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小游2006.12.30-2007.1.6(大理—麗江—虎跳峽—瀘沽湖)

作者: cissydxy

導讀放棄了在春節海水般人潮中出游,請了幾天假去了一直向往的雲南行走一小段,雖然不似資深驢友般會晚會看,看也讓我感受頗深了。 (12/30) 輾轉飛機和火車,在黎明前抵達了大理,漆黑一片間搭了回大理古城司機師傅的車,5元錢就送我到了N公裡外的古城南門。天未亮,所有的一切在當時的眼前皆是依稀的輪廓,更不論幾天前熱鬧非凡的洋人街了。城外晃蕩了很久,彙合 ...

放棄了在春節海水般人潮中出游,請了幾天假去了一直向往的雲南行走一小段,雖然不似資深驢友般會晚會看,看也讓我感受頗深了。

(12/30)

輾轉飛機和火車,在黎明前抵達了大理,漆黑一片間搭了回大理古城司機師傅的車,5元錢就送我到了N公裡外的古城南門。天未亮,所有的一切在當時的眼前皆是依稀的輪廓,更不論幾天前熱鬧非凡的洋人街了。城外晃蕩了很久,彙合另2位友人,30元一天包了早上那位司機師傅的車,讓他帶著我們兜走看看大理的幾個“角”(因為時間關系,我們只能在這裡逗留一天,也是個遺憾吧)。天亮後,襯著藍天白雲的好天氣,從南門出發,經蒼山門去往大理三塔寺(因為要去玉龍,所以沒有上蒼山),延綿很長的蒼山頂上覆著白雪,又頂著未散的雲霧,如圍巾般,對應著藍天,和著山體的青黃色蔚為壯觀。不久即到了大理三塔寺,原想再倒影公園弄張美美的PP,哪知道幾月前的翻修開張,使得如今“寺、園”一體,票價直至120,無奈,在寺門口遠觀三塔,山、塔、寺強各色一體。接著我們去了喜洲白族的嚴家大院,典型的白族民居,先主人好像是第一個將普洱茶發揚光大的。三道茶、民族歌舞、習俗表演等,都由白族的男男女女一一展現,韻味十足。我還扮了回白族姑娘,在風花雪月之下臭美地留影。沒有去蝴蝶泉(因為現在季節不對且因為環境的影響都沒什麼蝴蝶了),沒有游洱海(遠眺而已,寄望於瀘沽湖),倒是沿著洱海岸去到了“西湖”,有別於杭州的著名景觀,這得西湖仍然生活純樸,原生態,互間散落各小島,村民以島為生,開田辟地,沿湖而居,背山對湖,若是春暖花開,怕是桃花源般,泛舟其上,愜意無邊,更飽嘗了那裡的農家飯,味美醇香。

得謝謝司機師傅,還特地在省道上幫我們攔班車,省去了我們回返下關坐車的時間。

大理到麗江3個多小時的車程,托高原地區“溫暖”太陽的福,一路上渾渾噩噩地到了古城,走馬觀花般終於在鬧中取靜的黃山巷閱景樓安了窩,到當地人喜歡去的七星街吃了頓簡單的晚飯,慢慢逛回古城,已是熱鬧非凡,酒吧街兩岸紅燈籠隨風飄,還有男男女女的對唱,讓周遭的游人駐足不前。特地去了著名的“櫻花吧”,很大,外圍安靜,裡頭還有表演,歌者水平不低,頗具民族風情。


(蒼山下)

(12/31)

昨天晚上沒有很早睡覺,第一次到這裡,還沒有緩過昨天的神來。今天我們的計劃是徒步虎跳峽!早上七點半就從古城出發了,看到的是和昨晚的熱鬧勁完全不一樣的安靜、祥和,石板路上只有很少的人走動,還有些色友趕著人少在街上取景。而且太陽還沒有升起呢。

只買到九點的車票,是中巴車,預計兩個多小時到達虎跳峽橋頭入口。開了一會兒便出了城,進入山區,不遠處的邊上就是金沙江。途中我們經過了長江第一灣,不是很清楚地看見,但是已經有人站在崖邊photo了。其實接下去的路都是這樣地,金沙江總是隱隱約約地出現在你的視野裡,不過水真的很綠很清(後來才知道冬天的關系,水質較好)。可巧,車上有一對荷蘭老夫妻同樣也失去那裡徒步的,他們有一個藏族小伙導游,相談之下,發現我們的線路基本一致:包車至上虎跳,看上虎跳石;車子前往14km處開始走高路,經halfway稍作休息往下到tina`s住宿,明天中虎跳徒步,走天梯返回;車前往老渡口至大具,回麗江。

