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鳳凰,放飛心靈的地方

作者: 山水不系舟

導讀湘西鳳凰,放飛心靈的地方在網上,驢友們說,跟團旅游你就好像是一頭被旅行社拴上籠頭的驢,只能在他們指定的“磨道”,裡轉。最愜意的旅游應該是沒有任何羈絆,一個人在你最鐘情的地方盡情地玩上幾天,這樣才能徹底放松你的驢(旅)心,於是,我選擇了大山深處的湘西古城鳳凰。 清晨,當我從吉首走下火車的那一刻,天空陰沉沉地下起了小雨。坐上開往鳳凰的大 ...

湘西鳳凰,放飛心靈的地方在網上,驢友們說,跟團旅游你就好像是一頭被旅行社拴上籠頭的驢,只能在他們指定的“磨道”,裡轉。最愜意的旅游應該是沒有任何羈絆,一個人在你最鐘情的地方盡情地玩上幾天,這樣才能徹底放松你的驢(旅)心,於是,我選擇了大山深處的湘西古城鳳凰。

清晨,當我從吉首走下火車的那一刻,天空陰沉沉地下起了小雨。坐上開往鳳凰的大巴,車窗外無邊的雨絲就像一團亂麻纏住了我的心。難道我心儀已久的美麗古城就以這樣的天氣來歡迎我嗎?於是我對車長說:“真沒想到天氣會是這樣,太遺憾了!”車長卻笑著說:“雨中的鳳凰才美呢,有的人在鳳凰待了五六天都沒有看到雨鳳凰,最後留下遺憾走了。”

就這樣,我將信將疑地只身闖進了被列入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的鳳凰。

雨意鳳凰一個半小時的風雨行程結束時,我住進了沈從文故居對面梅老師家的三樓客棧,由於地勢較高,推開窗子,就能看見眼前層層疊疊的黑色屋脊在秋雨的衝刷下露出了它們幽深古樸的本色,深沉得讓人悠然想起了外祖母家的老屋。放下背包,我就迫不急待地下樓把自己溶進那片古屋中。

曲折的深巷兩側,古老的屋檐上滴著成串的雨滴,像珍珠串成的簾子一直垂到地面。而地面上那被游人的腳步磨光的石板路,也被秋雨洗得干干淨淨,讓人心裡容不得半點灰塵。

古街上的游人們撐著形形色色的雨傘進進出出於巷中的個性小店,人們輕輕低語,仿佛誰也不想破壞古城的寧靜。不知不覺中轉到了沱江邊的古城北門,門洞中,有幾個賣銀飾品的苗家女和兩個賣葫蘆絲的男子,不時用期待的目光招攬著買主,他們同樣是怕自己的叫賣聲把這寧靜的氣氛打破了吧。這時,一個賣葫蘆絲的男子站在台階上吹起了他的賣品,於是,一支幽幽的曲子便回蕩在沱江邊、古城下,憑空更增加了鳳凰的古風古韻。

伴著葫蘆絲的曲子,我踏上了沱江中的跳跳岩。啊!細雨中,沱江的水面生出了淡淡的霧,岸邊的吊腳樓就在水霧中升騰——是一種空中樓閣的感覺。遠望下游的虹橋和虹橋外的小石塔,卻在雨霧中若陷若現,讓人生出許多遐想。

陽光鳳凰晴空下的鳳凰城就好像揭去了面紗的美女,一展她那千嬌百媚的姿色。陽光斜斜地照在古街上,那雕著各色圖案的老屋門窗便生出古褐色的神韻,窗子裡的人或物就仿佛是從遠古走來。這時,你不妨登上江邊某個吊腳樓,憑窗品著一杯不知名的茶,看陽光下的沱江泛著粼粼的波光,波光中,就會有小船載著穿紅著綠的游人輕輕地漂蕩著,真像是一幅高古的水墨畫。而此時船上的人們同時也把你和你品茶的吊腳樓也當成一幅畫來欣賞,那情景,要多有詩情畫意就多有詩情畫意。

當你下了樓登上小船游沱江時,你會發現,江邊那成群的吊腳樓,因為地勢差距和樓房的高矮不一,使房屋錯落有致,豐富了建築的空間語言,像一首歌謠,被分成了許多聲部。等到正午陽光暖融融的時候,你在江邊可以選擇最適宜觀風景的地方坐下來,去盡情地欣賞那古屋、那垂柳、那遠山,還可以聆聽江邊洗衣女那一聲聲的搗衣聲。

