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鳳凰

作者: vivianmay06

導讀D1 (12月20號): 終於可以休假了, 離開喧囂而擁擠的北京. 早上11:50我坐上了由北京開往吉首的K267次列車. 因為是獨自一個人去, 所以上車前買了一本關於湘西風俗的小說((趕屍))來打發一路的時間. D2(12月21號): 火車於上午12:30到達了吉首車站. 在買好25號的返程火車車票後, 我按照網友介紹的路線, 穿過車站廣場左拐奔長途汽車北站去乘到鳳凰的車. 誰知到了那才知道去鳳凰的 ...

D1 (12月20號):

終於可以休假了, 離開喧囂而擁擠的北京.

早上11:50我坐上了由北京開往吉首的K267次列車. 因為是獨自一個人去, 所以上車前買了一本關於湘西風俗的小說((趕屍))來打發一路的時間.

D2(12月21號):

火車於上午12:30到達了吉首車站. 在買好25號的返程火車車票後, 我按照網友介紹的路線, 穿過車站廣場左拐奔長途汽車北站去乘到鳳凰的車. 誰知到了那才知道去鳳凰的車改到長途汽車南站了. 於是我只好打了個車到長途汽車南站, 出租車費一共4塊錢. 在南站我買完票(票價12元)坐上了去鳳凰的車. 中巴車隨時都有,很方便,也很安全.

車一路晃晃蕩蕩的走在盤山公路上, 我也晃晃蕩蕩的欣賞著車窗外的風景. 南方的山到了冬天也是綠綠的, 非常秀美. 山路上不時的會出現幾個背著竹簍身穿苗服的苗族婦女. 快到了,我默默的念叨著.

車走了大約一個小時, 於下午2:30 到了鳳凰新城的南華門. 我下車後, 從大橋上望下去,鳳凰古城和沱江映入眼簾. 此時陽光明媚, 但從橋上望下去並看不出古城有圖片中的那樣美,我心裡暗暗有點失望. 沿著石階下到古城, 找到了預定好的客棧—--麒麟客棧. 它就在沱江邊上, 是一座傳統的吊角樓, 客棧大媽饒阿姨熱情的把我帶到了二樓那間有陽台的房間. 推開陽台門清澈的沱江就在眼前, 在腳下. 這就是吊角樓的獨特之處, 一樓以上的兩層是伸向江面的, 伸出的部分用插入水中的數根木柱子支撐著.

安頓好住宿後,我就在古城裡逛開了。我先是走到了一條寬闊的石板街上,兩邊的店鋪是新的,怎麼是一個仿古的地方呢?我正郁悶著,就看到了一個叉口,信步走過去,這才看到了古城真正的老街。窄窄的街道上,厚厚的青石板路面被踩的凹凸不平,兩邊的店鋪都是舊舊的木質結構,賣腊肉的店鋪掛著腸、肉條、還有整張的腊豬臉掛在牆上。酒鋪的門口整齊的碼放著幾排大酒壇子,壇子上貼著紅紅的紙,上面寫著女兒紅, 糯米酒等字樣的酒名。

沒晃蕩多久, 天就黑了, 按照網友們的推薦我去了大使飯店, 要了一個小份的血耙鴨 (25元), 一個青菜(8元)和一個湯(5元). 血耙鴨是當地的特色菜, 挺好吃的. 因為要的太多了, 就邀請拼桌的一對老夫婦一起吃起來. 聊天中知道他們次日要去芙蓉鎮, 那裡距離鳳凰兩個小時的車程.

飯後我去了江北岸的酒吧—古城守望者(這也是網友們推薦的), 就在”跳跳岩”附近(跳跳岩是數十個擺在江裡的長方型石墩----當橋用的,很可愛, 當地的小孩子可以在上面跑著過橋.), 我上樓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做了下來,要了一瓶啤酒, 一邊喝一邊欣賞鳳凰的夜色. 此時江對岸的吊角樓都被點亮了紅色的燈籠, 江邊有三三兩兩的游客在放河燈,水面上燭光點點。

D3(12月22號):

