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紀行之五:設拉子

作者: wdu

導讀伊斯法罕:航班取消 伊斯法罕機場離市區不近,但很有特色。從外面看,似乎更像一個伊斯蘭清真寺。沒有玻璃幕牆,也沒有其他後現代的建築元素,就是一排拱門形成的門廊,裡面是出發大廳。建築的上面赫然是英語的“Isfahan International Airport(伊斯法罕國際機場”。這幾個字後來讓我哭笑不得,這是後話了。 在伊斯法罕的機場等待了很久,航班一直沒有登機的消息。值 ...

伊斯法罕:航班取消

伊斯法罕機場離市區不近,但很有特色。從外面看,似乎更像一個伊斯蘭清真寺。沒有玻璃幕牆,也沒有其他後現代的建築元素,就是一排拱門形成的門廊,裡面是出發大廳。建築的上面赫然是英語的“Isfahan International Airport(伊斯法罕國際機場”。這幾個字後來讓我哭笑不得,這是後話了。

在伊斯法罕的機場等待了很久,航班一直沒有登機的消息。值機櫃台的工作人員曾經去過北京,對我頗為友好,而且英語也不錯。他告訴我這個航班是從德黑蘭到伊斯法罕,再從伊斯法罕到設拉子的。而現在德黑蘭機場大雪和結冰,因此從伊斯法罕到設拉子的航班也就不得不延誤了。

伊朗的交通系統似乎和二十年前的中國很接近,就是全國幾乎所有的航班、列車等都或者從首都出發,或者以首都為終點。這樣在交通上難免出現“德黑蘭感冒,全國打噴嚏”的情況。伊斯法罕機場就滿是因為航班延誤而滯留的旅客。除了一班去往馬什哈德的在延誤一個多小時後起飛以外,其他航班就再也沒有動靜。

等了兩個多小時,已是晚上九點多。肚子早就餓了。看到候機廳右側有一家餐廳,於是收拾行李走進去。還好,有一些伊朗人正在吃飯。我找了一張椅子坐下。大約等了十分鐘,沒看到侍者過來。只好自己走到餐廳門口,找賬台說話。賬台拿出一份菜單,倒還算熱情。可我一看就傻了眼:菜單全是波斯文。我只得放下菜單,很可憐地看看賬房先生。他也一臉無辜地看著我。幾秒鐘之後,他忽然意識到了,馬上叫來侍者,然後熱情地問我“Coke?”我連忙搖頭,說我不想喝什麼,而是想吃東西。他顯然沒有聽懂,卻仿佛很懂的樣子,吩咐手下說“Coke”。我只好緊急制止,說道“No, no, no. I don’t need anything to drink, I want sth. to eat”。賬房先生再次顯出恍然大悟的樣子:“toeat?”顯然他以為“toeat”是一種什麼食物。到了這一步,我終於再也說不出話來,想想進來以前看到的“Isfahan International Airport”的招牌,我真的是哭笑不得了。

既然國際化的辦法不能解決肚子問題,就只能用本土化的辦法來解決了。在餐廳外的候機大廳裡有一個賣煮玉米的小攤。我就只好將就了。玉米倒是很好很嫩的,可惜的是他往裡面加上了一種綠色的什麼調料。這是一種麻麻的調料,讓我覺得玉米的美味全讓它毀了。

可惜,更可惜的是我正在忍受“麻辣玉米”的“美味”的時候,機場的信息屏上跳出來消息,所有剩下沒有起飛的航班全部取消了。

航班取消帶來的完美之旅

從伊斯法罕機場回到Kowsar酒店已經是晚上十一點多。因為原本已經離店前往機場的客人都回來了,結果酒店爆滿。還好我在機場坐上出租車往回走的時候就給酒店打電話預留了房間,不然還真不知道這深更半夜的到哪裡休息。不過臨河的房間就沒有了。想想我不過在這裡休息幾個小時而已,也就不去理會了。

