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時分,地處西南的成都城裡,已能讓人感覺出那溫潤的空氣。成都人是最懂得享受生活的人群之一。大街上除了熙熙攘攘的人流外,便是散落在城市各個角落的茶攤前的茶客們。公園內、城河邊、街道旁、甚至寺廟內,到處是茶攤,到處是茶客。但與杭州的茶樓相比,成都的茶攤就顯得寒傖多了。他們大多是露天的,竹椅竹凳,藍邊帶蓋的瓷碗,品種一般分三種:上等綠茶、普通綠茶和花茶。價格最貴10元,最低2元。作為來自龍井茶的杭州人,對他鄉的茶總有不屑之感。不過身處蓉城,不喝碗茶似乎無法體會到這座古城的韻味。於是我在成都喝了兩回茶。第一回在文殊院內。用完齋飯後,我們踱步來到院內的一處茶攤,人聲鼎沸,茶客奇多。當然有真正品茗的,也有打撲克、打麻將的,更有潛心讀書、讀報的。然而我們卻偏愛清靜,想覓一處幽靜之地休息。轉來轉去只見一座古樸的茶樓內茶客寥寥,便以為入內一定價格不菲,一問才知道裡外同價。原來成都人生性愛熱鬧,怪不得外面人山人海,裡面冷冷清清。我們要了兩碗5元的茶,泡茶的老婦人先問清我們將落座哪一層後,便讓我們顧自上去。當然是頂層!頂層才有好景致,上得樓來,一陣古韻之風撲面而來,古色古香的桌椅,掛滿字畫的四壁,使人頓覺是個喝茶理想所在。老婦人哼哧哼哧地提水上來衝茶,這花茶雖非上品,但盛在藍邊瓷碗中,卻很有情調,品一口茶倒也滿口清香。更妙的是,置身於一古塔內喝茶的那種氛圍,如同進入古典小說裡的年代,讓人聯想翩翩。第二次是在府南河邊。府南河類似於杭州的中東河,據說前幾年也污染的厲害,這幾年經過成都市政府斥巨資大力整治後,如今府南河已成清渠,府南河邊又成為了成都市民的一處休閑地。蜿蜒的茶攤沿著河堤密密麻麻地擺開著。那麼多的茶座上總有那麼多的茶客。這裡更有一些頗具特色的東西。比如掏耳朵服務,幾個老人愜意地半躺著,掏耳師傅輕手輕腳地撥弄著他們的耳朵,如同在修理精密儀器一般;還有修腳推拿服務,哼哼哈哈地叫喚著;買豆腐花的挑子也不少,熱騰騰的,不時飄來蔥香的味道,引誘著人的食欲;最多的是報童,模樣很滑稽,渾身上下插滿了五花八門的報紙,穿梭於茶攤之間。好一幅市井圖畫!我們仍然要了兩碗茶,只要6元。又要了一份《天府早報》,拆散了分頭讀報。西南早春午後的陽光已有些微醺了,我們坐在春風裡,手捧香茶,竟然不知不覺兩個鐘頭過去了。我是杭州人,喝了數十年的龍井。時不時也上上茶樓,去西湖邊喝喝茶,與成都相比,杭州的茶算是奢侈了,少則幾十元,多則上百元。而且杭州的茶樓多以自助形式為主,分不清是喝茶,還是吃零食、吃點心,如果將來有一天,杭州也像成都那樣,逛街累了,摜出三五塊錢就能在茶攤上喝一杯普通的茶,並且坐上一陣子,歇歇腳,那便是杭州人的福氣了。

(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