(這樣的線路因為考慮到時間)

因為頭一次到這裡,自然有一些期待,不過對於上虎跳(石)沒有太大的好感,雖然是開發的最好的,但是大多是旅游團到這裡走馬觀花罷了。很好的石階路上上下下,只有到了谷底看到虎跳石才會感到水流力量的震撼,因為是枯水期,沒有那麼氣勢逼人,但是原本平靜的江面在這裡被石頭分割突然下降,造成一個大落差。原先還有可以近距離觀景的棧道,好像年久失修被封閉了,實在可惜。回到上面,我們接著驅車前往14km處,這之間的山路都在維修,好多地方前陣子有些塌方了。下車後,我們在那個導游的帶領下開始走高路,雖然有盤山公路,不過為了增加些難度和樂趣,我們還是選擇走那條基本不能馬上看出來的小山路。好久不運動,都跟不上導游的腳步了,但是怎麼著我還是始終保持第二。其實我原先的計劃是走28道拐的,不過多方打聽下來,這個時候那邊沒什麼特別好的景致,對於我們這些有些時間尷尬的人來說,現下的路線最實惠了。奔著著名的halfway去,忽高忽低地爬著,途中還碰到兩個小瀑布,再經過茶馬古道是,腳下都是常年積累的馬蹄印,記錄著歲月的流逝。來到halfway的時候,很興奮,因為久聞其名,確實,那裡的位置很好,地處山崖邊的小村,古樸的院落,進門就有別致的小花壇布置,不少外國徒步者都喜歡在那裡落腳。那裡有個特別的“英雄榜”,記錄著到過那裡的人,我也湊了一腳,雖然有點心虛。當然還有那個夜晚可以看著信心聽著濤聲的半開放式廁所也沒有拉下。

從那再次出發,老外夫婦一路領先。不過這段路風景極好,都是崖邊的老路,怪石嶙峋,小心別崴了腳哦。我們在一高處向著低處的老外打招呼,無語啊……怎麼老趕不上呢?後來我們這幾個老中得出的結論就是:老外腳長!阿Q一下吧 ^-^

傍晚我們終於抵達了又一著名旅社tina`s。老板娘很熱情,時不時還蹦出幾個外文,很逗。不過它的房間不像haflway那樣古樸,有些酒店標間的感覺,好一點的價錢也不低。從陽台上看出去,就是峽谷了,晚上除了伸手不見五指,就是低沉的濤水聲。明天一早,我們將從此出發去中虎跳。

(1/1)

大清早吃了碗熱騰騰的面條,8:30收拾好就出發了!起點就在tina`s的花園邊,走了才5分鐘就到了張老師的家,那個定點收費的地方(我們馬上就要向下走了,一女孩子急急忙追上我們把錢要了去)。中虎跳是一個倒三角的行程,沿著陡峭的山路下去,大概要半個多小時(腳程快的話),到達谷底後可以看到有很大一片石灘,走到最前邊就是江邊上,你可以試著壯著膽子坐到大石頭邊上,腳底下懸空著,若是掉下去那就是金沙江的滾滾激流,沒人幫得了你,據說經常有人在徒步是不小心,有時候只看得到包在那裡獨自漂流哦,緊張地說!不過這裡的感覺很棒!回到小路上繼續前行,才可以走到真正的中虎跳石,而且要爬過一大片的石灘才可以到達那裡。虎跳石上還插著面小紅旗,5塊錢才可以上去,我們到那裡的時候守門的還沒有上崗呢,一鐵門關著,咱們只能望旗心嘆,有點可惜。前行後有兩條路:一是天梯向上走山路回到tina`s那裡;二是走一線天過去繞回上頭。都要收錢!實在是坐地喊價,要不然不給走!我選擇天梯。反正已經到這裡了,挑戰以下也好。其實所謂的天梯就兩段,而且並不長,雖然簡陋,但是不危險,抓緊就行!爬爬走走30分鐘。回到tina`s也就11點多。很多人才出發沒多久呢!整段行程感覺是虎跳峽最好的,雖然辛苦一點,但是風景很棒。

我們包了車去老渡口坐船去大具回麗江,只是沿途經過下虎跳,因為季節時間的關系,沒有徒步。老渡口那裡的江面看似平靜無瀾,但是仔細看可以發現很多小的漩渦,船家說下面其實“激流勇進”。我們在渡口上方還看到了哈巴雪山,雲裡霧裡的,不過很壯觀。前陣子同事一朋友在那裡登山遇難了,可見山上氣候的凶險。美與險於雪山來說,永遠相伴左右。