回到房間還沒有完。我給旅行社打電話,告訴他們航班取消,讓設拉子接機的人不要等了。考慮到我後天就要從德黑蘭經迪拜回國,似乎現在唯一的做法就是從伊斯法罕直接坐長途車回德黑蘭,設拉子只好不去了。我原來讓旅行社給我在設拉子找了個導游帶我走波斯波利斯,也得通知旅行社不用了。

很不好意思地半夜撥通旅行社的電話-而且一直以來和我聯系的是個小女孩,就更不好意思了。但也沒有別的辦法。電話那邊告訴我德黑蘭的雪已經停了,應該明天的航班沒有問題。這樣小女孩建議第二天給我找個車直奔設拉子,然後還是坐原來預定的晚上從設拉子回德黑蘭的航班。而且租車的價錢很便宜。從伊斯法罕到設拉子大約有500公裡左右,只需要60到70美金就可以了。更加讓我感興趣的是這樣我就可以到帕薩加德去拜謁居魯士大帝的陵墓了。居魯士大帝的陵墓大約在設拉子以北120公裡,從設拉子出發的話,經波斯波利斯往外還有一個小時的車程。這麼遠只為去看一個陵墓顯然不劃算。可現在,如果從伊斯法罕出發,帕薩加德就成為順路了。看來航班取消反而幫我彌補起了這個遺憾,使我的設拉子之行得以完美了。

第二天一早起來,還是有些擔心天氣。此刻最倒霉的事情莫過於我去了設拉子,卻沒有航班回德黑蘭,而設拉子到德黑蘭坐車至少要12個小時。那樣的話我就基本上不可能按時回國上班了。我在酒店的前台讓服務生打電話給伊斯法罕機場詢問航班情況。因為只要德黑蘭天氣出問題,伊斯法罕的航班鐵定出事,這麼看來,昨天還讓我抱怨的這個以德黑蘭為中心的交通組織倒讓有關航班運行情況的預告簡單化了。酒店的前台告訴我航班都有些延誤,但沒有取消的。這個時候接我去設拉子的司機也和德黑蘭那邊通過話,告訴我德黑蘭是晴天,沒問題。於是我就放心出發。

居魯士大帝

一路無話。大約四個小時以後,路邊開始出現帕薩加德的路牌了。這裡已經是山區,在大山下面是大片的農田。司機從一個小路拐彎,似乎是往一個村子走去。和國內的景點不一樣,這裡的道路並不寬,只有兩車道,而且似乎沒有怎麼特別地維護。路邊是當地居民的房舍,很簡單。不要說賣旅游紀念品的沒有,就連賣飲料食品的也見不到。小路的盡頭是一個小小的收費亭。旁邊是一個欄杆,看上去和國內的小公路收費站沒什麼區別。

購票進去,就見到一個平坦的廣場。廣場是碎石鋪就的。靠近收費站這邊的是停車場。停車場不大,也沒有多少車。就像我上面說的那樣,因為從設拉子到這裡距離太遠,而且帕薩加德除了居魯士的陵墓也沒有什麼其他的景點,因此很少有游客到這裡來。

停車場前面的廣場正中就是著名的居魯士大帝的陵墓。和照片上看上去一樣小而蕭條。陵墓是用黃色的條石砌就,不高,用眼睛估計也就幾層樓的樣子。陵墓的周圍圍起腳手架,上面搭起一個棚,似乎是在進行維修。但又沒有工人,就這麼空著。腳手架的一邊有簡易的樓梯,直通到墓室。我看著黑洞洞的墓室入口,很想上去看個究竟,但想到這是對居魯士大帝的不敬,也就作罷。何況我聽說這個墓穴裡面早就已經空了。

據說居魯士大帝曾經在陵墓上留下了一句話,大意是說後來的人們不要嫉妒於他的靈寢的規模,想想他生前的功績吧。後來亞歷山大大帝征服波斯之後來到這裡,看到居魯士大帝的陵墓年久失修,又下令大舉修繕,並擴大規模。即使是如此,這陵墓在我看來還是和居魯士大帝太不相稱了。不要說和中國的歷代帝王相比,恐怕我們歷史上的一些將相的安息之地也要比帕薩加德這座孤獨的陵墓要氣派得多。

