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夜/十六月

作者: lere

導讀清晨,在火車與鐵軌“嘎嗒嘎嗒”有節奏的滑行聲中,緩緩撥開自己的視線。拉開窗簾,帶著睡意朦朧的雙眼,開始丈量著窗外的山嶺地貌。早秋時分,戶外依然以綠色為主,偶然在路邊也會點綴著些早早的桔色,喻意著秋的臨近。 車行過寶雞後,明顯感覺到地貌的起伏多變,寬闊無垠的平原逐步被從地殼中隆起的山嶺所替代,一條彎彎而不知名的河流,緊緊地貼隨著我們, ...

清晨,在火車與鐵軌“嘎嗒嘎嗒”有節奏的滑行聲中,緩緩撥開自己的視線。拉開窗簾,帶著睡意朦朧的雙眼,開始丈量著窗外的山嶺地貌。早秋時分,戶外依然以綠色為主,偶然在路邊也會點綴著些早早的桔色,喻意著秋的臨近。

車行過寶雞後,明顯感覺到地貌的起伏多變,寬闊無垠的平原逐步被從地殼中隆起的山嶺所替代,一條彎彎而不知名的河流,緊緊地貼隨著我們,車鑽進狹長而昏暗的隧道,與河流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戲,但到光明重現時,潺潺流動的它又歡快的呈現在我們的眼前,亦如孩子般的天真爛漫。

在一條快干涸的河道上,幾頭老牛,三三兩兩,低頭飲憩,河畔上是一整片的石榴林。到了豐收的季節,枝頭沉甸甸的,艷艷的果實展開在郁郁蔥蔥的綠色中,分外妖嬈。

暮色開始降臨,伴隨著是揮之不去的綿綿小雨,在我們的一片焦急等待和隨之而來的歡呼聲中,“蘭州站”宛如“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呈現在我們的面前。

或許是大家對蘭州經典小食的盼望以久,亦或許是順應了生物鐘的准點反應,剛在蘭州的地盤上站穩了的大伙,就紛紛像狼一樣的開始覓食。“蘭州拉面”是大伙的首推金牌小吃。可尋覓了半天,也不見其“芳影”,後一打聽,才知道正宗的蘭州拉面館因其供不應求的市場取向,一般到下午1-2點就已告急。這一消息,對於飢寒交迫中的我們而言,更是雪上加霜的打擊。不過,故事的發展總是伴隨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起伏而變化。

到蘭州第一次的晚餐,居然特別有當地的民族風情。在市中心的一隅,有一大片小吃廣場,大家終於在視覺和味覺的雙重關注下,領略到了蘭州小吃制作工藝的粗獷、品種的繁多以及口味之獨特。一位回民長者,白須冉冉,精神矍鑠,帶著慈祥的笑容,熟練地為我們展示和講解著其主打特色—羊雜碎,雨蓬外水聲點點,火爐上香氣熏繞,令聽者砰然心動,果不其然,隊伍中殺出三員大將,上前各叫一碗,擺開陣勢。5分鐘後,有巾幗不讓須眉者,以碗底朝天的絕對優勢,重塑了王者的風範,並成為我們這一路的美談。

雨漸停,酒正酣,告別了廣場上熱情的回民們,一隊人開始踱回旅店,走在安靜的街道上,只聽得遠遠的車聲,幽幽的叫賣聲和輕輕的雨聲,偶想起揚萬裡的“初疑夜雨忽朝晴,乃是山泉終夜鳴,流到前溪無半語,在山做得許多聲。”

走在隊伍前面的那兩員大將,依舊在輕聲地討論戰敗的失利原因,影子長長的貼隨著他們,不時的點著頭,似乎也聽懂了什麼。略抬頭,那滿滿的月亮,掛在夜空,想起今天已是農歷十六。應了一聲“看,月亮”。在狹長的街道上,我們無言而望月,其靜無比,其美無比。月亮穿梭在魚鱗一樣的雲朵裡,或者說,是流動的雲朵把月亮擦得更明更亮,擦的月亮也帶了一圈淡淡的紅暈。好想透過月亮,再看一眼帶著淡淡紅暈的你。遠方的你,今晚是否也在望月。。。是否也。。。


精選遊記: 蘭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