去到時已是晚上,一條窄窄的馬路,道旁植樹,兩排花燈模樣的路燈(蘇州古城區的路燈都是古式的花燈模樣的),沿街是小店和酒吧。也許時間還早吧,路上行人不多,雖然燈火通明,仍顯得冷清,好像也是主要的馬路吧,來往的車輛倒是不少。走了一段覺得沒什麼意思了,就回住處了。
酒吧街,印像最深的仍然是上海的新天地,初見時那份夢幻恍惚的感覺,依然記得。
2007.1.16 小雨
今日行程:網師園——滄浪亭——文廟——蘇州博物館
一、網師園
小巧而精致,面積雖然不大,但園林應有的建築,應有盡有,因無廣闊的園景可借,在各建築的布局和園景的設計方面,更費心思,而且各主要建築的內部裝飾擺設比較齊全,借此可以想像園主典雅而怡然自得的日常生活,好一番向往。如果說拙政園注重的是建築和園景共同營造出來的整體效果,疏朗大氣,那麼網師園則更注重於細節的華美,以少勝多,精致唯美。
二、滄浪亭
據說是最古老的園子,沒有之前所看園子的精雕細鑿和詩意文心,卻有一種古樸、自然之美。建築和室內擺設都很普通,特別之處在於:
1、竹子特別多
古人崇尚“不可居無竹”,所以幾乎在所有園子中,都可以覓到竹子的蹤跡,但都僅僅是點綴,不像滄浪亭,竹子密密麻麻地長成林,尤其是在翠玲瓏的四周,被竹海包圍,遮天閉日,自成一片天地的感覺,非常棒。
2、清幽古樸,古木參天
園內鳥聲不絕於耳,有一種山野之趣。加上名氣比不上其他園子,鮮有旅游團的到來,稀少的游人,更顯安寧和怡然。
3、水在園外,而非園內
覺得這是個特點,也是個缺點,不能把那一池水納入園中,圍繞池子布置亭台樓榭,使整個園子缺少了一份因水而來的靈秀之氣。園外的水域即便再大,也無法獨立成景,站在園內觀水,因為對岸缺少可以與之呼應的景致,感覺平淡。
三、文廟
就在滄浪亭的附近,走了一圈,沒有任何感覺,還好是免費的。
四、蘇州博物館
對文物沒什麼興趣,對新館的這棟建築本身感興趣,因著貝律銘的名氣。
整棟建築物以灰黑和白色為主色調,很現代很抽像的感覺,尤其是建築內主園林的風格,與古色古香的蘇州園林迥然不同,有種很奇特的視覺震撼。總之,我看不懂其精妙之處,只看出是引用了園林中的一些要素,但表現形式卻與它們的出處截然不同,看不出如此表現的奧妙之處。為了對得起門票,對館內陳列的文物,也走馬觀花地看了一遍,因為不懂得欣賞,純粹是看熱鬧而已。
五、太平天國忠王府
這是蘇州博物館的舊館部份,緊鄰拙政園,估計原來應是拙政園的宅地,因為之前看的拙政園,感覺全是游玩會客之所,極少日常起居之地。
從新館到舊館,一下子又從現代風格回到了古典風格,園子看多了,對這裡感覺也不怎麼樣了,以下為特別之處:
1、 室內古戲台
這在其他園子裡都看不到。
2、 文徵明親手所植的紫藤
看著那株繁茂的植物,最大的感慨:樹尤在,人何在?
2007.1.17 陰
今日行程:虎丘——山塘街——寒山寺
一、虎丘
有介紹說是虎丘是最古老的園林,可怎麼看都不像是園林,倒像是個山野公園。建築物只是山中的點綴,山色倒還可以,但實在無園林的韻味,所以感覺也沒什麼特別之處。虎丘的名氣,更多的來自於它的古老傳說,於是,拿著地圖按圖索驥,尋找那些帶著傳說的所在,便成了此行最大的樂趣。不過,對於所謂的景點,實在不必抱任何期望,如果沒有那些背後的傳說,實在也稱不上景點。即便是虎丘塔,貴為蘇州的標志建築,也是只宜遠觀,近看就沒什麼美感可言了。
虎丘,沒有什麼驚喜的感覺,總的來說,很平淡,但慕名而去的人可不是一般的多啊,在那逗留的時間裡,一撥又一撥的旅游團,國內的,國外的,還好游園林的時候沒有遇上這樣的場面,要不感覺真要大打折扣。