與陵墓相比,居魯士大帝的功勛要大得多。帕薩加德之所以在我心裡始終揮之不去,原來甚至因為無法拜謁而遺憾不已,也是出於對這位波斯帝國締造者的景仰。

居魯士大帝是波斯帝國的締造者,而且曾經征服巴比倫和周圍的很多國家,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個跨越今天幾大洲土地的龐大帝國。不過讓人景仰的倒不是這些。居魯士大帝作為一個征服者來說,他的功績和其他人相比並不突出。真正讓人景仰的是他海納百川的胸襟和政治家的智慧。正如一本書上說的那樣,居魯士大帝的征服和他同時代的其他人並無大的區別,但他帶給他所征服的地方的,是一種全新的政治理念。

在倫敦的大英博物館裡收藏著一個居魯士石柱,上面刻著居魯士大帝的訓示。訓示的大意是每個家庭都有信仰自己的神靈的權利,任何人都不得剝奪這樣的權利。在占領巴比倫之後,居魯士大帝對身為“巴比倫之囚”的猶太人說“我說過任何人都可以信仰他們自己的神。你們又有什麼不同呢?我說的話也適用於你們。回去建設你們自己的神廟吧”。於是“巴比倫之囚”獲得自由,而且回到了耶路撒冷,建立起自己的社會和神廟。這是發生在公元前500年左右的事情。可以對比的是我們的國家在公元前221年統一於秦帝國之下,而秦始皇在帶來統一和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焚書坑儒,而且引出了孟姜女苦長城的故事。相比之下,在他之前的居魯士大帝就更值得我們景仰了。

徜徉在居魯士陵墓的周圍,腳下是碎石發出的咯吱聲,耳邊是呼呼的風聲。居魯士大帝的陵墓隨著歲月的侵蝕而逐漸衰老。當年信奉拜火教的波斯帝國已經為伊斯蘭教所統治。當年的居魯士放走了巴比倫之囚,而今天的伊朗政府卻一再說要把以色列從地球上抹掉。世間滄桑,莫過如此吧!

波斯波利斯

從帕薩加德往南走了大約50公裡,就到了納什洛斯坦, 從右邊的岔路進去(居然連這裡的道路也比帕薩加德要好),盡頭就是一座不高的山崖。山崖的中間開鑿著四座帝王陵墓。這裡就是居魯士大帝以後的幾位波斯帝國國王的安息之地。

在陵墓的對面有一個方形的建築,看上去應該是一個神壇之類。神壇大約有一般左右深入地下,現在已經被開掘,周圍用石頭圍起來。神壇看上去很新,但埋沒地下如此之深,可見千年歷史的力量。關於這座神壇的用途有種種說法,大多數人認為這裡是拜火教的神廟,並且相信這就是這些陵墓建在這裡的原因,因為古代波斯的帝王希望長眠在聖地周圍。後來有學者經過研究之後認為這裡不大可能是火神廟。主要原因是它的台階太高太陡,不適合祭祀;而神壇頂端的空間也不適合供奉神火。但不管怎麼樣,大多數的當地居民仍然將它和拜火教聯系在一起。

在這裡我見到了旅行社給我找的導游。一個小女孩,很活潑。她一一介紹了四座陵墓的歷史,然後指著每個陵墓中間半開的墓室門口說當年蒙古人入侵波斯,將這些墓穴打開,將裡面洗劫一空。所以現在這些陵墓就只剩外面這些雕刻了。我笑著告訴她“你知不知道我也算是蒙古人?”

小導游一愣,問道“真的嗎?”