天剛蒙蒙亮, 我就醒了,一看表7:00AM。洗刷完畢,我直奔虹橋橋頭的“老字號粉店”去吃早餐。要了碗牛肉粉(4元),感覺沒有想像的那樣好吃。正吃著,聽到有鼓樂聲傳來,心裡正瞎猜著,一支送葬的隊伍已緩緩走過來。前面是敲鼓吹喇叭的幾個樂手,隨後是舉著幡、抬著花圈的人,再後面是邊走邊哭的親友。所有的人都穿白衣,其中有兩三個披麻帶孝的人哭的需人攙扶,想來應該是死者的至親。從來沒有見過如此傳統的送葬儀式,就站那多看了一會。

飯畢,我下橋穿過石板街來到了江北岸,這裡是看沱江和對岸吊角樓的好地方。清晨的沱江上飄著一層薄霧,江面上有撐船的船夫,還有三只大白鵝在四處覓食。岸邊有婦女在洗衣服,她們用小木板打衣服,叭叭的聲音很響,金色的陽光斜斜的照著虹橋,和沱江。

想到此時光線正好我就從身後的攝影店租了一身苗服照了三張照片,給我照相的女孩說我還挺像苗族姑娘的,嘻嘻。一張10元, 偶照了三張, 付錢是猛然想起, 早晨光顧看人家送葬了,吃完飯竟忘了給錢,於是又趕忙跑回橋頭的粉店,給人家付了早餐錢(4.5元),很是不好意思。

下了橋頭,我去了沈從文故居,由於是客棧大媽幫我買的票,所以我只花了93元,而不是98元。這是張聯票,三天內有效,可以看古城內的幾處地方,包括:沈從文故居,熊希齡故居(國民政府第一內閣總理),楊家祠堂(宋朝楊家將的後人定居於此),虹橋的二樓,坐公家游沱江上段,還有城門樓。沒有單獨的門票可買,要買就是聯票,(敲詐啊)。沒辦法,誰叫偶想看沈從文故居呢。進了故居我跟著講解員一路欣賞,故居的牆上掛著沈從文不同時期的照片、家族合影,屋子裡還陳列著他曾經用的物品和出版過的書籍。我很喜歡他青年時期的一張照片,清澈的目光中透著靈氣。參觀完畢後我在出口的櫃台處買了本關於他的書,書的扉頁蓋著故居的章。沈家也算是當地的大戶了,整個院子還是比較的簡樸,有點像北京尋常人家的四合院結構,不同的是深棕色的木質房屋,和雕刻精美的窗棱。

接下來我又去了熊希齡故居和楊家祠堂。熊希齡故居的房子風格和沈家的很像。值得一提的到是在楊家祠堂看了一場土家族的哭婚表演。新娘著紅衣裙和她的妹妹坐在新房床邊,兩人用手帕捂著臉,邊哭邊唱,以此來表達對娘家的不舍。哭泣的新娘眼淚滴落在床沿,顧此新房裡的床,也叫水床。挺好玩的,演者哭唱的逼真,看者聽的有趣。

從楊家祠堂出來,又去看了一下城門樓,不覺已是中午。到飯點了,這次我去了江邊的“老房子”餐館(也是網友門推薦的餐廳),點了個牛肝菌抄腊肉(20元),點了個青菜(8元),要了免費的茶,米飯,大吃了一頓,味道很好。我決定剩下的幾天就在這吃了。

飯後我如約回到客棧, 撐船的大叔已經在等我了. 他將帶著我去聽濤山沈從文的墓地, 然後從那裡一路撐船去桃花島, 再返回聽濤山. 費用總共是30元/一條船, 大約一個小時。 來之前就看到網友介紹說私家船比公家船好, 也不貴. 我就讓客棧的大媽幫我介紹了一個, 這個大叔是個山歌王, 人也很可靠.

我一路和大叔聊著就到了聽濤山,山不高,沿石台而上,沒走多遠,就看到了沈從文的碑,那是一整塊天然的米色底的五彩巨石,一人多高,不規則的形狀。它被綠色的植物環繞著,立在那。石頭上刻著:照我思索, 能理解我,照我思索, 可認識人,沈從文。字很小,是綠色的,共四行。整個墓就是這塊石頭,沒有塚。石頭的下面有先前游客吊唁時放下的小花環,和水果。此時來正好,周圍很安靜,沒有人。我讀著那幾行字,不禁覺得有些悲涼。

在墓地呆了一會後,我和大叔下了山。我們上船後, 緩緩的劃向桃花島. 此時正是下午兩點左右, 陽光燦爛, 江水清的可以看見水下飄動的水草。沱江左岸是三三兩兩的農家屋, 一些農婦在江邊洗大堆大堆帶著綠葉胡籮蔔, 大叔說這是她們准備拿到集市上去賣的. 右岸是青山. 大叔這時唱起了山歌, 聲音很亮, 他一路正唱的起勁, 突然右岸遠處穿來了一個女人的歌聲, 原來她是在和大叔對山歌. 不見其人, 只聞其聲. 這裡的人唱歌就像說話一樣, 高興了就唱, 想起來就唱. 很可愛的性格.

