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春天,也就是非典爆發前夕,日本觀光振興會和韓國某觀光公司共同策劃了一條韓國轉道日本九州地區的新線路,有幸成為首批游客。
行程線路北京——漢城——慶州——釜山——博多港——佐世保——佐賀——熊本——阿蘇火山——日田——大分——別府——福岡——北京 韓國 漢城 驚鴻一瞥
飛機降落在離漢城一個多小時車程的仁川國際機場,這是一座新機場,面積不太大,緊鄰大海,飛機降落前可以看看很多漂亮的小島,據說這個機場是填海造田的產物。
迎接我們的兩位導游漢語說得特別好,後來才知道,都是中國移民,上一輩從山東偷渡到韓國,至今也還沒能加入韓國國籍。不過韓聽說國政府對偷渡者的政策很寬,所以那裡有很多非法移民,很多中國人。
車一路開向漢城,一路上操著朝鮮語調普通話的導游向我們介紹這個國家,這個民族。尤其是他們的憨直,不會拐彎。說,世界杯的時候很多韓國人見到中國人也罵他們又氣憤又傷心,因為他們一直對中國人很好,視作“朋友”。
【中日韓這三國人的脾氣秉性和關系非常怪。因為歷史的原因,韓國人非常痛恨日本人,所以才有“韓日世界杯”而非“日韓”,在國家民族大義上,韓國人非常愛國,非常團結,無論如何也不會讓自己國家的名字排在日本後面。而韓國人對中國人的印像卻特別好,到韓國旅游,中國人會受到禮遇,而日本人也會受到招待,但那是為了從他們的兜裡掏錢。同樣,日本人對韓國人印像也不好。】
車子慢慢進了漢城市區,和北京緯度差不多的漢城,在這個季節還是以灰色為主色調。但漢城的空氣明顯比北京干淨。漢城的建築也並不特別,高樓和小巷一樣多,只不過他們的巷子裡多是二層的民宅,就像我們在韓劇中看到的那樣。漢城坡路很多,高高低低,彎彎曲曲,就顯得錯落有秩。韓國的樓房樣子比較呆板,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是我們叫做板樓的那種,但取暖設備比較特別,韓國人習慣睡在地板上,暖氣也都是裝在地板下面的,調節溫度的開關裝在房子外面,可以根據需要自己調節。當然,整棟樓也是統一供暖的。【現在北京很多新樓也都采取地熱供暖的方式了,而且完全由自己支配啟動的時間、溫度等等,可以自己控制供暖費用】
韓國在東9區,比北京早一小時,所以,一下飛機我們就少了一小時。進城後已是午餐時間,我們的第一餐就品嘗了著名的參雞湯。【雖然我吃素,但說實話,正宗的參雞湯味道真不錯。沒有肉腥氣,不如我也吃不了】用新鮮的小柴雞(應該是柴雞),掏空內髒,放入糯米和調料,和人參一起用石鍋燉。連鍋端上來的時候鍋還配有一小盤面和朝鮮泡菜。千萬要小心,鍋還是燙的。吃的時候先將雞肚子打開,把糯米打碎,讓熱湯浸泡,先吃鮮嫩的雞肉,然後吃糯米,最後把面(熟)拌在湯裡吃。我沒吃幾口,但知道很香。
2002韓日世界杯漢城主場
漢城游覽的第一項便是著名的2002韓日世界杯漢城主場。足球非我所愛,失去了觀眾的體育場也和街頭無異。但是體育場外貼滿當時新聞圖片的牆上,尤其滿版“紅魔”照片的外報報道,還是很能感染人的。萬人空巷,音猶在耳。
導游招呼我們去坐坐當時價值7萬多韓幣(相當於700人民幣左右)的座椅,場地裡有一兩個正在打理草坪的工人。為什麼我們的工體不能再漂亮些?
