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歲月之城市曖昧游走——韓城 學生時代的我並不富裕,這讓我除去吃飯、買書、上網和四處游蕩之外,基本上沒有多少銀兩購置其他東西,比如一台廉價相機,或者cd、mp3什麼的,雖然我一直渴望有一台數碼相機,但這個願望至今還依然沒有實現,直到大三去漢中之前,我才買下一台三星打折的老式膠卷相機,花費142元rmb,這機器老夏見過,也用過,可見我倆都是窘迫之人,可一年後我們在西安喝酒的時候,人家已經用上了sony的數碼產品,還絲毫不怕我鄙視他使用確實質量不錯的日貨。嘮叨這麼多,無非是想說一件事,出去這麼多次,只有韓城之行在拍照上給我留下了最大的遺憾,因為我用的是柯達買膠卷贈送的手動式相機,三十多張相片,除了三四張還算保留了韓城風貌,可以說是全軍覆沒,損失慘重。
遺憾之處在於,照片中的建築、風景以及人,建築是典型的明清建築,黨家村的三合院四合院,韓城老城的街市小巷,文廟以及司馬遷祠墓等等,風景當然是黃河,對岸的山西,群山峭壁大橋,飛馳的列車,人,是一對澄城姐弟,十六歲的姐姐和十歲的弟弟,或者其他年紀,記不清了,正是這些,給了我最真實的感觸,在路上。
韓城素有“小北京”之稱,我在中秋之夜躲在小寨好又多胡逛,然後進索特網吧,熬夜之後買來火車票,是當天下午的,然後跑回學校洗衣服,難得勤快一次,卻造就一樁慘案,等我發現火車票不見了的時候,最終在晾曬的襯衣口袋裡找到了它,垂頭喪氣的去買第二天一早七點的,睡了一覺,爬起來趕早班車去火車站,速度不慢,大概三四個小時就到了,心情很好,因為很少人,又是一個安靜的小城,我喜歡!買了回西安的車票,事後才發現等我晃到西安,已經經歷了七個多小時,綠皮車,沒空調,開著窗戶,有暖風吹過,又是一個對我很好的人,一個外出打工的小伙子,不停的請我喝水,當然是假冒的娃哈哈礦泉水,那時候滿車廂放的都是刀郎的情人,2002年的第一場雪,我在十月還算溫暖甚至炎熱的陽光中半夢半醒,享受難得的愜意。
韓城的城市規劃很科學合理,比北京不知強過多少倍,起碼人家還知道完整的保留舊城,另建新市,讓我得以在略帶薄霧的清晨踏進幽深的小巷,聽自己的腳步在頭頂的陽光中悠長回響,五毛錢買了一個石榴,吃了大半個城區,走走停停,親眼目睹了饸饹的做法,還有那架古老的機器,滿眼新奇,仔細品味家家戶戶門口的對聯,古老文化傳承日久,骨子裡都透著書卷氣,很中國,很中國。到了晚上,自然是人聲鼎沸的夜市,這個時候的我已經習慣了一點小吃一壺酒,沒有漢斯,就喝寶啤,一塊四一瓶,要了一碗羊頭饸饹,五塊錢一只的兔腿,吃著喝著,體會這個城市的夜色,沒有人打擾,然而美味不嫌多,後來又買了個兔背,一瓶啤酒,一共花了不到二十塊錢就享受到了一頓今生難忘的美餐,以至於到上海這麼久,還是在回味著那頓噴香的兔腿,要知道這上海灘的兔腿,可遠不止二十塊錢能吃到爽的……
司馬祠是塊風水寶地,依山傍水,守金鑲玉,文風遠揚,攀上山梁,司馬遷之墓郁郁蔥蔥有松柏映護,心生敬仰,不由默立多時,依稀記得還曾參拜,圓了自己的愛史之心,可惜畢業時間不長,忙於賺取維持生活的人民幣,我不看書已好多天,至於文史哲,更是丟在九霄雲外,人生至此,不知該悲,還是該嘆!
黨家村、文廟之類的常規景點,想必前年屋檐妹妹也曾一游,在此就不多廢話,沒了照片,只是記得生平第一次逃景點門票進了文廟,區區十塊,讓書生無顏,唉,誰讓咱是窮學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