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美食游之二:東木頭市-秦豫肉夾饃

作者: 老KK

導讀2006年9月4日 我們是自助行,早上睡到自然醒,七點睜開眼,看了看外頭,天空有些陰,還下著小雨,那兵馬俑、華山明後天再去吧,於是繼續賴床,八點才起床,先對著窗外的鐘樓拍了幾張相片,這鐘樓這幾天可真迷住了我,我是早也拍,晚也拍,出太陽拍,陰天,雨天更是不放過它,總之,回家後好些日子,腦海裡還是會想起鐘樓那巍然的模樣。 清晨的鐘樓 清晨的鼓 ...

2006年9月4日

我們是自助行,早上睡到自然醒,七點睜開眼,看了看外頭,天空有些陰,還下著小雨,那兵馬俑、華山明後天再去吧,於是繼續賴床,八點才起床,先對著窗外的鐘樓拍了幾張相片,這鐘樓這幾天可真迷住了我,我是早也拍,晚也拍,出太陽拍,陰天,雨天更是不放過它,總之,回家後好些日子,腦海裡還是會想起鐘樓那巍然的模樣。



清晨的鐘樓





清晨的鼓樓



天公不作美,那麼就在城內逛逛吧,感覺有點涼,外頭披件長袖外衣也就OK了,說實話,這天氣可舒服的很,我們那兒還三十多度呢。九點踏出飯店,准備去吃早飯,我沒有訂飯店的早餐,因為這附近的小吃都來不及嘗了,那有吃飯店早餐的道理,上回去北京時也是如此,北京的早餐要去吃豆汁兒才是正點。西安呢,那當然要吃肉夾饃和羊肉泡饃。





【王恆肉夾饃】竹芭市61號,3顆星



出了飯店向西走,沿西大街走到鼓樓前,往南就是竹笆市街,這條街裡頭可有不少的美食呢;走進竹笆市,沒兩步就看到了「王恆肉夾饃」,這家店有點小名氣,就在阿房宮電影院旁,往前走兩步路就是另一家更有名的「樊記肉夾饃」,可是要10點半才營業,只好走回王恆肉夾饃。點了一個肉夾饃,2.5元,一碗紅豆稀飯,1.5元,還要了一小盤醬菜,0.5元,老婆則吃了碗三鮮米線,2元,這碗米線得到她的最佳贊賞,後來為了米線又回這王恆店再吃了一回呢。

這是我到西安後,第一次吃到肉夾饃,一口咬下去時,驚為天人,如此的香脆可口,這面粉裡有一種特別的香,入口就感受到那個甘甜,當時還不知道,後頭還有更好、更香的肉夾饃等著我呢。出來玩時,我總是不一下子吃太飽,還要去吃好幾個地方。

下個目標是東大街北口的案板街,西安和北京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街道是規劃過的,東西南北各個方向,涇渭分明,像東大街北口是在那個位置,你要仔細想想就會融入其中了。由竹笆市走回西大街,進入鐘樓下的地下環形走道,這兒可真大,剛開始的時候,我還走錯了出口呢。我們由東大街的北口上了地面後,沿東大街走個百來步,就看到了案板街,向北轉,先看到路西的「胖嫂岐山面」,大概還沒開始營業吧,留著過兩天再來吃;先找那蔵在吉慶巷中的「柳巷面」,沒兩步路,路東有一個不起眼的小巷,走進去一看,柳巷面就在路南,一問之下,也是十點半才營業,有一點泄氣。

只得走回案板街,再朝北走,就到了西一路,往西走兩步,找到了「易俗社」,它是西安過去有名的秦腔劇團,可是現在是一副殘破的模樣,看起來好像是人去樓空,老婆問了問對街的一位婦女,說是什麼西安四大劇團合並後,這兒就沒有表演了,也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只得敗興而走。

再走回案板街,往南走,過了東大街,是一條正在修路的小巷子,它過去可是輝煌熱鬧,叫做騾馬市,?著名字就知道它過去是怎麼的一條街了,只是現在沒落了,街旁只有零星幾家商店,繼續南行就到了東木頭市,這是我下一個目標,向東走個幾十步,秦豫肉夾饃就在那兒了。這家店可是名聲遠播,許多人都推薦它,說是一定要來吃上一回。





【秦豫肉夾饃】東木頭市街19號,5顆星


進了店裡,已有十來個人正排著隊,我也只好去站在最後頭,等了五分鐘,終於輪到我了,點了一個肉夾饃,2.5元,又叫了一碗秦漢涼皮,1.5元,那個剛出爐的肉夾饃啊,真是好吃極了,幾乎不能用言語文字來形容,一口咬下去,心中充滿了幸福的感覺,這下子把方才吃的王恆肉夾饃比了下去,本來不想吃太飽的,忍不住又買了一個肉夾饃,難怪好多網友都對這家店稱贊不已。信不信,我們離開西安時,還專程來這裡買了4個肉夾饃,帶著路上吃,又買了30個饃(每個0.5元),准備回家自已燒一些肉夾來吃呢。


精選遊記: 西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