說到體育場,據說韓國的四個場地設計都不同,都是將像征韓國民族特色及舉辦地特色的形像融入其中,比如風箏,比如像征好客和款待的茶杯托(兩頭翹中間凹,船型)。
青瓦台
出了體育場,導游打算帶我們去看景福宮——據說是1392年創建朝鮮王朝的太祖李成桂下令於1395年興建的,是第一個正宮。很可惜,我們去的日子不對,那天人家休息。我們只好轉到附近的青瓦台——在韓國總統府門外的街上亂看了一下。和咱們的中南海新華門等等的警衛環境差不多,只不過這裡有漂亮的女警,一身真皮警服——從皮風衣到皮靴,看著就精神。當然男警察也不錯,就像在韓國電影或者在電視裡看到的,透著一股子帥氣。【總覺得,制服的樣式、質地和國民生活狀態有很大關系。】
青瓦台系列建築背後有一座不算高的山,半山腰上有兩大塊白色的石頭,很像山的兩只眼睛,遠遠地看向東南沿海的方向。韓國人也確實是這麼想的,視這座山為守護山,青瓦台自然是風水寶地了。
韓國沒有國教,民眾中信奉什麼教的都有,但多為佛教和基督教。在韓國的兩天,廟宇見得倒不是很多,但隨處可見教堂,據說全國有2000多座教堂。【韓國人對佛教的尊崇從電影《春去春又回》中應該能看出一二吧】神職人員的地位也比較高,韓國也有很多年輕人留學或移民,據說得到神甫的推薦出國都容易。導游還講了件跟宗教有關的事。大概是韓國某任總統(記不起名字了),不信佛教,他上任後要把景福宮裡某大殿中的一個神像搬走,任誰勸阻都攔不住。結果那一年天災人禍不斷,死了很多人。後來好像那神像被放回了原來的位置。
慶州 千年古都
慶州類似我們的西安洛陽,不同的是,慶州完全是個旅游城市,沒有遭受被大規模現代化的厄運。所以所到之處山青水碧,空氣清新。但是這裡又不缺乏任何現代生活需求——慶州周圍遍布工業小城鎮提供了方便的供給。
慶州隨處可見小山包一樣的墳塚,大小略有不同,據說都是千年流傳下來的,但是沒被開掘過,所以沒人知道哪個塚裡埋的是誰埋了什麼。我們到的時候據說剛剛打開了一個,但那個笨導游沒帶我們去。導游帶我們去看了一個“孝順的大將軍在山裡修的佛像”。【導游的原話大意,這位從遼寧到韓國的女導游漢語表達已經很不流利了,可能原來就不怎麼說也不一定】
盤山而上拐了幾乎是99道彎(不誇張的)後,就來到了“吐含山石窟庵”。下車後沿著浸濕了融化的雪水的沙土路前行,濕潤的空氣帶著微微的寒意,確實有“沁人心脾”的感覺。
喝了“甘露水”後我爬上去看了那個石窟庵。聽說這個大將軍自幼貧窮,功成名就後請人為他死去的父母雕刻了一尊高大的佛像,佛像表情安詳中帶有一絲神秘。還聽到些故事,比如大將軍如何孝順,比如這座山的風水如何好(也是面朝東南,春暖花開的,晴朗的時候可望到海),還有比如佛像的表情,沒有特別的裝置但具備防潮功能,比如該處遺跡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並有不同國籍的研究者經常造訪研究。總之,細節我記不住了。最主要的原因是導游的表達太難過。
日本 博多港 登陸日本
從慶州出發,坐了半天的長途機車,來到釜山,連城市的樣子還沒搞清就登上了前往日本的船。3個小時的海上飄搖後,一行人到達了日本,博多港。
上岸後被日本主人隆重迎接。【也第一次見到我們在日本的導游,一個很有經驗的,在日本呆了很多年的中國人。叫愛紅,本姓什麼我不記得了,只記得在從事了旅游業並且往來於照顧中日韓三國個人後,她就把名字改成了三國愛紅。這個名字在網上也能查到,只是這來歷不敢說確切了。】合影後送我們上旅游大巴。導游提醒我們,日本友人會一直目送汽車消失在視線內,禮貌起見,我們也需一直回頭揮手微笑。覺得有點虛偽和刻板,但還是照著做了。
在如洗般潔淨的公路上沒有行進多久,就來到了第一個日本住地——位於佐世保的豪斯登堡荷蘭主題公園。豪斯登堡面臨大村灣,是日本屈指可數的幾個主題公園之一,再現了中世紀的荷蘭街景,包括各種娛樂設施、購物街、美術館、運河、、港灣、大風車等等,四季繁花似錦,常常讓人忘記是在日本。