虎丘之行,最懊惱的是丟掉了一只手套,已經原路折回找了好一會兒,還是找不到,現在只剩下孤零零的一只了,只能安慰自己說是它自己願意留在如此山清水秀的地方所以棄我而去的,而不是被我孤零零地落下的。最大的收獲,是在門外的商店裡淘到了一只喜歡的紫砂壺。
二、山塘街
一路走過來的,未修繕的那一部份,游人罕至,路過的都是當地的居民,有著原汁原味的生活場景,感覺不錯。
修繕完畢的那一段,居然在路口設了個檢票口,除居民外,都要購套票進入,本來就只是想感受一下十裡山塘的外貌,對那些所謂的景點一點也不感興趣,本想著放棄的,後來繞到附近的一條巷子,從旁邊的小路大搖大擺地走了進去,也沒人攔我,yeah,逃票成功。修繕過的街道明顯多了古色古香的精致,經過古戲台時正在上演不知道什麼劇,很多人圍著看,熱鬧得很,不過既看不懂也聽不懂,所以也沒什麼心思看。
徒步走完了十裡山塘,感覺還不錯,是有點照片上看過的水鄉的模樣,也更堅定了我去同裡和周莊的計劃。
三、寒山寺
這是最讓人失望的景點,很好地詮釋了“盛名之下其實難符”那句話。可是不去過又不甘心,買了門票進去,百無聊賴地逛了一圈就出來了,很是心疼那門票錢花得冤枉。經此教訓,楓橋景區也不進去了,只在門外瞄了幾眼就撤了。在附近的商店又看中了一紫砂壺,可惜價還不下來,無奈只好放棄。
2007.1.18 陰,霧,偶有太陽
今日行程:留園——同裡
一、留園
看了好幾天園林,按理說多少都有點審美疲勞了,但留園的美,依然沒有讓我失望。既有湖與建築共同營造的園景之美,也有林木蔥郁鳥聲不絕於耳的山野之趣,銜接得當,過渡自然,頗有曲徑通幽之趣,令人贊嘆。
二、同裡
老實說,同裡多少讓我覺得失落,並沒有給我帶來多少驚喜,極普通的小橋流水人家而已,而且水也不清澈,綠油油地泛著油光,也不怎麼流動,即便是就在水邊的客棧,因為隔著一條路,也沒有臨水而居的感覺。總是忍不住拿它和鳳凰比,更喜歡鳳凰那清澈的看得見水草的流動著的沱江水,那就在水邊的吊角樓,感覺妙不可言。
利用下午的時間,游了三堂:崇本堂,嘉蔭堂,耕樂堂,都是舊時大戶人家的住宅,完整保留下來便成了景點。看過了蘇州的園林,這些宅子便顯地乏善可陳,就幾進廳堂外加庭園而已,沒什麼特別。唯一的好處,蘇州園林的閣樓都是不讓上去看的,這裡的園子倒是隨便讓你上去看,所以最大的看點就只剩下閣樓了。
同裡的夜晚,很安靜,昏暗的路燈下,除了偶爾走過的一兩個人,大部份時間,冷冷地空無一人。那是一種怎樣的安靜啊,沒有一點聲響,如空城一般。一個人走在這樣的路上,能很清晰地聽到自己的腳步聲。也許是自己的心不夠寧靜吧,好像也沒怎麼享受這份安靜,腦子裡空空的,什麼也不想,只是覺得恍惚,不知自己為何千裡迢迢地來到這裡,一個人獨自走在這樣的路上。偶爾遇到的一兩個路人,都是當地人的模樣,並不駐足停留,匆匆地往家趕的樣子。就我一個游人,悠載由哉地沿著河邊的小路晃蕩。走了好一會兒,一樣悄無聲息的安靜,一樣的沿河小路,一樣的心情,覺得沒意思了,最後在太平、吉利、長慶這三橋上來回走了三遍,就回住處去了。
盡管已晃蕩了很久,回到住處時也才八點,想想不到七點路上就幾乎見不到人的樣子,不禁感嘆,這兒的人,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棲啊,如此順應自然的生活,難怪據說這兒多出長壽的老人家。
我一點也沒有融入水鄉的感覺,比起這兒我更喜歡蘇州的園林,只是近在咫尺而又不來的話終究是個遺憾,為了不留遺憾,還是按計劃來了。只是,感覺如此,周莊,還去不去?