我說也是也不是。我告訴她我們是漢族人,但從人種上講,我們都屬於蒙古人種。

小導游恍然大悟地點了點頭,然後改口說“其實這些也不一定是蒙古人干的,大家只是這麼說。”

我笑了,告訴小導游我看過成吉思汗當年西征的行軍路線,的確是經過了伊朗的。至於是不是洗劫了這些陵墓,我就不知道了。

離開納什洛斯坦, 吃過一頓很波斯的午飯,我們就來到著名的波斯波利斯。

波斯波利斯建於公元前518年左右。想想當時中國還處在戰國時期,你就不得不佩服波斯人民輝煌的早期文明。

與其他國家很多宮殿建築在山頂不同,波斯帝國把高處讓給了逝去的君主。現在在小山上還可以看到兩座和納什洛斯坦類似的陵墓。遠遠望去,波斯波利斯座落在小山下面的台地上。遠看不覺得,走近了,才感覺到那個台地居然有十多層樓高。而遠處看不出來的那些砌就台地的石頭也是巨大無比。早就動不動聽說什麼建築的石頭太大,不知道怎麼運來的,這次我算見識了。更絕的是在遺址的一個柱子下放著一個著名的飛馬石雕。我問導游這個石雕原來是不是在柱子頂上的,她說是。這時旁邊一個本地的游客就說石雕是現代人弄下來做研究的,可是弄下來以後就怎麼也弄不上去了。這話不知真假,暫且不管吧。

從台階往上走的時候,我看到台階上面鋪了一層木板,就跟小導游贊嘆說這裡保護得真是不錯。小導游卻嗤之以鼻,說政府只是把這裡保留下來,根本不是什麼保護。

這倒是和我從其他地方得到的消息很接近。今天的伊朗政府對待這些文物的心情的確是矛盾的。這些文物代表著波斯帝國最輝煌的歷史。身為波斯人,即使今天的伊朗政府也還是為這段歷史而自豪。但今天的伊朗是伊斯蘭共和國。過於宣傳波斯帝國的輝煌,就會抵消伊斯蘭文化的影響。因此伊朗政府又不想大舉宣揚和保護這些遺址。我又想起了居魯士大帝,看來今天的伊朗人並沒有他們的祖先那麼大度。

波斯波利斯的破敗的確出乎我的想像。大殿的柱子都剩不下多少了。但不知道為什麼,台階和台地側面的浮雕卻保存得異常完整,簡直讓人懷疑到底是不是幾千年前留下來的東西。在浮雕裡有很多講述周邊國家給波斯進貢的故事。總的來說圖案不多,而且很多地方都是重復的圖案。但可貴的是有一排石雕,人物都是一般高度。在沒有精確測量技術的古代,能夠做到這一點倒也難得。

游玩快結束的時候,小導游問我感覺如何。我說不錯,只是比想像中要小。這是實話。波斯波利斯的占地大概也就是和故宮太和殿及其周圍的廣場差不多。小導游驚訝地說:“這還叫小啊?我們都覺得太大了”。我笑了,告訴她在中國有一個紫禁城,比這裡不知道大出多少倍,只是紫禁城比波斯波利斯的年代要短很多罷了。

踏上歸程

離開波斯波利斯,我們直奔機場。從這裡開始,就可以算是踏上歸程了,因為我要去的地方都已經去過,剩下的就是從設拉子飛德黑蘭,從德黑蘭飛迪拜,從迪拜飛回祖國。

波斯波利斯到設拉子的路上經過一些小山,山腳下滿是出來野炊的當地居民。小導游說因為波斯的新年快到了,人們開始出來游樂了。我問她波斯新年不是應該在三月嗎,而現在還是十二月底呢。她笑笑說“在我們看來,這就是快到了。我們的生活很悠閑的。何必活得那麼辛苦呢。”

走了大約一個多小時,遠遠地就看見設拉子。這裡是伊朗著名的葡萄產地,只是因為伊斯蘭政府禁酒,所以現在是品嘗不到葡萄佳釀的了。我沒有時間進城看看,只能在城外繞過,直奔機場而去。路上路過一個什麼著名的花園,是設拉子幾個主要的花園之一。大概因為是冬天的原因吧,似乎也不過如此。



(納什洛斯坦,波斯帝王的陵墓)



(波斯波利斯)



(波斯波利斯的標志性圖騰)



(反映周邊國家向波斯進貢的浮雕)



(手工雕刻的浮雕整齊劃一)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