我們被安排在公園內的五星級酒店居住,還受到園主熱情款待【園主自我介紹是半個中國通,非常喜歡中國。同時我們也得知,其實公園也還是會面臨虧損等問題,所以才會特別需要來自各方面的旅游客源】。大家在酒足飯飽後欣賞了美麗的焰火【公園內每晚都進行的節目】,參觀了公園送夜色,然後住進看得見風景的房間。
【其實汽車經過美麗的長崎,旅游指南上也有多處古跡或景點介紹,只是這個在原子彈廢墟上建起的美麗城市卻與我們無緣會面。還好在2004年的影片《解夏》中,大段的景色也給人留下不輸於親歷的深刻印像】
佐賀 嬉野溫泉
出豪斯登堡,入九州陶瓷博物館。據說佐賀的有田地區以陶瓷聞名,有點像中國的景德鎮。坐落於此的九州陶瓷博物館收藏了17-18世紀色有田陶瓷作品, 其中包括歐洲王公貴族競價相求的“古伊萬裡”等精品。【離開佐賀的時候,本地主人贈送給我們每人一個漂亮的陶瓷工藝杯,後來送了好友。】
簡短體驗了再現江戶時代風情的“肥前夢街道”後,真正的享受開始了——入住和多屋別莊,泡著名的嬉野溫泉。導游說“和多屋”是當地有名的溫泉酒店。其時,九州的春天剛剛來臨,因為多雨而濕冷的空氣,正不知如何適應,恰是泡溫泉的好時機。於是,招待晚宴也簡短而熱烈,賓主頻頻舉杯,相談甚歡。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後同志們早早地有了醉意,各自借著並無殺傷力的酒勁泡將而去。
不知道是主人特別有心還是湊巧,我們兩個年輕女孩被安排在一層有院落有獨立風侶池的房間。這可比住任何五星級酒店還奢侈。躺在僅容一人的露天溫泉,任屋檐外雨落風吹,我自享受不動。
熊本縣 阿蘇火山緣慳一面
依依惜別和多屋和嬉野的溫泉。另一座近400年歷史的古城在等著我們。
為了防御入侵而建造得特別堅固的熊本古城位於熊本市內,與名古屋城,姬路城齊名,是日本三大名城之一。是豐臣秀吉的旗下大將加藤清正做熊本城主時,於1607年建造的。城堡建得不僅堅固,而且很雄偉,有威嚴的美感。城內還陳設了不少歷史檔案與文物,增加歷史的厚度。
在熊本城內用過午餐,再次出發。天陰沉下來,地形地貌也漸漸發生著變化。順著山形緩緩前行不辨方向的我們,正向著著名活火山阿蘇山(aso)進發。【阿蘇山是世界上少有的活火山,也是熊本“火之國”美稱的由來。阿蘇火山群產生的火山灰超過全球其它任何火山。】參觀阿蘇山絕不是簡簡單單爬爬山,領略一下被火山灰淹沒的草場就行,所有前來的人都是為了登到距離火山口最近的地方,以微小如塵埃的人類個體探望一眼正在喘氣的龐然大物。但是我們的運氣不好,索道已經快要到最近的觀望台了,卻被通知,風向不對空氣中硫黃含量太高,不能靠近。
此行的遺撼。為了安慰自己,我品嘗了當地的奶酪蛋糕。晚餐的時候把屬於我的那份熊本名食生馬肉送了人。
日田、大分 女兒節與河豚
一早在雨中行進,到達日田小城的時候覺得分外親切。我喜歡小而精致的地方,更何況這裡到處有古風。據說在江戶時代,日田食江戶幕府的直轄區,曾經是九州經濟文化的中心。豆田町是日田最負盛名的旅游去處。在日田至今仍保留有表示當時繁榮的奢華絢麗的偶人(三月三日日本女兒節陳列者)。我們去的時候,剛剛過了三月三,但豆田町街上任何一家小店都有偶人陳列,自然價格也不算便宜。在廣瀨資料館則可以見到更多或者說全套的偶人。
【廣瀨家的先祖是武田信玄的家臣,後代也很爭氣,歷來出了學問家和大商人,一直到現在都家道興旺。廣瀨正是現任大分縣的縣長﹔廣瀨縣長把老家捐出來展覽,因為他們家族曾經經營「掛屋」,也就是銀行的前身,保留了許多相關文物﹔如歷代的銀錢、各藩繳稅或貸款用的全套有家徽的信物,以及廣瀨家好幾代的收藏品,都值得一看。】
豆田町以木屐聞名,我帶回來的那雙現在還躺在鞋櫃裡,很結實。