大具實在一處平原上的小鎮子,太陽從早上曬到落山,天氣極好。我們包了大具客棧老板的車回麗江。沿途到我們去犛牛坪、白水河一游。原本打算去坐大索道上雪山的,不過沒趕得及,折中去到犛牛坪,3800米左右,很大的一處草甸子,這個季節已經褐黃一片了,就在玉龍下面,天氣很好,看到了玉龍的全貌。當地人說如果季節對,附近還有一個海子可去,很漂亮的說!不過這些個高原地帶沒有陽光照著的時候還真是很冷呢。中途經過白水河,那裡的水好清澈,下面是因而得名的白色石頭,河水從雪山上留下來,冰涼刺骨,向上望去就是玉龍的綠色冰川。

我們到晚上7點多才到達麗江,此時的古城已經人聲鼎沸,夜生活又開始了!



(獨立寒風)



(大具的渡口)

(1/2)

選擇了今天在麗江古城裡修整一天。計劃早上去黑龍潭,下午去拉市海和束河古鎮走一遭。八點多鐘沿著麗江的水道一直往北走大約15分鐘就可以到黑龍潭公園了。這裡是看玉龍雪山倒影的最好地點。在陽光的溫暖下,安靜祥和,如果不是微弱的風吹動了潭水,就可以看見遠處顯現真顏的雪山美景了。園裡有一處東巴文化研究所,據說是當地最權威的,雖然可不懂,很抽像,但是可以想見這種古老文化如今在麗江一帶依舊有著很高的地位,只是如今真正掌握其法的人卻不多了,就算是有些年輕人開始慢慢學習,還是趕不上它逐漸消失的腳步。黑龍潭裡有一處珍珠泉,那個角落很靜,陽光的折射下看到的完全是另一種境地,泉水如小小的珍珠般從地底慢慢汩出,有點九寨的味道呢。

在園裡慢慢散步出來都快11點多了,街道上的商鋪都開始打點著要開門營業了。在四方街邊上的小店裡吃了點當地的小吃,微微地曬著太陽。下午我們包車去拉市海。這個季節有好多的候鳥遠方飛來休憩,有些還很大個,都成群結隊地在一處嬉戲,當然還有三三兩兩地獨自相處。坐著小船在拉市海上,繞著它們緩緩而行,當然還有刺眼的陽光和寒風。我第一次嘗試騎馬,雖然是雲南這裡的矮種馬。上馬之前還有點怵,好怕掉下來的,和那匹馬兒打了好一會招呼。緊張地拉著韁繩,還不能太緊。一開始慢慢地騎著,踢踏踢踏地好像感覺還不錯,可是當頭馬開始跑起來的時候,我騎的這匹跟馬立馬開始飛奔。天,只好拽著繩子想著電視裡騎馬的情景,怎麼就沒那麼瀟灑呢?後來聽了馬夫的話,跑得時候抬起屁股,身子前傾,慢慢地還真像那麼回事了,跑得快的時候那叫一個爽。不過我的馬兒估計有點色,老是盯別人的馬,還不聽自家人的指揮,總想著“離家出走”,快到終點的時候,有另一匹馬從我邊上狂奔而過,這小子就不管不顧地跟著衝上去,那個速度真是嚇得我連聲驚叫,拽繩子都不管用了,急得我狂喊:前面的同志,麻煩您停下來,否則我這小命就栽你手裡了!還好那位大哥心腸好放慢了速度。那最後一段路跑得我真是,直到底才剎車。我就沒想通這小子個子小小的,跑起來怎麼就這麼瘋呢!個“臭色馬”!

束河古鎮其實就離大研古城不遠,只是那裡沒有麗江那麼喧擾,更多了一份寧靜。這裡更適合住上一小段日子,沉澱心情。而且物價還沒有那麼貴。有些客棧還真是不錯呢。如果時間再多一些,我倒是願意搬到這來休息……



(犛牛坪)

(1/3)

今天是我生日,也是去瀘沽湖的第一天。很久便聽聞女兒國的神秘以及其特有的走婚習俗。早前就買了班車票,反倒是車上並不多人,一人兩座舒服的很。繞著金沙江迂回地跑著山路,忽而上下,耳朵都有些耳鳴了。天氣真是非常好,就算是坐在車裡,我都要帶著墨鏡防著光。快中午的時候到了“麗寧18彎”,從高處看下去,彎彎曲曲如發卡,如果是F1的高手,恐怕也會受不了而頭暈吧,司機師傅水平很好,我們就在這些彎上轉啊轉的,好似剎那間就到了谷底了……余下的路途都好很順,下午4點多進了瀘沽湖景區,原以為馬上可以看到想像中碧藍的湖水,哪知道還要轉上一陣子。陽光燦爛間竟然車過好一片雪,覆蓋著顛簸的山路,打開窗就是陣寒風,感嘆季節的變化。景區在途中新修了一個觀景台,從那裡可以看到大部分的瀘沽湖景色,很壯觀,顏色從淺至深,如果再早些,恐怕要更絢麗些吧。

