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貼黃山照片報流水賬被批評說偷懶不肯寫字,幸好還有幾張照片充數。這次去西塘又換另一同事的相機,更手生,簡直連照片都要拿不出了。何況西塘又是個尚能也只能做道場的螺絲殼,因為近,更是上海周邊混日子的最好選擇,大家都去過,照片都拍過,更覺難以搪塞了。然則,畢竟是詞窮啊,這麼個地方,有多少話可說呢,故起這個題目為解釋和掩飾。 在夜色的掩映中悄然到達西塘是多麼愜意的事。當然,在夜色的掩映中到達廣州火車站可能就不那麼讓人心存感激。靜怡軒在古鎮外側的門口泥濘不堪,客棧也沒顯一絲的秀氣,我暗自奇怪,攜程上來了20多次西塘的妖怪就推薦這個地方? 從蘇家弄一路走進去,豁然開朗處,就是據說上海周圍還能去的古鎮中最好的西塘了。8點鐘對鎮上的人來說,真的是已經太晚了。坐在客棧櫃台的老板娘已經有點恍惚了,睡眼朦朧地帶著我們看房間。出去吃飯,石板路上也沒有什麼人,店家也都像空閑時節等下班的我們,一臉放空狀。 從河上望過去,各家的大紅燈籠也似已經睡去,竟是久違的清靜。就我去過的別的古鎮來說,麗江酒吧街的情狀只能讓我想起上海各處閃著粉紅燈光裡面坐著妖嬈美女的洗頭房;而03年的鳳凰,雖已有了沒完沒了的苗女對歌,但晚上在沱江河灘上吃西瓜聽對面的同學談吉他唱歌的感動,還是讓我為了保留這美好回憶而堅決不再去鳳凰。 而西塘,在這個晚上,竟然讓我覺得這不是一個古鎮,不是一個在中國這樣一個連西藏那麼廣袤的高原都會人滿為患的國家的旅游古鎮,這也許只是一個普通的鄉村小鎮,鎮上的百姓過著樸實而幸福的生活。 清晨的西塘持續著前一晚的寧靜,又多了一份慵懶和秀麗。河邊的長廊裡時有拆開門板出來生爐子的店家和居民,點起的煙向河面飄去。漸漸的,路上開始看到一堆一堆的團隊客,我的夢即將被喚醒,那就去探一下石皮弄和古鎮這邊的靜怡軒吧。 石皮弄的兩壁可能是西塘的弄堂裡最窄的吧,我沒有求證,但是據我看到的,應該是。兩側直逼過來的石壁,迅速把身後的光亮和喧囂隔開,一把把人拽進這暗和靜裡。從此處看,這個坐落在弄底的客棧真是得天獨厚,至少來的人,在進去前就已經有了好心情。 老品芳又是一個不得不提的地方,這樣的寫法讓這篇東西不倫不類,不像感想也不像攻略。游客也有兩種,有些是處處想顯示自己是個游客,要坐在高級的酒家吃飯,下榻在華麗的賓館,將每一次旅行變成商務活動是他們心底的口號。還有像我們這樣的,力圖不要顯得那麼游客,去當地人家裡住,在當地人吃飯的地方吃飯,圖的就是一個親近。老品芳就是這樣一個滿是當地人的店。下午客人少了以後,一群好友聚在裡面,一杯茶手邊放好,一桌牌打到天昏地暗。我們伴隨著牌局的起伏和呼喝的高低,把4個菜掃個精光。 那天格外的冷,細雨從夜裡一直下到中午,河面上泛起的漣漪,讓一切都模糊的那麼靜謐。