除了名勝古跡,札幌啤酒位於九州的工場也成了我們的參觀項目。原以為是單為我們准備,到了才知道,廠方有意以此做免費廣告,日本人民也喜歡參觀這樣的工場。啤酒廠設有專門接待人員,有影片放映介紹啤酒生產過程,還可以免費品嘗。不過我最感興趣的倒是幾十年來的廣告招貼畫的陳列。
晚上入住酒店後,和同屋出門閑逛。發現了別府的細節——井蓋上裝飾個各季的花朵,這樣的細節大概只有日本人才會想到吧。
“地獄”巡禮及HELLO KITTY的家
大分縣也是溫泉勝地,因此我們除了再次入住溫泉酒店,還參觀了地熱造成的奇異景觀——從地底不斷噴出的熱水、熱氣和熱泥讓人難以靠近,這樣的溫泉地帶被人們稱為“地獄”。別府的八個“地域”分別以“海地獄”“血池地獄”“龍卷地獄”等命名,已成為獨具特色的旅游景觀。
為中國朋友所熱愛的HELLOKITTY的家——和諧樂園也坐落於大分縣,大到臥室、衛生間等基礎居住設施,小到各種生活用品、文具、玩具,一切KITTY貓需要的,一切小朋友們感興趣的,這裡都提供,絕對是KITTY貓溫暖的家。連我們午餐後使用的面巾紙都精巧地印著最新版KITTY的形像。當然和很多主題公園一樣,每天的巡游也是必不可少的,這時候,KITTY貓的所有朋友都出來了。大家像過節一樣熱鬧。所以這裡特別適合小孩子來玩。
運河晚餐、福岡及其他
福岡是九州名城,現代化大都市,也是距離中國最近的地方。據說到上海的距離比上海到北京還近。在城市內的旅游完全不同於鄉鎮,同行的人也像魚兒見了水,越發活躍起來。購物,離開日本前最後的需求。於是,在參觀了博多運河城、福岡巨蛋等大型商業中心卻沒有時間購物後,後面的行程就被改成了單純的購物。以致最後只能參促地吃一餐博多拉面就離開了日本。
【博多運河城:這是一家大型綜合商業設施,每天有許多客人來此購物、觀光。這裡不僅有高級酒店,還有擁有13間放映室的影院、劇場、以及受歡迎的餐館和時尚流行商店等,滿足人們吃、看、玩等的多種娛樂需求。
福岡巨蛋(福岡圓頂球場):不僅是福岡鷹職業棒球隊的根據地,還是經常舉辦音樂會等各種活動的地方。作為福岡的像征而出名的福岡塔高達234米,是日本屈指可數的海濱塔。登上塔頂的了望室,福岡的市景盡收眼底,在白天和夜晚展現福岡的不同面貌。圓頂球場旁邊的鷹城購物中心裡彙集了商鋪、餐館、影院、游戲中心等設施,足可讓人在此度過愉快的一天。】關於吃
在漢城我們吃了純正的韓餐,那家店的名字我在北京一定見過,只是現在想不起來了。一道道菜上來色味都不錯,只是肉食太多我記不住,素食多為配菜更不知道叫什麼(他們好像也吃很多野菜或者中國人不太吃的,比如蘇子葉)。只顧吃飽了,也不記得誰特別出眾。只有一種我們都叫不上名字的類似粥的東西,像米粒,但又沒那麼軟,味道涼涼的,有點酸,說不出來的感覺,總之很好吃,是正餐前的開胃食品。【後來在北京的韓餐館比如壽福城、舍廊房等吃過類似的開胃粥,但是味道還是不太一樣】
韓國人常喝25度的真露燒酒,日日餐餐不少。還有一種淡黃色的,大概只有11度。【在北京吃韓餐從來不喝酒,所以我也說不太清楚,總之很常見的酒就是了。】
當然,還有在韓國叫紫菜包飯,在日本叫壽司的東西(對我來說,兩者差不多),我喜歡吃,而且能吃很多。
還得說說韓國的西餐。第一頓正式的招待就是西餐,留有印像的卻只有咖啡,太好喝了。後來我仔細想了想,可能是牛奶的原因,因為到了日本,我在咖啡裡倒半杯奶也找不回那種香濃潤滑的感覺。兩天的早餐吃的也是西餐,味道都不錯。一種綠了吧唧的不知名的湯至今也讓我難忘。
我這個素食主義者在出發前就做好了一路之上以餅干果腹的准備(我真的帶了)。但從第一餐的參雞湯到後來正規的韓餐以及火鍋、石鍋飯等等,雖淺嘗輒止,也算享受了美味。
