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歲月之城市曖昧游走——哈爾濱 哈爾濱是一座溫暖的城市,我不得不這樣說,雖然我到達這裡的第二天,趕上了大風降溫,可以讓我逛街時拎著的康師傅冰紅茶幾分鐘內幾近凝固,但這裡給我的回憶,就是溫暖,溫馨,溫和,明媚干脆的陽光,寬敞的街道,沒有陰雲密布和雪花,不像哈爾濱吧,可她確實是我所見到的哈爾濱,我喜歡的哈爾濱。
這裡的地名讓我很迷惑不解,什麼中央大街、道裡道外、果戈裡大街、東大直街還是東直大街也想不起來了。在三天時間裡面我就一直在這些地方丈量土地,偶爾也坐公交車,但除了擁擠和堵車,我不喜歡坐車的原因就是在車裡隔著異樣美麗和厚重的窗花,根本見不到戶外的街景。哈爾濱的地下商場極具特色,就像迷宮一樣,比上海那些迷宮般的地下鐵車站還讓人難以找到准確的位置,於是只好隨著人流往前晃,反正時間有的是,除了那些必要的景點,驚喜也許就在驚鴻一瞥間,難道不是嗎?
秋林百貨公司有令人垂涎欲滴的紅腸和大列巴,第一天我買了一塊大列巴和兩根大紅腸,每天饞了就啃上幾口,睡前和早起也不忘記,即使這樣,真正把它們消滅光,還是我自綏芬河到東寧,又從東寧返回綏芬河,到哈爾濱,南下天津,才口有余香的遙對北方,眼淚汪汪。這裡還有正宗的東北大拉皮兒,肉皮凍,大肉餃子和豬肉燉粉條,美麗的索菲亞大教堂廣場一角有一家餃子館兒,午後的暖陽透過玻璃窗打進來,一邊聽悠揚的音樂一邊吃餃子,讓遠離家鄉的我,並沒有陌生的感覺,反而被一股暖意包圍,甚至貪戀……
哈爾濱不得不說的還有教堂,雖然臨行前翻閱了大量的資料,但真實的面對這些風格迥異的建築時,還是被宗教的力量所折服,歷史是無情的,而歷史又是深情的,我們觸摸歷史,又制造歷史,也即將成為歷史,但這不正是生活本身麼?除了索菲亞大教堂因為名氣太響很輕松就找到之外,其他教堂不是改名字翻修改建重建就是因為並不出名而埋藏在不起眼的小街中間,往往拐角處猛地抬頭,才發現風景就在眼前!這種喜悅,只有親身經歷過,才會明晰,真的是驀然回首,那教堂正在燈火闌珊處!遺憾的是哈爾濱太陽同樣落山很早,以至於我剛剛遇見,就已經無法正常拍攝,而只好把那一幢幢別致的建築連同發現的驚喜一道存進記憶的河。中央大街和南京路差不多,對教育書店樓外雕刻的小天使印像深刻,哈工大的主教學樓也很有氣勢,是難得的讓我喜歡的校園一景。
忘記走到哪裡發現的巧克力店,那麼多精致包裝的巧克力,並不是超市裡面熟知的德芙金帝吉百利,都印有花花綠綠的各國文字,顯然同俄羅斯有關,可惜囊中羞澀,不能買幾塊嘗嘗,只好今後再有機會,多加嘗試了,論中西合璧,哈爾濱並不比上海北京差距多少,而且更具特色,起碼大氣,又精致,片面比較,甚至好於北京的西客站,或者上海狹仄的小街。
除了吃和建築,太陽島和松花江,冰雕和雪雕都是無法忘懷的景致,兆麟公園當時辦展覽,陽光照在各國選手陳列的冰雕上金燦燦的,晶瑩剔透,真的就有冰磚搭建的房子,裡面桌椅火炕一應俱全,繞過去,還有高高的神舟五號,冰的世界,童話一般。晚上去了太陽島冰雪大世界,數不清的大人孩子在積雪雕成的景觀面前笑著鬧著,有東方巨龍,有長城,也有索菲亞大教堂,只是不爽於韓國的著名品牌三星,霸占了園子裡最雄偉的三峽大壩,頓時覺得矮了三分。
略帶桂花香味的哈爾濱啤酒讓我同樣流連忘返,離開冰雪大世界我和丁丁在路邊的小店要了鍋包肉、尖椒干豆腐和木須肉幾個菜,又喝了兩瓶哈啤,可真是happy到了極點!只是忽冷忽熱,臉一會兒冰窖一樣,一會兒又燙的厲害,真不知自己那時候為什麼生命力那樣頑強,怎麼折騰都不生病。
那次難忘的哈爾濱之行最終圓滿結束,至今回味起來,滿是紅腸的清香和列巴的香甜,這座極具藝術氣質的北方名城,可能只有沒有滿天飛雪,留給我了那麼一點點的遺憾吧,而第二年盛夏躲在西安的小屋翻閱日本名著《雪國》的時候,竟然還是想到了沒有風雪的哈爾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