船到桃花島我沒有上去就返航了,聽說島上沒什麼好玩的。當我們返回聽濤山腳下時, 已經有個車夫在等我, 他會把我拉回古城, 車費5元, 費時15分鐘左右. 車夫拉我路過沈從文墓地時, 我讓他停下來, 等我一會兒. 於是我又來到沈從文先生的墓地. 我在先生的碑前恭恭敬敬的鞠了一躬. 如果沈從文先生能知道越來越多的人喜愛他的書和他的思想, 也許他在酒泉之下會感到些欣慰.

游沱江歸來, 我又繼續做在江邊曬太陽. 這是我最喜歡的享受, 關了手機, 遠離工作, 欣賞美景, 做夢一樣.

到了晚上我和同客棧的一對珠海來的背包客夫婦去看了場篝火晚會表演, 又一起吃了夜宵. 聽到我打算第二天去苗寨, 他們提醒我最好帶些糖果給苗寨的小孩子們吃. 於是我又去旁邊的超市買了糖和次日路上要喝的水.

D4(12月23號):


早上7點天還沒亮我就醒了, 出門去橋頭吃過早餐後, 我回到客棧, 老洞的導游麻師傅已經在等我了, 麻師傅也是客棧老板娘饒阿姨介紹的. 我跟麻師傅來到車站交了80塊錢的全包費用後(包往返車費, 午餐費),就上了車.

車上載著包括我在內的13個游客,一路晃蕩著出了古城, 麻師傅開始做自我介紹, 原來他就是老洞的苗人, 2000年老洞修公路通車後, 他出了苗寨, 學會了說漢語並和另外的幾個苗人於兩年前左右和著開辟了這條旅游線. 麻師傅教了我們一些去苗語和苗寨的風俗和注意事項, 比如“弄靈”的意思是吃飯,不如去苗人家不能踩人家的門坎, 雨天去要收好傘再進院子, 等等。 車大約走了40分鐘, 停在了一個渡口,我們大家又上了船, 在船上一聊, 原來有包括我在內的5個人都是北京來的, 其他兩對情侶分別來自長沙和廣洲。 都是年輕人,大家很快的混熟了,天南海北的瞎聊了起來. 船經過神龍峽時, 麻師傅指著一側山上的小山洞說, 那是個以前土匪住過的山洞, 原來當土匪也挺艱苦的. 大約做了50分鐘的船我們上了岸,又開始爬山. 麻師傅前方帶路, 我們氣喘噓噓的緊跟在後,只顧低頭爬山,也顧不上欣賞四周的美景. 難怪麻師傅說苗寨裡的很多老人一輩子都沒有出過大山. 也是,真是太費勁了。

山爬到一半的時候,我們遇到了一隊盛裝的苗族男女, 其中的一個年輕女子披掛著苗家全套的傳統銀飾,頭上還插著紅花. 那幾個年輕的男子挑著擔子,每個擔子裡面都堆著小半簍米和三個雞蛋, 還有一個扛著一只大豬腿。麻師傅和他們用苗語打了招呼,然後對我們說他們是附近寨子的人剛從老洞出來,是上午去老洞親戚家喝滿月酒的.

我們繼續爬爬歇歇,終於在一個山坡上看到了老洞---- 高高底底的山坡上幾十個依山而建的黃磚灰瓦的農舍和層層的綠色梯田構成了整個的苗寨顏色.

