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拉子是伊朗之行的最後一站。我在機場和小導游道別,准備迎接未來兩天艱苦的從設拉子到德黑蘭、到迪拜、再到中國的長途飛行。
設拉子到德黑蘭
到達設拉子機場。還好,航班沒有取消。但是由於昨天德黑蘭大雪的原因,航班還是延誤了好幾個小時。
設拉子是一座座落在山溝溝裡的城市,比伊斯法罕要小多了。但這裡的機場倒是比伊斯法罕“國際”機場要國際化得多。首先是在機場一樓有好幾個旅游紀念品的小店。當然這裡的旅游紀念品並不是我們所常見的那種,不過是本地的一些特產。只是設拉子機場的東西更適合游客而已。在候機大廳中間有一個香水店,不時有人在那裡停留和試用。但我更感興趣的是樓梯角上的一個音像店。當然這裡的音像店也就是一個商亭,小小的櫃台裡放著一些本地特色的音樂CD和風景的VCD。我看上一套講述波斯波利斯的風光知識片,可惜只有VCD,想想這樣的圖像實在是對古老輝煌的王宮的不尊重,也就作罷。
除了旅游用品以外,設拉子機場的營業員和餐廳可真的是可以使用英語的。回想起在昨天在伊斯法罕機場吃著麻辣玉米的慘景,我簡直要感動得落淚了。在餐廳坐下得時候,機場裡想起了祈禱的廣播。這是伊斯蘭世界的特色,每到傍晚祈禱的時間,就一定會有廣播提醒大家。餐廳裡面的工作間裡有一個工作人員於是鋪開毛毯,必恭必敬地祈禱起來。說實話,這是我在伊朗第一次見到這樣的祈禱。在迪拜機場,甚至於上海的浦東機場,一到祈禱時間,就能見到一個個穆斯林向著聖地的方向祈禱,但我在伊朗呆了這麼多天,不論是在酒店裡還是在機場的候機大廳裡,總共只見到這麼一次。我想起小導游說過的一句話:阿拉伯人沒有像伊朗這樣嚴格立法強調伊斯蘭的戒律,但人們的信仰要嚴格很多。伊朗雖然有各種清規戒律,實際上人們內心還是相當自由的。
在設拉子機場遇到一個奇怪的現像:昨晚在伊斯法罕機場見到的很多面孔在這裡又出現了。當然他們很多是回伊斯法罕的。讓我奇怪的是他們究竟是怎麼到這裡的,到這裡又是干什麼。從伊斯法罕到設拉子只有晚上一個航班,而且取消了。以我這一路看來,就算他們和我一樣一大早包車過來,到設拉子也要下午一兩點鐘了,而現在不過是下午五六點鐘,他們就又出現在機場,不管他們是干什麼,怎麼可能這麼神速的?或者他們是連夜坐車過來的?直到今天,這始終是讓我不得其解的一個謎團。
在晚點四個小時之後,飛機終於起飛。到達德黑蘭機場,沒有見到接機的人。我也無所謂,到機場TAXI櫃台買了票,出去找出租車。可憐的是今天大多數航班晚點,外面亂作一團。而我又語言不通,歷盡艱辛終於在很遠的地方找到機場出租車站。一看,暗自叫苦。這裡的規矩是調度把寫著目的地的車票先收走,再根據路線重新組合拼車。我們付的可都是專車的價格!但看看已是半夜一點多,能走就不錯了,這倒也不是太讓人叫苦。真正讓人頭大的是他就那麼手裡抓著一堆車票亂喊一氣,我一個老外哪裡知道什麼時候是在喊我啊?情急之下我就只能不停地向他報著我的酒店名稱,然後問詢地看著他。估計他也不知道我的酒店到底在哪裡,為了早些打發我走,就隨便把我和一對年輕的戀人塞進一個車裡。