如果你坐的地方是江邊,你再仔細向水中望去,你還會發現,沱江水中生著一蔟蔟碧綠的水草,它們就在水波的音樂聲中翩翩起舞,還好像是春風中吹拂下的麥浪,不過別忘了,它們可是在清清的江水中上下起伏的。

人文鳳凰在古宅深巷中漫步,只要稍一留意,你就會發現,許多古屋的外牆上都釘著文物管理部門的牌子,上面寫著“重點保護民居”字樣。這就告訴你,這座古屋至少也有百余年的歷史了,而幾乎每一棟老屋都有一個或幾個悠遠的故事。

現代著名文學家沈從文、民國第一任總理熊希齡、晚清湘西悍匪田興恕、民國將領“湘西王”陳渠珍、當代著名畫家黃永玉……他們的居室都深藏在古城的小巷中,你在城中走著的時候,說不上一下子就會看到它們。

踟躇在這些名人的故居裡,你可以從講解員的嘴裡,或在你以前看到過的書籍裡回憶起這些人的故事來:沈從文筆下活潑單純的擺渡女翠翠、幼稚善良又愚昧的童養媳蕭蕭、以及渴望愛情的女匪首夭妹,仿佛一時都活了過來;民國第一任總理熊希齡少年時,教書先生以“栽數枝梅,知春秋寒暑”讓他對出下聯,他張口便說出“鑿一池水,窺天地盈虛”,表達了他的遠大抱負;而貧窮出身的田興恕,少年時發誓要娶一個欺負過他的富家姑娘為妻,成人後終還夙願。——如此偏僻的小城,居然走出了這麼多的文人武將和政治家,真讓人不可思議。

古城還是一座藝術殿堂。當代著名畫家黃永玉的畫室,蠟染名家熊承早的作品店,以及琳琅滿目的各種民族藝術品小店,讓鳳凰到處都彌漫著濃郁的文化氛圍。而單是小城的建築美,就時時吸引著眾多美術愛好者紛至沓來。城牆上、古巷中、沱江邊、木樓裡,常常能見到支著畫夾子的青年男女在那裡痴迷地寫生作畫,也許還有你看不出來的詩人和作家在各處尋找創作的靈感呢。置身其間,技癢難捱的你,說不上也要掏出紙筆來勾出幾筆畫或寫出幾句詩來呢!

民俗鳳凰鳳凰是苗族土家族的聚居地,明代中期為鎮壓苗民起義,這裡曾修築了幾百裡的長城,因此沈從文描寫湘西風情的小說才取名《邊城》。如今苗家人被歧視的歷史一去不復返了,但他們的風俗文化卻得到很好地傳承和保留。鳳凰境內現存許多原汁原味的苗族土家族村寨,會讓你真切地感受到這裡獨特的風土人情。

離古城20多公裡的山江苗寨每逢農歷的三、八日都有大集,屆時就有上萬苗家人雲集於此,集市上苗家的土布、背簍、水果、腊肉、銀手鐲、銀飾品等物品會讓你目不暇接。鎮北面的山坡上,依山而建的苗王府是過去苗王龍雲的府第,如今辟為中國唯一的苗族博物館,九個展廳中收藏的苗家器物可稱得上是世界之最了。在繡女之家展館,我目睹了各種民間繡品,不禁為苗家女的奇思妙想而嘆息。解說的苗族姑娘指著一個精美的床帳頭對我說,苗家女孩子從六七歲就開始繡她將來結婚用的床帳頭了,每天從田裡歸來,她就會悶頭不停地繡啊繡,一直繡到出嫁的時候!聽到這裡,我的心為之震顫了,看著那長長的帳頭上用細密的針線繡成的花鳥圖形,她是把自己最美好的夢,都編織在上面了。

距古城西南16公裡的都羅寨是典型的土家族村寨,村寨中那些幾個人才能抱攏的大樹,其年齡也沒有這座村寨古老,穿行於這個有300多戶的古寨中,你好像在翻看一本古老的民俗風情大書。


精選遊記: 湘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