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游記----總統府悠悠三千載,六朝古都南京,文化底蘊自然是很深厚的。而最能代表南京悠久歷史的旅游景點,恐怕非總統府莫屬了。
總統府,迄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清朝為江寧織造署,江南總督署,兩江總督署,太平天國天王府,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府,國民政府行政院,汪偽政權行政院,民國政府總統府,解放後是江蘇省政協所在地,80年代後政府機關才陸續搬出的。
今天,總統府正以諸多保存完好的近代中西建築遺存,國內獨一無二且厚重的歷史文化氛圍,珍貴的文物和史料,風景優美的自然環境,吸引著來自全國和海內外的游客。
總統府大門為三扇拱形大門,大門是民國時期建的,門口石獅確實清朝時期的東西,這一對石獅,好似忠實的護衛,守衛著總統府,守衛著這院子的主人。他們看夠了歷史的變化,那些風雲人物,都以遠去,化為灰燼,化作春泥。大門是鐵鑄而成,與原來的大門一樣。原來的大門在大煉鋼鐵的時候被回爐了,向來真實可笑。
總統府的院子分為三部分,東西兩側是花園,中間和廳堂。和是標准的中國式宅子。但是院子裡的建築不少是明顯的西式風格。中西結合,孕育出總統府獨特的建築特色,也見證了中國百年的興衰。
總統府,最著名的要數那八字廳前面的是台階,多少風流人物,在此合影留念。聽說當面蔣委員長都在此與貴賓合影,今天這裡成了尋常百姓們嬉笑留念的地方,要是委員長還健在,他將會有何感想。
過了八字廳,到了麒麟們,傳說以前這門只有蔣委員長來了才開,別人只能走旁門,全然是天子的氣派,傲視群雄。不知道那些軍閥們是怎麼想的?
子超樓是林森設計的,酷似“森”字,樓前的兩顆松樹,恰是一個“林”,合起來就是林森。子超樓裡有蔣委員長的辦公室,按現在標注來看,頂多是個村支書的水平,簡直可以用簡陋來形容。不過在當時估計已經是非常的“Good”了。感嘆於新科技革命帶來的物資文明的空前繁榮,讓我等平頭百姓享受到了總統級待遇。三樓的會議室,老蔣的座椅明顯比別人的高出一截,代表著權利之的至高。
西頭孫大總統的辦公場所與子超樓大相徑庭。只是多了一份民主、平等,少了集權。對於孫中山,共產黨把它視為自己人,應該說如何利用中山先生來安撫台灣民眾,來解決中華之大一統,仍然是很有研究價值的問題。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中華民族的統一事業才剛剛邁出一只腳,偉大的中華大一統,需要中山先生在天之靈的保佑。
在中山先生生平介紹中,看到了中山先生設想的中國鐵路建設的方案,南京的交通四通八達,而北京只有為數不多的鐵路。而今,南京似乎並非鐵路重鎮,路過車輛也多是因上海的緣故。感嘆歷史對南京的不公。為何在南京建都的朝代都很短暫?諸葛先生不是說這裡虎踞龍盤,一派帝王之氣?是臥龍錯了,還是歷史錯了?再想想地圖上那些已經不屬我華夏,或是獨立為國,或已是他國之領地,黯然辛酸中國百年之屈辱。
總統府,你承載的是我中華兒女最為悲愴的歷史,想說愛你不容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