按照伊朗男女有別的規矩,這種情況應該是女孩坐前面,我和小伙子坐後面。但我一看那兩個人也是一副自由分子的樣子,也就徑自坐到前面,給他們留出些呆在一起的空間。本來我的酒店離機場不遠,但司機卻把車開上德黑蘭外圍的高速路。我心想不好,多半是這老哥不知道我要去哪裡,只能先把那對年輕人送到再說。不然的話,不管怎麼說,只要是去德黑蘭,都應該先送我才是順路。果然,年輕人下車的時候,司機老哥就問他們什麼,我估摸著就是問路。語言不通,我也幫不了什麼,也就管不得許多了-好像迷路和我沒關系一樣。誰讓我住了一個名氣不大的酒店呢。想想在伊斯法罕,只要說“Kowsar Hotel”,沒人不知道的,當然有人之後就是漫天要價一把。說實話,除了大巴扎和霍梅尼陵墓,我還真沒有在德黑蘭怎麼呆過。司機不認路,我就只當逛街。
深夜的德黑蘭已經幾乎沒有行人了。這裡沒有國內城市的燈火輝煌,街道的燈光有些幽暗。路邊的樹木下面是昨天下的雪,映照得大街稍微亮一些。我反而更喜歡這樣的城市夜景,很生活的氛圍,沒有炫耀的泛光燈,也沒有浮躁的霓虹燈。我想起小時候家鄉的街道就是這個樣子的。孩提時的感覺湧上心頭,我在這寒夜裡居然感到溫暖起來。
繞了半天,快到酒店的時候,我終於可以給司機帶路了。到達酒店已經是晚上兩點多。我跟前台說明天早晨五點半叫醒,因為我六點半要去機場。前台的中年服務生立刻把我手裡正在填寫的繁瑣的登記表拿走(按政府規定,入住伊朗的酒店都要填寫很詳細的登記表),跟我說“趕快上去睡覺吧”。我指了指那張表,問他怎麼辦,他說“管他呢,你現在需要睡覺”。
我對前台的服務生滿懷著感激,上樓休息。正准備洗澡的時候,忽然發現停水了……
德黑蘭,再見
和前台打了個招呼,終於來水了,但是黃的。勉強洗了個澡,倒頭睡下。
第二天起來,發現又沒水了。打電話到前台,說是水管凍裂了。這下可是麻煩。我告訴他們我要趕飛機,能不能想想辦法。等了十分鐘,服務生敲門。開門一看,他拎著一個我們早些年用來裝油的大塑料桶,裡面滿是熱水。他抱歉地說實在沒辦法,這是酒店裡全部的熱水了。好在我正在本著“節約用水”的原則用著這些寶貴的熱水的時候,水管修好了。
和酒店匆匆告別,直奔機場。快到機場的時候,一摸口袋,忽然驚出一身冷汗:我把護照忘在酒店了。按照伊朗政府的規矩,住店是要抵押身份證件的。我早晨因為停水的問題走的匆忙,居然忘了把護照拿回來。我只好拜托開車送我去機場的帥哥和酒店聯系,讓他們趕快讓人給我送來。想到昨天得到旅行社通知的時候還有些埋怨,心裡想都快是早晨十一點的航班了,為什麼要六點半就奔機場,現在想來還真是幸虧早走這麼一兩個小時,不然就來不及等護照了。也許這就是上天的安排吧。
等了大約半個多小時,護照送到了。於是辦票登機。霍梅尼機場外表看很現代的樣子,但還是沒有運作成熟。這不今天電腦就壞了,登機牌只能手寫,也就是用圓珠筆隨便寫一個座位號。什麼航班號之類一概沒有。我忍不住想這也未免太容易偽造了吧。
等待、登機,一切都很順利,雖然航班有些晚點。飛機掠過德黑蘭雜亂的市區,轉了一個彎,像東南飛去。舷窗外面和來時所見一樣,是一片蒼茫大地。不同的是很多地方都覆蓋著厚厚的積雪。我翻開設拉子的小導游寫在我的筆記本上的留言,上面寫著希望能夠很快在伊朗再見到我;早上我打電話給旅行社的小女孩表示感謝的時候她也說了同樣的話。我不知道“希望很快再見”到底是伊朗式的客氣還是真正的熱情。我寧願相信是後者。我也希望能夠再次來到這裡,希望再次來到這裡的時候,這裡的一切還是這麼和平與熱情。

(德黑蘭霍梅尼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