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在南大也呆了近六個年頭了,來鼓樓小區也已經近四年了。對這一片土地,既是那麼熟悉,又是那麼陌生。南京大學的所在地,是南京地區創辦最早的一座教會大學——金陵大學。
南京大學是全國高校也是排的少前五的,在南京更是絕對的老大。南大以理學和文學為長,國學底蘊自然不必說,在南大校園到處可以體會到這百年積攢起來的底蘊。
由於金陵大學是一所教會學校,采用中西結合的方式來設計建造的。建築都采用中式造型和裝飾。西式材料和構架,許多建築材料由國外進口,質料上乘,將民族樣式與西方先進的建築技術結合,建成了首批融入西方風格的中國民族建築。
現存北大樓,東大樓、西大樓、大禮堂、小禮堂。老圖書館、宿舍樓等十余座建築。
北大樓是南京大學標志性建築,也是南大的像征。它建於1919年,由美國建築師司邁爾設計。屋頂為中國建築常用的歇山頂,主體建築兩層,塔樓五層,高聳突兀。樓層雖不高,卻顯得十分雄偉。這裡是所有南大學子的聖地,大凡畢業離別之時,這裡撒落了無數離別的淚。記得當年本科畢業的時候,在最後聚餐完結之後,我們在這裡聚集,離別之愁油然而生,酒成了最好的東西,我喝得大醉,但似乎只有這種方式,才能發泄這離別之痛。
北大樓西南角的小禮堂,建於1916—1917,為原金陵大學小禮拜堂。由曾留學美國的民國最早的著名建築師齊兆昌、美國費洛斯與漢密爾頓建築師事務所共同設計。屋頂為歇山頂,單屋建築,拱形門,大門上方用磚砌出三面圍裹的結構,既可支撐牆體,又有裝飾作用。門楣和窗框飾有石刻西式圖案。門前有抱鼓石一對,踏道間設丹陛石,上面雕刻紋飾。小禮堂精巧靈秀,有中國南方建築的味道。
我們在這裡畢業,記得當天很多校領導和著名的科學家給每位畢業的學子授予學士學位。同學們笑得跟朵花似的,學位授予完畢後,我們和老師們合影留念,這裡成了很多同學離開南大的地方。是快樂與悲傷集何處。這裡偶爾還會有些演唱會,大師的演講什麼的。每到周末,這裡會放電影,是南大學子的休閑去處之一。
在北大樓的正南方.現為南京大學檔案館。它與北大樓共同構成金陵大學校園的中軸線。其他的建築物基本上都分列在這條中軸線的兩側。圖書館建於1 936年,由基泰工程司建築師楊廷寶設計,陳明記營造廠承建。地上二層,地下一層,鋼筋混凝土結構,歇山頂,青筒瓦屋面,青磚牆面。建築平面為十字形。這裡我只去過一次,是為了拍畢業照。
在北大樓左右還有東大樓和西大樓,不過我從來沒有去過,只是看看。
在西大樓以西是甲乙丙丁,很有意思。不知道當時是怎麼想的,用這種方式來命名。這裡現在是外國語學院及校教務處的所在地,裡頭設施十分簡陋,地上是木制地板,但是已經十分破舊,看來校領導的辦公條件還真是差。
南京大學在這種條件下,爭取什麼世界一流大學,這是優點心寒?這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把我們學校建設的和清華北大一樣現代化?我愛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