2007.1.19 小雨
今日行程:同裡——周莊
一、同裡
游玩聯票上余下的景點,有印像的有以下幾個:
1、退思園
很小的園子,據說是吸取了蘇州各大園林的精髓,所以除了船廳,其他的建築看著總有似曾相識在哪也曾見過的感覺。相對於它的名氣,其配套的介紹資料較之蘇州園林也遜色很多,連可供取閱的介紹資料也沒有,加上時間還早,旅游團還沒進駐,連導游也沒法蹭,就這麼看看景致,沒怎麼看得懂該園的深厚意韻,游覽的趣味也就大打折扣。
2、 珍珠塔
這個園子大大超出我的期望,贊一下。如果不是聽車夫介紹,真不知道這個園子是在98年在原址重建的,原汁原味的古樸風格,大而完整,飲食起居的場所、祠堂、牌樓、船塢、古戲台、純園林風格的後花園,一應俱全,而且所有樓閣都可以讓你上去看,完整地展示了古人生活的全景,其後花園的庭園之美,也不在蘇州園林之下,因為充滿了生活的氣息,讓人感覺親切,感覺非常棒,也算是此行在同裡的一個意外收獲了。
3、 羅星洲
是個在同裡湖上可以燒香拜佛的小島,本身並無什麼特別之處,感覺很棒的只在去的渡輪上及在島上欣賞到的同裡湖在雨中一片迷茫的模樣,意料之外的游湖之趣。
二、周莊
周莊的水道比同裡的狹小而蜿蜒,所以比同裡更具小橋流水人家的風貌,僅就外觀而言,周莊靈秀細膩而同裡粗糙,周莊,才是我想像中水鄉應有的模樣。只是,即便是在淡季,仍有一撥接一撥的旅游團蜂擁而至,好不熱鬧,把小小的路擠得滿滿的。不過入夜後,當旅游團都離開後,周莊又恢復了它原本的寧靜,店鋪早早就打烊了,在周莊停留過夜的人並不多,晚上在路上行走的,除了打烊後回家的店主,就只有稀稀疏疏的游人了。沿河的燈籠都亮了起來,站在富安橋上,很有感覺。如果不是一個人,如果天氣不是那麼冷,如果可以坐在游船上在蜿蜒的水道裡穿行,感覺一定很棒。在這兒,真正有了親近水的願望。繼對同裡的失望以後,周莊,重新恢復了水鄉在我心裡的美好形像。
周莊聯票上的景點大多沒什麼看頭,因為時間關系,也沒有一一去看,除了最出名的沈廳和張廳:
1、 沈廳
並不大,就幾進門的房子,居然沒有庭園,感覺很普通。陳設繁復奢華。
2、 張廳
比沈廳要大得多,最有特點的是:船從廳堂過。陳設簡潔明快。
*總結:兩者相比,張廳好點。這兩處均展現了周莊大戶人家的宅地模樣,就住宅而言,很大,有限的空間都用來建房子了,很實在,不像蘇州的園林,用很大的空間來營造花園和亭台樓榭來滿足主人詩情畫意的審美需要。這兩個宅子開放到晚上八點,等旅游團散去,空無一人的時候走進去,燈籠全部亮起,暖暖地照著舊時的廳堂,穿越空無一人的宅院,那一刻,仿如時光倒流,短暫地擁有著這一切,很微妙的感覺。
本著用最少的錢,走最多的地方的原則,依舊住得很簡陋,這麼冷的天,連暖氣都沒有,省錢的後果,是出來這麼多天都沒怎麼睡過好覺,覺得累了。很想家了,明天就回去了。因為遠離,所以懂得珍愛,這是每次出來都有的感受,從來沒有比獨自在外,更意識到家的美好。
2007.1.20 陰
因為要趕下午的火車,已經沒有時間一一游遍聯票上的景點的。但老實說,周莊聯票上的景點,實在沒什麼看頭,還是其本身的水鄉風貌,更如詩如畫。一早就起來沿著水道四處溜達了,因為被旅游過渡開發的小鎮,只有在晚上和清晨才恢復它原本的樣子,才是最美的。這話一點不假,如果周莊令你失望,那只是因為,你在最熱鬧的時候來,在最熱鬧的時候走,你看到的,只是被旅游的熱潮遮掩了其本來面目的周莊,作為其中的一員,你會抓狂,你會失望。而如果你能停留一晚上,看看它浮華散盡的樣子,就真的,很有故鄉的感覺,生活,原本就應該是這個樣子。就這麼,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周莊,帶著最美好的印像。
因為對從周莊到上海所需時間過於樂觀的估計,差點就趕不上火車,還好現在看來在緊急關頭臨時做出的決定都是正確的,而且過程都是順暢的,總的來說還算是幸運的。教訓是:如果只是想感受一個地方,看游記時多看感想,忽略衣食住行方面的信息;如果真的要到一個地方,看游記時多關注衣食住行方面的信息,少看感想。
2007.1.21 小雨
行程結束,順利地趕上火車,往家的方向駛去。行程中始終伴隨的對未知的謹慎和憂慮也徹底放下了,加上幾天來一直睡得不好,一路上都在安心地呼呼大睡,20多個小時的車程一點也不覺得漫長。發現自己真是很喜歡也很適應坐火車的。一路順風,安全到家。
總體印像:
蘇州市區:因著大隱隱於市的園林,因著對於這些園林的修繕和保護,這個城市,讓我尊敬。
同裡:就水鄉風貌而言,同裡是粗糙的和遜色的,就聯票上的景點而言,即便是後來人工再造的景點,還是值得一看的。建議最好不要逃票,否則只看水鄉風貌很沒意思。
周莊:典型的水鄉風貌,細膩秀美,在它恢復寧靜的時候,所有的關於水鄉的感覺,在這裡都可以找到。相比之下,聯票上的景點可看可不看。建議能逃票盡量逃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