我們興奮的下了山坡,來到苗寨門口, 已有8、9個苗女一字排開站在寨子門口,個個雙手捧著大碗的米酒迎接我們,她們看見我們後就開始用苗語唱山歌,按照苗族的規矩我們得對上山歌才能過了這一關。經大伙集體商量了一翻,我們唱起了“你是我的玫瑰,你是我的花。。。”哈哈,一人又喝了一大口米酒順利過關啦。

步入這個有著幾百年歷史的樸素的寨子,我細細的打量起它的風貌。在我面前是一條窄窄的巷子, 巷子兩旁是苗人的房屋,我驚奇的發現這一側的牆面竟然是用一片一片的岩石累起來的,沒有任何的粘合。我問麻師傅房子不會倒嗎?他說不會的,我們祖祖輩輩都住在這裡,這些房子都有4百年的歷史了。

麻師傅帶著我們一路走著一路介紹著來到了一個院子門口,這裡過去是土司的家. 現在住著普通人, 中午要在這吃午飯. 院子裡,飯桌和椅子都已擺好。經過一上午的跋山涉水,大家都餓了,見了飯菜就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我最愛吃的是炒土豆絲,和炒油菜,蠟肉有點肥,雞湯有點油,我都不愛吃。這是他們能提供的最豐盛的飯菜了,盡管不是很美味,我們仍然吃的很高興。飯後我們在院子裡四處溜嗒,此時陽光燦爛,這家人都在院子裡曬太陽, 只有一個阿婆在屋裡織布。我們好奇的走進去,圍著阿婆看了起來。她座在一架木頭的織布機前,布已織了一半,細細的線要一根一根的推來推去才能推出一塊布來. 因為是石屋子裡沒有窗, 阿婆只能做在靠近門口的地方借著亮光. 房子裡又黑又冷,我覺的有點難過。苗族的房屋大多為石屋,寨寨有崗亭,是防範侵略用的。老洞的房子也是這樣。我們在麻師傅的指點下看到了牆面上的小洞,那時射擊用的。苗人沒有自己的文字,他們的歷史是用唱歌的形式代代相傳。

我們跟著麻師傅出了院子在寨子裡四處參觀,比起旅游冊上的苗寨風景,老洞更顯的真實而樸素,沒有驚艷的苗族美女,沒有盛大的表演場面。它就是一個村落,有最老的石屋,有土土的苗族村婦,有躺在地上曬太陽的大白豬,還有站在牆頭的大公雞。那只大公雞啊,我追著它狂拍照片,它一點面子也不給,見我追就跑,害我差點摔了一跟頭,最後還是拍到了,嘻嘻。

該看表演啦,我們來到寨子裡的一塊平地,看見剛才那幾個苗女已在那等我們了,旁邊還做著四個很老很老的苗族老太太,她們是來看熱鬧的。這幾個苗女顯然不是訓練有素的演員,她們有點害羞的報完節目,就跳起了竹杆舞,6個人隨著鼓點的節拍,左右挪動著架在地上的竹杆,其他兩個人靈敏的在竹杆間跳來跳去,我們幾個女孩也被邀請去跳,結果都被夾了腳,還好偶有小時候跳皮筋的底子,最後竟跳的也有模有樣。哈哈。

看完表演後已是4點左右,我們該走了,臨走前我和同伴們從一個農婦那買了幾個手工繡的手機套,黑色的絨面, 上面繡著艷麗的花鳥, 6.5元/個, 偶買了四個。也許在過幾年老洞就不是現在的樣子了,我看著手機套想。

噢,忘了提,到了苗寨我就分了糖果給小孩子們,孩子們挺可愛的,拿著自己用青草杆編的花朵回贈送給我們。我們都把它系在手腕上。他們已和漢族的小孩沒有分別,說漢語,穿和我們一樣的衣服。

回去我們走的是B線----全程做車走的盤山公路,約一個半小時後於5:30會到了鳳凰古城。去時選擇的是A線,做車,做船,爬山。

大家下車後,又約好晚上8:30一起去酒吧, 然後就各自散去。我回到客棧,簡單的梳洗了一下,就去老房子吃飯,飯後我去了劉銘記銀鋪. 早看網友說這個銀鋪的銀飾有名,貨真價實。我細細的挑了一翻最後選中了一個苗家傳統式樣的銀鐲,價格從10元一克砍到8元一克,共花費198.00元.

8:30PM我如約來到虹橋, 已有幾個人在等, 大家湊齊後, 一起去了跳跳崖旁邊的酒吧街. 本來想去 ”古堡首望者” 的, 但是那人太多了沒位, 我們就去了它旁邊的一個吧. 進了酒吧我們找了個大方桌的做下, 一人要了一瓶克羅娜(30元/瓶), 然後就開始殺人, 有不會玩的, 一會也就學會了. 我們大約玩到11點左右就各自散去了. 走之前我和其中的4個人又約好次日中午2:00在南華門口彙合, 一起去”奇梁洞”.