一般來到這裡,大多會選擇落水和裡格兩個村落腳,前者設施更加完善些。我選擇到裡格住上兩天,距離落水村12公裡,包車20多分鐘就到了。住在村口第一家,老板是當地人小奠(很奇怪的姓吧~)這裡的房間設施可以算得上是村裡最好的。他們還有一家是在裡格半島上,走過去大概10來分鐘。兩處都有可以看到極好日出的觀景房,很棒,躺在床上就可以等著太陽向你微笑(雖然這次我放棄睡眠也沒有看到日出)。晚上簡單地在客棧用了餐,就等著8點多開始的篝火晚會了。還是有不少游客的,當音樂慢慢響起,篝火撲一點燃,摩梭族的男男女女手牽著手跳了起來,看上去雖然簡單的步子,在我們這群陌生的外來人來說,一開始會有些摸不著頭腦。伴著他們的歌聲,加入其中,放松自己,融入那份熱情,沒由來的開心,即使一個人在外,這個27歲的生日仍然令人難忘。來了這裡免不了對歌,不過我們這些kalaok的高手在他們面前不堪一擊,往往剛一開口就被他們嘹亮的歌喉給打壓了下去,好丟人哦~~~這個晚上意猶未盡。

(1/4)

包了小奠的車,今天主打當地人文風情(沒有選擇繞湖一周)。先去了土司府(以前這裡地頭蛇的家,相當於古時候的縣太爺)。這裡還出了個活佛呢,房間至今還保持原來的樣子,很是樸素;扎美寺,藏傳佛教,曾經是當地一個很有勢力的地方,只是如今只有少部分的喇嘛堅守著,保存著百年前就有的一樁老經堂,不可見光,裡面供者我無法叫出名字的菩薩,身著彩衣,依然十分完好;祖母房,當地摩梭族、普米族等少數民族的特色。我們去的這家有三百多年歷史了,屋裡的木頭已經被經年的炭火熏黑了,但是良好的結構使其沒有絲毫損壞,堪稱奇跡;由深山因建電站而搬出的普米族大戶,如今在政府給出的土地上重建著,整個房子都用原木構架榫住。N根木頭構築的房子,據說已經花了200多萬了,真不知要砍掉多少森林呢,但似乎這才是他們的生活似的。對了,還毫無准備地去泡了露天溫泉,曾經是男女共浴的溫泉,如今在政府的強制下也不過壘了半堵牆一根木頭,你要是大膽更是可以看到對面,不過怕是要長針眼了。我們這些個城裡人都很驚訝卻也新鮮。

(1/5)

總覺得時間過的很快,今日就要回麗江了。仍然是搭班車,仍然是來時的路,還是要繞回去。一天的時間就在這回旋中過去了。晚上在老字號集賢館對面的今生有約飯館中消滅了納西烤魚,鹹鹹的但是合我胃口,而窗外紅色燈籠搖曳,麗江的夜生活有日復一日開始了。



(瀘沽湖觀景台小圖)

(1/6)

特別睡了一個懶覺,慢悠悠打開窗,太陽已經升的老高了。今天是回家的日子,也是我最後享受麗江陽光的一天。朋友住在高處,喊我上去曬太陽喝茶,不知為什麼,不喜歡過於強烈的照射,急急忙躲到新華街邊上咖啡館三樓,臨窗無人,陽光透射。挑了幾本感興趣的旅游雜志隨意地翻著,時而抬手喝一杯暖暖的巧克力牛奶。慶幸自己避開了上海陰冷的天。突然音樂聲起,那些可愛的納西老人們又結伴來到四方街,手挽手跳起舞來,真是一道獨特的風景,吸引眾人目光卻仍然享樂其中。

聽別人說,要逛完整個古城大概要2個小時吧。許多條石板路從四方街延伸出去,如一張網般散布著,初到這裡的恐怕會因為沒有方向而頭痛呢。但是由鬧及靜,卻是能看見更真實的納西人生活狀況,這樣更真實……

背起一早已經打包的行囊,遙看一眼遠處的玉龍,踏上回家的路。雖有很多遺憾,卻也給我下回的在出發留下了借口。期待明天!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