【參雞湯是將特選的6周齡的雛雞,跟正宗韓國高麗人身、大棗、黃芪、當歸、枸杞、板栗、大蒜、生姜、糯米等韓方藥材精心燉制,營養價值極高,風味獨特、口感特佳、四季皆宜。具有良好的抗癌、健身、益智、安神、延壽補氣等功效。其中人參、黃芪等藥材含豐富的人參皂、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A、C等,是韓國飲食文化的瑰寶。此品尤為韓國運動員所推崇,為韓國第一名湯。】 在日本,每餐都不同,對於那些好日本料理的同行來說,真是大大D飽了口福。而與我鄰座的人會更幸運,凡肉菜必讓給鄰座吃雙份。無論是在熊本吃生馬肉,還是到大分吃河豚,我都大方地請身邊的同伴替我品嘗。
此行見識、品嘗了日本料理的多種形式,包括服務。也學到些小竅門,比如在悶米飯的時候放個小炭棒,有助於米飯的滑軟香甜。
到後來,吃日本料理對我而言就變成欣賞表演了——一道道形神兼備的菜被不同的精美器皿盛著,被端莊有禮的不同年齡段日本女人端上來。走路都入戲一樣。當然除了美餐,還有美景,比如到福岡的時候,日方邀請我們乘船邊游河邊用餐。到佐賀的時候,同行導游特意囑咐一定著本酒店的店服(即沐浴後做睡衣穿著的和服,激進者勿亂遐想)共同進餐,以示對主人禮遇的回敬,這樣連進餐人也有了形式美感。而對我這樣沒有“口福”的人來說,博多拉面足矣果腹。
關於住
頭一天到漢城,據說給我們准備的是5星級酒店。可這5星忒舊了點,很多基本設施都沒有,大堂狹小甚至班駁。屋內設施陳舊,窗邊一直有呼呼的風響,好像鼓風機一樣。最可惡的是沒有洗漱用品。雖說很多國際酒店不准備洗漱用品已是慣例,可這是號稱5星級有可能招待各國人民的酒店啊。沒辦法,我和室友只得下樓去買。幸好酒店周邊還有個日雜小店,算是解了我們的圍。
第二天到了慶州,我們才算真正享受了現代化的5星級服務。我們住在一家臨湖的酒店。我和室友住的房間雖然不是“海景房”,但是有大落地窗的山景房。風吹起薄紗窗簾,我們坐在陽台上眺望整個慶州市,才找到度假的感受。
到日本的第一晚,我們住在荷蘭主題公園豪斯登堡內,據說這裡是按荷蘭風格原樣復制的,完全歐洲風景,包括房間。在這裡的一晚基本滿足了我對房間,尤其是旅館房間的要求。房間並不大,但有四扇大窗,占據了兩面牆,一面可以順著酒店後門的小路望向遠處,一面是郁郁蔥蔥的大樹。牆壁是歐洲風格的花壁紙,和白色窗欞互相襯托。早上醒來我們做的第一件事是把窗簾打開——這是名副其實的看得見風景的房間。
到達佐賀縣那晚,我們被安排在當地最好的溫泉旅館。標准的和式住宅和式服務。我和室友住在樓下一間,房間非常大,雖然是和式,但硬件設施一樣不少。還有很多溫馨的小玩意,待衝的茶具,好吃的小點心,為女士特別准備的梳妝台,藤編儲物架等等。滿屋子的草席香,厚厚的被褥又白又暖。推開前門居然是院子。像很多日本庭院一樣種了很多松樹,深處還有個魚池,兩條胖錦鯉悠然自得。最最最得意的是,我們自己有個露天風侶池(就是溫泉)。我和室友迫不及待各泡了兩次才睡覺。爽啊。別看池子小,只能容一人身,但因為是溫泉,礦物質豐富,整個人都可以浮起來。泡過溫泉,坐在榻榻米上,看著雨水打在屋檐下的角燈上,希望時間可以停止,或者來段時空跳躍,見識一下某位日本古人也可以啊。
後來住的酒店雖然大同小異,但有一家印像極深刻。酒店環境一般,但有一項服務很特別。我們剛剛入住,也就是剛放下行李的工夫,水果送來了,裡面的問候紙上清楚地打著我的名字。雖然是拼音的,但也很感動了。
原文地址:http://shis.blog.hexun.com/6639908_d.html
網上搜到的一個朋友今年夏天游九州的相冊,推薦給大家看看:http://gallery.ychsiao.org/v/jinx/kyoshu/

(首爾 青瓦台及後山)

(韓國 慶州 甘露水)

(日本人偶)

(熊本城)

(別府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