回到客棧後大媽還沒睡在和新來的幾個客人烤火聊天, 反正我也不困就和他們一起烤火。閑談中得知,這幾個人是從廣東來的, 經張家界剛到鳳凰. 他們問了我一些關於這裡哪好玩的問題, 我建議他們去老洞看看. 其中兩和女孩一聽要爬山, 就聲明打死也不去了, 因為她們在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整整爬了三天的山, 都快要累死了. 此地很多的游客都是選擇張家界和鳳凰一起玩的, 因為鳳凰離張家界只有3、4個小時的車程.

D4(12月24號):

早上醒來,第一個念頭是今天是聖誕節,第二個念頭是明天就要走了。

9:00AM 我來到江邊的那個攝影店, 店裡的張小姐已經在等我了. 我要她隨我在古城裡逛半小時,按照我的要求在石板街和江邊的一些地方拍照。一個人出來就是這點不放便。拍照結束後,我們約好取相的時間, 我就獨自逛了逛古城的店鋪, 買了些禮物給朋友和同事. 中午跑回到橋頭的小超市買了牛奶和面包, 來到沱江邊, 坐下來邊吃邊曬太陽. 由於前幾天辣的東西吃的太多, 我的腸胃已經不適應了, 所以今天就只好吃這個了. 中午的江邊真暖和,大約能有20多度,我像只貓一樣眯著眼睛,欣賞著眼前的美景。古城此時很是熱鬧,熙熙攘攘的游客,洗衣服的婦人,劃船的大叔,還有三只大白鵝在江上覓食。越坐越不舍得離開這裡,這麼好的地方。

下午2點我們一行5人彙齊後打了個直奔奇梁洞。大約用了15分鐘就到了,車費共20元。來到洞口每人買票花費60元。在洞口湊齊了大約20個人後,導游帶領著我們進了洞,奇梁洞是個很大的溶洞群,至今也沒有人完全走遍過。剛進洞時有些陰冷,導游對我們指著一層一個封死的小洞口說那裡封著20多缸酒鬼酒,已經快10年了,等到奧運會的時候會起封。啥都和奧運會掛鉤真是惡俗。當我們爬到第三層時大家已經熱的不行了,紛紛脫下外套。與第一層相比這裡又悶又熱,簡直就是兩重世界。洞裡遍布形態各異的鐘乳石,其中有一朵巨大石蓮花吊在洞頂,非常好看。由於裡面岔口太多,我們都緊跟著導游,生怕自己迷路出不來了。大約5點左右我們出了洞口。出洞後由於沒有等到出租車,我們就在洞口的車站上了返城的公共汽車。到城裡後和大家道了別,又留了電話,我們就分頭行動了。都是萍水相逢的朋友,我想我們不會在聯絡了。

晚上我又跑去老房子吃飯,它居然沒開門。偶只好去了旁邊的潘長江飯店,果然如網友們所說,飯菜一點也不好吃。到是飯店老板長的真像潘長江,太像了。飯後天已全黑了, 此時鞭炮聲四起, 古城內燈火輝煌. 我拿著像機在石板街裡四處溜噠, 邊逛邊拍, 我拍了邊做邊吃的姜糖店小活計, 拍了擺滿酒壇子的酒鋪, 還拍了掛著各種動物干屍的腊肉店. 呵呵您要看見那只爬在牆上的腊鴨子, 你也會覺的它的模樣像干屍。

出了石板街,我來到跳跳崖邊,此時江邊放河燈的人越來越多,身後的“古堡守望者酒吧”音樂轟鳴------游客們在過聖誕節。酒吧的牆角下有三個在賣手工鏽品的苗族婦女,也許是受了此刻氣氛的感染,她們也唱起了歌,可惜我聽不懂,是苗語的。該放河燈了,聽說10點以後放河燈最靈, 我從一個小男孩手裡買了一個大朵的紙蓮花河燈,踩著跳跳崖走到江中間,點燃它後,我蹲下來把它放到江面上。看著它閃閃爍爍的飄向遠處的虹橋,我默默許了一個心願,希望靈驗啊。

D5(12月25號):

天還沒亮我就醒了, 一看表6:00AM. 火車9:00點左右從吉首發車回北京, 我得在7:00左右去南華門上小公車離開鳳凰去吉首.

6:30和饒阿姨道了別, 我出了客棧, 最後一次站在跳跳崖上看了看沱江, 就踏上了歸途.


精選遊記: 鳳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