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游記----梅園新村寒假已至,在學校也沒有什麼事,昨天剛剛去了總統府,今天又奔向了梅園新村。辦年卡真好,省了幾十元的門票。
梅園新村是一組歐美式的建築,盡管經歷了歲月的風風雨雨,但依然保持著當年的風采。這裡曾經是國共談判時期,中國共產黨代表團辦公原址。從1946年5月到1947年3月,周恩來同志率領中共代表團在這裡與國民黨政府進行了十個多月的和平談判,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留下了不朽的一頁。
在庭院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這尊周恩來全身銅像,據說是以當年周恩來步出梅園新村大門時候的一張照片為原型塑造的,氣度非凡,風采卓然,不愧為民國四大美男子。(汪精衛、周恩來、張學良、梅蘭芳)我還是很贊總理的,集美貌、智慧、仁義、忠誠於一身,不簡單。如果世界世界上有完人,達芬奇算一個,還有一個恐怕就是周總理了。
陳列館並不大,但是資料十分詳實。現在看來,當時中共方面對於此次談判還是很重視的,像周恩來、鄧穎超、董必武、吳玉章、葉劍英、陸定一、李維漢等等中共方面的重量級人物的參與,更讓人民看到了中共祈求和平的誠意。想來代表們在這裡的時間也不是很長,但是他們的處境卻是相當的危險。大廳裡的一個櫥窗通過語音的方式向大家介紹了當時代表住處四周的各種特務機構,幾乎是把代表們的住處為了個嚴實。有陸軍的情報處,空軍的情報處,軍統,還有好多其他的,真是佩服蔣校長布置得細致呀。館裡還停著一輛buick車,現在看來依然氣派。很想了解一下,民國時期的公車是不是多時buick,就像現在的奧迪似的。
除了展覽館,分別是梅園新村17、30、35號,這些是當年代表們辦公加住宿的地方。條件很是簡單,幾近寒磣,想像當年總理和同志們在這等簡陋的條件,這等凶險的環境下工作,其勇氣是多麼的大。誠然,談判沒有取得任何的成果,但是總理他們出色的工作,為我黨爭取到了更廣範的人民的支持,讓人民認清了國民黨的真實面目,為解放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縱觀歷史,都是能人起於平凡,通過艱辛的奮鬥,為子孫們爭取了一份財富。古之開國之君多為精干型人物,而其繼承者則參差不齊,國家在曲折中前行,直至桀紂之流出現,國破家亡。共產黨人的艱辛奮鬥似乎已經遠去,曾經的鬥士多已作古,活著的也已是行將就木。我們當代的共產黨人還能不能像當年的同志那樣犧牲???雖說是黨員,但是我無法回答。人民不會忘記過去,但是人民更看重今天。我們的黨該走何方?但願在不遠的將來能再出現總理一樣偉大而又平凡的鬥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